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具Holling Ⅱ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非平凡周期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叶丹 范猛 张伟鹏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4-508,共5页
本文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研究了具Holling Ⅱ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非平凡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更为一般的结果。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模 holling功能性反应 周期解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Holling Ⅱ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全局周期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58
2
作者 范猛 王克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2-497,共6页
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Ⅱ型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即Rosenzweig-MacArthur模型)全局周期解的存竹性,得到了保证调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推广了某些已知的相关结果.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系统 holling 功能性反应 周期解 重合度 Rosenzweig -MacArthur模 延拓定理 充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时滞及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捕食模型的Hopf分支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忆梦 王晓云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2-427,共6页
探讨一类有双时滞项和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三维捕食模型,讨论该模型在平衡点处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以正平衡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特征方程,当时滞项不存在时,根据Hurwitz判据得到该模型在正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条件... 探讨一类有双时滞项和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三维捕食模型,讨论该模型在平衡点处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的存在性;以正平衡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特征方程,当时滞项不存在时,根据Hurwitz判据得到该模型在正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条件;当时滞项存在时,由Bulter引理判定系统在正平衡点的稳定性;以双时滞为Hopf分支参数,得到系统在正平衡点处发生Hopf分支的临界值,当时滞超过临界值并分支出周期解时,取适当的参数和不同的时滞值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系统在临界值附近的各分量变化图和解曲线走势图。结果表明,随着分支参数值的变化,系统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同时系统也会产生Hopf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模 双时滞 holling功能反应 稳定性 HOPF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Holling Ⅳ型功能反应 捕食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小娥 蔺小林 李建全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9-1380,共12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Ⅳ型功能反应和状态反馈控制的捕食模型,利用相似的Poincaré准则和半连续动力系统几何理论,得到了半平凡周期解稳定和阶1-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状态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同时,数... 研究了一类具有Holling Ⅳ型功能反应和状态反馈控制的捕食模型,利用相似的Poincaré准则和半连续动力系统几何理论,得到了半平凡周期解稳定和阶1-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和状态反馈控制的有效性.同时,数值模拟揭示了状态反馈控制系统存在着丰富的动力学行为,比如fold分岔、flip分岔和混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ing功能反应函数 状态反馈控制 后继函数 阶1-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驱动扩散对Holling-Ⅱ型捕食模型共存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梅娟 张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3-760,共8页
考虑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饥饿驱动扩散对Holling-Ⅱ型捕食模型共存的影响.利用特征值理论分析一致扩散和饥饿驱动扩散情形下半平凡解的稳定性,并通过对比两种扩散下半平凡解稳定性的变化,发现饥饿驱动扩散有利于物种共存.
关键词 捕食模 holling-功能反应函数 饥饿驱动扩散 共存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功能性反应的中立型捕食者-食饵系统全局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凤德 陈晓星 +1 位作者 林发兴 黄春潮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81-989,共9页
首次研究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性反应中立型捕食者-食饵系统(即Rosenzweig- MacArthur模型),通过发展一些分析技巧,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其全局正周 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举例说明该文定... 首次研究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性反应中立型捕食者-食饵系统(即Rosenzweig- MacArthur模型),通过发展一些分析技巧,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其全局正周 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最后举例说明该文定理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系统 holling 功能性反应 中立 重合度 周期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法的CRTS 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性研究
7
作者 韩伟 童明娜 费瑞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9,共12页
为了提出更优的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轨道板碳化作用的发生机制,探究了碳化深度模型,然后结合现有研究建立了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最后应用高阶矩法求解了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指标... 为了提出更优的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轨道板碳化作用的发生机制,探究了碳化深度模型,然后结合现有研究建立了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最后应用高阶矩法求解了轨道板碳化的功能函数随时间变化的可靠度指标,得到了轨道板碳化功能函数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矩法所得结果与蒙特卡洛法相近,但采用矩法仅需计算35次,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CRTSⅡ型轨道板最初服役的碳化可靠度指标满足要求,轨道板处于安全状态,随着服役时间增加,可靠度指标呈下降趋势,直至服役第15 a以后,CRTSⅡ型轨道板碳化可靠度指标已经低于规范要求,服役后期轨道板极易发生碳化失效,将会影响轨道板耐久性,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轨道板 碳化 功能函数 可靠度 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法的CRTSⅡ型轨道板裂缝宽度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童明娜 卢朝辉 +1 位作者 赵衍刚 余志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138,共9页
目前研究者们针对轨道板的裂缝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但轨道板最大裂缝宽度的可靠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可靠度计算方法存在繁琐、耗时等弊端。在分析轨道板横向裂缝及纵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温度作用与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CRTSⅡ... 目前研究者们针对轨道板的裂缝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但轨道板最大裂缝宽度的可靠度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已有可靠度计算方法存在繁琐、耗时等弊端。在分析轨道板横向裂缝及纵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温度作用与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下CRTSⅡ型轨道板横向与纵向最大裂缝宽度的功能函数,应用矩法求解横向裂缝及纵向裂缝的功能函数随温度梯度变化的可靠度指标,并探究了降温幅度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矩法具有计算次数少、计算结果准确的优点;分析结果同时表明:轨道板纵向裂缝宽度基本不会发生超限的现象,在降温幅度较大时,横向裂缝宽度超限的概率较大,这可能会对轨道结构的耐久性造成影响;同时研究成果对轨道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具备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轨道板 最大裂缝宽度 功能函数 可靠度 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疲劳时变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童明娜 卢朝辉 +1 位作者 赵衍刚 余志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100,共9页
针对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的潜在失效模式,依据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建立列车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CRTSⅡ型轨道板混凝土疲劳功能函数,利用该功能函数开展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的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时变可靠性研究。时变可靠度、时点... 针对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的潜在失效模式,依据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建立列车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CRTSⅡ型轨道板混凝土疲劳功能函数,利用该功能函数开展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的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时变可靠性研究。时变可靠度、时点可靠度及蒙特卡洛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时点可靠度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结果有较大误差,而本文采用的时变可靠度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方法的输出结果几乎一致,说明本文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算例结果表明,在轨道板服役后期,轨道板纵向轨下截面处受拉边缘纤维混凝土容易发生弯拉疲劳开裂,这说明作为主要承受疲劳荷载(循环次数较多、荷载较大)的构件,轨道板的抗疲劳性能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轨道板 疲劳 功能函数 时变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矩法的CRTSⅡ型轨道板抗裂可靠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龙文 周劲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4-142,共9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高阶矩的CRTSⅡ型轨道板抗裂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列车横向荷载及梯度温度作用,建立轨道板抗裂功能函数;接着,将二维减维点估计方法... 文章提出了基于高阶矩的CRTSⅡ型轨道板抗裂可靠度分析方法。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力学模型,同时考虑列车横向荷载及梯度温度作用,建立轨道板抗裂功能函数;接着,将二维减维点估计方法与结构有限元分析相结合求解考虑竖向荷载作用效应的隐式函数前四阶矩;最后,利用随机变量的前四阶矩,根据Monte-Carlo模拟计算抗裂功能函数的前四阶矩并基于高阶矩法计算功能函数的可靠指标。算例分析表明:文章提出的点估计-有限元方法计算的前四阶矩与Monte-Carlo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计算的可靠指标为4.63,满足规范要求。该法具有简单、实效、模拟次数少的优点,为解决CRTSⅡ型轨道板在隐式函数情况下的抗裂可靠度分析提供了高效合理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轨道板 抗裂可靠度 点估计-有限元 高阶矩 隐式功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收获的共享资源型捕食-食饵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1
作者 张雪婷 李桂花 罗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9,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类具有线性收获率及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共享资源型捕食-食饵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系统可能存在无食饵种群的平衡点,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点以及正平衡点,通过定性分析得到无食饵种群的平衡点在... 本文建立了一类具有线性收获率及Holling Ⅱ型功能反应函数的共享资源型捕食-食饵模型,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系统可能存在无食饵种群的平衡点,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点以及正平衡点,通过定性分析得到无食饵种群的平衡点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是稳定的平衡点、鞍点或者鞍结点,而无捕食者种群的平衡点始终是鞍点,并给出了正平衡点稳定的条件。最后,对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收获率的不同取值可以改变系统的稳定状态。因此,利用理论分析结果可得到在保证生态稳定的前提下人类捕捞的最优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率 捕食-食饵模 holling功能反应函数 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引起的一类捕食-食饵模型的不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付景超 井元伟 张嗣瀛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7-451,共5页
针对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捕获函数的捕食-食饵模型的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无扩散时正平衡点的稳定条件,以及扩散存在时对正平衡点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最后证明了无扩散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存在极限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捕食-食... 针对一类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捕获函数的捕食-食饵模型的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无扩散时正平衡点的稳定条件,以及扩散存在时对正平衡点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最后证明了无扩散时系统在第一象限存在极限环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捕食-食饵模型中,扩散是使无扩散时稳定的平衡态向不稳定的平衡态转变的系统内动力,是生物模式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ing不稳定空间 捕食-食饵模 hollingⅱ型功能函数 波数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带连续性捕杀效应的生态-流行病SIS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俊杰 窦霁虹 李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研究一类捕食者有传染病、能康复、但不能永久免疫且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性反应的食饵带有人工连续性捕杀效应的生态-流行病SIS模型的平衡点的稳定性。用特征根法,Hurwitz判据及Liapunov函数法等方法,给出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 研究一类捕食者有传染病、能康复、但不能永久免疫且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性反应的食饵带有人工连续性捕杀效应的生态-流行病SIS模型的平衡点的稳定性。用特征根法,Hurwitz判据及Liapunov函数法等方法,给出了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和边界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改进后的模型更符合生态学意义,研究它对维持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行病模 连续性捕杀 holling功能性反应 渐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离散-时间捕食-食饵模型的稳定性和Neimark-Sacker分支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志勇 豆中丽 +1 位作者 夏书银 马文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87,共8页
讨论了一类具有Holling-II功能反应函数的离散-时间捕食-食饵模型在第一象限内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分析了系统不动点的稳定性,然后应用中心流形投影法和分支理论,阐释了系统随参数变化而发生Neimark-Sacker分支情形和倍周期分支进入混沌... 讨论了一类具有Holling-II功能反应函数的离散-时间捕食-食饵模型在第一象限内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分析了系统不动点的稳定性,然后应用中心流形投影法和分支理论,阐释了系统随参数变化而发生Neimark-Sacker分支情形和倍周期分支进入混沌的情形,并给出了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ing功能反应函数 Neimark—Sacker分支 中心流形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阶段结构捕食系统概周期正解的存在唯一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丙辰 罗桂烈 李锋杰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讨论一类具有基于比率型 Holling 型功能性反应且含时滞的阶段结构的捕食被捕食模型。通过利用比较原理 ,得到了系统一致持久性 ;通过构造 Razumikhin函数 。
关键词 概周期正解 存在唯一性 时滞阶段结构捕食系统 种群动力学 Razumikhin函数 比率holling功能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密度制约捕食者-食饵系统周期解的全局存在性
16
作者 魏宁 占萌颖 +1 位作者 郑立飞 万阿英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2-638,共7页
本文构建具有密度制约和HollingⅡ功能性反应的捕食者-食饵系统,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该系统一类周期解的全局存在性,建立此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的判别依据,得到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及一些新的结果.
关键词 密度制约 holling功能性反应 捕食者-食饵系统模 周期解 全局存在性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不同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17
作者 臧建成 洪大伟 +1 位作者 相栋 江昌柱 《高原农业》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为了解西藏林芝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捕食功能,以便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室内初步研究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Macrosiphum rosirvorum、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七星瓢虫捕食月... 为了解西藏林芝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捕食功能,以便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室内初步研究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Macrosiphum rosirvorum、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的捕食功能。采用Holling-Ⅱ型方程对七星瓢虫捕食月季长管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七星瓢虫对月季长管蚜、甘蓝蚜和萝卜蚜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分别为:Na=0.8308Nt/(1+0.0099Nt)、Na=0.9182Nt/(1+0.0026Nt)、Na=0.9412Nt/(1+0.002Nt)。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大,七星瓢虫的捕食量也逐渐增加,每头瓢虫对不同蚜虫的捕食上限分别为:101.01头、384.62头、500.00头。每捕食1头蚜虫所需时间Th分别为:0.009 9 h、0.002 6 h、0.002 0 h。对不同蚜虫瞬时的猎物发现率(攻击率)a′分别为:0.830 8、0.918 2、0.941 2。七星瓢虫对蚜虫的捕食作用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受其自身的密度制约,相互间存在干扰,并且对不同蚜虫的干扰系数m分别为:0.589、0.819、0.756。七星瓢虫在西藏具有较好的捕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蚜虫 功能反应 holling 种内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蠋蝽对美国白蛾的捕食行为观察和捕食能力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沉 宋丽文 +3 位作者 左彤彤 王悦 李硕 孙守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为明确蠋蝽对美国白蛾捕食的行为学特点,评价其捕食能力。【方法】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蠋蝽成虫和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和捕食能力。【结果】蠋蝽取食美国白蛾幼虫表现为... 【目的】为明确蠋蝽对美国白蛾捕食的行为学特点,评价其捕食能力。【方法】本试验利用室内观察法结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方法,研究了蠋蝽成虫和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特点和捕食能力。【结果】蠋蝽取食美国白蛾幼虫表现为搜寻、刺探、等待和取食4种行为。不同虫龄组合在搜寻时长(P=0.005)和取食时长(P=0.002)上差异极显著。在蠋蝽虫龄一定的情况下,搜寻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减少,取食时长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蠋蝽的口针从幼虫头部刺入的比率显著高于胸部和腹部(P=0.001),推测有利于蠋蝽迅速控制和杀死幼虫。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美国白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0.0114~0.1981<χ^(2)_(0.05)=9.49),蠋蝽的捕食量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会随着美国白蛾幼虫密度的升高而降低。蠋蝽成虫和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均超过8头,蠋蝽对美国白蛾3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均高于4龄和5龄幼虫。蠋蝽林间套袋防治美国白蛾3龄幼虫试验结果显示:蠋蝽成虫捕食量(6.60±0.40)头>蠋蝽5龄若虫捕食量(4.20±0.58)头>蠋蝽4龄若虫捕食量(2.40±0.25)头。【结论】本研究表明蠋蝽成虫与蠋蝽5龄若虫对美国白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可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手段适用于美国白蛾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 美国白蛾 捕食行为 holling圆盘方程 捕食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