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徽式视觉符号在现代纤维壁挂设计中的实践
1
作者 徐艳华 郑雅静 +1 位作者 袁新林 丁明轩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4,共7页
为拓展现代纤维壁挂设计思路,通过分析徽派建筑及其装饰构件、徽州的自然景观,分别提取牌坊、民居、宗祠、廊桥、马头墙、砖雕、木雕、山、水和植物等设计元素形成徽式视觉符号,从而进行纤维壁挂图案与色彩设计,通过小样设计、试片及图... 为拓展现代纤维壁挂设计思路,通过分析徽派建筑及其装饰构件、徽州的自然景观,分别提取牌坊、民居、宗祠、廊桥、马头墙、砖雕、木雕、山、水和植物等设计元素形成徽式视觉符号,从而进行纤维壁挂图案与色彩设计,通过小样设计、试片及图案制版设计,并运用芝麻点提花、提花毛圈以及提花组织分别与虚线提花、翻针提花、漏底提花、挑孔提花等组织进行复合,采用电脑横机编织纤维壁挂各部分实物织片,将织片折叠缝制成多个正方体造型再拼接形成立体壁挂。设计实践结果表明,将徽式视觉符号融入纤维壁挂设计可丰富纤维壁挂设计元素,为现代纤维壁挂增加徽州地域传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式视觉符号 纤维艺术 壁挂设计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的图像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觉修辞分析
2
作者 张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8,共8页
图像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是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符号在图像框架的类型化传递和重复表达中,依托表征、转喻、隐喻等图像语法的多维互动,不断形成、重塑和积淀着能够引发共鸣并产生中华民... 图像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是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符号在图像框架的类型化传递和重复表达中,依托表征、转喻、隐喻等图像语法的多维互动,不断形成、重塑和积淀着能够引发共鸣并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视觉图像体系。通过图像表征、转喻和隐喻传情达意,化理性为感性,通过具体、直观、可感知、可识别的视觉图像来化抽象为具象,最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像符号 图像框架 图像语法 视觉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问题、逻辑与理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建华 王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在多元竞争、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渐趋凸显出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的特殊重要性。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自话他说”和“互动对说”,建构完整清晰的对外叙事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克服中国综合国力位... 在多元竞争、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渐趋凸显出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的特殊重要性。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自话他说”和“互动对说”,建构完整清晰的对外叙事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克服中国综合国力位次与国际话语权严重背离之困,是当代中国面临重大而又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外部看,中国长期遭受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力围堵与打压;从内部看,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叙事话语在语际转换过程中也存在认同困境与话语磨损等问题,导致中国在国际政治场域“有理难言”。可以说,建设高质高效的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势在必行。总的来看,对外叙事话语体系的建构依托于事件的选择、话语的凝练、议题的设置以及承诺的遵守。体系的运行则需要协调好言说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关系,通过间性互动提高“说”与“听”的有效性。同时贯通好时空叙事、比较叙事、方法叙事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有实现以上三者的共振联动,才能使“声音”最大化,做到既“说理”又“陈情”。据此,构建创新型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必须要通过弱者优势与柔性话语策略的运用、受众本位视角与分众化叙事的采用、标识性话语的创新与表达、叙事话语的视听符号化转换等方式,打造易于为国际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仅要“有话说”,而且还要“传得开”“让人信”,从而摆脱“国大声弱”的窘境,更好地将中国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新态势和多样性的世界格局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话语 视听符号 话语场域 标识概念 自主建构 认同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听人工智能的声音: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昌扬 陈静怡 +1 位作者 陈小楠 迟润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图书馆员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认同和发展未来。文章使用非人类数据来源,结合视觉社会符号分析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有关图书馆员职业的图像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图书馆员职业形象认知特点,以揭示人工智能认知视角下图... 图书馆员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认同和发展未来。文章使用非人类数据来源,结合视觉社会符号分析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有关图书馆员职业的图像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图书馆员职业形象认知特点,以揭示人工智能认知视角下图书馆员的形象构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复制了社会对职业的性别偏见,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呈现出刻板化、模式化特点,而对数字时代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呈现出包容化、赛博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员 职业形象 人工智能 视觉社会符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感知导向的城市文化符号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宁 王伟伟 +2 位作者 杨晓燕 魏韦华 余隋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8-118,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文化符号建构过程中的认知与感知问题,从公众感知机制角度提出城市文化符号体系构建方法,提升大众对文化符号形象的认知,促进感知共识。方法将城市文化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目标人群感知需求与偏好;根据多目标人群感知... 目的针对城市文化符号建构过程中的认知与感知问题,从公众感知机制角度提出城市文化符号体系构建方法,提升大众对文化符号形象的认知,促进感知共识。方法将城市文化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目标人群感知需求与偏好;根据多目标人群感知诉求梳理城市文化元素,明确评价指标,采用关联度分析和引导性访谈法优选高价值典型要素;结合可视化图谱呈现符号元素关系结构,并基于此生成系列化设计方案与生态化应用策略。结果以夷陵文化符号体系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需求整合-要素优选-可视化分析与呈现”的符号体系构建流程能够有效满足大众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诉求,提升符号体系的可用性和适用性。结论将公众感知融入城市文化符号体系构建中,可促进大众对文化符号的感知与共情,助力城市文化建设。该方法在区域文化符号研究中具有普适性,能够有效实现特色资源的系统梳理、文化认同与创新转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感知 城市文化 符号体系 可视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堆青铜器在白酒包装中的视觉符号转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庞杰 孙鸿雁 文静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5-254,共10页
目的三星堆青铜器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中国先秦文化系统中最具冲击力的视觉元素,研究三星堆青铜器视觉造型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转译路径,在巴蜀文化向当代设计转化思路上有一定的范式意义。方法通过形象特征与内涵寓意两个层面,基于三星堆... 目的三星堆青铜器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中国先秦文化系统中最具冲击力的视觉元素,研究三星堆青铜器视觉造型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转译路径,在巴蜀文化向当代设计转化思路上有一定的范式意义。方法通过形象特征与内涵寓意两个层面,基于三星堆青铜器视觉符号已应用在特色白酒包装上的案例,析出三星堆青铜器的文化内涵、造型特征与视觉设计之间的关联,针对符号化的当代设计表现、地域性的包装这两种设计路径进行转译,探析三星堆青铜器在白酒包装中进行视觉符号转译的具体原则与方法。结论三星堆青铜器的艺术形象兼具文化与视觉双重符号属性,其文化价值和审美理念的当代设计转化,有助于三星堆品牌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与推广,对其他种类的包装及文化衍生品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造型 白酒包装设计 视觉符号 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场域理论的武当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君 罗心怡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6-421,433,共7页
目的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指导,梳理武当山文化场域中的符号类型与文化意象,探索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新思路,为传统武当文化意象的推陈出新提供指引,并与新时代审美相融合。方法将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分为四个层级,通过不同层级下的视觉语言,... 目的以文化场域理论为指导,梳理武当山文化场域中的符号类型与文化意象,探索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新思路,为传统武当文化意象的推陈出新提供指引,并与新时代审美相融合。方法将武当山文创视觉设计分为四个层级,通过不同层级下的视觉语言,运用解构与重构、变异与重组等方法,提取出视觉符号并结合设计实践,构建符合新时代传播要素及文化赋能的创新理论框架。结果提炼出武当山文化场域内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并融入设计中,得到一系列具有武当文化独特精神与韵味的文创产品设计。结论基于场域视角研究武当道教文化的视觉元素符号,可以更全面地挖掘和展示武当的文化特色,能从历史脉络与人文习俗中凝练文化符号,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特征相结合,为文化符号赋予趣味性和灵动性,从而清晰有效地向大众传播武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域 武当文创 视觉设计 文化符号 解构与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牧交融符号在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海亮 张易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2-305,共14页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 目的“开渠拓荒,农牧交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独有的地域特色,记录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信仰。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巴彦淖尔居民情感偏向具有农牧交融符号的新城市形象设计,为更好满足巴彦淖尔居民和旅游者对新城市形象的情感需求,对巴彦淖尔新城市形象提供新思路。方法借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探寻巴彦淖尔居民对城市形象的核心需求。依据分析结果与巴彦淖尔城市形象现状,对巴彦淖尔的历史背景进行溯源,从农牧交融符号角度补足巴彦淖尔居民的心理寄托。从历史文物中提取农牧交融符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结合形状文法对农牧交融符号的纹样形态、情感寓意进行编码再造。结果通过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确立巴彦淖尔城市形象情感化设计策略,并构建巴彦淖尔城市形象体系。结论用线状空间连接点状空间融入体验性、互动性、文化性、纪念性等,利于巴彦淖尔形成有辨识度,具有情感形象的地方性符号,并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融 视觉符号 城市形象 情感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多模态视觉推理的神经-符号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杭彬 刘天元 +3 位作者 郑汉垚 左戴悦 鲍劲松 王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1586,共16页
面对数字孪生在多模态视觉数据融合中的异质性和动态性挑战,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符号智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视觉数据进行实时解析,并借助符号系统存储的知识和事件响应规则,实现对复杂推理过程的自主管理。为提高系... 面对数字孪生在多模态视觉数据融合中的异质性和动态性挑战,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符号智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视觉数据进行实时解析,并借助符号系统存储的知识和事件响应规则,实现对复杂推理过程的自主管理。为提高系统对物理世界变化的适应性,提出一种融合多模态信息和外部知识的增强推理机制,该机制能有效地整合来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和历史知识库中的信息,以支持更加准确和合理的决策制定。以退役锂电池拆解过程为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在多模态数据环境中实现高准确率的识别和分析,还能够基于推理机制生成合理且逻辑一致的操作建议,有效提升了拆解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多模态 视觉推理 神经符号系统 锂电池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文化的视觉符号设计可拓语义转译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丹昱 吴祐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5-234,共10页
目的为解决三峡人家地域文化现代化传播与传统设计方法匹配的问题,针对三峡人家地域文化视觉符号现代化设计过程中转译主观性强、文化地域性弱、设计过程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学的地域文化向现代视觉符号转译设计方法。方法研究... 目的为解决三峡人家地域文化现代化传播与传统设计方法匹配的问题,针对三峡人家地域文化视觉符号现代化设计过程中转译主观性强、文化地域性弱、设计过程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学的地域文化向现代视觉符号转译设计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三峡人家风景区,对地域文化和视觉符号转译进行可拓语义分析,将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与视觉符号进行可拓关联变换设计,并应用于创新衍生设计之中,完成设计实践。结论将可拓学引入地域文化向现代视觉符号的转译设计,在保留设计师本能和直觉的同时,拓展文化符号转译中的客观性,凸显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学 地域文化 视觉符号 转译设计 三峡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基因图谱建构的南丰傩面具图式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姝雅 殷俊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3-332,共10页
目的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解读南丰傩面具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中符合文化识别的因子,根据受众对因子的感知重要度,提出以符号为单位识别的文化基因表达方式。方法为量化评价傩面具的文化,通过提取南丰傩面具文化基因,运用AHP将定性和定量... 目的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解读南丰傩面具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中符合文化识别的因子,根据受众对因子的感知重要度,提出以符号为单位识别的文化基因表达方式。方法为量化评价傩面具的文化,通过提取南丰傩面具文化基因,运用AHP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法相结合,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图——评价模型树。结果根据南丰傩面具文化基因图谱得出符号权重,通过拟态环境理论进行客观环境、信息选择、媒介加工、拟态环境四个层次分析具备品牌识别的符号,得出实质性的文化基因表达方式。结论从文化基因角度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信息环境的形成,为南丰傩文化的传播增强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傩面具 文化基因图谱 符号 大数据可视化 媒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符号还是视听符号:政府反诈短视频中符号对情感唤醒及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敏 张可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40,共14页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反诈短视频中的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与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将情感唤醒体验作为联结符号互动与价值共创的中介因素,以揭示政务短视频价值共创过程机理。[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情境模拟的实验方法收集用户...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反诈短视频中的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与价值共创效果的影响,将情感唤醒体验作为联结符号互动与价值共创的中介因素,以揭示政务短视频价值共创过程机理。[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情境模拟的实验方法收集用户体验数据,采用远程眼动仪收集情感唤醒数据,采用问卷量表收集价值共创效果数据,之后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对用户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造成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情感唤醒的中介效应检验。[结论/发现]政务短视频中的视听符号越丰富,用户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越好;身份符号中,受害者和诈骗罪犯符号带来的情感唤醒和价值共创效果最好,警察符号次之,明星符号最差,当自变量为视听符号-多,身份符号-受害者时,情感唤醒对价值共创效果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创新/价值]采用非介入性的眼动实验方法收集情感数据,证明了在多模态信息刺激下,眼动信号用于情感识别的可行性;基于符号互动理论,从身份符号和视听符号两个角度阐释了政务短视频用户在微观心理层面的情感与认知互动机理,为提升政务短视频与用户深入的意义互动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互动 身份符号 视听符号 情感唤醒 价值共创 反诈短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产品符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立昭 尹翠君 +2 位作者 蒲明辉 耿葵花 罗丛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对现代产品符号的组成规律和创新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创新性的提出产品符号由视觉符号、触觉符号、语音符号组成。该研究对开发人性化、迎合市场、性能优良的新产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现代企业和现代工业设计的... 对现代产品符号的组成规律和创新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创新性的提出产品符号由视觉符号、触觉符号、语音符号组成。该研究对开发人性化、迎合市场、性能优良的新产品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现代企业和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符号 创新设计 视觉符号 触觉符号 语音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构成对图形符号视觉搜索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宫勇 张三元 +1 位作者 沈法 刘志方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5-1120,共6页
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色彩编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图形符号的视觉搜索效率,通过一项视觉搜索实验,重点考察了色彩数量和干扰项色彩是否一致对图形符号搜索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构成图形符号的色彩数量... 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色彩编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图形符号的视觉搜索效率,通过一项视觉搜索实验,重点考察了色彩数量和干扰项色彩是否一致对图形符号搜索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构成图形符号的色彩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视觉搜索效率,而利用色彩增大图形符号之间的差异则会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视觉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搜索 图形符号 色彩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符号的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泰生 陈梦琳 +3 位作者 王本林 黄科佳 吴明光 张弘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针对不同平台间地图符号难以共享的问题,面向图元类点状符号,提出一种基于PB符号的共享方法。从符号语法角度分析了图元类点状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符号结构,对比了两类符号模型差异,探讨了PB点状符号结构的完备性。利用PB点状符号模型... 针对不同平台间地图符号难以共享的问题,面向图元类点状符号,提出一种基于PB符号的共享方法。从符号语法角度分析了图元类点状符号与基于路径的点状符号结构,对比了两类符号模型差异,探讨了PB点状符号结构的完备性。利用PB点状符号模型,设计了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方法,从几何与样式两方面,提出了点类型、直线类型、弧段类型、光滑曲线类型以及组合类型图元的映射方式。进而以SuperMap点状符号库为实验对象,构建了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图元类点状符号共享方法的可行性,将会促进GIS平台间地图符号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共享 符号结构 图元 地理信息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rcView的实现林分可视化的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章雪莲 汤孟平 +2 位作者 方国景 劳振作 石瑛英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针阔混交林采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用全站仪、围尺和生长锥等器材获得每木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对空间数据进行坐标变换;然后,建立样地数字高程模型(DEM)。实践得...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针阔混交林采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用全站仪、围尺和生长锥等器材获得每木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对空间数据进行坐标变换;然后,建立样地数字高程模型(DEM)。实践得知,经过ArcView中的反距离加权法插值,并利用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得到的地形更逼近于地形表面;再利用Photoshop处理实地拍摄的树木照片,提取树木符号,导入ArcView中实现树木可视化;最终,将地形和树木叠加实现林分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ARCVIEW 林分可视化 坐标变换 数字高程模型 树木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族马尾绣纹样视觉符号及其在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超 朱晓君 徐人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0-42,61,共4页
以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织绣纹样的视觉符号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马尾绣及其织绣纹样视觉符号的特点及内涵,并结合水族马尾绣背扇中常用的主题纹样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论述了马尾绣背扇织绣纹样符号的特征及联想性、功能性等特点。继而以... 以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织绣纹样的视觉符号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马尾绣及其织绣纹样视觉符号的特点及内涵,并结合水族马尾绣背扇中常用的主题纹样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论述了马尾绣背扇织绣纹样符号的特征及联想性、功能性等特点。继而以马尾绣及其纹样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提出了将其运用于包装等视觉设计的合理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阐述了研究和开发水族马尾绣传统文化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绣 纹样 视觉符号 包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le软件的理论力学可视化教学探索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宋海珍 张鸿军 卢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5,133,共4页
根据理论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学的特点,提出了利用Maple软件实现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并分别通过实例介绍了Maple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表明,Maple应用于理论力学教学不仅将抽象的计算结果形象化、可视化,还弥补了实... 根据理论力学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学的特点,提出了利用Maple软件实现可视化的教学方法,并分别通过实例介绍了Maple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表明,Maple应用于理论力学教学不仅将抽象的计算结果形象化、可视化,还弥补了实验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教学 MAPLE软件 理论力学 符号计算 图像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52标准电子海图的符号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玉洁 房宏图 王玉玲 《海洋测绘》 2009年第6期34-36,40,共4页
在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 IS)中,信息的表达模型是独立于数据存储的。根据空间数据处理的特点和可视化的基本技术,矢量数据的几何图形表示方法通常包括点数据表示、线数据表示和面数据表示等三种。介绍了关于点、线、面基本... 在国际标准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CD IS)中,信息的表达模型是独立于数据存储的。根据空间数据处理的特点和可视化的基本技术,矢量数据的几何图形表示方法通常包括点数据表示、线数据表示和面数据表示等三种。介绍了关于点、线、面基本图元的符号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 可视化 图元 符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符号的ArcGIS点状符号共享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泰生 陈梦琳 +1 位作者 周俊 王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3,78,共6页
针对不同平台间地图符号难以共享问题,分析ArcGIS点状符号与PB点状符号结构,对比符号词素类型,验证PB点状符号模型的通用性。基于PB符号模型,从图元类符号、字符类符号、图片类符号等方面,建立符号数据映射方式,提出ArcGIS点状符号共享... 针对不同平台间地图符号难以共享问题,分析ArcGIS点状符号与PB点状符号结构,对比符号词素类型,验证PB点状符号模型的通用性。基于PB符号模型,从图元类符号、字符类符号、图片类符号等方面,建立符号数据映射方式,提出ArcGIS点状符号共享方法。并利用天地图符号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PB点状符号能够共享ArcGIS点状符号,提高地图产品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共享 符号结构 ArcGIS符号 地理信息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