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和R/S分析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安周 耿秀丽 张桂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结合人文发展指数、R/S分析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探讨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河南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比例由1∶2.65增至1∶3.69,供需矛盾突出;人文发展指数与人均生态足迹指标间的... 应用生态足迹理论,结合人文发展指数、R/S分析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等多角度探讨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河南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比例由1∶2.65增至1∶3.69,供需矛盾突出;人文发展指数与人均生态足迹指标间的协调度低于0.5,表明河南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环境、资源牺牲为代价的。随着人口及其相应消费水平的上升,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将处于人类过度利用和压力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人文发展指数 R/s分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构建科技人文共同体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宁 赵思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101,共11页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 数智时代下如何使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科技向善、向好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文为科技赋值,科技为人文赋能,二者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语言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根”与“魂”,其规范性、引领性和媒介性功能指引着数智技术进一步融入人类生活。而人文社科也需要借助科技力量,重新认识新时期知识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实践,以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姿态积极调适知识体系的内部结构和外在架构。推动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格局持续动荡和人类社会转型变革背景下时代之问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中国新文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积极探索。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引领与青年学者的智慧支持为推进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 数字化与智能化 新文科 自主知识体系 一流期刊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影响——中法合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燕萍 鲁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73,共3页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世界各地的企业正蜂拥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各国投资者的民族文化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中国员工的民族文化冲突必然存在,由此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有的甚至“水土不服”,导致合作...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世界各地的企业正蜂拥进入中国市场。由于各国投资者的民族文化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中国员工的民族文化冲突必然存在,由此也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有的甚至“水土不服”,导致合作的失败。拟从有代表性的中(亚洲)、法(欧洲)、美(北美洲)三国民族文化差异性入手,分析员工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揭示中法及中美合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合资企业 人力资源开发 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饭店30年--海内外文献回顾与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海燕 宋海岩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4,共7页
通过对海外三大学术数据库及国内《旅游学刊》的检索,本文对有关中国饭店的中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分类。根据研究内容,从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4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中国饭店发展30年的历程,反映了海内外学者对中... 通过对海外三大学术数据库及国内《旅游学刊》的检索,本文对有关中国饭店的中英文论文进行分析、分类。根据研究内容,从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4个方面系统地评述了中国饭店发展30年的历程,反映了海内外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关注热点和研究议题。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海内外学术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饭店 战略与发展 市场营销 服务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及其历史过程 被引量:4
5
作者 万斌 王学川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6-61,共6页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 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是为了自身人格完善和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类特性、社会关系、需要和个性的整体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我们认识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它看作逐步提高、不断推进和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统一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观念,着力推进文科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47
6
作者 武宝瑞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6年第5期1-3,6,共4页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要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实验室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在不同层面上转变观念,从有效的着力点推进,以创新为内在的动力和最终目标。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实验室建设 观念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权理念下的农民土地权利保护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兆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以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确立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目标为依据,探究人权理念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应有完善。研究方法:人权法与物权法交叉视角下的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农民土... 研究目的:以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确立的农民土地权利保障目标为依据,探究人权理念下农民土地权利保护的应有完善。研究方法:人权法与物权法交叉视角下的文献资料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农民土地权利具有特殊的人权价值,虽然对其保护取得成就,但其进步中的问题仍然突出,以征地和乡土势力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权利并影响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为甚。欲充分保障农民在土地上的人权,必先寻求此问题的破解之道。研究结论:在尊重和保护农民人权的时代诉求下,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更需不断强化赋权后的维权功效、充分实现征地中的还权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权利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生存权 发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中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7
8
作者 安娜 王晓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6期97-98,共2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需要,在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形势下,应该更加深入地考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更加深刻地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需要,在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形势下,应该更加深入地考量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更加深刻地探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在实质上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管理的创新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德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创新重点和发展趋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本管理目标的新定位。人本管理角色的新转换集中到一点,就是充分地尊重人,恢复人的尊严。颇具特色的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运行的新机制。
关键词 人本管理 全面发展 自我管理 管理目标 管理机制 管理角色 管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晖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3,共3页
随着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作为课程的体现物也日益重要。而目前,我国没有幼儿园教材编写的审定委员会,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发行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一个可供幼儿园一线教师选择或编写幼儿园教材的依据或评价指标。因此对幼儿... 随着幼儿园园本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作为课程的体现物也日益重要。而目前,我国没有幼儿园教材编写的审定委员会,幼儿园教材的编写、发行随意性很大;也没有一个可供幼儿园一线教师选择或编写幼儿园教材的依据或评价指标。因此对幼儿园教材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评价教材的切入点即价值审视很重要,离不开现实社会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继承、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人的要求、教育理念与课程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材 价值审视 文化 教育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学的人学特色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3,共6页
宪法学是一部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人学,也是一门以人性为基础的、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确立宪法学的人学特色有助于恢复人本主义的研究方法,也有助于厘清宪法价值哲学的逻辑原点。
关键词 宪法学 人学 人性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动态与趋势 被引量:11
12
作者 乌云其其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149,共7页
概述近年来美国、日本、欧盟及澳大利亚科技人力资源建设发展动态,探讨这些国家科技人才体制建设及政策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趋势,指出我国应设立和完善与青年人才职业发展之需要相适应的资助和支持系统。
关键词 科技人力资源建设 青年人才职业发展 sTEM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深层解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家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 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实践需要出发,《共产党宣言》在行文上,对阶级斗争作了突出与强调,再由于它所蕴涵的阶级斗争理论适应了革命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曾长期从阶级斗争视角来解读这一重要文献。实际上,《共产党宣言》的深层思想是对每一个人自由发展的关注,它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分析了资产阶级活动的为人性质和非人性质,从无产阶级的现实运动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自由发展问题,蕴涵丰富的人学内涵,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视角解读它的根本原因。此外,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要求对它作出新的解读。这一解读有助于恢复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终极关怀理念的认识,也有利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人的自由发展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滕新才 王孔敬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2,共4页
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党推行了一系列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该政策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深... 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党推行了一系列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该政策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亚文 闫立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在公民生存、发展、受教育、社会公平、法治保障以及环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保障道路。随着社会、经济...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在公民生存、发展、受教育、社会公平、法治保障以及环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保障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保障道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权保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出现,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以人权指标作为人权保障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结合国外的有益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深化完善中国的人权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权,确保每一个人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幸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权保障 生存权 发展权 受教育权 环境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兼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金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扬弃了人本主义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相一致的,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看待甘肃省的经济增长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志仪 曹建云 《西北人口》 2007年第5期6-11,16,共7页
本文借鉴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对索洛余值进行分解,从中分离出人力资本积累、资源配置结构、规模经济效益和狭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1978-2005年甘肃省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甘... 本文借鉴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对索洛余值进行分解,从中分离出人力资本积累、资源配置结构、规模经济效益和狭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1978-2005年甘肃省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甘肃省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粗放的外延型增长,而且要素投入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1978-2005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52.04%),其中,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70%,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为14.34%。虽然广义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7.96%,但狭义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仅为15.65%,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及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正效应。因此,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增长真正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洛余值 人力资本 资源配置 规模经济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唯物史观的深层实质:唯物主义人类观——从表面理解马克思到深入理解马克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启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4,共6页
我们应当深入理解马克思:他的实践转向和物质生产转向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创了哲学关心人类问题的新时代。从通常被作为“唯物史观”的内容中,指出它所蕴涵的深层的人类性、人类学的东西,从而认为马克思关于历史的理论,实质上是关于人类... 我们应当深入理解马克思:他的实践转向和物质生产转向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创了哲学关心人类问题的新时代。从通常被作为“唯物史观”的内容中,指出它所蕴涵的深层的人类性、人类学的东西,从而认为马克思关于历史的理论,实质上是关于人类世界的哲学理论,是关于人类合理生存并走向自由解放的哲学理论。这一新的理解,既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意蕴,又有助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出场:关心各民族向“世界历史”的发展并合理地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的生存发展 马克思哲学的特质 唯物主义人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包容文化滋润开放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占仓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30,共7页
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有序传承,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特质。包容文化在坚持自己传统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滋养,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了博大精深风格,特别讲究"... 世界四大文明发祥地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有序传承,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特质。包容文化在坚持自己传统特色的同时,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的滋养,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形成了博大精深风格,特别讲究"君子和而不同"。无论是从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需要分析,还是面对逆全球化的思潮沉渣泛起、全球贸易战影响政治经济格局演变来看,进一步倡导与弘扬包容文化对推动全球开放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主动提出四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来推动高质量扩大开放,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进入高质量开放发展的3.0时代,将为新的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正在全球快速扩散并在各地落地生根。由此可见,包容文化是促进开放发展的思想基础,中国已经开启高质量开放发展新时代,要积极推动更高水平的全球化,而新的全球化需要包容文化的滋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文化 开放发展 中国开放发展3.0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科技观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帆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科技观,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又一次升华,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必须大力缩小科技发展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确立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观,并着力解决科技发展内部的不协调。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技观 以人为本 协调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