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苜蓿草种植情况及发展困境——基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永海 文明 额尔敦乌日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63-265,274,共4页
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作为内蒙古牧草产业核心地区,在发展牧草种植与相关产业、保护和治理沙地生态、发展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面临着发展受制进口种子设备、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优质牧草供需不平衡... 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作为内蒙古牧草产业核心地区,在发展牧草种植与相关产业、保护和治理沙地生态、发展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面临着发展受制进口种子设备、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优质牧草供需不平衡等困境。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应在持续推进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合理规划种植规模,从全国范围内优化优质牧草产业布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牧草“芯片”和设备的攻坚,完善相关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种植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中国草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牧区沙地治理路径探索——基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永海 文明 其其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263-265,共3页
近年,巴林右旗在沙地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生态修复、农牧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持续治理难度逐渐加大、成果巩固任务艰巨、相关政策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建议合理规划布局、采取系统治理措施、通... 近年,巴林右旗在沙地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生态修复、农牧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持续治理难度逐渐加大、成果巩固任务艰巨、相关政策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建议合理规划布局、采取系统治理措施、通过转型升级产业生产方式、激发农牧民积极性、加强执法和管护力度等进一步加强科尔沁沙地治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沙地治理 内蒙古 巴林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根山洋闭合与后造山伸展——来自科右中旗构造混杂岩带内晚三叠世花岗岩的证据
3
作者 王帅 赵东芳 +4 位作者 李英杰 金松 董培培 张夏炜 孟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6-362,共17页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巨日合A2型二长花岗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东段,侵位于早石炭世杜尔基构造混杂岩(带)中。笔者等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厘定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为古亚洲洋分支...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巨日合A2型二长花岗岩位于贺根山缝合带东段,侵位于早石炭世杜尔基构造混杂岩(带)中。笔者等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旨在厘定岩体成因和构造背景,为古亚洲洋分支洋盆—贺根山洋闭合时限提供证据。巨日合二长花岗岩主要由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粒二长花岗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巨日合二长花岗岩侵位于晚三叠世(203.7±1.6 Ma)。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体高硅(SiO_(2)=71.08%~76.62%)、富碱(Na_(2)O+K_(2)O=7.99%~9.28%),贫钙(CaO=0.25%~1.67%)和镁(MgO=0.05%~0.63%);负Eu异常显著(δEu=0.14~0.50),Rb、Th、U、K、Ga元素较富集,而Ba、Sr、P、Ti元素相对亏损,且10000Ga/Al(3.62~4.90)、TFeO/MgO(3.40~14.80)、(Na_(2)O+K_(2)O)/CaO(5.03~31.96)值较高,显示出A2型花岗岩特征,代表其形成于后造山伸展拉张环境。同时结合岩浆起源温压条件研究,认为岩体可能为壳源含斜长石的角闪石质岩石在脱水条件下部分熔融及其后的结晶分异作用成因。结合中亚造山带东段早石炭—晚三叠世蛇绿岩、洋内弧和后造山型岩浆岩的时空演化关系,揭示贺根山洋可能在二叠纪末期闭合,并在三叠纪进入后造山伸展拉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型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晚三叠世 后造山伸展 内蒙古科右中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古生界疑源类化石及其时代 被引量:11
4
作者 付俊彧 宋维民 +3 位作者 庞雪娇 陶楠 卞雄飞 吴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4-1409,共6页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地层,长期以来在缺少大化石依据的前题下,仅依据岩性组合的区域对比,将其划归二叠系。近年结束的1∶5万区调,在该套地层中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该9属疑源类化石与国内外已知时代地层...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地层,长期以来在缺少大化石依据的前题下,仅依据岩性组合的区域对比,将其划归二叠系。近年结束的1∶5万区调,在该套地层中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该9属疑源类化石与国内外已知时代地层的疑源类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研究区发现的疑源类化石组合显示早寒武世的生物组合面貌,地层时代应厘定为早寒武世。研究区下寒武统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古生代 疑源类化石 早寒武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卿敏 葛良胜 +3 位作者 唐明国 屈文俊 袁士松 赵玉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0,共10页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的发现在华北板块北缘尚属首例。为了查明该斑岩型金(铜)矿化发生的时间,作者采集了斑岩体内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72.7±1.6)Ma(MSWD=0.57)。毕力赫晚古生代...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的发现在华北板块北缘尚属首例。为了查明该斑岩型金(铜)矿化发生的时间,作者采集了斑岩体内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72.7±1.6)Ma(MSWD=0.57)。毕力赫晚古生代金矿成矿地质事件的厘定,为华北板块北部晚古生代汇聚板块构造体系提供了新证据,促使对华北北部一些基础地质问题重新进行认识,对中亚造山带中东段晚古生代岩浆弧环境寻找浅成低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年龄 辉钼矿 晚古生代 毕力赫金矿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右中旗—突泉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碎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树旺 张海华 +6 位作者 郑月娟 卞雄飞 张健 苏飞 公繁浩 黄欣 甄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9-1877,共9页
内蒙古科右中旗—突泉地区出露一套缺少化石、遭受接触变质作用的巨厚层碎屑岩,其先后被划归为早二叠世索伦组、晚二叠世林西组、下寒武统。取自该套地层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数据表现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5~354Ma,峰... 内蒙古科右中旗—突泉地区出露一套缺少化石、遭受接触变质作用的巨厚层碎屑岩,其先后被划归为早二叠世索伦组、晚二叠世林西组、下寒武统。取自该套地层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数据表现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5~354Ma,峰值年龄为263Ma和283Ma;413~529Ma,峰值年龄为485Ma。另有5颗锆石的年龄值分别为625Ma、965Ma、1372Ma、1707Ma、1727Ma。263Ma的峰值年龄限定了该套地层的沉积下限应为晚二叠世,结合区域地层对比,认为是晚二叠世林西组。该地层年代为突泉盆地下伏第二低阻层为林西组的推断提供了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 林西组 晚二叠世 科右中旗—突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右前旗一带梅勒图组火山岩U-Pb测年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昊 陈满 +9 位作者 龚全德 曹元宝 张力强 刘学元 杜士澍 秦越强 陈彪 张钧贵 孙浩 郝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6-1845,共10页
通过对科右前旗一带梅勒图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梅勒图组安山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安山岩的喷发年龄分别为125.6±1.6Ma和120.2±2.2Ma,指示梅勒图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20~126Ma之间,形成于... 通过对科右前旗一带梅勒图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获得梅勒图组安山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及安山岩的喷发年龄分别为125.6±1.6Ma和120.2±2.2Ma,指示梅勒图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20~126Ma之间,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岩石具有高的SiO2(60.4%~65.3%)和全碱(7.0%~9.5%)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为0.89~0.98,属于钾玄岩及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为124×10^-6~169×10^-6,(La/Yb)N值为5.83~13.4,负Eu异常微弱(δEu=0.84~1.05);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富集Rb、Ba、Th、U、K、La、Nd,亏损Nb、Ta、P和Ti,Sr/Y值介于19.4~29.7之间。其岩石源区为富集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梅勒图组 火山岩 内蒙古科右前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维民 庞雪娇 +4 位作者 付俊 陶楠 杨佳林 杜继宇 吴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7-859,共13页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6±1)Ma,表明该侵入体是中侏罗世侵位形成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碱性、具A型花岗岩特征。...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碱长花岗岩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6±1)Ma,表明该侵入体是中侏罗世侵位形成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其属于碱性、具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高硅(w(SiO2)=74.80%~76.34%)、富碱(w(Na2O+K2O)=7.94%~8.71%)、高铁镁比(TFeO/MgO=13.54~24.28)、贫钙(w(CaO)=0.10%~0.21%)、贫镁(w(MgO)=0.08%~0.16%)和低钛(w(TiO2)=0.07%~0.10%);稀土配分曲线呈现"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9~0.17);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有Zr(128.95×10^-6~156.32×10^-6)、Yb(4.93×10^-6~5.35×10^-6)和Y(40.93×10^-6~56.75×10^-6),较低质量分数的有Sr(23.16×10^-6~37.14×10^-6)、Ba(186.13×10^-6~231.31×10^-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Sr、Ba和Ti的负异常。以上特征表明,碱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岩石具有高的Rb/Sr值(4.26~7.81,平均为6.12)和Rb/Nb值(10.2~14.7,平均为12.7),显示出壳源岩浆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碱长花岗岩为低压下长英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w(Rb)-w(Yb+Ta)图解、w(Rb)-w(Y+Nb)图解、w(Ta)-w(Yb)图解、w(Nb)-w(Y)图解、Ce/Nb-Y/Nb图解、Ce/Nb-Yb/Ta图解及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碱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并与松辽盆地及其周围的花岗岩一起暗示松辽盆地是在中侏罗世造山作用之后伸展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陆内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碱长花岗岩 中侏罗世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木化石新资料 被引量:4
9
作者 付俊彧 宋维民 +4 位作者 陶楠 庞雪娇 卞雄飞 吴桐 张志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3-661,共9页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侏罗统 木化石 满克头鄂博组 科尔沁右翼中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孟恩陶勒盖岩体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维民 巩恩普 +1 位作者 刘世伟 付俊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8-902,共5页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岩体形成年龄为(224±1)Ma,表明该岩体是在中三叠世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推测该区中三叠世花岗岩可能是...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孟恩陶勒盖岩体形成年龄为(224±1)Ma,表明该岩体是在中三叠世侵位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推测该区中三叠世花岗岩可能是古亚洲洋闭合碰撞时岩石圈挤压机制下的产物,该结果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时限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孟恩陶勒盖岩体 中三叠世 LA—ICP—MS 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敖兰三队侵入体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维民 陶楠 +11 位作者 庞雪娇 付俊彧 汪岩 那福超 刘英才 秦涛 张超 唐振 孙巍 李林川 杨佳林 杜继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2-942,共11页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敖兰三队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敖兰三队侵入体巨晶正长花岗岩具有低Sr、高Yb型花岗岩特征,其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0±1Ma,表明该侵入体是晚三叠世早期侵位...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敖兰三队侵入体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敖兰三队侵入体巨晶正长花岗岩具有低Sr、高Yb型花岗岩特征,其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20±1Ma,表明该侵入体是晚三叠世早期侵位形成的。岩石高硅、富碱、高铁镁比、贫钙、贫镁和低钛;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海鸥式"分布特征,显示强烈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较低的Sr、Ba含量,较高的Yb、Zr和Y含量,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明显的Sr、Ba和Ti的负异常。岩石具有高的Rb/Sr和Rb/Nb,显示出壳源岩浆的成分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本区巨晶正长花岗岩为低压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Y+Nb)-Rb、(Yb+Ta)-Rb、Nb-Y-Ce三角图解,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巨晶正长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在中—晚三叠世,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构造体制经历了重要的转变,由挤压体制转变为造山后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敖兰三队侵入体 晚三叠世 低Sr高Yb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维民 李之彤 +3 位作者 付俊彧 庞雪娇 陶楠 吴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50-1168,共19页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SiO_2较高(平均为72.03%),富碱并相对富K_2O(K_2O/Na_2O平均为1.08),Mg~#较低(平均为0.30),铝饱和指数(A/CNK)较高...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SiO_2较高(平均为72.03%),富碱并相对富K_2O(K_2O/Na_2O平均为1.08),Mg~#较低(平均为0.30),铝饱和指数(A/CNK)较高(平均为1.08)的特点。在ACF图解中,岩石投影在S型花岗岩中,标准矿物中普遍出现刚玉分子,岩石中可见白云母,个别可见石榴石,应属S型花岗岩范畴。岩石稀土总量较低(∑REE平均为120.76×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_N=3.2~32.5),有变化较大的负铕异常(0.2~0.8);在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上,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高场强元素(如Ti)强烈亏损,在微量元素与上陆壳标准化及(La/Yb)_N-δEu图解中,物源属于壳源。岩体Sr的含量平均为176.57×10^(-6),小于300×10^(-6),Yb含量平均为1.3×10^(-6),小于2×10^(-6),属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含石榴石和斜长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形成于加厚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其形成的压力可能为0.8~1.5 GPa。在R_1-R_2图解、Yb-Ta图解中,岩石均投影在同碰撞环境。因此,该岩体是中三叠世挤压背景下同碰撞壳源S型花岗岩,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上限的约束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孟恩陶勒盖岩体 同碰撞 壳源 S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金凤 白新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80-2792,共13页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发现一套以片理化安山岩和蚀变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其中测得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为333±4Ma。岩石可分为玄武岩-安山岩类和英安岩-流纹岩类,其中玄武岩-安山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47.40%-62.75%,Mg#...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地区发现一套以片理化安山岩和蚀变流纹岩为主的火山岩,其中测得安山岩的锆石SHRIMP年龄为333±4Ma。岩石可分为玄武岩-安山岩类和英安岩-流纹岩类,其中玄武岩-安山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47.40%-62.75%,Mg#值介于17.2-25.6,属于拉斑系列;稀土总量较低,总体趋势近水平,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异常不明显(δEu=1.22-1.46);岩石经历了强片理化和蚀变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容易发生活动运移,变化较大,但总体呈富集状态,Ta、Nb和Ti明显亏损,类似岛弧火山岩,其原始岩浆应起源于受俯冲板片脱水熔融交代的地幔楔。英安岩-流纹岩类火山岩Si O2含量63.50%-79.80%,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及Sr、P元素,类似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其原始岩浆应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石炭世期间,华北板块北缘处于古亚洲洋的俯冲作用下,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应晚于早石炭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岛弧一大陆边缘弧 内蒙苏尼特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右中旗敖兰敖日格岩体特征
14
作者 宋维民 那福超 +13 位作者 孙巍 刘英才 庞雪娇 秦涛 付俊彧 陶楠 汪岩 杨晓平 杨雅军 杜继宇 杨佳林 唐振 张超 施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297-298,共2页
关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碰撞的时限问题,一直是地质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认为碰撞发生于泥盆纪(徐备等,1997)、石炭纪早期(邵济安,1991)、二叠纪(Wang Q,1986;Wu T R,1998;Chen... 关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碰撞的时限问题,一直是地质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认为碰撞发生于泥盆纪(徐备等,1997)、石炭纪早期(邵济安,1991)、二叠纪(Wang Q,1986;Wu T R,1998;Chen B,2000;Li J Y,2006)等主要几种截然不同的主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右翼中旗 敖兰敖日格岩体 晚三叠世 A型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科尔沁右翼前旗草原鼠害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佳音 马亮 李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8期73-75,83,共4页
本文基于气象因子,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草原鼠害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其精度高达91%以上,符合预测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的业务要求。
关键词 草原鼠害 气象因子 BP神经网络模型 发生面积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晚古生代碎屑锆石定年及其意义
16
作者 张辰昊 寇晓威 +1 位作者 颜林杰 徐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2-1492,共11页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5±1.7Ma)限定了地层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样品中出现大量残留锆石,记录了前寒武纪基底、早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和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科尔沁右翼中旗 晚古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