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位刑事归责过程中须避免的四种关系认知陷阱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志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当前,我国理论界与司法实践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关系结构存在着互斥、依存、包容、同化四种传统认知模态。这些认知严重偏离打击和预防单位犯罪的立法目的,导致了对单位犯罪处罚上的不周延和量刑上的不均衡,致使刑法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规... 当前,我国理论界与司法实践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关系结构存在着互斥、依存、包容、同化四种传统认知模态。这些认知严重偏离打击和预防单位犯罪的立法目的,导致了对单位犯罪处罚上的不周延和量刑上的不均衡,致使刑法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规范确证机能难以发挥,甚至引发了对单位犯罪制度的抵触。在涉案企业刑事合规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单位犯罪的理论根据应当由行为刑法观教义学逻辑下的替代责任论转向归咎的刑事责任逻辑下的组织体固有责任论,并以后者为基础建立组织体、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三元分离、平行追责”的刑事责任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犯罪 传统主体关系认知 归咎的刑事责任 三元分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级跳远专项素质的训练负荷特征 被引量:16
2
作者 和平 王健 孙晓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体运动负荷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对三级跳远专项素质的训练负荷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练习最大力量,负荷量不宜过多,负荷强度以次极限或极限为宜;练习速度力量,小肌群的负荷大,大肌群的负荷则小...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人体运动负荷学和运动训练学理论对三级跳远专项素质的训练负荷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练习最大力量,负荷量不宜过多,负荷强度以次极限或极限为宜;练习速度力量,小肌群的负荷大,大肌群的负荷则小;练习弹跳力,小肌群的负荷强度小,大肌群的负荷强度中或大;速度素质的练习,在最大速度强度的90%~95%,持续时间15~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跳远 专项素质 训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三重属性节点的物流网络选址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庆 马士华 唐尧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7,共9页
文章分析了一种存在三种属性节点的物流网络,即在该网络中存在一类节点同时承担供应、需求和中转的功能。同时,还考虑了在任意两节点间单位运费可变条件下,如何进行中转点选址和流量分配,使物流网络的运输费用最小。在此背景下建立了选... 文章分析了一种存在三种属性节点的物流网络,即在该网络中存在一类节点同时承担供应、需求和中转的功能。同时,还考虑了在任意两节点间单位运费可变条件下,如何进行中转点选址和流量分配,使物流网络的运输费用最小。在此背景下建立了选址分配优化模型,设计出一种将串形编码和矩阵编码相结合的两层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并通过一个实例对算法加以验证并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一般的需求点就近分配原则,本文提出的基于产品流进行的物流网络选址与分配模型,能够避免某些运输线路上的过度集货的现象,从而进一步降低整个物流网络的运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址分配 三重属性节点 流量分配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性假设视角透析管理思想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小玲 刘巨钦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5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试图在对管理思想历程做内在逻辑流变的完整把握、把管理思想的精髓和与现实经济生活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的基础上,追寻管理思想在时间维度上逐步人性化、在空间维度上由中方向西方再向中方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以便为建立既源于古代... 本文试图在对管理思想历程做内在逻辑流变的完整把握、把管理思想的精髓和与现实经济生活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的基础上,追寻管理思想在时间维度上逐步人性化、在空间维度上由中方向西方再向中方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以便为建立既源于古代管理思想又符合潮流的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提供整体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思想 代管 历史逻辑 最新发展 中国式管理 人性假设 经济生活 指导 历程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面属性归一化三维张量模型在区域旅游酒店的推荐应用
5
作者 陈宇 姚敦红 李石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8-214,共7页
为游客个性化推荐理想酒店是旅游质量得以保障的手段之一。首先运用形式化方法将游客、酒店以及游客对酒店的评分从多方面属性综合进行量化与归ー化,得到归一化的酒店因子、游客因子和评分因子;然后,采用一种有偏加权函数计算出一种有... 为游客个性化推荐理想酒店是旅游质量得以保障的手段之一。首先运用形式化方法将游客、酒店以及游客对酒店的评分从多方面属性综合进行量化与归ー化,得到归一化的酒店因子、游客因子和评分因子;然后,采用一种有偏加权函数计算出一种有偏推荐度,与酒店、游客和评分等因子一起构建了一种以"酒店辟客4平分荐度"四元关系的三维张量模型,有偏推荐度作为张量元素值;最后,采用基于Tucker分解法的算法实现了在高度稀疏的四元关系数据集上按游客分类的有偏性旅游酒店推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张量模型及算法能实现对高度稀疏的区域旅游酒店数据进行精准旅游酒店推荐,为游客根据个人偏好获得个性化的酒店推荐找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旅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张量模型 多方面属性 归一化 有偏加权 个性酒店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制度创新
6
作者 刘桂斌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一再拓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概念必然进一步拓展 ;知识劳动力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新特点 ,导致了分配、产权制度的革新 ;现阶段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及经济体制创新 ,缘于全民企业劳动的“三重社...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概念一再拓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概念必然进一步拓展 ;知识劳动力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的新特点 ,导致了分配、产权制度的革新 ;现阶段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及经济体制创新 ,缘于全民企业劳动的“三重社会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概念 劳动“二重”性 企业劳动的“三重社会属性”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三重属性的黄河流域用水脱钩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董瑞媛 周晓唯 +1 位作者 张扬 王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7,共5页
从水资源三重属性视角,运用脱钩模型评价2006—2020年黄河流域用水脱钩态势,通过因子分解法从6个方面探究用水脱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以2013年为转折点,2013—2020年黄河流域用水呈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良好态势;(2)甘肃强脱钩状... 从水资源三重属性视角,运用脱钩模型评价2006—2020年黄河流域用水脱钩态势,通过因子分解法从6个方面探究用水脱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以2013年为转折点,2013—2020年黄河流域用水呈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良好态势;(2)甘肃强脱钩状态最稳定,除宁夏外的其他省(区)均具有良好脱钩态势,河南脱钩优化程度最为显著;(3)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效应是促进各省(区)用水脱钩的两大关键因素,而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效应是抑制各省(区)用水脱钩的重要因素,水资源利用率过高严重阻碍了宁夏的用水脱钩,流域各省(区)共同面临水资源禀赋差的问题,亟须优化协调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高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三重属性 用水脱钩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的三重属性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定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90,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矛盾,提出了“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两个和解”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自然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然界的真正复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个人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人是个体、类、群体三重属性的统一,也是个体利益、类利益、群体利益三重利益的统一。从人的三重属性视角考量“两个和解”思想,就是类与自然的和解和类与个体、类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自身的和解过程,就是人的三重利益统一的过程。“两个和解”思想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揭示了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三重属性和三重利益在和谐发展中走向统一,实现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两个和解”思想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和解 人的三重属性 人的三重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朝茶文化的三重性——基于茶之味的哲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毓玮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唐朝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客观背景。本文指出此时茶文化的构成与传播再现了茶之味所蕴含的三重属性:一为外显性特征,茗饮时人们感受茶味的物理属性,体现为从茶中获得的功能价值;二为内隐性特征,品茗实践时赋予茶精神... 唐朝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为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客观背景。本文指出此时茶文化的构成与传播再现了茶之味所蕴含的三重属性:一为外显性特征,茗饮时人们感受茶味的物理属性,体现为从茶中获得的功能价值;二为内隐性特征,品茗实践时赋予茶精神内涵,通过感官感受茶的审美价值,将茶作为媒介,感通人与自然,在品茶中明心见性,此为精神属性;三为社会性,不同的群体发展出了符合各自需求的品茶方式,这就是分群特征及市场规范,折射了大唐时代的民族、阶级、经济发展等社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茶文化 三重属性 外显性 内隐性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发展中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三重归因与消解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喜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5-31,共7页
城市公共资源在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失衡,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根据新制度主义的三大范式,构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分析框架,发现分割型管理制度、政府行为主义及自我认知困境是造成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三重归因。建立统一的... 城市公共资源在不同群体间的配置失衡,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根据新制度主义的三大范式,构建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分析框架,发现分割型管理制度、政府行为主义及自我认知困境是造成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三重归因。建立统一的社会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官员行为管理及提高农民工身份认同是城市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消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公共资源 失衡 三重归因 消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