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4^+造血干/祖细胞在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中的扩增及其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井莹莹 杨吉成 +9 位作者 缪竞诚 盛伟华 胡志清 郁心 单云波 刘铁连 韩亚丽 包婉蓉 张日 朱南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 目的: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观察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并研究移植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的饲养层细胞,并用RT-PCR法鉴定目的基因;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将CD34+造血干/祖细胞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增殖效果,建立辐射损伤模型SCID小鼠,将扩增后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经CFDASE荧光标记后移植入SCID小鼠体内,通过RT-PCR和观察荧光标记细胞来检测小鼠内的人源细胞。结果:建立的转基因饲养层细胞均有绿色荧光,RT-PCR法证实有目的基因表达,免疫磁珠法分离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纯度可达(95.6±2.58)%,与饲养层细胞共培养后CD34+造血干/祖细胞可扩增13.2倍,表面粘附分子CXCR4和CD54表达量仍较高,移植入SCID小鼠四周后,仍可见带有荧光标记的人源细胞,RT-PCR证明人源基因Alu的存在。结论:建立的转hLIF基因腺病毒载体饲养层细胞可以有效地扩增CD34+造血干/祖细胞,延缓其分化,并且有较高的移植效率和造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if 腺病毒载体 造血干/祖细胞 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40-5p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的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涛 颜瑞巧 +7 位作者 曹俊 曹玲玲 张铉浦 李兴暖 吴萍 周小鸥 吴建芳 许晓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筛选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成脂分化中具有潜在价值的mi RNA及其靶基因,为人类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分化平衡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h 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0、7、14、21 d的细胞样品,应用mi RNA芯片和... 目的筛选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s)成脂分化中具有潜在价值的mi RNA及其靶基因,为人类成骨细胞与脂肪细胞分化平衡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h M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0、7、14、21 d的细胞样品,应用mi RNA芯片和转录组测序(m RNA-seq)技术,分析4个点细胞中mi RNA和m RNA的表达水平,并将mi RNA与m RNA的表达趋势进行关联分析,聚焦具有研究价值的mi RNA与m RNA相互调控关系,同时,采用Target Scan、Pic Tar和mi Randa等数据库进行靶基因的预测。结果发现mi R-140-5p在成脂分化中表达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二者呈现负调控的对应关系。同时经3个靶基因数据库预测,LIFR为mi R-140-5p共有的靶基因。结论 mi RNA-140-5p可能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密切相关,且通过调控其靶基因LIFR的表达而参与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MI RNA-140-5p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和bFG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自我维持和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文龙 吴平平 +2 位作者 殷嫦嫦 施剑明 殷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90,共7页
目的:研究LIF联合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增殖、干性维持及衰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FBS的α-MEM)常规培养;LIF组,加入含10 ng/ml LIF的完全培养液;bFGF组,加入含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 目的:研究LIF联合bFGF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增殖、干性维持及衰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含10%FBS的α-MEM)常规培养;LIF组,加入含10 ng/ml LIF的完全培养液;bFGF组,加入含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联合组,加入含10 ng/ml LIF和10 ng/ml bFGF的完全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测定各组第4代hUC-MSC生长曲线;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hUC-MSC形态变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情况;RT-PCR检测表达情况。结果:4组细胞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细胞增殖速率表现为联合组>bFGF组>LIF组>对照组。对照组细胞较早出现衰老,增殖减慢;LIF组细胞早期形态维持较好,但增殖相对缓慢,后期大部分细胞衰老;bFGF组部分细胞呈衰老改变,但增殖较快;联合组细胞增殖迅速,能长期维持hUC-MSC形态特征,仅有少量衰老细胞。RT-PC R显示,LIF和bFGF均能上调PCNA、OCT4、NANOG,下调P16、P21、P53的表达,其联合作用效果更明显。结论LIF联合bFGF不仅可以促进hUC-MSC增殖,维持其干性而且能够延缓hUC-MSC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UC-MSC LIF b FGF 自我更新 自我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雪梅 李芳菲 +2 位作者 姜蓉 王莎莉 王亚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Nl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EGFP-Nl/lif,并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及Western杂交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lif,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实现表达,检测到融合蛋白EGFP-LIF.结论重组pEGFP-N1/lif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LI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海生 华进联 +4 位作者 王洪锋 杨炜峰 刘胜 蒋会婷 窦忠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共7页
为了探讨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室温下用1.25 g/L胰蛋白酶+0.2 g/L EDTA消化人胚胎组织5~9 min,或用1 ... 为了探讨人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的体外分离培养条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室温下用1.25 g/L胰蛋白酶+0.2 g/L EDTA消化人胚胎组织5~9 min,或用1 g/L胶原酶(IV型)消化20~40 min,分离得到PGCs,然后用不同培养液培养,从培养液角度较为系统的研究原代培养人原始生殖细胞的条件。结果表明,在KSR培养液(体积分数15% 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高糖DMEM+10 ng/mL人重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4 ng/mL人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ng/mL Forskolin)和STO(建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培养的原代人原始生殖细胞,有较高的克隆形成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LIF对克隆形成率影响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胚胎干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 条件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与bc-l2及p53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冰 朱道银 唐恩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 (rh LIF)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 (10~ 4 0 0 0U·ml-1)的rh LIF作用HL 6 0细胞 3d后 ,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率 ,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 (rh LIF)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 (10~ 4 0 0 0U·ml-1)的rh LIF作用HL 6 0细胞 3d后 ,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率 ,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情况 ;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rh LIF作用 2、4、6d后P5 3蛋白及p5 3mRNA、bcl 2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rh LIF (10~ 4 0 0 0U·ml-1)作用d 3,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其中以10 0 0U·ml-1组的作用最强 ;rh LIF (80 0U·ml-1)作用 2~ 6d ,P5 3蛋白和p5 3mRNA表达也同步增高 ,而bcl 2mRNA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rh LIF能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该作用与P5 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LIF 凋亡 HL-60细胞 BEL-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张应力对牙周膜细胞内LIF和LIFR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又德 韦伟 +3 位作者 薛伟伟 周瑞平 傅润英 王贻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63-867,共5页
目的:观察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 目的:观察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建立HPDLC体外应力加载系统,对培养在弹性膜6孔板的HPDLC施加0.1 Hz,硅胶膜形变率为18%的周期性张应力,分别在加载48、72 h后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检测HPDLC的LIF,LIFR和ALP的表达变化。结果:HPDLC在加载周期性牵张力后,细胞生长方向顺应力方向而发生改变,LIF和LIFR的表达明显增加,ALP的表达明显减低。结论:周期性循环张力可诱导 HPDLC 中LIF,LIFR表达增强,为LIF,LIFR可能参与正畸力下牙周组织的改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周期性张应力 白血病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仰制因子基因在酵母中的融合表达
8
作者 王全忠 杨林 +2 位作者 欧阳菁 龙綮新 王珣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6-99,共4页
用PCR突变的方法使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的终止密码子缺失,并与质粒pPICZαA上的myc表位及6个组氨酸处于同一读码框,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PICZαA-hLIFM.通过氯化理化学转化法使表达载体整合到毕赤巴斯德酵母... 用PCR突变的方法使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的终止密码子缺失,并与质粒pPICZαA上的myc表位及6个组氨酸处于同一读码框,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PICZαA-hLIFM.通过氯化理化学转化法使表达载体整合到毕赤巴斯德酵母X-33的基因组DNA中。转化子经甘油增菌和甲醇诱导,实现了hLIF基因在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SDS-PAGE检测和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分子质量为61 000处有一条人白血病抑制因子特异蛋白带.凝胶薄层扫描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目的蛋白占培养液上清总蛋白的 33.3%.且该表达产物具有抑制小鼠畸胎瘤细胞F9克隆形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 毕赤酵母 融合表达 生物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