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门改良Swenson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兵 孙传成 +2 位作者 孙华 苏义林 王忠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 目的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术前灌肠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出院时排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前者较后者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和37.9%,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为95.2%和89.6%。结论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改良Soave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但经肛门Swenson术较经肛门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并发症明显减少;两者手术适应证均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肛管 swenson术 sOAVE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继炎 姜斌 +5 位作者 李涛 易军 孙斌 陆如刚 周勇 张纯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02-703,共2页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短段型21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5岁.脐部和左右下腹放置内径0.5 cm的0°或30°腹...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应用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100例,短段型21例,常见型72例,长段型7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5岁.脐部和左右下腹放置内径0.5 cm的0°或30°腹腔镜和操作钳,设定CO2压力8~12 mmHg,取结肠浆肌层组织做病理诊断,紧贴肠管处理需要切除的结肠系膜血管,达齿状线上0.5~1 cm水平后经直肠肛门内翻拖出切除,结肠直肠全层心形斜形吻合.结果手术时间80~17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不足10 ml.全部病例治愈,无一例死亡,皮下气肿5例,尿潴留6例,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术后结肠炎5例,污粪2例,吻合口狭窄1例,迟发吻合口漏1例.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创伤小,方法简单,具有改良Swenson法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巨结肠 根治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成鹏 段永福 +1 位作者 周晓波 梅孝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 目的:观察经肛门改良Soave 术Ⅰ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132例HD患儿于全身麻醉或骶管阻滞麻醉下施行经肛门改良SoaveⅠ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共切除肠管标本19~56 cm,平均(35.07±3.15) cm;平均手术时间(120.48±18.34) min;术中平均出血(45.74±8.14) mL,所有患儿均于术后24 h 内恢复肠道功能,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总优良率为90.90%。 Cox 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吻合口狭窄、肠炎等并发症是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根治小儿HD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肠炎及吻合口狭窄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经肛门改良soave术 肠炎 吻合口狭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肛门功能与直肠肛管测压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苏义林 王忠荣 +1 位作者 徐兵 何小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直肠肛管测压改变及排便控制情况。方法63例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患儿,术后平均随访3年(6个月~4.5年),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发生情况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获访47例,大便控制... 目的探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直肠肛管测压改变及排便控制情况。方法63例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患儿,术后平均随访3年(6个月~4.5年),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发生情况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获访47例,大便控制优15例,良26例,差6例。2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8例曾出现肠炎。肛门直肠测压检查2例恢复直肠肛管抑制反射。47例随访患者的直肠静息压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6例大便控制差的患者肛管高压区长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应用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较好的排便控制功能。少数病例排便功能障碍可能与内括约肌功能受损有关,直肠肛管测压是重要的评估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肛门 直肠 测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河 戚士芹 +3 位作者 高群 陈晨 卢贤映 未德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12-113,122,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4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床资料,对操作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4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床资料,对操作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s改良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
6
作者 郝晶 黄英 +2 位作者 白玉作 李心元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评估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s改良术式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由指定医生负责评估。结果排便功能异常23例占51.1%,并发小肠结肠炎17例、排尿异常4例及粘连性肠梗阻3例等症。生活质量评分优良者86.7%其中优者... 目的评估先天性巨结肠Swenson’s改良术式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对4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由指定医生负责评估。结果排便功能异常23例占51.1%,并发小肠结肠炎17例、排尿异常4例及粘连性肠梗阻3例等症。生活质量评分优良者86.7%其中优者占40%,劣者占13.3%。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多数患儿生活质量优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排便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术后应全面了解患儿生活质量,以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38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纪晓 徐晓钢 +3 位作者 刘斐 兰梦龙 朱德力 陶波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48-851,8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采用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临床资料,术式为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采用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临床资料,术式为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男21例,女17例;平均手术年龄(7±3)个月;短段型8例(21%),常见型18例(47%),长段型11例(29%),全结肠型1例(3%)。采用门诊、电话和互联网随诊了解患者术后情况。结果38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6±21)min,平均切除肠管长度为(24±17)cm,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4)h,住院时间为(6±2)d,术后疼痛评分为(3±1)分;21例男性患者术后均可观察到阴茎不自主勃起。术后随访6~18个月,主要术后并发症为污粪(3例,7.89%)和小肠结肠炎(2例,5.26%),术后脐部无可视性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适用于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近期效果良好,术后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拖出Soave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的中远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微 余家康 +6 位作者 夏慧敏 孙静 朱士博 李瑞琼 何秋明 王勇 李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评估回肠拖出Soave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的肛门直肠功能、营养状况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8例接受直接回肠拖出Soave术的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8~14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2.5... 目的评估回肠拖出Soave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的肛门直肠功能、营养状况及中远期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8例接受直接回肠拖出Soave术的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8~14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2.5±44.0)个月;均行体格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的营养评估;采用问卷进行直肠肛门功能Kelly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8例患儿中,4例(50%)肛门外形正常,4例(50%)肛周轻度糜烂;4例(50%)排便次数3~5次/d; 8例直肠肛门功能Kelly评分3~6(5.1±1.0)分,7例(87%)获得较满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7~11(9.6±1.2)分。疗效优6例(75%)。对7例10岁以下患儿采用WHO评估标准,其中年龄别身高正常4例(571%),轻度营养不良2例(28.6%),中度营养不良1例(14.3%)。结论 回肠拖出Soave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术后中远期疗效满意,虽轻、中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但大部分患儿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心形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与开腹手术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汤绍涛 曹志清 +4 位作者 阮庆兰 毛永忠 王勇 李时望 童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99-70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LHSC)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方法1999年8月~2003年11月,57例患儿进行了LHSC,5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是2.8年(6个月~4.8年),主要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排便功能及费用并与1999年8月之前的48例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168±59)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38±43)min,(f=2.903,P=0.005);腹腔镜组住院总费用为(12 030±1 050)元,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10 500±1 500)元(t=6.019,P=0.000);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上差异无明显性(χ2=2.86,P=0.091);伤口感染和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腹腔镜组较少,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开腹组高.腹腔镜组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55.6%,直肠肛管角为83.4°±10.4°,排便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1.1%,便秘和污粪各占50%,与开腹组相近.肛管直肠压差与肛管高压区长度两组无明显差异性(t=-0.979,P=0.334;t=-0.234,P=0.816).结论LHSC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排便功能与开腹手术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儿童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晔明 严志龙 +3 位作者 施诚仁 陈其民 徐敏 洪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9-20,F004,共3页
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s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应用腹腔镜为 10例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作改良Soave′s术。患儿年龄 2个月至 10岁 ,体重 3.7~ 39kg。 结果  8例经腹腔镜顺利完... 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s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应用腹腔镜为 10例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作改良Soave′s术。患儿年龄 2个月至 10岁 ,体重 3.7~ 39kg。 结果  8例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少、愈合后疤痕不明显。术后 4天进食 ,7例 7天出院 ,1例 12天出院。 7例术后自解大便 ,无吻合口狭窄 ,1例仍有便秘 ,扩肛中。另 2例分别因肥胖和病变段过长手术失败而中转开腹。 结论  腹腔镜可完成儿童巨结肠根治术的腹腔部分操作 ,创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但有一定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儿童巨结肠 改良 soave's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拖出及辅助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33例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训淮 刘翔 +5 位作者 黄河 叶桓 戚士芹 高群 段贤伦 潮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2-94,11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及/或选择性辅加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用该术式治疗婴儿长段型巨结肠33例。其中病变段位于乙状结肠上段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4例,横结肠右侧2例。全组病例均经钡剂...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及/或选择性辅加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用该术式治疗婴儿长段型巨结肠33例。其中病变段位于乙状结肠上段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4例,横结肠右侧2例。全组病例均经钡剂灌肠、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实施I期手术32例,II期手术1例。结果17例单独经肛门拖出结肠,16例辅加腹部3~5cm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切除病变结肠平均长度为39.2cm(32~63cm)。平均手术时间为145min(110~190min)。出血约10~50ml。术后恢复良好,6例出现肛周轻度红肿、糜烂,均于术后6~11d痊愈出院。30例经3个月~4.5年随访,生长发育良好,3个月内每日排便4~8次,6个月后每日2~3次。5例发生结肠炎,经保守治疗痊愈。轻度污粪及便秘各1例。无腹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狭窄。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婴儿长段型巨结肠方法可行,且安全、有效,操作较简便。对病变位于降结肠以上、结肠系膜较短者,可辅加腹部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肛门/外科学 腹部/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分布表达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勇 施诚仁 +1 位作者 张文竹 潘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部位肠粘膜组织内的分布表达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分别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切除的病变段、移行段、扩张段结肠壁粘膜层及10例人正常结肠粘膜的紧密连接蛋白Oc...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不同部位肠粘膜组织内的分布表达方式。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分别对24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切除的病变段、移行段、扩张段结肠壁粘膜层及10例人正常结肠粘膜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的分布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及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正常结肠粘膜层Occludin及ZO-1沿绒毛下方连续分布;先天性巨结肠狭窄段粘膜层Oc-cludin及ZO-1蛋白数量明显减少、散乱;移行段Occludin显色程度明显少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分布异常,ZO-1蛋白分布异常,显色程度略减少于扩张段和正常对照组;扩张段Occludin及ZO-1蛋白显色程度及分布与正常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病变段、移行段紧密连接蛋白分布异常及数量减少,影响肠粘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易并发小肠结肠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紧密连接 肠粘膜屏障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超声刀配合在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小渔 肖雅玲 +1 位作者 李碧香 刘朝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48-251,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超声手术刀配合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12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07例,长段型9例,短段型12例,在腹腔镜下用超声手术刀游离切断结肠系膜,肛门入路分离直肠粘膜,行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 结果1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超声手术刀配合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12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07例,长段型9例,短段型12例,在腹腔镜下用超声手术刀游离切断结肠系膜,肛门入路分离直肠粘膜,行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 结果118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系膜游离、7例在腹部加做4~5cm切口完成手术。术后1例腹膜后血肿、5例肛门部肠管脱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论超声手术刀与腹腔镜配合,是目前各种先天性巨结肠微创手术中适应证最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超声疗法 仪器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经肛管结肠拖下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雨历 李金良 +3 位作者 陈维秀 林芃 孙大庆 孙小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 结果所有病例无术中、... 目的介绍一种经肛管肌鞘内结肠拖下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肛管拖下术病例,在肛门上及直肠下段粘膜下分离,直肠壁有病变无法粘膜下游离者,亦应紧贴肠壁外解剖减少损伤的可能。拖下手术同时可行内括约肌重建。 结果所有病例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新生儿巨结肠手术可在60分钟左右完成。 结论该术式损伤小、近期效果好,适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及某些肛门直肠畸形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肛门 畸形 直肠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微创化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严志龙 吴晔明 +2 位作者 陈其民 洪莉 徐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微创化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病例资料。年龄2个月至3岁,其中短段型12例,普通型40例,长段型10例,全结肠型6例。手术方式包括直肠肌条切除术、单纯...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微创化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病例资料。年龄2个月至3岁,其中短段型12例,普通型40例,长段型10例,全结肠型6例。手术方式包括直肠肌条切除术、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结果7例行直肠肌条切除术,35例行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2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6例行开腹手术。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4个月至4年,63例排便正常,5例仍存在便秘。结论进一步规范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微创治疗,制定儿童先天性巨结肠微创化治疗标准是提高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亮 崔华雷 +2 位作者 王晓晔 田琪 谷继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2,6,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操作经验、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19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病例资料,19例均实施手术,全麻下运用超声刀游离腹腔内病变结肠,行拖出式直肠肛管吻...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操作经验、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4年5月收治的19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病例资料,19例均实施手术,全麻下运用超声刀游离腹腔内病变结肠,行拖出式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全部病例Ⅰ期根治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5±21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3±1.5d。所有患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远期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手术时间短、肠功能恢复早、切口小、安全可靠,充分体现微创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外科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婴儿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之彬 王练英 黄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I期经肛门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患先天性巨结肠小婴儿,11例I期经肛门完成根治术,手术年龄32d~158d。手术采用截石位或俯卧位,于直肠后壁齿状线上0.5cm~1.0cm,前壁齿状线上1.5cm~3.0cm切开直肠粘膜... 目的研究分析I期经肛门治疗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患先天性巨结肠小婴儿,11例I期经肛门完成根治术,手术年龄32d~158d。手术采用截石位或俯卧位,于直肠后壁齿状线上0.5cm~1.0cm,前壁齿状线上1.5cm~3.0cm切开直肠粘膜,向近端游离直肠粘膜达腹膜返折,环形切开肌鞘,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形吻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5min,均于12h内排便,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1年,临床效果良,无污便。结论I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安全简单,临床效果好,适于在小婴儿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 外科学 肛门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巨结肠同源病23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永忠 汤绍涛 +3 位作者 阮庆兰 王勇 童强松 李时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巨结肠同源病(HA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巨结肠同源病的病例资料,男8例,女15例,年龄5个月~16岁,其中5个月~3岁4例,3~16岁19例。患儿均以便秘、腹胀为主诉,术前常规行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其中11... 目的探讨小儿巨结肠同源病(HA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巨结肠同源病的病例资料,男8例,女15例,年龄5个月~16岁,其中5个月~3岁4例,3~16岁19例。患儿均以便秘、腹胀为主诉,术前常规行钡灌肠、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其中11例行直肠粘膜活检术;5例因肠梗阻行结肠造瘘术;3例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复发便秘。结果全部病例均行腹会阴Soave法结肠次全切除术。23例中,钡剂灌肠均未见明显狭窄段、移行段,24h延迟拍片提示钡剂滞留;部分病例有结肠扩张和结肠冗长表现;直肠肛管测压均有抑制反射,11例直肠粘膜活检AchE阴性。23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断一致。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泻,1例出现伤口裂开,2例直肠粘膜脱垂,2例粘连性肠梗阻;无吻合口瘘、肌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会阴Soave法结肠次全切除术是治疗HAD较为彻底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外科学 结肠/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统一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的建议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华 唐维兵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国内和国际的标准并不一致。相对而言,国内分型细致而复杂,国际分型简单且清晰。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的历史,结合近年来先天性巨结肠的基础研究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工作进... 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国内和国际的标准并不一致。相对而言,国内分型细致而复杂,国际分型简单且清晰。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先天性巨结肠分型的历史,结合近年来先天性巨结肠的基础研究情况、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管理等方面工作进展,对先天性巨结肠的分型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分类 先天性巨结肠/诊断 先天性巨结肠/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5例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胜利 张军 +6 位作者 明安晓 刘垚 王海斌 侯文英 李龙 魏延栋 葛军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成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65例LATEP。术前行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LATEP应用3个trocar;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腹腔镜辅助彻底游离巨结肠,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彻底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临床问卷式调查随访患儿肛门功能评分、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7 d吻合口感染1例。165例随访10个月~9年,(60.2±2.0)月,其中<1年1例,1~3年15例,>3~5年50例,>5年99例。采用李正等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59.4%(98/165)、92.1%(151/164)和97.3%(145/149)。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静息压力依次为(20.2±6.4)、(23.8±10.4)、(26.8±9.0)mm Hg,与同年龄组20例儿童志愿者肛门静息压力(27.9±9.6)mm 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4.781,P=0.000),术后1、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677,P=0.095;t=0.509,P=0.611)。术后1年146例(89.0%)患儿钡剂结肠造影示结肠扩张和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LATEP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全面的治疗HD手术方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