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韵会定正》论《洪武正韵》的得失——兼论明太祖“中原雅音”的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治民 赵金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8-659,共12页
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洪武正韵》均是以明太祖"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的要求加以编纂的,但均未得到其认可。问题在于明太祖对"中原雅音"未作明确的说明,所以宋濂、汪广洋等对什么是"中原雅音"就很难捉摸... 七十六韵本、八十韵本的《洪武正韵》均是以明太祖"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的要求加以编纂的,但均未得到其认可。问题在于明太祖对"中原雅音"未作明确的说明,所以宋濂、汪广洋等对什么是"中原雅音"就很难捉摸,而《韵会定正》是在明太祖对八十韵本《洪武正韵》"字义音切未能尽"而需"重加校正"情况下进呈的,深得其认可而加以刊行。本文以存于《永乐大典》中的部分《韵会定正》为标准,从释义和注音两方面衡量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的得失,进而略窥明太祖的"中原雅音"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 八十 会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纽数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治民 花友萍 张茜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4-171,共8页
《永乐大典韵总歌括》每韵各纽字形与顺序与现存八十韵本《洪武正韵》每韵各纽首字字形与顺序均相同,《洪武正韵》所残损的纽数与《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也应相同。《永乐大典韵总歌括》纽数为2098,《洪武正韵》纽数当为2098,而不是宁忌... 《永乐大典韵总歌括》每韵各纽字形与顺序与现存八十韵本《洪武正韵》每韵各纽首字字形与顺序均相同,《洪武正韵》所残损的纽数与《永乐大典韵总歌括》也应相同。《永乐大典韵总歌括》纽数为2098,《洪武正韵》纽数当为2098,而不是宁忌浮先生所说的2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总歌括》 洪武 纽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日月灯》与《洪武正韵》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辛彩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3,共6页
《音韵日月灯》"标榜"羽翼《洪武正韵》,然其韵部体例使用"沈韵"一○六韵,反切也更多地来自诗韵系韵书,使得后人对其标榜多有质疑。文章发现,《音韵日月灯》不合于其所规定之一○六韵的"混切"全部来自《... 《音韵日月灯》"标榜"羽翼《洪武正韵》,然其韵部体例使用"沈韵"一○六韵,反切也更多地来自诗韵系韵书,使得后人对其标榜多有质疑。文章发现,《音韵日月灯》不合于其所规定之一○六韵的"混切"全部来自《洪武正韵》,这些数据表明,《音韵日月灯》实际韵部的确遵用了《洪武正韵》"切法",来自《洪武正韵》的反切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音韵日月灯》一○六韵的韵系框架。由于年代相隔较久以及个性的差异,《音韵日月灯》在细节上表现出一些与《洪武正韵》所代表的明初官话音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日月灯》部“沈”《洪武》明代官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叶宝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89-93,共5页
《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叶宝奎《洪武正韵》是明初(洪武人年,1375年)由乐韶凤等人奉敕编撰的一部官韵。如何看待这部官修的韵书?前人的评价贬抑多于褒扬,笔者认为《洪武正韵》是一份认识和了解明初官话音的重要材料,具有... 《洪武正韵》与明初官话音系叶宝奎《洪武正韵》是明初(洪武人年,1375年)由乐韶凤等人奉敕编撰的一部官韵。如何看待这部官修的韵书?前人的评价贬抑多于褒扬,笔者认为《洪武正韵》是一份认识和了解明初官话音的重要材料,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通过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武 官话音 《中原音 基础方言 语音基础 音系 全浊声母 《广 标准音 《礼部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叶《中原》,南遵《洪武》”辨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135,共5页
“北叶《中原》,南遵《洪武》”之说是戏曲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个命题,明代以来对这一命题的误解主要集中在曲读层面。实际上该命题可分为曲读和曲唱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就曲读而言,无论北曲南曲,皆叶《中原》;就曲唱而言,北曲叶《中原》,南... “北叶《中原》,南遵《洪武》”之说是戏曲学界聚讼纷纭的一个命题,明代以来对这一命题的误解主要集中在曲读层面。实际上该命题可分为曲读和曲唱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就曲读而言,无论北曲南曲,皆叶《中原》;就曲唱而言,北曲叶《中原》,南曲遵《洪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曲 南曲 《中原音 洪武 学骊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韵切指归》的传承关系及其语音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23,共14页
《韵切指归》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韵图形式编撰的韵书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此书是扩展《韵法直图》而成,反映的是传统读书音。文章从《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与语音特征两方面,将其与《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进... 《韵切指归》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韵图形式编撰的韵书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此书是扩展《韵法直图》而成,反映的是传统读书音。文章从《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与语音特征两方面,将其与《韵法直图》蓝本《切字捷要》韵图——《切韵经纬图》进行了比较,指出《韵切指归》的编撰体例传承的是《切韵经纬图》,其语音基础同样是《切韵经纬图》所反映的"汉音"。只是在形式上据《洪武正韵》保留了全浊声母,并据《韵法直图》注明了各韵呼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指归》 传承关系 《切经纬图》 法直图》 洪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音韵》与晚明曲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芸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03-106,共4页
如何看待《中原音韵》与南曲的关系,是晚明曲学论争的一个焦点。相关研讨,既涉及具体的音韵学问题,也折射出明中叶以后某些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 《中原音 洪武 晚明 文化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音三籁》曲韵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南音三籁》是一部很重要的南散曲戏曲选集。编者空观主人即是明末凌蒙初的号。他是浙江乌程人,曾授上海县丞,官至徐州判。编者一共选了元明两代的南散曲九十七套和小令二十七首;又选了南传奇一百三十二出和只曲十七首。他所说的南音,... 《南音三籁》是一部很重要的南散曲戏曲选集。编者空观主人即是明末凌蒙初的号。他是浙江乌程人,曾授上海县丞,官至徐州判。编者一共选了元明两代的南散曲九十七套和小令二十七首;又选了南传奇一百三十二出和只曲十七首。他所说的南音,就是指南曲;他所说的三籁,就是将所选各曲都品评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个等级。 曲有南北之分。南北语音不同,南北曲的用韵也就不同。曲韵专书也就有南北派之分。《中原音韵》是最早的一部曲韵韵书。它是适应北曲发展的需要,统一戏曲语言的著作。在中国近代戏曲史上,《中原音韵》的影响一直都是很大的。北曲的创作和演唱,以《中原音韵》为用韵的典范。而南曲没有专门的韵书,等到《洪武正韵》出来以后,南曲作家和艺人觉得这部韵书和南方语音较为接近,就拿来作为主要参考。故明清时代戏曲界就有“北主《中原》,南宗《洪武》”的说法。但是,《洪武正韵》虽说可以用来作为南曲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三籁》 《中原音 中州音 南曲 琵琶记 通押 前腔 平水 独用 洪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的复杂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玉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91-95,共5页
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结构形态复杂多样,说明这些韵书(书面语音史料)很少以实际存活的某一语音系统作为分析归纳的对象,而是将性质不同的多种语音系统的不同成分掺杂在一起来分析归纳:(一)同书音系表现为:1.综合古音和时音;... 近代汉语官话韵书音系结构形态复杂多样,说明这些韵书(书面语音史料)很少以实际存活的某一语音系统作为分析归纳的对象,而是将性质不同的多种语音系统的不同成分掺杂在一起来分析归纳:(一)同书音系表现为:1.综合古音和时音;2.综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音;3.人为设置音类。(二)同时代的韵书音系很难找到音系结构完全一致的两部韵书,有些韵书之间差异还相当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官话 洪武 《中原音 全浊声母 语音系统 音系结构 近代汉语 略易通》 入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熙曲谱》和“北叶《中原》,南遵《洪武》”
10
作者 刘红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95,92,共4页
清代重要的戏曲典籍《康熙曲谱》,它提出创作押韵"北曲宜准《中原》,南曲宜准《洪武正韵》"。作者通过分别考察《康熙曲谱》南曲和北曲曲谱,认为它实际上不论南曲还是北曲都遵循《洪武正韵》,这是受康熙皇帝提倡和编者方言双... 清代重要的戏曲典籍《康熙曲谱》,它提出创作押韵"北曲宜准《中原》,南曲宜准《洪武正韵》"。作者通过分别考察《康熙曲谱》南曲和北曲曲谱,认为它实际上不论南曲还是北曲都遵循《洪武正韵》,这是受康熙皇帝提倡和编者方言双重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曲谱》 《中原音 洪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字汇》音切的来源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萍 郑贤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254-258,共5页
通过比对、分析相关辞书中的注音材料可知,《字汇》中的音切有多种来源:《洪武正韵》是主要来源,《字汇》中绝大部分反切源于此书,而很多直音则直接选用其小韵韵目;《重刊详校篇海》是补充来源,《字汇》中有而《洪武正韵》中没有的字,... 通过比对、分析相关辞书中的注音材料可知,《字汇》中的音切有多种来源:《洪武正韵》是主要来源,《字汇》中绝大部分反切源于此书,而很多直音则直接选用其小韵韵目;《重刊详校篇海》是补充来源,《字汇》中有而《洪武正韵》中没有的字,其音切主要来源于此;宣城方音是不可忽视的来源,《字汇》中部分反切与直音受到了梅氏方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汇》 音切 来源 洪武 《重刊详校篇海》 宣城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雅音辨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静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论述了中原雅音产生的背景及其被读书音系借用的历史过程;对元明四部自称中原雅音的韵书进行了辨析,显示出它们在声、韵、调三方面的主要区别;又用10个方言点的材料补充说明了元明时期中原雅音或代表共同语口语音系,或代表共同语读... 本文论述了中原雅音产生的背景及其被读书音系借用的历史过程;对元明四部自称中原雅音的韵书进行了辨析,显示出它们在声、韵、调三方面的主要区别;又用10个方言点的材料补充说明了元明时期中原雅音或代表共同语口语音系,或代表共同语读书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雅音 共同语口语音系 共同语读书音系 《中原音 《中原雅音》 会举要》 洪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部易类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版本的异同和得失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45-50,共6页
从经部易类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版本的异同和得失杨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前有清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浙本和粤本。浙本据殿本翻刻,但作了少量文字上乃至内容上的更改。粤本基本上仿浙本,故浙、粤本一般可并提。此外,四... 从经部易类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版本的异同和得失杨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前有清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浙本和粤本。浙本据殿本翻刻,但作了少量文字上乃至内容上的更改。粤本基本上仿浙本,故浙、粤本一般可并提。此外,四库全书所收各种书的卷首均有一篇书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永乐大典》 文渊阁 殿本 《四库全书》 《易》学 《汉书》 八卦 洪武 周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