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终结
1
作者 张海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共13页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 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和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和理论创造。以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央苏区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而且多将苏区根据地研究与抗日根据地研究分开进行,同样作为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要形态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则研究相对薄弱。实际上,对于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一个总体把握,应将其作为一个总的概念、完整的概念来看待。在新中国成立75年之后的今天,研究农村革命根据地,需要有新的眼光,要以宏观视野看待根据地建设发展史。从这个视角看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苏区时期根据地是初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是成熟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收获时期,也是终结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关注度对城乡协同发展的影响——基于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许春晓 刘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5,共10页
依托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城乡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3—2022年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的面板数据,改良城乡协同指数测度方法,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红色文化关注度对城乡协同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 依托红色文化赋能革命老区城乡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议题。基于2013—2022年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的面板数据,改良城乡协同指数测度方法,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红色文化关注度对城乡协同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乡协同水平总体上不断提高,地区差异逐渐缩小,高水平区域稳定扩展,最终呈“Ω”半环状分布。(2)红色文化关注度能够显著促进城乡协同,作用稳健。(3)资本投入是红色文化关注度促进城乡协同的重要路径。(4)红色文化关注度对城乡协同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5)红色文化关注度对湖北片区城乡协同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协同 红色文化 革命老区 网络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革命根据地救灾模范的塑造与救灾成效(1937—1949)
3
作者 郝平 刘鹏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9,共9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地区灾害频发,为动员民众救治灾害、渡过灾荒,中共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大力开展英雄模范运动,树立了众多的救灾模范,并通过类型多样的方式予以表彰,给予物质和精神等丰富奖励,以官方和民间两种途径加以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根据地政府也在不断地对此运动进行总结、反思与改进。救灾模范作为英雄模范的一种,旨在树立榜样,动员群众“全员救灾”的积极性,是根据地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执行者和宣传者。同时,救灾模范引领民众不仅实现了救灾技术与抗灾能力的提升,还成为改善乡村社会风气的有力抓手,对华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革命根据地 救灾模范 救灾成效 模范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门头沟区平西抗日根据地红色资源利用研究
4
作者 张雪霞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6-23,共8页
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对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门头沟区平西抗日根据地红色资源众多,但目前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存在红色资源配套设施和产品开发滞后、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问题,应从... 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对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有重要意义。北京市门头沟区平西抗日根据地红色资源众多,但目前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存在红色资源配套设施和产品开发滞后、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问题,应从做好顶层统筹设计,打通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壁垒,发掘红色资源的价值增长点,构建门头沟区平西红色资源“三区、三线、一体验”新格局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平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教育价值和学术价值,推动平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干部培训和人文旅游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西抗日根据地 红色资源 整合利用 北京市 门头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发展对革命老区收入福祉影响
5
作者 陈晔婷 何思源 李映谌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3-1846,共14页
以2000—2020年中国1599个革命老区的县级面板数据,结合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红色旅游发展影响革命老区收入福祉的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①红色旅游发展能够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投入、提高非农就业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2000—2020年中国1599个革命老区的县级面板数据,结合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红色旅游发展影响革命老区收入福祉的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①红色旅游发展能够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投入、提高非农就业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途径促进革命老区收入福祉提升;②红色旅游发展对革命老区收入福祉的政策效应存在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在红色资源密度、基层执行效能、区位禀赋条件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革命老区更加显著;③红色旅游发展不仅增进了老区当地的收入福祉,还通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了地理位置相近老区的收入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革命老区 收入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时空演变及短板分析——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春晓 汪淑梅 梁慧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系统思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内涵,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2013—2022年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短板。结果表明:(1)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水平偏低但稳步缓慢提升,呈现东部率先实现升级并带动... 系统思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内涵,构建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湘鄂渝黔革命老区2013—2022年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短板。结果表明:(1)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水平偏低但稳步缓慢提升,呈现东部率先实现升级并带动周边提升的格局。(2)各县域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提升水平交错呈现,尚未形成稳定的增长极。(3)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区域差异小,整体上呈现波动缩小态势,但湖北片区与贵州片区差异略有扩大。(4)社会效应与文化效应是关键短板,创新发展、文脉传承与地方关注度是三大突出短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旅 融合发展效应 时空演变 湘鄂渝黔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暮桥的山东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贡献研究
7
作者 陈新岗 张秀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184,共10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典型案例。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奇迹,离不开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的英明领导和薛暮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薛暮桥是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代表人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典型案例。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奇迹,离不开中共山东地方党组织的英明领导和薛暮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薛暮桥是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代表人物,他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经济实践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公私兼顾,坚持国内外贸易相结合,尊重市场及各地差异。薛暮桥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国式现代化早期起步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暮桥 山东革命根据地 经济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实践、成效及当代启示
8
作者 凌日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70,共9页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前委、左右江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宣传、发动、教育、组织、武装群众的策略方针,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左右江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前委、左右江地方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宣传、发动、教育、组织、武装群众的策略方针,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的左右江地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动员,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探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的目的和内容、实践、经验与当代启示,有利于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拓展政治动员的理论内涵,对凝聚正能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 实践和经验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质量评价及类型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云 王兆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为深刻剖析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质量,从外源扶持推力、内生发展动力入手,构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内外兼修”理论框架,综合运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DEA-BCC与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乡村振兴“量”的产出水平及“质”的效率变化。研... 为深刻剖析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质量,从外源扶持推力、内生发展动力入手,构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内外兼修”理论框架,综合运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DEA-BCC与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乡村振兴“量”的产出水平及“质”的效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水平整体不高,表现出“低值区规模递减、高值区规律递增”的时序演化特征,“鄂北地区高于全区,高于皖西地区,高于豫南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豫南地区高于皖西地区,高于全区,高于鄂北地区”的增长速度特征和“生态宜居高于生活富裕,高于乡风文明,高于产业兴旺,高于治理有效”的维度分化特征;(2)乡村振兴效率先增长后趋于稳定,未达到效率最优,全要素生产率先上升后下降,鄂北地区、皖西地区效率现值较高、增长空间有限,豫南地区效率现值低、增长潜力大;(3)基于“量”与“质”的矩阵组合,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包括领先稳定型、崛起发展型、追赶潜力型和滞后缓慢型4种类型。通过乡村振兴质量的综合诊断,提出乡村振兴不同类型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全面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质量评价 效率分析 类型识别 大别山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根据地“教劳结合”的历史出场、实践进程与价值旨归
10
作者 石玉 石鸥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1,共7页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指导,于革命根据地将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创建了真正属于工农劳苦群众的教育,走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步。革命根据地“教劳结合”的实践探索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指导,于革命根据地将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创建了真正属于工农劳苦群众的教育,走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步。革命根据地“教劳结合”的实践探索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充分发挥了劳动的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彻底改变了旧文化中“劳动”缺位的现象,在革命根据地树立起了崇尚劳动的新文化与新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继承与借鉴根据地“教劳结合”的重要经验,凸显中国特色、契合时代需求,培育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根据地 “教劳结合” 历史出场 实践进程 价值旨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元海 葛紫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64,共8页
新发展阶段,老区乡村要激发创新活力、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落实文化开放、推动共同富裕,均需要职业教育赋能。基于以上需求逻辑,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应遵循以下原则:赋能理念应从被动转... 新发展阶段,老区乡村要激发创新活力、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落实文化开放、推动共同富裕,均需要职业教育赋能。基于以上需求逻辑,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应遵循以下原则:赋能理念应从被动转为主动创新,赋能对象应从个别扩展到整体,赋能方式应从短期转向可持续发展,赋能过程应从传承迈向开放,赋能价值应从生存提升至发展。基于此逻辑,探寻职业教育赋能老区乡村发展实践路径,即推动要素下乡,赋能老区乡村产业创新;实现跨界协同,统筹老区乡村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理念引导,促进老区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赋能文化传承创新,推动老区乡村文化开放;推动提质增效,助推老区乡村成果共享,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革命老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川陕革命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低碳物流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川陕革命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作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川陕革命老区低碳物流存在理念认识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和能力有... 川陕革命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作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川陕革命老区低碳物流存在理念认识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成本高昂、需求总量低、基础设施协同度差和产业集聚度低等问题。应从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划物流设施,加强物流与支柱产业的联动发展,建立监督和预警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和管理团队,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加大对企业的约束,设立低碳物流发展基金,引进绿色低碳项目等方面入手,推动川陕革命老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陕革命老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区域物流 低碳化发展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老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为例
13
作者 陈旭东 赵子剑 蔡利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54-157,共4页
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农村地区繁荣稳定,有助于促进城乡联动、助推乡村振兴。该研究旨在探讨革命老区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意义,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 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社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乎农村地区繁荣稳定,有助于促进城乡联动、助推乡村振兴。该研究旨在探讨革命老区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意义,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偏远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源和瓶颈问题,以实证角度从资源供给、发展路径、校地协同和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偏远农村社区教育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农村地区 社区教育 瓶颈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以吉安市永新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艳香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8期171-175,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其在助推产业振兴、提升乡风文明及促进治理有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通过梳理永新红色文化资源,总结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永新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领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其在助推产业振兴、提升乡风文明及促进治理有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通过梳理永新红色文化资源,总结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永新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针对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开发同质化现象明显、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和“红绿古”三色协同发展不足等阻碍因素,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红色文旅服务设施,强化区域合作、凝聚湘赣边振兴发展合力,积极引进人才、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时代价值,加强资源整合、推动“红绿古”三色协同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 路径 永新县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珊 贾霄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拥有红色文化底蕴的革命老区进行乡村振兴意义更为重要。从当代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当代价值把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难点,以问题...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拥有红色文化底蕴的革命老区进行乡村振兴意义更为重要。从当代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当代价值把握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难点,以问题导向来分析当代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索当代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在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的实践路径。以红色文化来助推革命老区进行乡村振兴,使革命老区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推动建设全体人民共荣富裕的现代化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提供精神力量和经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乡村振兴 革命老区 乡村文化振兴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旅游助力赣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16
作者 王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12-115,共4页
赣南革命老区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对赣南革命老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重大意义。红色旅游在助力赣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的... 赣南革命老区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对赣南革命老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有重大意义。红色旅游在助力赣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依然还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红色旅游发展人才资源匮乏、红色资源开发主体合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聚焦地区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破解人才资源瓶颈,激发红色旅游发展动力、完善工作机制,汇聚红色资源开发主体合力的实践路径,为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 赣南革命老区 重要意义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区与新乡: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传承与反哺--以浙江余姚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文峰 姜佳将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83,共7页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理论转向和实践逻辑均非常注重乡村的文化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余姚市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认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并重,通过传承将记忆转变为技艺,通过反哺提升... 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理论转向和实践逻辑均非常注重乡村的文化取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以余姚市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认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反哺并重,通过传承将记忆转变为技艺,通过反哺提升乡村现代化,是老区代际文化传承的破题之道,通过乡风建设、乡智培训和乡愁重构等实现能力再造,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文化反哺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韩广富 赵佳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共6页
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老区发展和共同富裕思想,现实依据是贫困革命老区发展实际。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让革命老区掉队;脱贫攻坚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 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老区发展和共同富裕思想,现实依据是贫困革命老区发展实际。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让革命老区掉队;脱贫攻坚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脱贫攻坚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脱贫攻坚贵在立志,要有志气、有信心。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突出了老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指明了老区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提出了老区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强调了老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 革命老区 脱贫攻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户参与红色旅游的路径与对策: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白鹏飞 卢东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为提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户在参与红色旅游过程中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红色旅游参与意识等困境,并提出农户可以依托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嵌入红色旅游发... 为提升红色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分析了陕甘宁革命老区农户在参与红色旅游过程中面临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红色旅游参与意识等困境,并提出农户可以依托旅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嵌入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对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增大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农户培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助力农户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从而获取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 合作社嵌入 精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老区县级旅游政务网站营销绩效评价——以江西41个革命老区县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海胜 张玲 史言信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127,共7页
旅游政务网站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评价革命老区旅游政务网站的营销绩效有助于客观审视相关营销机构的在线营销活动。本文以江西省41个革命老区县市为例,将信息服务、在线交易、客户管理、技术支持、... 旅游政务网站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评价革命老区旅游政务网站的营销绩效有助于客观审视相关营销机构的在线营销活动。本文以江西省41个革命老区县市为例,将信息服务、在线交易、客户管理、技术支持、网站运营作为一级指标,对旅游政务网站的营销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目前革命老区旅游政务网站基本处于信息服务的初级阶段,在线交易、技术支持等方面尚需改进;网站应加大资金投入,在技术保障、在线交易等方面进行完善,从网站的功能、游客的需求、技术的支持等几个角度进行全面整合,促进网站价值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老区 旅游政务网站 营销绩效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