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MA水凝胶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组织局部微环境特征
1
作者 姜芊羽 姚程程 +1 位作者 季萍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9-980,共12页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methacryloyl,HAMA)水凝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解析创面局部微环境特征。方法·构建小鼠全皮层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HAMA组(n=3);HAMA组在创面覆盖100μL HAMA...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methacryloyl,HAMA)水凝胶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解析创面局部微环境特征。方法·构建小鼠全皮层切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HAMA组(n=3);HAMA组在创面覆盖100μL HAMA水凝胶,对照组在创面覆盖100μL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LAP),均用紫外灯照射20 s,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对剩余创面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剩余创面面积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分析HAMA水凝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析第14天创面局部皮肤的细胞特征谱,通过免疫组织荧光技术检测创面局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4/80、CD206和CD86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与HAMA水凝胶共孵育24 h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Arg1、Nos2、Itgam和Itgb2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Seurat软件包对小鼠第14天创面局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CellChat软件包分析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通信状况。结果·HAMA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第14天HMAM组小鼠创面已经愈合,而对照组的创面尚未完全愈合。单细胞测序分析显示,HAMA组中Col3a1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比例(90.2%)高于对照组(79.8%),而Col1a1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亚群比例(5.7%)低于对照组(15.9%)。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证实HAMA组创面局部Ⅲ型胶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5),而Ⅰ型胶原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44)。HAMA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创面局部巨噬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和HAMA水凝胶体外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后均显示Arg1表达水平升高(P<0.001),Nos2表达水平降低(P<0.001),同时HAMA组小鼠创面部位巨噬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D206(P=0.042),表达较低水平的CD86(P=0.011)。CellChat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HAMA组小鼠创面部位巨噬细胞和特定成纤维细胞亚群间相互通信的强度增大。结论·HAMA水凝胶处理后的微环境有利于皮肤创面愈合,创面愈合组织局部汇聚更多的抑炎性巨噬细胞和分泌Ⅲ型胶原的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甲基丙烯酰化透明质酸 单细胞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HA/DTAB复合物对CA-HA在磷脂膜表面渗透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冯海飞 井艺霏 王小永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6-452,共7页
随着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浓度的增加,肉桂酸疏水改性透明质酸(CA-HA)与DTAB通过静电和疏水作用生成4种CA-HA/DTAB复合物(分别表示为CA-HA/DTAB(Ⅰ)、CA-HA/DTAB(Ⅱ)、CA-HA/DTAB(Ⅲ)、CA-HA/DTAB(Ⅳ))。使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 随着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浓度的增加,肉桂酸疏水改性透明质酸(CA-HA)与DTAB通过静电和疏水作用生成4种CA-HA/DTAB复合物(分别表示为CA-HA/DTAB(Ⅰ)、CA-HA/DTAB(Ⅱ)、CA-HA/DTAB(Ⅲ)、CA-HA/DTAB(Ⅳ))。使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CA-HA/DTAB复合物的生成及转变机理。在CA-HA/DTAB(Ⅰ)中,CA-HA在磷脂膜表面的渗透速率和平衡累积渗透量分别为游离CA-HA对应值的2.0倍和1.5倍;然而,在CA-HA/DTAB(Ⅱ)、CA-HA/DTAB(Ⅲ)和CA-HA/DTAB(Ⅳ)中,CA-HA在磷脂膜表面基本没有渗透作用。讨论了4种CA-HA/DTAB复合物对CA-HA在磷脂膜表面产生不同渗透作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疏水改性 表面活性剂 静电吸引 累积渗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aluronic Acid From Fresh Pigskin 被引量:3
3
作者 ZHAO Yuhong HAN Lin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3期44-49,共6页
Hyaluronic acid (HA) had been prepared from pigskin residues with neutral proteinase. The preparing results an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fter extracting and purification, HA was detected through ultraviolet spectra... Hyaluronic acid (HA) had been prepared from pigskin residues with neutral proteinase. The preparing results an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fter extracting and purification, HA was detected through ultraviolet spectra and infraction spectrum, and its content and purity were tested by carbazole and Elason-Morgan, respectively. Th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HA could be prepared in fresh pigskin with biologic enzyme, and the pure HA was cosmetic grade and food gr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sh pigskin neutral proteinase hyaluronic acid PR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Fe_(3)O_(4)修饰阳极增强微生物燃料电池降解类固醇雌激素
4
作者 王昌鲁 余厂 +3 位作者 黄斌 来超超 郭子维 潘学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194,共9页
利用腐植酸(HA)与具有较强电容性的纳米Fe_(3)O_(4)颗粒形成的金属化合物(HA@Fe_(3)O_(4))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探究含有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为代表性类固醇雌激素(SEs)的模拟废水在MFC阳极的降解特性,并对EE2降解过程中MF... 利用腐植酸(HA)与具有较强电容性的纳米Fe_(3)O_(4)颗粒形成的金属化合物(HA@Fe_(3)O_(4))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阳极,探究含有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为代表性类固醇雌激素(SEs)的模拟废水在MFC阳极的降解特性,并对EE2降解过程中MFC的产电特性进行了表征。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与不存在HA@Fe_(3)O_(4)的MFC相比,存在HA@Fe_(3)O_(4)的MFC的欧姆阻抗降低了79.58%,电荷转移阻抗降低了89.60%。循环伏安扫描结果显示,HA@Fe_(3)O_(4)的存在显著增加了阳极板的电容。HA@Fe_(3)O_(4)修饰阳极后MFC最大功率密度可达537.37 mW/m~2。HA@Fe_(3)O_(4)修饰的阳极可显著提高MFC对EE2的去除率,EE2在低浓度下(≤5.0μmol/L)可以介导电子转移,提高MFC的产电性能,进而提高MFC去除EE2的能力,但高浓度(5.0~10.0μmol/L)时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并降低MFC产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燃料电池 17Α-乙炔基雌二醇 ha@Fe_(3)O_(4) 生物膜 厌氧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HA串珠纤维非织造材料及其复合纸的成形和功效评价
5
作者 吴姜杰 王宵 黄晨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为了解决普通原纸因表面粗糙、缺乏保湿功效导致使用后易引起皮肤损伤、干燥等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透明质酸(HA)与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制备成PVA/HA串珠纤维膜,探究纺丝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使用原纸作为接收基材与PVA/HA串... 为了解决普通原纸因表面粗糙、缺乏保湿功效导致使用后易引起皮肤损伤、干燥等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透明质酸(HA)与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制备成PVA/HA串珠纤维膜,探究纺丝参数对纤维形貌的影响。使用原纸作为接收基材与PVA/HA串珠纤维复合,测试HA迁移率与保湿性能。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分数为5%,PVA与HA质量比为5∶3,辊筒转速为150 r/min,电压为18 kV,给液速率为0.5 mL/h,接收距离为15 cm时,获得的串珠纤维复合纸表面的纤维膜最光滑致密,且无明显疵点。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浸润性,接触角为48°,遇水9 s内即完全溶解。串珠纤维复合纸的HA迁移率在PVA与HA质量比为5∶3、纤维面密度为1.5 g/m2时最高。此时,其保湿性能也达到最高水平,相比仅用水润湿的对照组(含水量64%),在皮肤上贴敷复合纸1 min后,皮肤含水量从14%提升到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纸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 透明质酸 保湿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外泌体银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的构建及其对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韬 傅家财 +2 位作者 钟秤明 滕旭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础水凝胶骨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制备AgNPs;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获取MSC-Exo。构建AgNP/HA-ADH/ODex水凝胶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通过BCA法评估外泌体的负载率,选用动态光散射(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AgNPs形貌、表面带电情况和结构,利用红外光谱表征HA-ADH/ODex水凝胶骨架的结构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流式检测仪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MSC-Exo进行鉴定,CCK-8法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和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细胞存活率及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对HaCaT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平板涂布法和比浊法评估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抗菌活性。结果: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成功制备了粒径大小均一、表面带正电的AgNPs。红外光谱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制备成功。TEM、纳米流式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MSC-Exo成功提取,BCA法证实在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中MSC-Exo负载率为77.8%。CCK-8法检测,稀释倍数为0、1、2、4、8、16、32和64的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接近100%。稀释8倍及以上的AgNP/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5%。平板涂布法检测,AgNP/HA-ADH/ODex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分别为(96.44±0.16)%和(96.62±0.16)%,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率分别为(95.73±0.28)%和(95.58±0.14)%。CCK-8法检测,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能够促进HaCaT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为(115.00±7.42)%。结论: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促进人表皮HaCaT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敷料,用于皮肤创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葡聚糖 银纳米颗粒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皮肤创伤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分子量透明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森 胡立涛 +5 位作者 石智诚 王发银 余思婷 堵国成 陈坚 康振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60,共16页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在化妆品、食品和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天然直链酸性黏多糖。根据分子量大小,HA可分为高、中、低三类,不同分子量的HA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取代传统动物组织提取法,HA工业化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天然HA合成菌株兽疫链球菌的缺点(如潜在致病性以及难以分子改造),限制了不同分子量HA的生物合成研究。近年来,随着特定分子量HA需求的不断增长,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高分子量HA合成的限制性因素,重点讨论了HA前体合成途径的基因调控及竞争支路的弱化。其次,探讨了HA合酶、前体供应和发酵条件对超高分子量HA合成的影响。最后,总结了低分子量HA的制备策略,包括物理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直接发酵法。还针对HA的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面临的挑战——高分子量HA分子量不够高、中高分子量HA合成能力弱和低分子量HA分子量可控性差三方面展开系统性综述,加强对HA生物合成与分子量调控策略的理解,助力实现可控分子量HA的高效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分子量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液中HA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荣清 郭祀远 +1 位作者 李琳 胡松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5-58,共4页
比较了咔唑法、地衣酚法、阿利新蓝法和Bitter_Muir法等 4种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分析透明质酸质量浓度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发现Bitter_Muir法适用于测定透明质酸质量浓度 ;同时探讨了糖分、蛋白质、酵母膏、无机盐等发酵液组成对Bitter_Mui... 比较了咔唑法、地衣酚法、阿利新蓝法和Bitter_Muir法等 4种分光光度法应用于分析透明质酸质量浓度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发现Bitter_Muir法适用于测定透明质酸质量浓度 ;同时探讨了糖分、蛋白质、酵母膏、无机盐等发酵液组成对Bitter_Muir法分析透明质酸质量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发酵液 分析方法 质量浓度 分光光度法 咔唑法 地衣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R、HA和FT3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谭立明 叶舒慧 +11 位作者 华蕾 郭斌 赵永雷 张皓承 胡泽宇 曹梓超 吴洋 曾婷婷 田永建 余建林 李华 陈娟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透明质酸(HA)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8年1月确诊的136例CHB患者、4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ER,化学发光法检测HA和FT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受试组与对照组的血清CER、HA、FT3及其他相关指标水平,对CER、HA、FT3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结果重度CHB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CE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HB组、肝硬化组H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CC组FT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ER与肝纤维化诊断模型(r=–0.202,P=0.004)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r=–0.200,P=0.006)呈负相关,HA与二者呈正相关(r=0.491,P<0.001;r=0.514,P<0.001),FT3与二者呈负相关(r=-0.246,P=0.001;r=–0.361,P<0.000)。FT3、HA和CER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31、0.826和0.668,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CER+HA+FT3、HA+FT3、CER+HA和CER+FT3。结论CHB患者血清CER、HA、FT3水平与其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蓝蛋白 透明质酸 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助力化妆品走进生物制造新时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璐鸥 徐丽 +1 位作者 胡晓旭 杨滢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91,共13页
基因工程、生物计算、发酵工程等生物科技在过去20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推动诸多行业进入合成生物驱动的新纪元,而化妆品行业便是其中之一。根据历史规律,护肤方式的变革都源自“原材料”的迭代:远古人类已经会用植物制造最原... 基因工程、生物计算、发酵工程等生物科技在过去20年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推动诸多行业进入合成生物驱动的新纪元,而化妆品行业便是其中之一。根据历史规律,护肤方式的变革都源自“原材料”的迭代:远古人类已经会用植物制造最原始的护肤品,当农业社会发展到能对植物成分进行复配的时候,就产生了护肤驻颜的复方。工业革命之后,化工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多种新型原材料,进而推动了化妆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20世纪末,随着欧美制药的大发展,很多药用分子成为了护肤的原材料,催生了“药妆品”行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抗衰、美白等更多护肤功效的需求。如今,不断升级的护肤抗衰需求,需要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新型“原材料”。生物科技使我们能够合成比传统化工材料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的材料,人工合成透明质酸、角鲨烷、神经酰胺、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等均是护肤领域的明星功效成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实现了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等新技术使更加复杂的生物材料实现了工业化量产。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例,这一解决了医学领域重要问题的生物制剂,已经被用作护肤品原料。由此可见,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外溢,正在缩小医学级治疗和消费级抗衰之间的差距,为护肤行业带来快速的升级。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护肤产品正在逐步摆脱传统化工产业,向生物科技进发,从“化妆品”逐渐向“生妆品”进化。“生妆品”的出现,标志着合成生物技术为护肤行业插上了翅膀,从此开启功效更强、更安全、更环保的护肤品行业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化妆品 药妆品 生妆品 护肤 抗衰 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红卫 陈学进 +4 位作者 李青旺 胡建宏 江中良 王立强 韩增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2,共4页
 在TCM-199中添加一些确定的辅助成分,探讨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HA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TCM-199-m)中添加4.0mg/mL的HA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BSA)无...  在TCM-199中添加一些确定的辅助成分,探讨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HA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TCM-199-m)中添加4.0mg/mL的HA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与对照组(BSA)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85.14%,83.57%和89.47%,85.24%,但显著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5),表明HA在卵母细胞无血清成熟培养中可代替BSA。在受精卵体外培养液(TCM-199-c)中添加HA时,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BSA)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27.64%和26.51%,但显著高于TCM-199-c组(P<0.05),表明HA对牛胚胎体外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无血清培养中可以代替BSA。当在TCM-199-c+HA中添加少量的BSA时,囊胚发育率(31.1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表明HA欲完全代替BSA还有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早期胚胎 体外发育 ha 囊胚发育率 透明质酸 无血清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A/多元氨基酸共聚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界面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永磊 李鸿 +3 位作者 吕国玉 南景天 罗小满 严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6-569,共4页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磷灰石晶体(n-HA)/多元氨基酸共聚物(P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燃烧试验测试了复合材料中n-HA的分散状况及材料的均一性,并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材料的...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磷灰石晶体(n-HA)/多元氨基酸共聚物(PA)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燃烧试验测试了复合材料中n-HA的分散状况及材料的均一性,并用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复合材料的表界面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制备的n-HA/PA复合材料中,n-HA微粒粒径约为80~100nm,能够很好地分散在PA基体中,材料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在复合材料n-HA与PA界面之间存在氢键和其它的化学结合,界面结合较稳定,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潜在的生物医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磷灰石 多元氨基酸共聚物 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血清和肝组织PC-Ⅲ、HA、LN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东风 冷恩仁 +1 位作者 刘为纹 徐有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肝匀浆PC-Ⅲ、HA、LN含量逐渐升高,血清PC-Ⅲ、... 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肝匀浆PC-Ⅲ、HA、LN含量逐渐升高,血清PC-Ⅲ、HA、LN水平与肝匀浆中三者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揭示随着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肝内的沉积,肝纤维化逐渐进展为肝硬化,血清PC-Ⅲ、HA、LN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对诊断肝纤维化、肝硬化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胶原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疏水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负载虎杖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杨晨 杨月蕙 +3 位作者 杨思敏 彭效明 管洁 居瑞军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68,共5页
通过透明质酸与硬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硬脂酸酯(HASA)。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HASA空白与载药纳米粒,将虎杖苷包入纳米粒中,通过引入薄荷醇提高纳米粒跨越血脑屏障能力,最终制备出HASA/PD-Men。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度仪对空白纳... 通过透明质酸与硬脂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透明质酸硬脂酸酯(HASA)。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HASA空白与载药纳米粒,将虎杖苷包入纳米粒中,通过引入薄荷醇提高纳米粒跨越血脑屏障能力,最终制备出HASA/PD-Men。利用透射电镜(TEM)、粒度仪对空白纳米粒和HASA/PD-Men的形态及粒径进行分析,并利用HT22细胞模型考察了纳米粒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ASA/PD-Men在1μmol/L浓度下不具有细胞毒性,且在相同浓度下显著上调了抗氧化基因Nrf2、SOD和HO-1的表达,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潜力。HASA/PD-Men在保护神经细胞以及治疗脑部疾病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虎杖苷 抗氧化活性 纳米载体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矿粉和玻尿酸废液对紫花苜蓿减肥和耐旱效果的研究
15
作者 王涛 梁红怡 +6 位作者 王显 许钊 商建英 李彦明 陈清 崔建宇 常瑞雪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8-629,共12页
为解决肥料过量以及草地干旱问题,本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苜一号’)为供试作物,在常规和缺水条件下通过比较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检测土壤基本养分、土壤酶活以及紫花苜蓿酶活的变化,探究了硅藻... 为解决肥料过量以及草地干旱问题,本文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苜一号’)为供试作物,在常规和缺水条件下通过比较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检测土壤基本养分、土壤酶活以及紫花苜蓿酶活的变化,探究了硅藻矿粉替代有机肥的可能比例及其对土壤及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同时设置叶面喷施稀释后的玻尿酸废液处理组,在生长过程中测量分析硅藻矿粉以及玻尿酸废液对土壤施肥效果和紫花苜蓿耐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硅藻矿粉最多可以减少羊粪有机肥10%的使用,其中碱解氮含量高于只施加羊粪有机肥组(90.91 mg·kg^(-1));在干旱条件下,20%硅藻矿粉替代有机肥在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都显现出优势,其中紫花苜蓿的生长状况以及耐旱性与只施用羊粪有机肥的处理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或更为优越。因此,干旱条件下推荐硅藻矿粉替代比例为20%。玻尿酸废液的施用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养分利用效率,但是对于生长状况和耐旱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旱胁迫 土壤调理剂 硅藻矿粉 玻尿酸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新进展
16
作者 王洁仪 简杏玲 +2 位作者 吴琳 邹彦芬 于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7,共5页
近10余年,填充注射美容市场迅猛发展,在诸多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透明质酸仍在注射美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因其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和良好的可逆性,被广泛视为最安全的填充材料之一。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快速进步,透... 近10余年,填充注射美容市场迅猛发展,在诸多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透明质酸仍在注射美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因其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和良好的可逆性,被广泛视为最安全的填充材料之一。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快速进步,透明质酸在制备工艺、产品配方、联合技术及安全性等多方面持续改进。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概括透明质酸的新进展,为临床精准应用、降低并发症风险及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填充剂 注射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ⅢNP、LN、CⅣ在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杜伟 单幼兰 +2 位作者 廖权利 甘承文 郭海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Ⅲprocollagen amino peptide,PⅢNP)、层黏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nⅣ,CⅣ)血清水平变化,探讨其变化与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送检至我中心的20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204例肝病患者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8岁;慢性肝炎轻度44例,中度50例,重度31例,肝炎后肝硬变79例。正常对照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8岁,为我中心健康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疾病史。用γ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检测HA、PⅢNP、LN、CⅣ水平。分析肝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和各组间的水平变化。结果:肝病各组血清中HA、PⅢNP、LN、C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以HA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通过对肝炎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ⅢNP、LN及CⅣ水平进行监测,可以观察病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并将此作为病人治疗后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层黏蛋白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例Graves’病患者血清HA、LN、PCⅢ、IV.C含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刚 罗加 +1 位作者 邓红 吴红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1-382,388,共3页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和曾用ATD组 ( 81例 )。结果 :血清HA含量未用ATD组 (均数±标准差 119.4 3± 10 7.0 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 ( 78.30±5 8.4 4 μg/L) ,P <0 .0 5 ,而曾用ATD组 ( 10 8.4 9± 6 6 .94 μg/L)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LN、PCⅢ、IV .C含量在所有的病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未用ATD组分别为 ( 2 0 3.18± 98.5 5 )、( 2 0 9.0 6± 10 8.6 2 )、( 117.79± 6 3.39) μg/L ,曾用ATD组分别为 ( 190 .0 3± 79.37)、( 172 .36± 10 4 .4 5 )、( 119.0 2± 4 7.38) μg/L ,对照组分别为 ( 130 .88± 15 .12 )、( 74 .5 9± 2 1.87)、( 6 4 .5 6± 2 7.6 4 ) μg/l。 结论 :Graves’病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ATD治疗 ,血清LN、PCⅢ、IV .C增高 ;HA在初诊病人升高 ,而接受过ATD治疗的病人正常 ,也许与ATD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IV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A、PCⅢ和PCⅣ联合检测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和俊 胡德昌 +2 位作者 翟为溶 王吉耀 刘厚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0,123,共3页
目的 寻求反映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联合检测 48例各种类型的肝病血清Ⅲ前胶原 (serumtypeⅢ procollagen ,PCⅢ )、透明质酸 (hyaluronateacid ,HA)、血清Ⅳ型胶原 (serumtypeⅣ procogen ,PCⅣ ) ,并与其肝组织病变对照研究... 目的 寻求反映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联合检测 48例各种类型的肝病血清Ⅲ前胶原 (serumtypeⅢ procollagen ,PCⅢ )、透明质酸 (hyaluronateacid ,HA)、血清Ⅳ型胶原 (serumtypeⅣ procogen ,PCⅣ ) ,并与其肝组织病变对照研究。结果 显示血清HA、PCⅢ和PCⅣ水平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肝炎呈现进行性升高。血清HA、PCⅢ和PCⅣ随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 若能去除炎症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血清Ⅲ前胶原 血清Ⅳ型胶原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DM自组装复合胶体粒子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娟勤 白绘宇 +2 位作者 易成林 刘娜 刘晓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8-1034,共7页
以阴离子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组成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单体复合体系,DM通过水相原位聚合可制备荷正电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PDM与HA间的静电作用可诱导两者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 以阴离子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组成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单体复合体系,DM通过水相原位聚合可制备荷正电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PDM与HA间的静电作用可诱导两者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HA/PDM复合胶体粒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HA/PDM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HA与PDM复合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表征了反应时间对HA/PDM复合胶体粒子粒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体粒子的形貌.考察了溶液pH对胶体粒子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并对胶体粒子的乳化性能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DM单体聚合前,无HA/DM复合物聚集体形成;而随着DM的逐步聚合,HA与PDM可通过静电作用逐渐组装形成球状HA/PDM复合胶体粒子,其粒径随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同时,该复合胶体粒子具有pH敏感性和乳化性,乳化性能较纯HA和PDM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静电作用 自组装 胶体粒子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