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1H MRS进行在体乳腺癌中复合胆碱外参照法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姜蕾 杜湘珂 +5 位作者 周诚 陈敏 周意明 纪立伟 孙非 申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是否呈线性相关。对水模进行T1WI成像,绘制不同位置信号强度的变化曲线。对同一校对模型的同一位置采用不同大小的体素进行MRS采集,统计体素大小与胆碱峰峰下面积是否呈线性相关。测量胆碱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验证胆碱浓度绝对定量的校对公式。对7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MRS采集,利用校对公式以胆碱校对模型中的胆碱浓度为参照计算出乳腺癌中复合胆碱的浓度。结果胆碱测试模型的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同一模型同一位置胆碱峰峰下面积与体素大小呈线性相关。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分别为1902.5/1032.8、2426.3/989.4。利用校对公式估计出的校对模型的胆碱浓度为(5.2±1.0)mM,与校对模型的实际浓度比较二者无显著差异(t=0.6,P>0.05)。7例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浓度为(3.64±2.52)mM。结论外参照法是进行乳腺癌中复合胆碱浓度定量的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乳腺肿瘤 胆碱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及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尿液AD7c-NTP与~1H-MRS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小群 周霞 +4 位作者 赵伟 张伊湄 刘福军 曹静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测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组)各4... 目的探讨联合尿液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测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组)各4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对照组(HC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剑桥老年认知检查表中国修订版(CAMCOG-C)等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三组中尿液AD7c-NTP水平;采用1H-MRS技术,比较aMCI、vMCI以及HC组脑内兴趣区(左侧海马、左侧额叶)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肌醇/肌酸(MI/Cr)的差异。结果aMCI组和vMCI组MMSE评分及CAMCOG-C总分及其多个亚分均低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和vMCI组中尿液AD7c-NTP均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组AD7c-NTP较vMCI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结果中,aMCI组左侧海马NAA/Cr比值低于vMCI组及HC组,vMCI组左侧额叶NAA/Cr比值低于aMCI组及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MCI和vMCI组中,尿液AD7c-NTP与MMSE、CAMCOG-C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其中aMCI组尿液AD7c-NTP与近记忆、左侧海马的NAA/CR呈负相关(P<0.05),vMCI组尿液AD7c-NTP与执行、左侧额叶的NAA/CR呈负相关(P<0.05)。结论尿液AD7c-NT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MCI和vMCI患者的相应脑区代谢变化;联合尿液AD7c-NTP和1H-MRS可能为aMCI及vMCI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肾精亏虚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1H-MRS研究
3
作者 刘洁 宋跌星 +2 位作者 朱玉新 刘智艳 姜迎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使用zH-MRS观察电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应,客观评价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肾精亏虚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采用补肾填髓针刺法并接电针;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剂,10d为一个疗... 目的使用zH-MRS观察电针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应,客观评价此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肾精亏虚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针组采用补肾填髓针刺法并接电针;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剂,10d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电针组治疗前后MMSE和CMS得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磁共振波谱测定:在右侧颞尖,对照组治疗前后NAA/Cr降低(P(0,05),而电针组治疗前后NAA/Cr无明显变化,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侧海马,电针组治疗前后NAA/Cr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侧颞尖,电针组治疗前后MI/Cr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延缓脑内代谢物NAA的降低、提高NAA含量、减少脑内代谢物MI的含量,来达到减少神经胶质的生成,修复神经元,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高原病脑部多体素1H-MRS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秀秀 鲍海华 何鑫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6,共5页
目的利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长期缺氧状态下脑部代谢物的特点,并比较各代谢物与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 目的利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探讨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长期缺氧状态下脑部代谢物的特点,并比较各代谢物与血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经临床确诊为CMS的17例男性患者作为实验组,年龄(53.29±9.03)岁,居住海拔(3989.12±937.45)m,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224.35±11.81)g/mL,并招募与实验组年龄及居住海拔相匹配的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年龄(48.61±8.76)岁,居住海拔(3674.94±634.27)m,HGB(156.67±9.46)g/mL。采用Siemens Prisma 3.0 T MR扫描仪20通道头颅线圈对所有受试者行常规头颅MRI及多体素;H-MRS检查,通过Syngo.via后处理软件获得;H-MRS图,ROI选取双侧额叶及海马区,并获得相应脑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乳酸/肌酸(Lac/Cr)的比值。结合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曼-惠特尼U检验以比较两组间代谢物相对浓度差异,然后将CMS组双侧额叶及海马区各代谢物比值与血液生化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两组受试者年龄、长期居住海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CMS组HG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增高,血小板(blood platelet,简称PLT)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相比,CMS组双侧额叶及海马区NAA/Cr及NAA/CHo均减低(P<0.05),Lac/Cr增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相比,CMS组双侧额叶及双侧海马区CHo/Cr均增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MS组右侧额叶及左侧海马CHo/Cr与RBC明显正相关,左侧额叶CHo/Cr与HCT低度正相关,右侧额叶及左侧海马Lac/Cr与HCT低度正相关。结论CMS长期缺氧状态下脑组织局部代谢物改变,神经元受损,无氧代谢增加,且这些代谢物的改变与血液指标呈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后续进一步预防或干预CMS患者脑损害提供影像学证据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慢性高原病 代谢物测定 多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态学改变的儿童颞叶癫痫3.0 T磁共振2D-CSI1H-MRS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朱凯 曾立红 +4 位作者 赵香莲 张晓凡 王志伟 刘鑫春 郝明珠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two-dimensional chemical shif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ydrogen proton spectroscopy,2D-CSI 1H-MRS)在无形态学改变儿童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儿海马微观变化的价...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two-dimensional chemical shif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ydrogen proton spectroscopy,2D-CSI 1H-MRS)在无形态学改变儿童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儿海马微观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组颞叶海马的波谱数据,分别观察性别、年龄与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观察组单侧、双侧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单侧的患侧与健侧海马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各代谢物信息比较。结果 36例患儿中,男性及发生左侧颞叶的患儿多,但性别及发病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观察组双侧男性发病年龄较女性小(F=12.25,P=0.01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单侧及双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N-aec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NAA/胆碱(choline,Cho)、NAA/(Cho+Cr)降低(F=12.22、35.786、6.712;P<0.001),Cho/Cr升高(F=14.712,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的患侧与健侧比较NAA降低、Cho升高(P=0.034、0.0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CSI 1H-MRS检查发现颞叶微观的异常,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评估儿童TLE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 形态学改变 颞叶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体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钟笑梅 宁玉萍 +12 位作者 侯乐 施海姗 罗新妮 陈辛茹 张岳峰 郑东 谭燕 陈建平 魏文洲 黄癸卯 吴华旺 刘莎 黄建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研究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双侧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探索海马1H-MRS在区分DLB... 目的研究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双侧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探索海马1H-MRS在区分DLB和AD中的意义。方法在3T场强条件下,对14例DLB、14例AD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双侧海马进行单体素1H-MRS采集,测定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及肌醇(myo-inositol,mI)与肌酸(creatine,Cr)的比值。结果三组海马1H-MRS测量值比较,左、右侧海马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47,P=0.009;F=5.302,P=0.009)。DLB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6±0.30)、AD组左侧海马NAA/Cr值(1.51±0.22)均低于NC组(1.84±0.35)(均P<0.05)。DLB组右侧海马NAA/Cr值(1.62±0.27)、AD组右侧海马NAA/Cr值(1.49±0.39)均低于NC组(1.90±0.37)(均P<0.05)。DLB组双侧海马NAA/Cr值略高于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双侧海马mI/Cr值、Cho/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LB、AD患者双侧海马存在神经元功能障碍,其代谢物水平不能有效区分DLB和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体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温志鹏 何慧 任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患者磁共振波谱分析资料55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9例、高级别胶质瘤36例。对比分析肿瘤核心实质区...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胶质瘤患者磁共振波谱分析资料55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9例、高级别胶质瘤36例。对比分析肿瘤核心实质区及对侧正常镜像区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峰、肌酸(creatine,Cr)峰、胆碱(choline,Cho)峰、乳酸(lactic acid,Lac)峰、脂质(lipid,Lip)峰。结果:肿瘤核心实质区Cho/NAA及Cho/Cr较对侧镜像区增高(P<0.05),而NAA/Cr较对侧减低(P<0.05);高级别胶质瘤Cho增高及NAA降低程度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Cho/NAA、Cho/Cr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高级别胶质瘤36例中,34例出现Lac峰(94%),31例出现Lip峰(86%);低级别胶质瘤19例中,8例出现Lac峰(42%),2例出现Lip峰(10%)。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不仅能够有效提示胶质瘤患者肿瘤代谢情况,更能够进一步为胶质瘤病理分级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磁共振 氢质子磁共振波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胶质瘤周围区判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樊翊凌 王勇 +4 位作者 万杰清 周正文 江基尧 沈加林 李费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4-857,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判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周围区肿瘤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40例胶质瘤患者均在术前行1H-MRS检查,并按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n=20)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20)。在神经导航...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胶质瘤肿瘤周围区判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周围区肿瘤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40例胶质瘤患者均在术前行1H-MRS检查,并按术后肿瘤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n=20)和高级别胶质瘤组(n=20)。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下实施肿瘤切除,同时获得事先标记的肿瘤周围区组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按病理切片是否含有肿瘤细胞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不同周围区(1、2、3区)病理学表现和1H-MRS值的差异。结果低级别胶质瘤组除1例患者在周围1区有肿瘤浸润,其余各区均未发现肿瘤浸润现象;高级别胶质瘤组在各周围区均发现肿瘤浸润现象。高级别胶质瘤的阳性组(n=24)和阴性组(n=36)各区的1H-MR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对于肿瘤周围区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可实现肿瘤真正意义上的全切除,但相关技术尚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神经导航系统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被引量:2
9
作者 严肃 杨建忠 +1 位作者 吴立伟 单海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技术检测和定量分析脑损伤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单侧脑损伤且出现同侧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和1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检查,并同时行1HMRS检查,测量...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技术检测和定量分析脑损伤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单侧脑损伤且出现同侧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和1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检查,并同时行1HMRS检查,测量双侧大脑脚锥体束走行区的NAA/Cr、Cho/Cr值,比较该值在脑损伤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脑损伤后同侧大脑脚谱线图显示NAA峰减低,Cho峰升高,NAA/Cr值较对侧明显减低,Cho/Cr值明显升高,与对侧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病变组对侧大脑脚及对照组双侧大脑脚的NAA/Cr、Cho/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HMRS技术可以检测并定量分析脑损伤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WALLERIAN变性 锥体束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演变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克 余聪 +2 位作者 郭大静 赵建农 陈维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观测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44例超急性期(<6h)与急性期(6~72h)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发...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观测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44例超急性期(<6h)与急性期(6~72h)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5组。均行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HMRS)、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常规MRI检查,在DWI高信号内梗死核心区、内缘区、外缘区及高信号外周围区、对侧镜像区分析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乳酸(Lac)的含量,并计算NAA/Cr、Lac/Cr。结果:①与对侧镜像区比较:梗死核心区和内缘区在所有时间组NAA/Cr均明显降低,Lac/C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缘区NAA/Cr在24h内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时间组Lac/Cr均升高;周围区在48h以内NAA/Cr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ac/Cr升高,但随后时间组内Lac未明显测出。②各兴趣区之间的NAA/Cr和Lac/Cr在发病最初6h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进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P在发病的最初12~24h存在于DWI高信号区内,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外周推移。②DWI高信号区外也存在IP,时间可以持续至24~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霍琴琴 钟兴 +3 位作者 杜益君 钟明奎 万大东 潘天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脂饮食并分别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或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6周末,1H-MRS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HE染色及生化等指标检测,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及1H-MRS结果示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甚至恢复正常,肝内相对脂肪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体质量,改善肝指数和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利拉鲁肽有可能成为治疗NAFLD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脑部谷氨酸代谢产物和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宫程成 郭红 +3 位作者 杜易珊 李婷 李琳 夏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饮酒的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14例男性AUD患者及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 目的探讨持续饮酒的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14例男性AUD患者及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定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复合代谢物的相对浓度(glutamate and glutamine/creatine,Glx/Cr),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AUD组与对照组相比,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升高(0.84±0.09 vs.0.63±0.06,P<0.001),且MoCA评分(24.64±3.00 vs.27.23±1.83,P=0.012)、MMSE评分(26.57±2.17 vs.28.85±1.21,P=0.003)下降。AUD组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与平均每月饮酒天数呈正相关(r=0.567,P=0.035),MoCA评分(r=-0.663,P=0.010)、MMSE评分(r=-0.687,P=0.007)与平均每月饮酒天数呈负相关。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饮酒的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升高,认知功能下降,提示长期持续饮酒可以导致患者脑部谷氨酸代谢水平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质子磁共振波谱 谷氨酸代谢产物 认知功能 前额叶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辨析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机体的有益影响
13
作者 韩坤宸 朱雯君 +5 位作者 赵海燕 何潜祖 马金克 于晓涵 张钦任 李全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9-18,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和广西长寿饮食后3次分别采集志愿者的血液和粪便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归纳所得结果发现,广西长寿饮食干预后志愿者血清组氨酸、甘油、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胆碱和乳酸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还发现,粪便中的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显著上升(P<0.05)。代谢物组富集分析和途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代谢物的变化可能与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丙酮酸代谢和半乳糖代谢3条途径密切相关。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的分析,认为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改善机体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健康状态、预防机体罹患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上述结果也从代谢组学角度对饮食促进机体健康长寿的关系提供了一定机制方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模式 益生效果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短链脂肪酸(SC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