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营养条件下不同形态氮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珺 顾宇飞 +1 位作者 纪东成 尹大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4,79,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富营养水平(ρ(TN)为4.0 mg/L,ρ(TP)为0.2 mg/L)下不同ρ(NH4+-N)/ρ(NO3--N)(4/0,5/1,1/1,1/5,0/4)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阐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对沉水植物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在富营养水平(ρ(TN)为4.0 mg/L,ρ(TP)为0.2 mg/L)下不同ρ(NH4+-N)/ρ(NO3--N)(4/0,5/1,1/1,1/5,0/4)对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阐明富营养化水体中不同形态氮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ρ(NH4+-N)/ρ(NO3--N)对轮叶黑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培养液中ρ(NH4+-N)比例的上升,尤其当ρ(NH4+-N)/ρ(NO3--N)>1时,轮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下降,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当水体中铵盐含量上升到一定比例时对轮叶黑藻产生的胁迫作用,影响了其生理功能,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 轮叶黑藻 氮形态 生理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Cu^(2+)胁迫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简敏菲 汪斯琛 +3 位作者 余厚平 李玲玉 简美锋 余冠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9-1727,共9页
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供试材料,采用Cd2+和Cu2+等两种重金属分别在5个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河砂水培方法,研究Cd2+或Cu2+不同浓度胁迫对黑藻株高、生物量、成活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黑藻叶片最小荧光(Fo)、最大荧光(Fm),P... 以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供试材料,采用Cd2+和Cu2+等两种重金属分别在5个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河砂水培方法,研究Cd2+或Cu2+不同浓度胁迫对黑藻株高、生物量、成活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对黑藻叶片最小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量子产率(QYmax,)、稳态下的PSⅡ反应中心关闭程度(1-Qp_Lss)、稳态下的非光化学淬灭(NPQ_Lss)等光合荧光参数及其荧光成像的影响,探讨各个参数分别随镉、铜浓度递增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d2+胁迫下黑藻的株高显著下降,说明Cd2+可能对黑藻叶片的维管束结构产生伤害作用;Cd2+和Cu2+胁迫对黑藻鲜重均无显著影响,说明与水生植物自由水含量存在一定关系;Cd2+和Cu2+胁迫均使黑藻干重显著下降,其中Cu2+胁迫对黑藻干重的影响更显著,说明Cu2+胁迫对黑藻累积生物量的影响远大于Cd2+;Cd2+和Cu2+胁迫下叶绿素各值均呈下降趋势,而Cu2+胁迫对叶绿素的影响更大,说明Cu2+对黑藻叶绿体的毒害比Cd2+更大。随着Cd2+或Cu2+胁迫浓度梯度的增加,黑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QYmax)呈显著下降趋势,(1-Qp_Lss)呈上升趋势,而NPQ_Lss先上升后下降。黑藻在不同重金属胁迫下的生理指标、荧光参数及成像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变化差异性,反映出同等浓度下黑藻受重金属胁迫的影响程度为:Cd2+胁迫>Cu2+胁迫;黑藻可以在Cu2+浓度低于1 mg/L的环境下具有正常的光合活性,可推测将黑藻用于低浓度Cu污染水域的修复;在Cu2+浓度达3 mg/L以上环境下黑藻即无法长时间生存,可推测黑藻可以作为Cd污染水环境的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 重金属胁迫 生长活性 叶绿素含量 光合荧光参数 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对沉积物各形态磷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俞振飞 王国祥 +3 位作者 王立志 李振国 杭子清 魏宏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8-383,共6页
采用沉水植物苦草(V.natans)和黑藻(H.verticillata)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旺盛生长期测定群落内外上覆水及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含量,以探究不同根系特点的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进行30 d后苦草和黑藻组沉积... 采用沉水植物苦草(V.natans)和黑藻(H.verticillata)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旺盛生长期测定群落内外上覆水及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含量,以探究不同根系特点的沉水植物对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进行30 d后苦草和黑藻组沉积物总磷(TP)、无机磷(IP)和氢氧化钠提取磷(NaOH-P)含量在垂直方向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苦草和黑藻组沉积物TP的含量在4.5 cm深度处降低幅度最大,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58.91和36.46 mg/kg;IP含量分别在沉积物6.0和3.0 cm深度处降低幅度最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85.41和57.41 mg/kg.总体来看,沉水植物苦草对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降低的影响大于黑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沉积物 磷形态 苦草 黑藻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营养状态下pH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浏 陈灿 +2 位作者 高倩 王保忠 尹大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8-752,共5页
富营养化湖泊夏季藻类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湖水pH值普遍升高,因此相关生态因子变化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成为沉水植物组建和水生态恢复的基础。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中营养(TN0.60mg·L-1;TP0.04mg·L-1)和富营养(... 富营养化湖泊夏季藻类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烈,湖水pH值普遍升高,因此相关生态因子变化对沉水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成为沉水植物组建和水生态恢复的基础。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中营养(TN0.60mg·L-1;TP0.04mg·L-1)和富营养(TN4.20mg·L-1;TP0.28mg·L-1)两种状态下不同pH(7,8,9,10)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和MDA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培养21d后,pH10时两种营养状态黑藻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富营养状态下抑制程度更加显著;pH7和pH8时富营养状态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pH10时富营养状态叶绿素含量低于中营养状态。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富营养状态下pH8时活性大幅上升,pH9时出现下降,而中营养状态下在pH9时活性才有所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在两种营养状态下,pH9时活性均显著上升,pH10时在富营养状态下受到明显抑制;富营养状态下在pH7~9时,植物丙二醛(MDA)含量随着pH升高显著上升,并且均显著高于中营养状态,在pH9时与中营养状态差异达到最大。研究表明,pH对轮叶黑藻的影响与营养状态相关,当pH大于9时,两种营养状态下轮叶黑藻均受到一定胁迫,富营养状态下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黑藻 PH 富营养 生长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对沉积物-水界面微观剖面理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田翠翠 王纯波 +1 位作者 李倩 肖邦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5-722,共8页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水界面是湖泊生态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重要界面,因而研究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微观剖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轮叶黑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来自于香溪河、太湖和东湖3个样点的沉...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水界面是湖泊生态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重要界面,因而研究水生植物对沉积物-水界面微观剖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轮叶黑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来自于香溪河、太湖和东湖3个样点的沉积物及上覆水中N、P等理化性质,并利用微电极研究轮叶黑藻对3种沉积物-水界面微观剖面是否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轮叶黑藻生长迅速.增长率因沉积物不同而不同,有一定的耐污能力;轮叶黑藻使水体和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减少,对水体和底泥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轮叶黑藻可使水体溶解氧升高,并使沉积物有氧层厚度增加,改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轮叶黑藻可能改变了根际微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而使沉积物和上覆水中的pH、N2O和H2S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黑藻 沉积物-水界面 垂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抑制剂对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分解过程及水体碳、氮、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博 李法云 范志平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3-678,共6页
为了解微生物抑制剂对沉水植物衰亡分解以及水体碳、氮、磷的影响,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有无微生物抑制剂条件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分解过程,以及对水体与底泥碳、氮、磷的影响,并将有微生物抑制剂作为实验组,无... 为了解微生物抑制剂对沉水植物衰亡分解以及水体碳、氮、磷的影响,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有无微生物抑制剂条件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分解过程,以及对水体与底泥碳、氮、磷的影响,并将有微生物抑制剂作为实验组,无微生物抑制剂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实验组沉水植物分解损失量是对照组的2.09倍。实验组释放的碳、氮、磷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81、1.42、1.11倍。实验组水体碳、氮、磷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而对照组水体碳、氮、磷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保持稳定。水体碳、氮、磷的最大值,实验组条件均大于对照组,微生物抑制剂对沉水植物的分解以及在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对水体营养物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沉水植物模拟实验时需考虑微生物对沉水植物分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微生物抑制剂 黑藻 分解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体营养盐浓度下沉积物添加镧改性膨润土(Phoslock^■)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符亦舒 何虎 +3 位作者 何宏业 马路生 苏雅玲 刘正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8-396,共9页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是我国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经常用于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然而在生态修复中后期,轮叶黑藻又往往会过度繁殖,影响其他湖泊功能的发挥.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近...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是我国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经常用于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然而在生态修复中后期,轮叶黑藻又往往会过度繁殖,影响其他湖泊功能的发挥.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含量,近年来被用于控制湖泊沉积物磷释放,其对轮叶黑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还有待阐明.本研究在2种不同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条件下,设置添加和不添加锁磷剂2种处理,探究沉积物添加锁磷剂对轮叶黑藻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物添加锁磷剂之后,铁锰结合态磷、有机磷、铝结合态磷等生物可利用磷浓度显著降低,而生物不可用磷,如钙结合态磷浓度显著升高;2)沉积物添加锁磷剂显著降低了轮叶黑藻的生物量和生长率.添加锁磷剂的处理组植物的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明显低于无锁磷剂组;相反,添加锁磷剂显著增加了植物的根长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进而提高了植物的根冠比;3)锁磷剂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程度与水体营养盐浓度有关,在低营养盐浓度水体中锁磷剂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表明,锁磷剂的添加能降低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浓度,抑制轮叶黑藻的生长,同时这种影响程度与在水体营养盐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营养盐 沉积物 轮叶黑藻 镧改性膨润土(锁磷剂)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污染底泥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繁殖体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淑娴 李竹栖 +6 位作者 张浩坤 李霞 彭雪 葛芳杰 张璐 吴振斌 刘碧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7-1254,共8页
为探究重污染底泥对沉水植物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种子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冬芽为研究对象,以轻污染底泥为对照组,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重污染底泥对两种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 为探究重污染底泥对沉水植物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种子和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冬芽为研究对象,以轻污染底泥为对照组,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重污染底泥对两种繁殖体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轻污染底泥相比,重污染底泥对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黑藻冬芽萌发和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重污染底泥组幼苗的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轻污染底泥组,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比值由7.06±0.38下降至2.97±0.08。此外,苦草和黑藻幼苗受到重污染底泥胁迫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响应。苦草幼苗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1.56%、24.10%,根系活力也明显受到抑制,仅为(34.93±3.28)mg/(g·h);黑藻幼苗生理响应与苦草略有不同,其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显著增加,根系活力降低44.29%,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在轻污染组和重污染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重污染底泥对苦草种子和黑藻冬芽的萌发影响不显著,但会明显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为底泥重污染的富营养化湖泊利用繁殖体恢复沉水植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萌发 苦草 黑藻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氮浓度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腐解过程营养盐释放及附着生物膜内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敏 张松贺 +2 位作者 张丽莎 周甜甜 刘远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9-760,共12页
氨氮是地表水常见污染物,尤其在农业区域,氮类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导致周边水体氮浓度迅速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然而,当前对高氮水平下沉水植物腐败和附着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研究用沉水植物... 氨氮是地表水常见污染物,尤其在农业区域,氮类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导致周边水体氮浓度迅速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然而,当前对高氮水平下沉水植物腐败和附着氮循环微生物的影响尚不清楚.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为研究用沉水植物,在实验室内模拟水体内8和16 mg/L氮浓度下轮叶黑藻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及残体表面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水体两种氮浓度下轮叶黑藻腐解过程中残体腐解及营养盐释放速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植物腐败初期水体内碳、磷浓度迅速增加,而溶解氧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迅速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水质指标逐步恢复至初期状态(第146天);水体荧光溶解性有机质主要包括紫外类富里酸、可见类富里酸、色氨酸类蛋白质和酪氨酸类蛋白质等类型.在5个氮循环相关基因中,氮负荷增加对轮叶黑藻残体生物膜内amo A、napA和narG的丰度有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氮循环基因丰度受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较小,与植物总有机碳含量和水体化学需氧量及溶解氧浓度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当前氮水平对植物腐败过程影响不大、对氮循环基因丰度有一定影响,但是对该水生植被(尤其是植物腐败初期)和农业退水排放的管理仍需加强,以降低其对水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轮叶黑藻 腐解 营养盐 氮循环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牧食损害对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高远 马旭洲 +2 位作者 王友成 郎月林 范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25-30,共6页
在露天池塘中,通过试验模拟轮叶黑藻受到牧食损害(动物牧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的情况,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损害形式(去除植物顶部0.5 cm、去除植物50%的叶片、同时去除植物顶部0.5 cm与50%叶片)对轮叶黑藻的生... 在露天池塘中,通过试验模拟轮叶黑藻受到牧食损害(动物牧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的情况,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损害形式(去除植物顶部0.5 cm、去除植物50%的叶片、同时去除植物顶部0.5 cm与50%叶片)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率的变化、主枝与分枝长度的改变、植物干物质以及氮、磷含量变化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去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均显著抑制了轮叶黑藻的生长,相对生长率分别是未受损植株的58.5%与71.4%;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在停止轮叶黑藻主枝的生长的同时使植物的分枝显著生长;去叶损害在主枝与分枝长度方面均对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分枝重量的减少有显著影响。去顶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了植株中氮的含量,而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处理方式能显著地增加了植物中磷的含量。对受损轮叶黑藻的生长机理分析表明,牧食损害能够显著影响轮叶黑藻在生态池塘的生长,通过改变轮叶黑藻的生长方式,促进轮叶黑藻种群数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 轮叶黑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抑制作用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立新 吴国荣 +3 位作者 王建安 章浩 陆长梅 徐勤松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共同培养的实验方法,追踪测定微囊藻的生长量、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黑藻... 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共同培养的实验方法,追踪测定微囊藻的生长量、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观察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研究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黑藻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藻细胞生长量显著降低,细胞超微结构进行性损伤直至细胞解体,藻体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呼吸速率、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与膜的损伤程度相一致.在黑藻养殖水中初步分离得到黑藻分泌的抑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 光合速率 生长量 养殖水 积累量 生理生化指标 膜脂过氧化 铜绿微囊藻 藻细胞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和肠道食物组成的影响
12
作者 吴雷明 韩光明 +6 位作者 覃宝利 寇祥明 王守红 张家宏 朱凌宇 毕建花 唐鹤军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6,共9页
水草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阐明不同水草影响克氏原螯虾养殖性能的路径差异,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养殖水质指标和水... 水草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阐明不同水草影响克氏原螯虾养殖性能的路径差异,以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养殖水质指标和水生生物组成对其养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了其肠道生物饵料组成。水花生和轮叶黑藻具有较强的水质净化能力,能够显著提升溶解氧(DO)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亚硝态氮(NO_(2)^(−))、氨态氮(NH_(4)^(+))、硝态氮(NO_(3)^(−))以及磷酸盐(PO_(4)^(3−))含量(p<0.05)。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组克氏原螯虾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DO和pH是影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组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对照组的主要影响因素为NO_(2)^(−)和NH_(4)^(+)。对照组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水草组(p<0.05),水花生组浮游动、植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db-RDA)结果显示,各组克氏原螯虾肠道食物组成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轮叶黑藻和水花生均能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丰富其食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轮叶黑藻 水花生 浮游生物 水质指标 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沉水植物对模拟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智宇 谢珍玉 +1 位作者 黄爱优 张报轩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134-151,共18页
以海南省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水培养实验,探究温度、光照强度、植株密度等不同因子对于3种沉水植物净化罗非鱼(Oreochromi... 以海南省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水培养实验,探究温度、光照强度、植株密度等不同因子对于3种沉水植物净化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尾水效果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净化效果最优的植物用于尾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金鱼藻综合去除效率最佳,其对水体中的氨氮(NH4+_N)、磷酸盐(PO43-_P)、亚硝酸盐(NO2-_N)、硝酸盐(NO3-_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7.11%、78.92%、96.89%、75.04%;轮叶黑藻和伊乐藻在植株密度为6.4 g·L^(-1)时净水效果最佳,而金鱼藻在植株密度为4.4 g·L^(-1)及6.4 g·L^(-1)时净水效果差异不显著;在光照强度为18000 lx时,金鱼藻及伊乐藻对水体中氨氮最终去除率比6000 lx时分别降低26.54%和62.36%,而轮叶黑藻完全丧失了去除水体中氨氮的能力,说明过高的光照强度可能会对植物产生光抑制,降低水质净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尾水处理 富营养化 伊乐藻 金鱼藻 轮叶黑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在铅、锌胁迫下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卓 胡芯 唐洪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作为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沉水植物,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了黑藻中342个初级代谢产物,并采用单变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 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作为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沉水植物,对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了黑藻中342个初级代谢产物,并采用单变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代谢物,以探究在不同浓度铅、锌胁迫下黑藻初级代谢产物的变化特性,弄清铅、锌对生物体代谢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单一胁迫主要促进黑藻机体酚酸类和糖类物质的生成,抑制脂类的生成,N-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和异水杨酸-O-葡萄糖显著上调,相比单一铅胁迫,铅锌复合胁迫主要促进黑藻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和脂质等代谢物的合成,抑制酚酸类、维生素和脂质等代谢物的合成;锌单一胁迫主要促进氨基酸、核苷酸、糖类和有机酸等代谢物的生成,抑制部分酚酸类和脂质代谢物的生成,相比单一锌胁迫,高浓度铅锌复合胁迫(Pb0.10+Zn2.00)可主要促进酚酸类、核苷酸、有机酸和脂质等代谢物的合成,抑制以谷胱甘肽为代表的氨基酸等代谢物的合成;超高浓度铅锌复合胁迫(Pb0.20+Z n4.00)可主要促进对苯二甲酸(C_(8)H_(6)O_(4))和去鼠李糖异洋丁香酚苷B(C_(23)H_(26)O_(11))2种酚酸类代谢物的合成,抑制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和有机酸等代谢物的合成。另外,N-苯乙酰基-L-谷氨酰胺(C_(13)H_(16)N_(2)O_(4))、酪氨(C_(8)H_(11)NO)、对香豆酰咖啡酰酒石酸(C_(22)H_(18)O_(11))、没食子鞣质(C_(13)H_(16)O_(10))和异水杨酸-O-葡萄糖(C_(13)H_(16)O_(8))可作为铅胁迫的代谢标记物,5-氨基戊酸(C_(5)H_(11)NO_(2))、L-(+)-精氨酸(C_(6)H_(14)N_(4)O_(2))和L-焦谷氨酸(C_(5)H_(7)NO_(3))等可作为锌胁迫的代谢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 植物毒性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暴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组织中砷的积累与转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雯清 黄中情 +6 位作者 何发涛 钟彪 宋梦萍 曾绍宇 阮俊杰 杨常亮 陈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7-505,共9页
砷(As)可在水生食物链中积累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底层的杂食性动物,能够从水和食物中吸收和转化无机砷.本研究探究了砷酸盐As(Ⅴ)在3种不同的暴露条件下(水相、食物相、水相... 砷(As)可在水生食物链中积累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生活在淡水底层的杂食性动物,能够从水和食物中吸收和转化无机砷.本研究探究了砷酸盐As(Ⅴ)在3种不同的暴露条件下(水相、食物相、水相与食物相),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As(Ⅴ)的生物积累和转化.结果表明,其在水-食物两相体系中的砷积累浓度较高,而且水相暴露体系对总砷积累速率的贡献大于食物相暴露体系.砷在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的积累和转化具有显著的特异性,其富集浓度和积累速率如下:鳃>外壳>肌肉.克氏原螯虾对无机砷的生物转化途径是将部分As(Ⅴ)还原为As(Ⅲ),部分转化为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和砷甜菜碱(AsB).本文对了解底栖生物链中砷的积累和转化以及小龙虾的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轮叶黑藻 生物积累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对轮叶黑藻体系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16
作者 钟彪 黄中情 +4 位作者 宋梦萍 曾绍宇 刘雯清 何发涛 杨常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该研究以砷污染的湖泊沉积物和轮叶黑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轮叶黑藻体系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0.5 mg/L EDTA显著促进沉积物中的砷释放到上覆水中。0.5和5.8 mg/L EDTA增强了轮叶黑藻对砷的富集能力,EDT... 该研究以砷污染的湖泊沉积物和轮叶黑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轮叶黑藻体系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0.5 mg/L EDTA显著促进沉积物中的砷释放到上覆水中。0.5和5.8 mg/L EDTA增强了轮叶黑藻对砷的富集能力,EDTA促进植物将砷酸盐[As(Ⅴ)]还原为亚砷酸盐[As(Ⅲ)],提高了植物体内砷的甲基化作用,降低了砷的毒性。5.8 mg/L EDTA介导下,植物保持较高的光合色素、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以及产生大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酶来抵抗砷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轮叶黑藻 迁移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藻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Pb^(2+)的超声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海荣 金帅龙 +3 位作者 陈建军 田佳文 荆岩岩 董远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79,84,共6页
为有效解决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寻得绿色高效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本文以黑藻、毛竹、水浮莲等8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高温煅烧获得生物炭。比较不同种生物炭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吸附重金属铅的效果,筛选出对铅吸附能力最强的黑藻生物炭,并... 为有效解决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寻得绿色高效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本文以黑藻、毛竹、水浮莲等8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高温煅烧获得生物炭。比较不同种生物炭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吸附重金属铅的效果,筛选出对铅吸附能力最强的黑藻生物炭,并以此为碳源,经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磁性复合材料—Fe_(3)O_(4)-HC。探究该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Pb^(2+)的吸附性能,并讨论了水体共存离子对Pb^(2+)吸附的影响。实验表明:黑藻磁性复合材料在pH=5,吸附剂用量为0.02 g,铅离子溶液为50 mg/L,超声吸附功率为250 W,吸附时间为10 min时,对铅离子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优,吸附率达91.59%,吸附量达114.49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该材料对Pb^(2+)吸附高效、快速且可磁回收,有望成为一种绿色的水体重金属去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藻生物炭 Fe_(3)O_(4)-HC磁性材料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鱼藻、黑藻和大肠杆菌过氧化氢酶活性比较研究
18
作者 吴海锋 李杰丽 兰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研究黑藻、金鱼藻和大肠杆菌粗提液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发现10%—50%浓度范围内,三种材料粗提液的酶活性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其中,黑藻粗提液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小。通过对流食助推器收集到的O_(2)体积比较,不同浓度粗提液分解H_(2)O_(2)... 研究黑藻、金鱼藻和大肠杆菌粗提液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发现10%—50%浓度范围内,三种材料粗提液的酶活性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其中,黑藻粗提液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小。通过对流食助推器收集到的O_(2)体积比较,不同浓度粗提液分解H_(2)O_(2)速率不同,30%金鱼藻粗提液或30%大肠杆菌菌液催化效率高,可替代20%肝脏研磨液进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定量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藻 黑藻 大肠杆菌 实验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氨氮对轮叶黑藻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84
19
作者 颜昌宙 曾阿妍 +3 位作者 金相灿 赵景柱 许秋瑾 王兴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50-1055,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0.5、1、2、4、8、16mg/L)的氨氮(NH4+-N)对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生化影响,测定了黑藻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酰... 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0.5、1、2、4、8、16mg/L)的氨氮(NH4+-N)对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生理生化影响,测定了黑藻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氨酰氨合成酶(GS)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氨氮(0.5、1、2mg/L)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稍有促进作用,但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黑藻的相对生长率(R)明显下降,当浓度达到16mg/L时,黑藻在20多天内全部死亡。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黑藻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氨氮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超过4mg/L时,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24、32、40天取样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低浓度氨氮处理组(0.5、1、2mg/L)的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又上升,而对照组的蛋白质含量一直在上升,高浓度氨氮处理组(8、16mg/L)的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POD、SOD和GS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高浓度氨氮条件下增加显著,并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格局,在第16天或第24天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提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氨氮浓度的升高将影响其生理功能,过高浓度的氨氮对轮叶黑藻是一种逆境胁迫,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轮叶黑藻对氨氮浓度变化虽有一定耐性,但耐性会随时间延长而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黑藻 生理影响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过程 被引量:55
20
作者 叶春 王博 +3 位作者 李春华 叶斌 江源 孔祥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53-2659,共7页
为探究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作为研究用沉水植物,在实验室内模拟了黑藻在初春温度下腐解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盐碳、氮、磷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黑藻在试验初期迅速腐解,该过程中向水... 为探究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作为研究用沉水植物,在实验室内模拟了黑藻在初春温度下腐解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盐碳、氮、磷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黑藻在试验初期迅速腐解,该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大量碳(81.31%)、氮(81.62%)、磷(85.9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藻向水体释放的磷大部分沉积进入底泥,而氮有部分沉积进入底泥,同时有部分以气体形式移出水体.黑藻腐烂分解产生的厌氧条件以及高TOC供给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加快氮素移出水体.但是较大生物残留量会引起水体缺氧,植物残体分解加剧,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因此需要适时收割水生植物来控制水体残留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黑藻 腐解 营养盐 水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