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
1
作者 王丽芳 吴荆双 +1 位作者 尹鹏亮 胡立华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39,共6页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 针对零样本动作识别(ZSAR)算法的框架缺乏结构性指导的问题,以基于能量的模型(EBM)指导框架设计,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能量函数的动作识别算法(ARAAE)。首先,为了得到EBM的输入,设计了光流加3D卷积(C3D)架构的组合以提取视觉特征,从而达到空间去冗余的效果;其次,将视觉Transformer(ViT)用于视觉特征的提取以减少时间冗余,同时利用ViT配合光流加C3D架构的组合以减少空间冗余,从而获得非冗余视觉空间;最后,为度量视觉空间和语义空间的相关性,实现能量评分评估机制,设计联合损失函数来进行优化实验。采用6个经典ZSAR算法及近年文献里的算法在两个数据集HMDB51和UCF101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CAGE(Coupling Adversarial Graph Embedding)、Bi-dir GAN(Bi-direc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和ETSAN(Energy-based Temporal Summarized Attentive Network)等算法,在平均分组的HMDB51数据集上,ARAAE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1±1.8)%,均明显优于对比算法;在平均分组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22.4±1.6)%,略优于对比算法;在以81/20为分割方式的UCF101数据集上,ARAAE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40.2±2.6)%,均大于对比算法。可见,ARAAE在ZSAR中能有效提高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动作识别 能量函数 注意力机制 光流法 视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能量函数的直驱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次同步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张芳 梁修功 黄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3,共11页
针对现有直驱风电场经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并网系统次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鲜有直接得出主导控制器参数的解析表达式以及分析原理大多为阻尼角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milton能量函数的直驱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 针对现有直驱风电场经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MMC-HVDC)并网系统次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鲜有直接得出主导控制器参数的解析表达式以及分析原理大多为阻尼角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milton能量函数的直驱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次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模块化思想,将直驱风电场经MMC-HVDC并网系统划分为9个子模块,详尽推导各子模块的等效同步发电机2阶线性化模型传递函数框图,建立各子模块的小扰动能量平衡关系式;将各子模块的小扰动动能和势能之和作为Hamilton能量函数,基于Hamilton能量理论分析得到9个子模块满足次同步稳定性条件的解析表达式,以此确定风机网侧换流器d轴和风电场侧MMC的d、q轴控制器参数的范围,为系统控制器参数设计提供指导。9个以解析形式给出的稳定性条件是整个系统在次同步频段稳定的充分条件,所提分析方法能为分析系统次同步稳定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MMC-HVDC 等效同步发电机 Hamilton能量函数 次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中电极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方法
3
作者 金睿 钟武烨 +3 位作者 雷华桢 马茹 齐立君 韩永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1669,共9页
常规的功函数测试方法很难直接测出高温Cs环境下的电极材料的功函数,已有的计算吸Cs功函数的经验公式对新型电极材料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且测量吸Cs功函数时电极并非处于发电状态下的电弧工况,因此亟需建立相关的实验方法对电极材料... 常规的功函数测试方法很难直接测出高温Cs环境下的电极材料的功函数,已有的计算吸Cs功函数的经验公式对新型电极材料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且测量吸Cs功函数时电极并非处于发电状态下的电弧工况,因此亟需建立相关的实验方法对电极材料服役环境下的有效功函数进行评价。基于热离子能量转换中电极间电子流的能量平衡方程,结合热电转换过程中近电极区域的独立电特性,分别建立了发射极和接收极的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方法。应用此方法获得了W发射极和Ni接收极在特定运行工况下的有效功函数,将其与文献中材料的吸Cs功函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发射极和Ni接收极的有效功函数与文献报道的吸Cs功函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74%和3.86%,且电极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结果与热离子能量转换的发电特性自洽相符,这是此前吸Cs功函数相关的测量结果所不能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离子能量转换 函数 伏安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瞬时能量函数法的大规模直驱风电场并入弱交流电网的短期电压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李东东 吴祥文 +4 位作者 孙梦显 赵耀 罗丁 钟伟伦 刘一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随着大规模直驱风电场并入弱交流电网,两者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使得系统遭受扰动后的短期电压稳定问题愈发突出。如何在线准确分析扰动后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短期电压稳定性是一个关键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瞬时能量函数法的短... 随着大规模直驱风电场并入弱交流电网,两者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使得系统遭受扰动后的短期电压稳定问题愈发突出。如何在线准确分析扰动后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短期电压稳定性是一个关键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瞬时能量函数法的短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锁相环dq坐标系下的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动态模型。然后,根据无功守恒原理构造出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广义瞬时能量函数。基于广义瞬时能量函数提出动态无功能量安全域(dynamic reactive power energy security regions,DRPESR)来在线评估系统的短期电压稳定性。利用构造出的分层能量结构来分析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短期电压失稳机理。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时域仿真结果,证明了广义瞬时能量函数的有效性和所提判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弱交流电网 短期电压稳定 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能量函数的单电压环幅值控制构网型储能虚拟阻抗参数整定方法
5
作者 熊亮雳 游力 +3 位作者 韩刚 熊昊哲 田梦如 徐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41,共12页
集中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装备,能够主动为系统提供电压、惯量支撑以及阻尼。常用的构网型控制方案包括电压电流双环与单电压环幅值控制,后者具备更强的暂态电压支撑能力,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暂态过电流风险... 集中式构网型储能电站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装备,能够主动为系统提供电压、惯量支撑以及阻尼。常用的构网型控制方案包括电压电流双环与单电压环幅值控制,后者具备更强的暂态电压支撑能力,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暂态过电流风险。在单电压环幅值控制的基础上,叠加虚拟阻抗控制抑制暂态过流,同时将有功环节的相角与无功环节的电压动态过程综合考虑,构建了系统的Lyapunov能量函数,分析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进行虚拟阻抗参数整定。与传统的仅考虑有功环节相角动态过程的相平面法相比,采用Lyapunov能量函数得到的参数范围更加准确。仿真结果验证了添加虚拟阻抗控制后,构网型储能电站能够应对上级电网电压暂降及相位跳变,并将暂态电流限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验证了Lyapunov能量函数法进行虚拟阻抗参数整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电站 单电压环幅值控制 虚拟阻抗 Lyapunov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能量函数的显微图像拼接算法
6
作者 王江安 梁温茜 +1 位作者 黄乐 秦林珍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8,共10页
针对传统最佳缝合线算法难以有效消除显微图像拼接后的拼接缝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缝合线的图像融合优化算法。首先,利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对待拼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定位重叠区域;其次,设计改进能量函数,结... 针对传统最佳缝合线算法难以有效消除显微图像拼接后的拼接缝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佳缝合线的图像融合优化算法。首先,利用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对待拼接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定位重叠区域;其次,设计改进能量函数,结合动态规划技术,在重叠区域内有效搜索出最佳缝合线,基于这条缝合线,进一步采用改进融合方法有效融合两幅图像;最后,利用泊松融合方法消除重叠区域与非重叠区域之间存在的拼接缝,得到最终图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将最佳缝合线两侧像素的相似度提高了5%左右,降低了能量损失,有效消除了拼接缝,提高了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缝合线 图像融合 能量函数 泊松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阈值的双参数阈值函数在生理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薇 卓智海 张月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4-1272,共9页
针对弱生理信号在采集过程中易被噪声淹没,传统小波去噪算法存在去噪效果差和信号提取失真的问题,根据小波系数的能量分布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通过计算各层小波系数的能量来确定阈值,避免阈值计算的不平衡性,同时提... 针对弱生理信号在采集过程中易被噪声淹没,传统小波去噪算法存在去噪效果差和信号提取失真的问题,根据小波系数的能量分布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通过计算各层小波系数的能量来确定阈值,避免阈值计算的不平衡性,同时提高自适应性和弱信号的保真度;采用一种改进的可调节的双参数阈值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在小波系数压缩程度可控的同时可以自由调节阈值函数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相较于两种传统去噪算法(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和滤波器算法)以及12种传统小波阈值和阈值函数组合算法,在信噪比、均方根百分比和均方根误差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在实测生理信号中取得了最小的平均相对误差和最小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能量梯度阈值 改进阈值函数 生理信号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igt函数拟合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法测定金矿粉末中低品位金 被引量:1
8
作者 关丛荣 张帅 +1 位作者 贺川会 陈吉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5-1723,共9页
为了提高金矿粉末含金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金矿粉末为研究对象,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金矿粉末进行检测,利用Voigt函数拟合分离出金元素的Lα纯元素特征峰,分析测定金矿粉末中金的含量。在实验中,发现金的Lα峰与... 为了提高金矿粉末含金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金矿粉末为研究对象,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金矿粉末进行检测,利用Voigt函数拟合分离出金元素的Lα纯元素特征峰,分析测定金矿粉末中金的含量。在实验中,发现金的Lα峰与锌的Kβ峰存在明显重叠,为了排除锌元素的干扰,引入降噪技术和Voigt函数进行分峰处理,利用纯锌和纯金的标准溶液配制符合金矿粉末样品中锌金四种比例的混合溶液,通过滤波和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相对纯净的重叠峰,加入Voigt函数拟合分离锌和金的重叠峰,得到金的Lα峰净强度值,通过纯金和纯锌标准溶液建立回归线得到金矿粉末中金的真实含量,对比金矿粉末的参考含量数据,偏差度皆小于10%,含量大于3 g/t以上偏差值则小于2%,结合EDXRF法对检测样品无损伤的特点,提高了金矿中金含量检测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粉末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重叠峰分解 Voigt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跟网型VSC能量函数
9
作者 杨元熙 仲悟之 +1 位作者 王安斯 倪丰毅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7,共9页
针对大扰动下跟网型换流器的暂态稳定分析问题,构造了一种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新型能量函数,改善了传统能量函数固有的保守性。根据待定梯度法计算能量函数的形式;以能量函数的正定性作为约束条件,初步确定附加系数的取值范围;根... 针对大扰动下跟网型换流器的暂态稳定分析问题,构造了一种附加动能与势能比例系数的新型能量函数,改善了传统能量函数固有的保守性。根据待定梯度法计算能量函数的形式;以能量函数的正定性作为约束条件,初步确定附加系数的取值范围;根据梯度与微分方程判断能量函数的耗散性,进一步缩小了该范围;分析并对比能量函数的稳定域,提出改善保守性的建议。最后将得出的结论应用于并网换流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换流器 大扰动 能量函数 梯度 稳定域 耗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塑形的直流微电网多电力弹簧电压平稳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花 张珂宁 +3 位作者 王凯 凌晨 王育飞 王雅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8,共13页
直流微电网低惯性响应特性常导致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扰动时母线电压波动越限。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直流电力弹簧(DCES)为核心构建智能负载,解析直流电机动能与智能负载惯量能量间的映射关系,实现需求侧等效虚拟惯量注入,快速补偿不确定性... 直流微电网低惯性响应特性常导致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扰动时母线电压波动越限。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直流电力弹簧(DCES)为核心构建智能负载,解析直流电机动能与智能负载惯量能量间的映射关系,实现需求侧等效虚拟惯量注入,快速补偿不确定性扰动造成的DCES输出电压偏差;针对多DCES协同控制,设计动态事件触发机制,以最小通信需求求解全局一致性误差,实现各DCES输出电压期望轨迹实时在线更新;提出了具有最小相位特性的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将传统电压-电流双环控制转化为能量单环控制,构建DCES能量函数,重塑状态变量空间为Grassmann流形,实现系统完全解耦和精确线性化转换,准确跟踪各DCES输出电压期望轨迹,同时确保全局渐近稳定。基于dSPACE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存在外部不确定扰动和内部参数摄动情形下,所提方法可实现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的平稳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稳定性好、鲁棒性强、抗扰性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电力弹簧 能量函数 虚拟惯量 动态事件触发机制 反馈线性化控制 电压平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插值的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重构
11
作者 程雪 刘晓华 +1 位作者 傅雨田 陈永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数据采样和拟合重构过程中,引入的背景噪声及外部干扰会导致仪器测量结果的误差。传统的固定目标函数点扩散函数拟合算法自适应性较弱,在光学仪器的测试过程中,无法有效还原光斑形态,这些误差项对仪器的图像质量分... 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的数据采样和拟合重构过程中,引入的背景噪声及外部干扰会导致仪器测量结果的误差。传统的固定目标函数点扩散函数拟合算法自适应性较弱,在光学仪器的测试过程中,无法有效还原光斑形态,这些误差项对仪器的图像质量分析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学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计算方法,针对不同光斑形态进行能量获取和重构,有效地保留了光斑的原始形态。利用光斑图像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计算,构造亚像元级数据矩阵,对不同位置光斑进行杂散光抑制处理和质心修正,获得更接近真实光斑形态的三维曲面。考虑传感器精度差异,调节步长控制能量集中度对应的光斑半径,能够满足不同的测试需求。高斯光斑仿真分析与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与高斯拟合法、最近邻插值法和盲去卷积法相比,所提方法更接近实际情况,曲面插值法误差仅为|ε|=0.0002,像质观测区域内偏离率<5%,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能量集中度结果。算法对点扩散函数形态变化较为敏感,能够有效分辨小尺寸光斑内存在的多峰,常温测试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精度,在仪器干扰源定位、光学调焦等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为光学成像系统的研制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3次样条插值 目标函数 能量集中度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在三角形山体地形中的散射与能量分布规律研究
12
作者 余小越 许明 +3 位作者 谢强 蔡宇 刘先珊 甘峰帆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9-2649,2660,共12页
地形对地震波传播路径及能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调制效应,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均匀半无限介质中等腰三角形山体受到水平剪切波(horizontal shear wave,SH波)作用时山体的动力响应。基于已有的散射频域解,引入... 地形对地震波传播路径及能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调制效应,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研究均匀半无限介质中等腰三角形山体受到水平剪切波(horizontal shear wave,SH波)作用时山体的动力响应。基于已有的散射频域解,引入地形地震动传递因子,并结合Laplace及Fourier变换求得山体位移的时域解析解答,研究SH波与三角形地形相互作用下山体的地震动时空分布特征及能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SH波入射下山体表面点的波动程度显著高于平地表点,受频率成分影响更强,特定频率下表现出显著的放大效应和衰减效应。入射角度对共振频率及地形地震动传递因子的幅值具有重要影响。(2)地震波在山体边界和尖端处发生多次反射与折射,形成复杂的干涉波场。单位幅值脉冲垂直入射时山顶点位移幅值达2.65,随入射角度增加,位移幅值极大值减小并由山体顶点向山体右侧移动,水平入射时位移幅值极大值为2.12。(3)三角形山体地形与地震波的相互作用导致地震波能量在山体特定区域发生聚焦。垂直入射时能量集中在山顶及斜坡附近;斜入射和水平入射时,能量更多分布在山体背坡面,且几何聚焦效应更为显著,局部能量汇聚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效应 三角形山体地形 函数展开法 地震动时空分布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窗函数改进S变换的低频振荡暂态检测方法
13
作者 江青柳 梁成斌 +2 位作者 陈光贵 王嵘瑜 贺青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低频振荡暂态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电能质量扰动,其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影响时频分析算法检测精度的窗函数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窗函数改进S变换的低频振荡暂态检测方法。首先,对时频分析算法中窗函数随... 低频振荡暂态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电能质量扰动,其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影响时频分析算法检测精度的窗函数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窗函数改进S变换的低频振荡暂态检测方法。首先,对时频分析算法中窗函数随检测频率变化的改变特性进行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低频振荡暂态扰动检测的优化窗函数,并利用其构造了改进S变换算法;其次,通过利用卷积定理、Fourier变换及其逆变换,推导了改进S变换算法快速实现的计算表达式,获取了包含信号幅值、相位信息的二维时频矩阵,给出了改进算法的实现流程;最后,采用包含低频振荡暂态扰动的电网信号对改进算法进行了测试。该优化算法对低频振荡暂态扰动表现出相对最佳的时频能量聚集性能,实际实验中所测得扰动中心频率为600 Hz,与扰动的生成频率相吻合,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计量 电能质量扰动 改进S变换 低频振荡暂态 函数优化 时频能量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涛 陈云飞 +1 位作者 马英 李紫肖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0-1454,共15页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电流波形特征,明确了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复合暂态能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区内故障时保护的灵敏性以及区外故障时保护的可靠性,通过构造校正函数自适应调整制动量幅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能可靠地识别区内外故障,且其具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电流行波 复合暂态能量 制动量校正函数 自适应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能量的直驱风电机组阻尼研究
15
作者 曹娜 韩清宇 +1 位作者 张子洁 于群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共11页
风电机组控制参数设置不当会引起风电机组阻尼变弱而发生自由振荡。为采取合理措施抑制风电机组的振荡,需要研究风电机组控制参数对机组阻尼的影响机理。以直驱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锁相环控制的比例系数K_(ppll)和积分系数K_(ipll)、... 风电机组控制参数设置不当会引起风电机组阻尼变弱而发生自由振荡。为采取合理措施抑制风电机组的振荡,需要研究风电机组控制参数对机组阻尼的影响机理。以直驱风电机组为例,首先计及锁相环控制的比例系数K_(ppll)和积分系数K_(ipll)、网侧变流器内环控制的比例系数K_(p1)和积分参数K_(i1),推导直驱风电机组暂态能量函数,分析不同控制参数对机组暂态能量及阻尼的影响机理;定义机组耗能功率及阻尼影响因子,定量分析不同控制参数对机组阻尼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模分析,通过耗能功率的变化深入分析控制参数对机组阻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变流器控制参数减小,直驱机组耗能功率增大,阻尼变弱;锁相环控制参数增大,机组耗能功率增大,阻尼变弱;控制参数K_(p1)、K_(i1)、K_(ppll)、K_(ipll)单位变化率相同时,对机组阻尼的影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K_(i1)、K_(p1)、K_(ppll)、K_(ip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稳定性 控制 暂态能量函数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能量的VSC锁相环-电流环暂态失稳机理分析与优化控制
16
作者 杨元熙 徐式蕴 +4 位作者 兰天楷 王秋楠 杜毅 王安斯 倪丰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7-2075,I0083,共10页
针对在电网故障工况下,由于状态方程降阶造成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能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相环与电流环的交叉耦合作用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结构。首先,分析了交叉耦合作用对于暂态能量函数耗散性... 针对在电网故障工况下,由于状态方程降阶造成暂态稳定性分析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能量函数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锁相环与电流环的交叉耦合作用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结构。首先,分析了交叉耦合作用对于暂态能量函数耗散性的影响;其次,提出了一种附加转速补偿项的电流环结构,以增强其与锁相环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快暂态能量的耗散;再次,提出了用以评估补偿系数选取是否合适的指标,并基于并网点电压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系数选取策略。该附加转速补偿项的内环对于换流器的暂态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镇定作用,所得出的结论均已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换流器 锁相环 电流内环 能量函数 耗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法的电网暂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汪小明 刘涤尘 +4 位作者 吴军 黄涌 云雷 赵红生 汪如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118,共5页
为将能量函数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具有良好精度的动态实用模型。该模型通过区域等值构造2机等值系统后,利用转子加速度方程得到等效单机无穷大系统。基于此模型构造等效暂态能量函数,求解新的稳定平衡... 为将能量函数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具有良好精度的动态实用模型。该模型通过区域等值构造2机等值系统后,利用转子加速度方程得到等效单机无穷大系统。基于此模型构造等效暂态能量函数,求解新的稳定平衡点后计算出临界能量。通过暂态能量与临界能量的比较以及稳定域2种方式可判断系统稳定性,并通过PSASP对相关结论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新的动态模型而构造的能量函数具有良好的精度,较好地反映了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型 能量函数 稳定域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的电压弱节点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郑武 李华强 +1 位作者 刘慧 肖先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9-8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的电压弱节点评估新方法。从静态能量函数的数学模型出发,求取各负荷节点的基态及临界运行的能量值。由负荷节点的能量信息,提出趋势指标来判断系统的薄弱节点,并提出能量裕度指标来量化系统的裕度值,然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能量函数法的电压弱节点评估新方法。从静态能量函数的数学模型出发,求取各负荷节点的基态及临界运行的能量值。由负荷节点的能量信息,提出趋势指标来判断系统的薄弱节点,并提出能量裕度指标来量化系统的裕度值,然后在选定的薄弱节点处进行无功补偿,并对无功补偿前后系统能量裕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在IEEE 30母线系统中的仿真结果与利用奇异值分解的弱节点进行对比,验证了利用所提指标进行电压弱节点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能量函数 内点法 临界电压 奇异值分解 能量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函数的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 被引量:99
19
作者 余一平 闵勇 +1 位作者 陈磊 张毅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持续的周期性小扰动会引发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其共振时的稳态表现形式与系统弱阻尼自由振荡非常相似。文中基于线性化的系统运动方程建立能量函数,分析了强迫功率振荡共振稳态时线性化系统中的能量转换特性,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述了... 持续的周期性小扰动会引发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其共振时的稳态表现形式与系统弱阻尼自由振荡非常相似。文中基于线性化的系统运动方程建立能量函数,分析了强迫功率振荡共振稳态时线性化系统中的能量转换特性,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述了强迫功率振荡与系统弱阻尼自由振荡的区别。通过对2机系统的分析,阐述了借助系统中的能量转换特性识别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所在位置的基本原理。基于结构保留的多机系统,将能量函数推广到关键支路和节点,以借助网络动态信息在线识别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的大致方向或位置。4机2区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强迫功率振荡 能量函数 广域测量系统 扰动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能量函数和Pin-SVM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厚合 王长江 +2 位作者 姜涛 李雪 李国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76,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Pin-SVM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系统指标(如平均机械功率、初始加速度和系统冲击等)和投影能量函数指标(如投影角速度、投影角加速度和投影动能PKE)构建暂态稳定指标的原始特征集,通过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Pin-SVM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首先,采用系统指标(如平均机械功率、初始加速度和系统冲击等)和投影能量函数指标(如投影角速度、投影角加速度和投影动能PKE)构建暂态稳定指标的原始特征集,通过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择方法对暂态指标集进行特征压缩,寻找对电网暂态变化敏感度高的特征子集;然后,基于Pin-SVM思想将特征子集映射到高维空间,实现非线性暂态稳定评估问题的线性转换,进而引入分位数改变系统稳定类与不稳定类之间的最近点位置,将暂态稳定分类问题转换为在Pin-SVM中寻找最优分位数距离问题,以减小边界干扰样本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暂态评估方法的评估准确率和稳定性。最后,以IEEE-39节点系统、IEEE-145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算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能量函数 Pin-SVM 广域测量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