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和世界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孟桢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备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共同特征的新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方案,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备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共同特征的新选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方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国家、社会乃至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能够为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文明特质的中国话语体系、全球治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慧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AI技术的伦理现象透视与实践智慧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亚州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人工智能(AI)革新了“人类本质”与“机器属性”的传统认知,持续引发了“谁应负责”“何为正确”以及“如何规范”的积极探索,深刻介入了道德主体、道德评价及道德规范的理论审视。AI伦理不仅是关于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知识积累,更重... 人工智能(AI)革新了“人类本质”与“机器属性”的传统认知,持续引发了“谁应负责”“何为正确”以及“如何规范”的积极探索,深刻介入了道德主体、道德评价及道德规范的理论审视。AI伦理不仅是关于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道德情境中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AI时代的伦理问题揭示了规范伦理学在面对新兴技术挑战时的理论局限,凸显了“实践智慧”的伦理路向在当代技术伦理中的价值意义。儒家伦理学跳出了规范伦理学(义务论、后果论)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强调对具体情况的敏锐洞察、对行动后果的合理预见以及对人类福祉的深刻关乎。面对新技术、新问题、新挑战,儒家伦理学的实践智慧依然可以发挥持久性贡献。技术革新拓展了伦理思考的空间,而伦理文明则为技术发展提供了价值参照,两者在冲突与融合中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加文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本质 机器属性 伦理文明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共智驱动下的教师教学智慧:价值意蕴、作用机理与生成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涂涛 张煜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12,共9页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与人机协同不断演进的时代中,如何正确审视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围绕此问题提出人机共智理念,重新梳理教学智慧概念,并提出转识成智与转技成智两条衍...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与人机协同不断演进的时代中,如何正确审视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关系,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围绕此问题提出人机共智理念,重新梳理教学智慧概念,并提出转识成智与转技成智两条衍生脉络。以“符号、意义、价值”的逻辑关系构建人机共智驱动下教学智慧的加工过程,并从智慧主体、教育资源、教育场景与教育评价四个维度剖析作用机理,从教学形态、教师培训、伦理风险三个角度提出生成路径,倡导关注人机关系中的真善美。人机共智驱动下教师教学智慧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深入落地,同时减少强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伦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智慧 人机共智 人工智能技术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合理性和道义价值论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祖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从立场、宗旨、逻辑和根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根本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其话语表达一旦生成,就会自然地嵌入某种自主性的历史进步历程,起到其内在的规约性、引领性。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之理论纲领的确立,是典范性模式、道路意义上社会现代化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素和基本构成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现代化何以可能的价值理念纠偏与价值基础重置;二是通向人类现代化正道和文明新道的合理性价值实践和价值目标的变革;三是“现代化多元主体并生共在”视域内人类新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多元差异主体并生共在场域价值塑造。这三个方面核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性”或“现代性中国逻辑”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存论智慧 中国现代性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革命影响教育的哲学意蕴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靖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42,共10页
智能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量,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智能革命中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技术集群,通过对人类智能不断模拟、拓展,使其类人属性和自主性极大增强,带来技术意识形态论抬头、教育主体同一性割裂、教育价值观异化... 智能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量,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智能革命中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等技术集群,通过对人类智能不断模拟、拓展,使其类人属性和自主性极大增强,带来技术意识形态论抬头、教育主体同一性割裂、教育价值观异化等现实困境。为了让智能革命更好地推动教育文明进步,教育未来发展的着力点要深度剖析智能技术意识形态论的误区,端正对智能技术影响教育本质的认识,防范智能技术意识形态论的入侵;维护人的教育主体地位,提升智能技术的治理水平,促进人类智慧综合性进化,以教育智慧引领技术智能的发展;赋智人文教育的技术内涵,强调智能技术的人文关切,建构智慧型科学人文教育形态,最大化发挥智能文明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革命 技术控制 主体维护 教育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与智慧:人机关系的伦理前瞻 被引量:3
6
作者 付长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2,共8页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兴科技已成为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人工智能在造就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人类。在人机互动的时代,如何认识和定位新型伦理关系的结构性变迁?发展合乎人性的智能科技伦理,需要开掘情感德性潜能,重构“人的科学...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兴科技已成为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人工智能在造就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在重新塑造人类。在人机互动的时代,如何认识和定位新型伦理关系的结构性变迁?发展合乎人性的智能科技伦理,需要开掘情感德性潜能,重构“人的科学”理论体系;基于新型人机关系,构建多智能体协同的实践智慧伦理框架。科技与伦理双向奔赴,智能与智慧相生相成,面向未来的新伦理学应对科技创新和人类生活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关系 情感伦理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人居营建智慧内涵解析及现代转化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孟世玉 刘晨晖 +1 位作者 张超宇 张云路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6,共7页
【目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新时代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提供了全新范式和方向指引,亟须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传统村落蕴含着中国数千年发展的生存智慧和文化思想,体现了古人将哲学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巧妙结合的... 【目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新时代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提供了全新范式和方向指引,亟须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传统村落蕴含着中国数千年发展的生存智慧和文化思想,体现了古人将哲学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自然条件巧妙结合的智慧。因此,探索传统人居营建智慧的内涵及现代转化路径,对新时代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过程】以内涵解析—关系揭示—路径提出为逻辑主线,以国家级传统村落为载体,从自然观、环境观、生活观、产业观、文化观和社会观6个方面对传统村落人居营建智慧的内涵和特征进行解析,并揭示传统村落人居营建智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耦合关系。【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人居营建智慧的现代转化路径,即“三和三美”体系:“三和”为文化之和、邻里之和、产业之和,“三美”为生态之美、空间之美、意境之美,能为乡村人居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村落 乡村人居环境 营建智慧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耦合共生 转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
8
作者 姚晓军 袁自清 +2 位作者 田欣 蒋鹤 田国行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76,共7页
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建设凝聚着丰富的营建智慧,对当代都城人居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通过对历史城市文献图像的挖掘、考古资料的分析、文化遗产现状及空间形态的综合调查,发掘并建构涵盖洛阳古代五大都城人居智慧的基础... 洛阳古代都城人居环境建设凝聚着丰富的营建智慧,对当代都城人居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通过对历史城市文献图像的挖掘、考古资料的分析、文化遗产现状及空间形态的综合调查,发掘并建构涵盖洛阳古代五大都城人居智慧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从人居空间(有家有园,称为家园)、人居秩序(轴线引导,长幼有序)、人居风景(地尽其用,遵从自然)、人居哲学(象天法地、天人合一)4个视角,结合古都自然山水、中轴线、景观视线、人文秩序、风景体系、哲学思想等方面对都城原创的人居智慧进行了系统提炼;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的需求理论,系统揭示古代都城人居智慧在适应自然山水环境、增强人居空间韧性、提升支撑体系能力、适应人文特征中的理念、方法及技术手段,为探索人居空间适应自然山水格局的规划实践提供历史智慧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洛阳古代都城 人居环境 山水格局 适应 人居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流变·承续:南宋城市人居防御环境的空间体系与营建智慧
9
作者 胡根根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5,共12页
两宋时期城防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臻于极盛,南宋人居环境的防御空间与营建智慧集中体现在历史人物、城守兵书、建设实践三个方面,其中人居防御环境营建为各有识之士相互博弈而形成,城市营建思想在冲突与交融中造就了以守为主的格局,致使文... 两宋时期城防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臻于极盛,南宋人居环境的防御空间与营建智慧集中体现在历史人物、城守兵书、建设实践三个方面,其中人居防御环境营建为各有识之士相互博弈而形成,城市营建思想在冲突与交融中造就了以守为主的格局,致使文人论兵盛行,促进了城守兵书的流变与发展,指导了南宋城市人居防御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通过提炼城守兵书与建设实践的人居防御智慧,分析边防城市背后的选址布局、联防机制和防御空间特征,进一步论证人居防御智慧历史承续与更新的问题,厘清南宋城池防御空间结构与营建智慧,以期对明清城墙军事城防遗产的认识、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城市 人居环境 营建智慧 防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下的岭南庭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伟 麦湘颖 +2 位作者 陈璞 马佩馨 林广思 《园林》 2024年第5期23-29,共7页
岭南庭园中丰富的、有待挖掘整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目前,人文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并呈现往细分领域成熟发展趋势,生态视角下以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 岭南庭园中丰富的、有待挖掘整理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是地域性的重要体现。目前,人文视角下岭南庭园研究已构成完整研究体系并呈现往细分领域成熟发展趋势,生态视角下以岭南庭园气候适应性研究为主,尚未完成全生态因子测量与整体景观要素生态过程分析。尽管岭南庭园研究重点关注于地方性自然环境及地方性物质空间载体,但是基于整体性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仍需完善。从地方性生态知识视野对岭南庭园再认知,提出了适应于岭南庭园营造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框架体系,由场地生态关系、地方生态技能、传统生态智慧三部分组成,可为岭南庭园营造提供具有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和国际化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生态知识 岭南庭园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场地生态关系 地方生态技能 传统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临近了吗:ChatGPT热潮之下再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 被引量:63
11
作者 顾小清 胡艺龄 郝祥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130,共14页
技术与教育的竞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与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持续关注热潮下的技术走向,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分析、对教... 技术与教育的竞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与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持续关注热潮下的技术走向,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分析、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深度剖析,项目组已经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才战略、知识观、教学变革、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上形成了系统性成果。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人工智能热潮,教育将面临何种挑战?AGI的临界点真的被突破了吗?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存在何种新趋势?本研究从智能的本质出发尝试回答ChatGPT是否昭示AGI的突破,以及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视角看技术与教育的角逐对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预见的是,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以应对技术对人类智慧的领地冲击,我们应基于人类智慧门槛,提升人类改造新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树立生态视角下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人工智能(AGI) ChatGPT 未来教育 教育生态 技术—社会—教育 人类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响应2.0:大数据时代的灾害治理——基于“阳江经验”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周利敏 童星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3,共13页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 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人类应对灾害的能力正处于历史拐点,大数据驱动"灾害响应2.0"智能时代即将来临。阳江经验是典型代表,对它的研究发现,专用与多用途传感数据初步得到应用,物联网使虚拟网络智慧与现实物理世界执行能力得到结合,它也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将人群智慧和机器决策结合起来。政府、实务工作者和民众对大数据灾害治理表现出责任感和积极支持的态度,这是实践中最难能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灾害治理 物联网 传感器 人群智慧 阳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慧与物慧:基于智慧描述词与提名智慧者的分类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浩彬 汪凤炎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210,共8页
为揭示一般人内隐的智慧分类机制及智慧类型,考察了51名硕士生对智慧描述词和提名智慧者的分类。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40个智慧描述词的语义空间包括人文才能/科技才能和内在特质/外在表现两个维度,分为自然科学才能、社会科学... 为揭示一般人内隐的智慧分类机制及智慧类型,考察了51名硕士生对智慧描述词和提名智慧者的分类。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40个智慧描述词的语义空间包括人文才能/科技才能和内在特质/外在表现两个维度,分为自然科学才能、社会科学才能和人文科学才能三类;40个提名智慧者的语义空间包括自然科学者/人文社科者和人际间的/个人内的两个维度,分为自然智慧者、社会智慧者和人文智慧者三类。综合分类结果及中西智慧文化,根据智慧内包含才能或能力的性质或要解决的问题性质,智慧可分为人慧与物慧两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人慧 物慧 智慧描述词 提名智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的最高智慧——文化生态学思想体系概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正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共5页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不成熟的生存智慧之学。文化生态学以"人"的存在为基点,阐发文化生态的哲学;以人、文化、和谐等概念的内涵、外延阐发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以生存-转换与转换-生...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一门不成熟的生存智慧之学。文化生态学以"人"的存在为基点,阐发文化生态的哲学;以人、文化、和谐等概念的内涵、外延阐发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以生存-转换与转换-生存为轴心阐发文化生态的动态发展;以稳态延伸—文化制衡—关系耦合—本土发展阐发文化生态的运行之道。《文化生态学》1构建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为教育生态学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概念 文化生态 人类智慧 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莱尔的人文生态实践智慧对图式语言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云才 汪洁琼 象伟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1-45,共5页
从麦克哈格(Ian Mc Harg)"设计结合自然"到约翰·莱尔(John Lyle)"人文生态系统设计",都是运用科学知识与经验,挖掘"人地关系"的本质内涵,建立科学的实现路径,将复杂的生态关系通过实践整合建立起来... 从麦克哈格(Ian Mc Harg)"设计结合自然"到约翰·莱尔(John Lyle)"人文生态系统设计",都是运用科学知识与经验,挖掘"人地关系"的本质内涵,建立科学的实现路径,将复杂的生态关系通过实践整合建立起来的生态实践智慧。约翰·莱尔"人文生态系统设计"是对麦克哈格"适宜性设计体系"的发展。他以场所场地具有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融合的整体生态系统为核心,建立起了尺度等级、过程机制和生态秩序三大空间生态核心思想,揭示了风景园林空间所具有的人文生态系统整体特征、内在机理和具体表象等特征。图式语言以空间单元为基本语汇,取代了要素为基本构成的景观空间的刻画方式,研究和描述空间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尺度、过程和秩序)、功能和绩效,形成了独特的揭示景观空间规律和机理的理论与方法。约翰·莱尔的人文生态智慧为图式语言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约翰·莱尔 生态实践智慧 人文生态系统 图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智”与现代和谐医患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贺腊军 戴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4期24-25,83,共3页
"智"是儒家"三达德"之一,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长河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乃仁术",而在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医患关系也日益凸显,探究儒家"智"的本源出发,研究其与现代医患关系的联... "智"是儒家"三达德"之一,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长河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医乃仁术",而在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医患关系也日益凸显,探究儒家"智"的本源出发,研究其与现代医患关系的联系,总结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发展新坐标上的中世纪精神范本——《列那狐的故事》思想与艺术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9,共8页
法国中世纪出现的民间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信仰维系方式走向解体和理性维系方式开始出现的产物,其中体现着对人的智慧能力认识的深化。宗教文学所强调的人的精神的纯洁和信仰的虔诚,史诗强调的人的英雄主义,骑士文学强调的人的情... 法国中世纪出现的民间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信仰维系方式走向解体和理性维系方式开始出现的产物,其中体现着对人的智慧能力认识的深化。宗教文学所强调的人的精神的纯洁和信仰的虔诚,史诗强调的人的英雄主义,骑士文学强调的人的情感与市民文学所强调的人的智慧,其实表现了中世纪欧洲人对人的认识的不同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列那狐的故事》的出现,使中世纪欧洲对人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那狐的故事》 人的智慧 新的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智慧观念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炎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9,共7页
哲学不仅追求智慧,而且要对智慧本身加以反思。在中、西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对智慧的追求和反思已有了明显的差异。从比较的角度看,孔子开创的儒家经孟子、荀子的发展,围绕着仁知、知智关系,多方面拓展了智慧观念的内涵,并贯注了人文意... 哲学不仅追求智慧,而且要对智慧本身加以反思。在中、西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对智慧的追求和反思已有了明显的差异。从比较的角度看,孔子开创的儒家经孟子、荀子的发展,围绕着仁知、知智关系,多方面拓展了智慧观念的内涵,并贯注了人文意识和伦理精神,从而体现了先秦儒家人文智慧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神性智慧 人文智慧 知智关系 智慧观 古希腊智慧 孔子 孟子 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是人类具有的一种价值理性智慧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晨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0,共5页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以研究客体自然为中心的认知理性,也即科技理性,也形成了以研究人类及其社会应然规划为中心的人文价值理性,也即道德理性。两种理性各具魅力和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以研究客体自然为中心的认知理性,也即科技理性,也形成了以研究人类及其社会应然规划为中心的人文价值理性,也即道德理性。两种理性各具魅力和独特功能,共同构成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两种理性在本质上是合一的,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应当整合起来而发生作用,解决"真"问题的认知理性从来都是在善价值理性指导下才有益于人类,也只有在人类主体的道德价值理性选择中,事实世界及其物质成果才有其合理的存在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人类 价值理性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思想史不可或缺的一章:刘智及其心性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季芳桐 聂鑫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96-101,共6页
回回思想家刘智及其理论在教内多有称道者,教外却非常陌生,其实他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其心性理论既合于伊斯兰教义,又与宋明理学的心性理论相通,尤其是关于气质之性、方寸之心的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心性理论有一定的补益。... 回回思想家刘智及其理论在教内多有称道者,教外却非常陌生,其实他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其心性理论既合于伊斯兰教义,又与宋明理学的心性理论相通,尤其是关于气质之性、方寸之心的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心性理论有一定的补益。刘智的心性理论实际上是对回儒两教成果的融合与创新,故而对中国思想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智 人性 人心 智慧 功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