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5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Hilbert-Huang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识别研究
1
作者 周素霞 纪泽 +1 位作者 曲直 靳雨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1-249,共9页
为准确可靠识别高速铁路轨道上的短波不平顺特征,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运用修正Akima方法,优化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法,对构建的调幅调频信号区间重新赋予权重,有效避... 为准确可靠识别高速铁路轨道上的短波不平顺特征,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的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问题,提出了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运用修正Akima方法,优化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法,对构建的调幅调频信号区间重新赋予权重,有效避免了包络曲线地过冲和欠冲问题并保持光滑性;基于边界局部特征尺度延拓法,对构建的复合信号进行处理,抑制了端点效应中的发散现象。采用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具有更好的信号分离效果。基于改进的Hilbert-Huang算法对高速铁路轨道短波不平顺实测信号进行分解,应用边际谱和Hilbert谱对内涵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分量进行分析,得到的波长与位置信息与实际测量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短波不平顺 HILBERT-huang变换 模态混叠 包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的管路环向裂纹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权凌霄 孙世博 +2 位作者 狄梦然 李朋杰 熊国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在制造、加工、装配以及服役过程中,航空液压管路可能存在平面型缺陷。在适航载荷作用下,这些缺陷会萌生裂纹并发生扩展,最终导致管路破裂和油液泄漏。为了在管路产生微裂纹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采用了自行搭建的航空液压管路模态试验平... 在制造、加工、装配以及服役过程中,航空液压管路可能存在平面型缺陷。在适航载荷作用下,这些缺陷会萌生裂纹并发生扩展,最终导致管路破裂和油液泄漏。为了在管路产生微裂纹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采用了自行搭建的航空液压管路模态试验平台和测控系统,对存在环向裂纹航空液压管路的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和预处理。而在对管路振动信号进行分解时,由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存在模态混叠问题难以获得准确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为提高信号处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和Hilbert变换理论相结合的改进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对航空液压管路环向裂纹进行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诊断航空液压管路的环向裂纹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液压管路 模态分析 改进Hilbert-huang变换 裂纹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9年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归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荣伟 张子元 +2 位作者 高学睿 王庆明 黄志强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目的]科学评估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气候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定量贡献,为优化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黄淮海流域及其周围22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以及SPOT-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线性斜率、Mann-Kendall趋势检... [目的]科学评估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气候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定量贡献,为优化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黄淮海流域及其周围22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以及SPOT-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线性斜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rson相关等方法,探讨植被覆盖度演变对蒸散发、降水、气温等气候因子响应的时间滞后效应,在残差分析法中增加时滞效应影响,评估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结果](1)2000—2019年黄淮海流域年均植被覆盖度增长显著,线性斜率为0.038/10 a。(2)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对降水响应滞后以0月和1月为主,分别占比52%和48%;对气温响应主要为无滞后性和滞后1月,分别占比61%和38%;对潜在蒸散发响应主要滞后1月和2月,分别占比49%和34%。[结论]影响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3%,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为67%;其中约47%的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贡献率超过80%,主要位于黄河流域西北部和东南部、海河流域南部和淮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滞效应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黄淮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通过NLRP3/caspase-1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4
作者 周策 易泽林 +4 位作者 张明星 李亥辰 杨阳 陈敏 邬颖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7-1824,共8页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 目的 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63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3只为模型组,其余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6 g/kg)及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9、7.8、15.6 g/kg),每组10只。采用DSS建立UC小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态、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IL-1β、IL-8、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LRP3、GSDMD、pro-IL-1β、pro-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TUNEL、GSDMD荧光双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1),结肠长度缩短(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升高(P<0.05,P<0.01),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各剂量组体质量升高(P<0.01),结肠长度增长(P<0.05,P<0.01),DAI评分,IL-1β、IL-8、TNF-α水平,NLRP3、GSDMD、active-caspase-1蛋白表达,GSDMD、TUNEL阳性率降低(P<0.05,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改善DSS诱导UC小鼠结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焦亡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性与差异并存:优秀导师团队“5+X”特征研究--基于教育部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文本分析
5
作者 张江华 孟雪 +1 位作者 付学梅 王磊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1,共13页
如何高效推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化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团队协同动力,深度挖掘团队创新潜力,促进学生能力多元发展,... 如何高效推进研究生导师团队化建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水平高超、梯队衔接、结构合理、持续发展的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团队协同动力,深度挖掘团队创新潜力,促进学生能力多元发展,建立长效持续育才机制,深耕产学教研服务社会。为了解当前我国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特征,对教育部首届“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事迹约200万字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师德师风端正垂范、教育教学质量扎实、科研创新敢为人先、社会服务甘于奉献、团队建设持续和谐,是我国高等教育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五大基本特征;不同团队根据学科归属、地理禀赋、产教融合实践、能力综塑等异质性需求,着重打造团队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共性与差异并存的“5+X”特征模型。为促进高校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优化,应在均等提升以五大基本特征为核心的共性指标基础上,着力塑造团队区别于其他团队的亮点优势,探索团队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协同发展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团队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特征 评价改革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黑胚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华 张珂 +3 位作者 欧行奇 王紫娟 欧阳娟 张帅垒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8-13,共6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 本研究旨在了解黄淮麦区主要栽培小麦品种的黑胚病发病情况及抗性表现。通过收集该地区3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统计了不同品种籽粒的黑胚率、病粒率,分析了病情指数,并对其黑胚病抗性进行了分级。研究发现,不同供试小麦品种(系)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各小麦品种黑胚率在6.17%~63.17%之间。‘百农607’、‘百农207’、‘山农17’、‘山农116’、‘伟隆169’和‘新麦45’的籽粒黑胚率低,病情指数轻,均为小麦黑胚病轻感类型;‘周麦36’、‘周麦28’、‘高麦6号’、‘囤麦127’、‘安科1602’和‘矮抗58’籽粒黑胚率高,病情指数重,均为小麦黑胚病高感类型。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黑胚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小麦种植提供了关于品种选择和病害管理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减少黑胚病的发生,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黄淮麦区 黑胚率 病情指数 抗性分级 抗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与大地电磁噪声压制 被引量:108
7
作者 汤井田 化希瑞 +2 位作者 曹哲民 任政勇 段圣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3-610,共8页
大地电磁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非最小相位特征,不符合以Fourier变换为基础的传统功率谱估计的基本要求.Hilbert-Huang变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完全局部时频分析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Hilbert-Huang变换基本原理... 大地电磁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非最小相位特征,不符合以Fourier变换为基础的传统功率谱估计的基本要求.Hilbert-Huang变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完全局部时频分析方法.本文在简要介绍Hilbert-Huang变换基本原理与算法基础上,以实际数据分析为例,探讨了它在大地电磁信号处理及噪声压制中的应用.提出利用Hilbert时-频能量谱对大地电磁信号进行时段筛选,以提高信号品质,增强数据处理的质量和资料的可解释性.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及其多尺度滤波特征,可以有效地分析MT信号中的噪声分布特征,并进行干扰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大地电磁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层地区环向水耦合爆破地震勘探技术的振动响应特征研究
8
作者 王雁冰 付代睿 +3 位作者 申有义 冯阿建 郑文海 王健龙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49-461,共13页
为解决传统爆炸震源在黄土层等特殊地形条件下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采用环向水耦合爆破方法激发人工地震,开展现场试验。通过爆破测振仪监测地表振动响应,分析质点振动速度随爆心距变化规律,结合希尔伯特黄变换分... 为解决传统爆炸震源在黄土层等特殊地形条件下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采用环向水耦合爆破方法激发人工地震,开展现场试验。通过爆破测振仪监测地表振动响应,分析质点振动速度随爆心距变化规律,结合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速度振动信号的时间-频率-能量特征;通过检波器获取环向水耦合单炮地震结果,采用双曲线时窗评价目的层连续性,结合能量、信噪比等指标评价地震资料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向水耦合爆破方法下的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大,传统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为2.29 cm/s,多组水耦合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峰值的平均值为3.304 cm/s,提升幅度达44.3%;速度峰值随爆心距增大的衰减速度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震波在黄土区域传播带来的能量耗散;EMD分解后得到的各阶IMF分量与原信号的相关性及频带能量均呈现正态分布特点,首尾模态低,中间模态高。传统爆破方式振动信号瞬时能量峰值可达3.13(cm/s)^(2)·Hz,环向水耦合爆破则为13.56(cm/s)^(2)·Hz,振动信号瞬时能量远远大于传统爆破方式;环向水耦合爆破在目的层双曲线时窗范围内的地震波主频、能量、信噪比3组指标均大于传统爆破方式,3指标分别提升了55.9%、33.3%和12.11%,水耦合爆破条件下的地震资料质量更高。环向水耦合爆破的质点振动速度峰值大、衰减慢、地震资料双曲线目的层连续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水耦合爆破 地震勘探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地震波 能量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的滤波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05
9
作者 谭善文 秦树人 汤宝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Hilbert-Huang变换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基本的实现分为两步,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和瞬时频率的求解,随后可以获得信号的时—频谱。这种方法的关键部分是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任何复杂的信号都可以分解... Hilbert-Huang变换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基本的实现分为两步,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和瞬时频率的求解,随后可以获得信号的时—频谱。这种方法的关键部分是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任何复杂的信号都可以分解为有限数目并且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固有模态函数。多分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以解释为以信号极值特征尺度为度量的时空滤波过程。时空滤波器充分保留了信号本身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特征,在信号的滤波和去噪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文中介绍了Hilbert-Huang变换时空滤波的实现过程,并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时空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的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毛炜 金荣洪 +1 位作者 耿军平 李家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4-729,共6页
对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HHT)的分析方法.根据HHT的已有原理,改进了经验模式分解(EMD)过程中的筛选停止准则,提高了分解精度;给出了Hilbert谱分析的完整过程;以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信号模型作为... 对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ilbert-Huang变换(HHT)的分析方法.根据HHT的已有原理,改进了经验模式分解(EMD)过程中的筛选停止准则,提高了分解精度;给出了Hilbert谱分析的完整过程;以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信号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改进的EMD分解和完整的Hilbert谱分析,通过分析时频分布特征实现高噪声背景下雷达目标信号的检测以及干扰信号的提取.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HHT方法对于低信噪比非平稳信号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 低信噪比 瞬时频率 Hilbert—huang变换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ilbert-Huang变换提取地震信号瞬时参数 被引量:23
11
作者 皮红梅 刘财 王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8-424,共7页
通过Hilbert变换求取的信号瞬时参数并非对任何信号都有物理意义,此法通常要求被分析信号是窄带或平稳的,而且对噪声很敏感。而实际地震信号既非平稳又含有噪声,若在实际应用中不加考虑地对地震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以求取瞬时参数,这种... 通过Hilbert变换求取的信号瞬时参数并非对任何信号都有物理意义,此法通常要求被分析信号是窄带或平稳的,而且对噪声很敏感。而实际地震信号既非平稳又含有噪声,若在实际应用中不加考虑地对地震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以求取瞬时参数,这种情况下求取的瞬时参数将缺乏物理意义甚至失真。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新的分析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方法,它先将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形成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之和,再对固有模态函数作Hilbert变换求取时频谱,求取的时频谱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本文将Hilbert-Huang变换应用于地震瞬时参数的提取,实例表明,对地震剖面做EMD可以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Hilbert谱比传统的时频谱在时间和频率域上的分辨率都要高,强反射层在第1阶IMF瞬时频率剖面上比原瞬时频率剖面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地震信号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ger-Huang变换在齿轮裂纹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辉 郑海起 唐力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Teager-Huang变换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和Teager能量算子分析技术。由于EMD方法具有自适应的分析能力,首先利用EMD把时间序列信号分解成不同特征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Teager-Huang变换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和Teager能量算子分析技术。由于EMD方法具有自适应的分析能力,首先利用EMD把时间序列信号分解成不同特征时间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然后用Teager能量算子计算各固有模态函数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得到Teager-Huang变换时频谱。齿轮箱齿轮裂纹故障振动试验信号的研究结果表明:Teager-Huang变换时频谱优于Hilbert-Huang变换时频谱,能有效地识别齿轮的裂纹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ger—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故障诊断 齿轮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BM的Hilbert-Huang变换端点效应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方琨 王渝 +1 位作者 马利兵 王向周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4,344-345,共6页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 针对Hilbert-Huang变换方法中由于信号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过程中所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分析了现有数据延拓方式的利弊,并在基于斜率(slope based method,简称SBM)方法以及改进方法(improved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ISB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斜率再优化(reoptimization slope based method,简称RO-SBM)方法用于信号序列的极值点延拓,然后对延拓后的数据进行EMD分解,得到相应的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相比镜像延拓以及ISBM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抑制EMD中的端点效应问题,提升HHT方法的信号分析性能。通过基于RO-SBM方法进行数据延拓的HHT方法准确分离出了某转子系统的局部碰摩径向振动信号中所包含的故障特征分量,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端点效应 经验模态分解 Hilbert—huang变换 RO—SBM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韩建平 李林 +1 位作者 王洪涛 钱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7,共6页
傅里叶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能力差,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存在阻尼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傅里叶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能力差,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存在阻尼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阶本征模态响应,然后利用随机减量技术提取自由衰减响应,进而由Hilbert-Huang变换得到信号的瞬时特性,最后结合模态识别的基本理论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对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一测点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识别了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与其它识别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识别模态频率是可靠的,而模态阻尼比识别的精准性仍然难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语音信号共振峰频率估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海 陈祥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26-1930,共5页
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初步估计出的语音信号的各阶共振峰频率确定相应带通滤波器的参数,并用该参数对语音信号作滤波处理,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一族固有模态函数(IMF),按能量最大原则确定出含有共振峰频率的IMF,计... 由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初步估计出的语音信号的各阶共振峰频率确定相应带通滤波器的参数,并用该参数对语音信号作滤波处理,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一族固有模态函数(IMF),按能量最大原则确定出含有共振峰频率的IMF,计算出该IMF的瞬时频率和Hilbert谱即得到语音信号的共振峰频率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须对语音信号进行分帧截断,提高了语音信号共振峰频率估计的时频分辨率和准确性,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共振峰频率随时间的快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信号 Hilbert—huang变换 共振峰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Huang变换在爆破震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义平 李夕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82-887,共6页
介绍了Hilbert Huang变换(HHT)法的原理、内容和优越性,并用仿真信号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其关键技术经验模态分解(EMD)的高效性、自适应性,以及其时频图能定量地描述时间与瞬时频率的关系。用HHT法对爆破震动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研究... 介绍了Hilbert Huang变换(HHT)法的原理、内容和优越性,并用仿真信号进行实例分析,以验证其关键技术经验模态分解(EMD)的高效性、自适应性,以及其时频图能定量地描述时间与瞬时频率的关系。用HHT法对爆破震动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研究结果表明:EMD能很好地按不同的时间尺度对信号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固有模态函数能反映信号本身所固有的特性;能将Hilbert能量谱中的信号能量清晰地表示在时间-频率-能量的分布图上;HHT法能有效地提取爆破震动信号的时频特征;HHT法比小波分析更具适应性,为爆破震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震动 时频分析 Hi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瞬时频率 Hilbert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丁麒 孟光 李鸿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0-18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Hilbert-Huang变换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以工程中最常用的梁结构为对象,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损伤对梁结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揭示了损伤所带来的模态奇异性特征;然后通过EMD自适应的分解模态信号,由Hilbert变换捕获其损...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Hilbert-Huang变换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以工程中最常用的梁结构为对象,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损伤对梁结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揭示了损伤所带来的模态奇异性特征;然后通过EMD自适应的分解模态信号,由Hilbert变换捕获其损伤特征频率的变化,有效地识别了损伤存在时位置和损伤程度。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空间HHT变换方法在损伤识别中具有很高的频率分辨率,同时又具备较强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Hilbert—huang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煤矸声波信号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艳丽 张守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8,共4页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技术,对综采工作面上采集的煤和矸石振动声波信号进行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Hilbert谱分析,得到顶煤下落和煤矸混放2种情况下声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特征,即顶煤下落产生的声波信号主要集中在400—600Hz范围...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技术,对综采工作面上采集的煤和矸石振动声波信号进行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Hilbert谱分析,得到顶煤下落和煤矸混放2种情况下声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特征,即顶煤下落产生的声波信号主要集中在400—600Hz范围内;当有矸石出现,即煤矸混放时,声波信号中还出现了比较强的高频信号成分(1000~2800Hz),而因为煤矸混放,放煤量降低,其400~600Hz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成分减弱。煤矸声波信号的上述特征可用于煤矸界面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煤矸声波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Hilbert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ang变换在地震波信号纠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春香 罗奇峰 郭忠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5-899,共5页
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Huang变换能够提取信号的均值或趋势,而对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二次积分得到较长时间内的位移时程会“飘离”零线,据此通过Huang变换后固有模态函数分量信息重构推导Huang变换在地震波信号纠偏中的原理.为了验证其应... 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Huang变换能够提取信号的均值或趋势,而对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二次积分得到较长时间内的位移时程会“飘离”零线,据此通过Huang变换后固有模态函数分量信息重构推导Huang变换在地震波信号纠偏中的原理.为了验证其应用性,从波形、反应谱和结构位移反应进行实例比较分析,结果得出Huang变换在地震波信号纠偏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huang变换 信号纠偏 固有模态函数 信息重构 结构位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乐 姜立标 +1 位作者 李子超 余建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96,共4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取图像细节,在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HHT的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图像增强.首先对二维图像信号进行基于Delaunay三角分割的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再将分解得到信号的各个内蕴... 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取图像细节,在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的基础上给出了二维HHT的实现方法,并应用于图像增强.首先对二维图像信号进行基于Delaunay三角分割的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再将分解得到信号的各个内蕴含模式分量分别作总体Hilbert变换.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细致地描绘出图像的边缘信息,并可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图像的轮廓信息.该研究在图像压缩和图像分割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经验模式分解 二维Hilbert—huang变换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