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胺对T细胞IL-2产生及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尹国华 张开明 温江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5-506,共2页
目的:了解组胺对 CD4+和 CD8+T细胞IL-2产生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吸附法分离PBMC和PBLC,采用抗CD4+和CD8+抗体分别制备CD8+和CD4+T细胞进行培养,然后采用ELISA法和MTT比色法测上清液IL-2含量及增殖活性。结果:①组... 目的:了解组胺对 CD4+和 CD8+T细胞IL-2产生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及吸附法分离PBMC和PBLC,采用抗CD4+和CD8+抗体分别制备CD8+和CD4+T细胞进行培养,然后采用ELISA法和MTT比色法测上清液IL-2含量及增殖活性。结果:①组胺+CD4+(CD8+)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及MTT增殖指数与T细胞自然培养孔比较明显降低(P<0.05)。②组胺+CD4+(CD8+)+西咪替丁培养孔上清液中IL-2水平及 MTT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未加西咪替丁孔(P<0.05)。③CD4+T细胞自然培养孔上清液中IL-2水平显著高于CD8+T细胞自然培养孔。结论:组胺可抑制T细胞IL-2产生及增殖。西咪替丁可阻断组胺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CD8+T细胞也可产生IL-2,但其功能较 CD4+T细胞为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增殖活性 体外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促进T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利红 陈江勇 洪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6-890,895,共6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基因表达,观察TIPE2基因沉默对T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T739小鼠脾脏T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能有效沉默T淋巴细胞TIPE2基因...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基因表达,观察TIPE2基因沉默对T淋巴细胞增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T739小鼠脾脏T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能有效沉默T淋巴细胞TIPE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采用TIPE2特异性siRNA、阴性对照siRNA转染T细胞,在转染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CD69水平;转染72 h后,CCK-8法检测转染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同时,ELISA检测转染T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结果成功筛选出特异性沉默TIPE2水平的siRNA序列,下调TIPE2基因表达后,T细胞CD69水平增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IL-2和IFN-γ水平增加。结论下调TIPE2基因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 基因沉默 t细胞 细胞增殖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在小鼠T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中的作用
3
作者 滕振平 邢飞跃 季煜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在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或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流式细胞术分析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在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或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流式细胞术分析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活化的影响。结果: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染色分析显示,不同浓度(5、10、20、30、40μmol/L)的PD98059对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关系(r=0.985,P<0.01)。碘化丙锭染色分析表明,PD98059可阻止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PD98059对PDB+Ion刺激的T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A刺激相似,不同的是S期和G2/M期的变化较ConA作用更显著。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显示,不同浓度的PD98059仅能轻微影响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69和CD25的表达。结论:PD98059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阻止其进入S期和G2/M期,但不能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早期和中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t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珍汤对化疗后荷瘤小鼠脾T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育民 陈晓洁 +2 位作者 刘晓霞 王雪玲 陈雪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5-1167,1192,共4页
目的:研究八珍汤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S180荷瘤小鼠脾T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CTX组、八珍汤+CTX组3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TX组和八珍汤+CT... 目的:研究八珍汤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S180荷瘤小鼠脾T细胞增殖、T细胞亚群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CTX组、八珍汤+CTX组3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TX组和八珍汤+CTX组连续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3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自第4天始,八珍汤+CTX组连续10天用八珍汤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CTX组连续10天用生理盐水灌胃。以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IFN-γ、IL-2的含量。结果:八珍汤可以使化疗后荷瘤小鼠的T细胞的增殖率回升(P<0.01),基本达到化疗前水平(P>0.05);八珍汤可以提高化疗后荷瘤小鼠T细胞总数、CD4+T、CD8+T细胞的比例(P<0.01),但仍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八珍汤可以促进IFN-γ、IL-2的分泌,提高血清中IFN-γ、IL-2的含量(P<0.01),基本达到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八珍汤能够改善化疗对荷瘤小鼠T细胞产生的抑制作用,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 化疗 t细胞 增殖率 亚群 IFN-γ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激活分子CD80(B7-1)在诱导人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严俊 马宝骊 +2 位作者 郭雪翠 张继英 张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现已证实CD80(B7-1)是参与T细胞活化的重要分子。应用CD80基因转染的人乳腺癌细胞观察了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D80分子在抗CD3模拟的第一信号下能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PMA、A23187能明显增强C... 现已证实CD80(B7-1)是参与T细胞活化的重要分子。应用CD80基因转染的人乳腺癌细胞观察了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CD80分子在抗CD3模拟的第一信号下能协同刺激T细胞活化,PMA、A23187能明显增强CD80的协同作用,且可促进IL-2、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第二信号的强度固定后,观察了第一信号的强弱对T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抗CD3单抗在100ng/ml时刺激T细胞增殖最强,浓度高时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CD80 IL-2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大鼠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马轶凡 陈荣华 邓静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81-83,共3页
为探讨长期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在8周内给予大鼠进食不同水平维生素A的饲料,并测定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及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结果显示:①维生素A轻、重度... 为探讨长期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在8周内给予大鼠进食不同水平维生素A的饲料,并测定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及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结果显示:①维生素A轻、重度缺乏均会导致CD4细胞减少,CD4/CD8下降,IL-2及TNF-α分泌减少。重度维生素A缺乏还导致胸腺、脾脏明显萎缩,淋巴细胞转化受抑。②维生素A5倍过量组CD4细胞增多,CD4/CD8上升,淋巴细胞转化活跃,IL-2分泌增加。③维生素A25倍过量组则显示CD8细胞增多,CD4/CD8下降。结果提示,维生素A缺乏或长期较大剂量的使用均可造成免疫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淋巴细胞转化 t细胞亚群 IL-2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表达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赵伟 郑世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 为了探讨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白细胞介素(IL-2)和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本研究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淋巴细胞百分数、IL-2诱生活性、T和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能力动态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感染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百分数分别于感染后7d~21d和7d~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16d~18d和18d~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能力分别在14d~16d和10d~18d明显增强。法氏囊和脾脏B淋巴细胞对PMA的增殖能力分别于14d~24d和14d~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免疫器官 白细胞介素-2 t、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二次感染对雏鸡免疫器官IL-2诱生活性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孟繁思 胡京友 郑世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8-23,共6页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关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通过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和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增殖能力的检测,研究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关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和法氏囊上述被检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二次攻击性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虫后,其胸腺、脾脏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在感染后4~7d较对照和一次感染雏鸡显著降低,7d后迅速回升,且幅度较大。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在二次感染后的早期下降,随后也迅速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雏鸡 白细胞介素-2诱生活性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梗香草总皂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燕 荣语媚 +3 位作者 刘小保 应弘梅 邹莉波 田景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评价细梗香草总皂苷(capilliposide,LC)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3种人源肿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组给药,测量瘤径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inhibitory rate,I)。采用HE染色进行肿瘤组织病理学检... 目的评价细梗香草总皂苷(capilliposide,LC)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建立3种人源肿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组给药,测量瘤径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inhibitory rate,I)。采用HE染色进行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初步探测LC抗肿瘤的作用机制。C57BL/6小鼠接种RM-1瘤液,建立小鼠荷前列腺癌模型,检测血液学指标以及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IL-2活性,初步评价细梗香草总皂苷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结果 LC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抑瘤率最高达:58.77%(前列腺癌PC-3)、56.22%(胃癌BGC-823)和55.73%(卵巢癌SK-OV-3)。LC可上调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和血红蛋白(HGB),可提高荷瘤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2活性。结论 LC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梗香草 总皂苷 三萜皂苷 抗肿瘤 免疫 t淋巴细胞增殖 IL-2活性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可溶性CD83对树突状细胞表达共刺激分子和共刺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军发 黄保军 +5 位作者 熊平 冯玮 徐勇 方敏 郑芳 龚非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小鼠CD83(mCD83)对树突状细胞(DC)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共刺激活性的影响。方法:克隆mCD83基因,构建mCD83胞外功能区与人IgG1αFc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CD83-hIg,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可溶性mCD83-hIg融合蛋白。采用ELIS... 目的:研究可溶性小鼠CD83(mCD83)对树突状细胞(DC)表达共刺激分子及共刺激活性的影响。方法:克隆mCD83基因,构建mCD83胞外功能区与人IgG1αFc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CD83-hIg,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可溶性mCD83-hIg融合蛋白。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mCD83-hIg融合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用mCD83-hIg处理小鼠DC细胞系(DC2.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影响;采用混合白细胞培养试验,检测mCD83-hIg对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影响。结果:酶切和序列测定鉴定显示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mCD83-hIg对DC2.4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无影响,但可下调DC2.4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mCD83-hIg处理过的DC2.4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及产生IL-2和IFN-γ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mCD83-hIg可抑制DC表达共刺激分子并下调DC共刺激活性,从而抑制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和产生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D83-hIg 树突状细胞 DC2.4 共刺激分子 共刺激作用 混合白细胞培养 t细胞增殖 IL-2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免疫抑制因子和病理分期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林 张作兴 +2 位作者 胡应超 易亚军 潘菊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本文观察16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培养上清液对人T细胞的增殖,ZL—2产生的影响和病理Dukes分期的关系,发现癌组织的TDSF对T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对ZL—2的产生抑制作用不明显,对T细胞增殖率在DukesA与B期,其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0.01... 本文观察16例大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培养上清液对人T细胞的增殖,ZL—2产生的影响和病理Dukes分期的关系,发现癌组织的TDSF对T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对ZL—2的产生抑制作用不明显,对T细胞增殖率在DukesA与B期,其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0.01P<0.05).在C期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大肠癌组织确实分泌有能造成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的抑制物质.且免疫作用不是通过ZL—2环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因子 大肠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