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肉仔鸡HPAIH5亚型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全元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5期31-33,共3页
用HI法对甘肃省肉仔鸡H5N1型禽流感(HPAI)母源抗体消长规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肉仔鸡母源抗体保护期长达67 d。其中,种蛋的母源抗体效价最高为9.48 log2,1日龄肉仔鸡母源抗体效价均值为7.95 log2,4 d降为7.81 log2,7 d母源抗体升至... 用HI法对甘肃省肉仔鸡H5N1型禽流感(HPAI)母源抗体消长规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肉仔鸡母源抗体保护期长达67 d。其中,种蛋的母源抗体效价最高为9.48 log2,1日龄肉仔鸡母源抗体效价均值为7.95 log2,4 d降为7.81 log2,7 d母源抗体升至高峰,达8.57log2,接近父母代抗体效价8.80 log2;随后,抗体效价逐渐下降并略有波动;67-70 d,抗体效价迅速降至1.67 log2,79 d趋于消失,为1.83 log2。该测定结果提示,HI试验在HPAI诊断中意义不大,仅能作为参考,确诊需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PH5亚型 母源抗体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禽群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状况及其风险预测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志诚 李长友 +6 位作者 黄保续 刘拥军 宋建德 韦新捷 蔡丽娟 王志亮 马洪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46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并对其风险态势进行尝试性的预测。作者在流行病学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OIE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昆虫生态学格局分析和Bernoulli统计模型,对中国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并对其风险态势进行尝试性的预测。作者在流行病学数据挖掘和模型分析基础上,基于OIE风险评估理论,结合昆虫生态学格局分析和Bernoulli统计模型,对中国2004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状况及其风险态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家禽养殖数量大,养殖模式复杂,种类繁多,养殖的区域特征显著,给中国HPAI的防控带来了挑战;(2)中国自2004年发生HPAI以来,疫情发生的时-空连续性强,突出表现在疫情发生的季节、区域和宿主特征明显,提示科学的区域化管理和协作的重要性;(3)在发展态势上,由于区域周边疫情特点和中国禽群养殖及风险管理状况,使得中国局部地区禽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大的暴露和感染的风险;(4)风险预测上,利用Bernoulli统计模型和信息技术,预测2008年中国禽群在90%的置信区间内最有可能会有2~10起HPAI疫情发生,发生6起左右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可能性较大,其中在中国东南部分地区局部区域禽群具有较高的疫情暴露和发生风险。本研究表明中国禽群持续发生HPAI疫情的可能性大,开展基于风险的区划和管理对疫情发生和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风险评估 格局分析 统计模型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规模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学横断面研究与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华 占松鹤 +6 位作者 何长生 王倩 杨庆琳 涂健 宋祥军 祁克宗 朱良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2期1-7,共7页
为掌握安徽省禽群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以及引起免疫不合格的主要风险因素,在2018年春季集中免疫前,对安徽省7个市开展了H5和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7个市选择种禽场、蛋禽场和肉禽场,共140个养禽场... 为掌握安徽省禽群的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以及引起免疫不合格的主要风险因素,在2018年春季集中免疫前,对安徽省7个市开展了H5和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7个市选择种禽场、蛋禽场和肉禽场,共140个养禽场,在每个养殖场内随机抽取35份血清样品,进行HI抗体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计算群体水平的真实免疫合格率/阳性率;将H5或H7亚型禽流感抗体群体合格率低于70%的养禽场定义为免疫不合格场,进行单因素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7个市H5(Re-8株)和H7N9(Re-1株)的场群真实抗体合格率/阳性率分别为67.7%(95%CI:60.0%~75.4%)和39.8%(95%CI:31.7%~47.9%),62个养禽场的H5或H7亚型抗体未达标(<70%);存栏量越小(P=0.046)、免疫次数越少(P=0.016),H5或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可能性越高(P<0.05);存栏量小于4000羽、免疫后时间≤21 d或≥91 d、家禽日龄≤26或≥2200、免疫次数≤1、规模化饲养鹅,以及不使用“H5+H7”二价灭活疫苗(OR=2.66,95%CI:1.34~5.35)、周边3 km内有野禽栖息地(OR=2.78,95%CI:1.10~7.65)的养禽场的H5或H7亚型免疫抗体不合格风险相对较高。结果表明:2018年春季安徽省7个市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保护率下降幅度明显,需要及时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养禽场规模、类型以及家禽种类、是否免疫疫苗、免疫次数、养禽场周边是否有野禽栖息地等,均与群体的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定强制免疫计划时,应视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实时补免或增加免疫次数。此外,养禽场选址时应尽量避开野禽栖息地。本研究为决策部门制定禽流感免疫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H7N9 免疫 风险因素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8
4
作者 田纯见 罗琼 +1 位作者 高佳卉 林志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912-914,918,共4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中国持续流行,H7N9病毒感染人类出现新的疫情特征,需要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针对疫情点多面广、H9亚型泛滥重组和交叉感染带毒等特点,应做到依法处置疫情,加强家禽企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谨慎使用疫苗,完善监测系统和...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中国持续流行,H7N9病毒感染人类出现新的疫情特征,需要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针对疫情点多面广、H9亚型泛滥重组和交叉感染带毒等特点,应做到依法处置疫情,加强家禽企业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谨慎使用疫苗,完善监测系统和兽医管理体制。结合禽流感最新疫情流行特征,对中国禽流感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生物安全隔离区 疫苗 监测系统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鸽子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明兰 南文龙 +2 位作者 鲁会军 马鸣潇 金宁一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17,共4页
应用实验室分离的鸭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A/Duck/Harbin/01/2004(H5N1)毒株,经SPF鸡胚增殖病毒,通过滴鼻途径人工感染鸽子,通过临床观察、剖检、HA、HI、PCR等方法进行体内分布和毒性研究。结果病死鸽子的肺脏损害最为严重,其次为... 应用实验室分离的鸭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A/Duck/Harbin/01/2004(H5N1)毒株,经SPF鸡胚增殖病毒,通过滴鼻途径人工感染鸽子,通过临床观察、剖检、HA、HI、PCR等方法进行体内分布和毒性研究。结果病死鸽子的肺脏损害最为严重,其次为脑、法氏囊;在病死鸽子的肺、肝、肾、脑中检测到病毒,其中肺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脑、肝、肾中的病毒含量次之,再次为心和脾;各组织HA和HI检测阳性;各组织PCR检测到目的基因;对照组所有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AIV在鸽子体内可以复制,并在肺、脑内病毒含量较高,为预防AIV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鸽子 分布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实验小鼠体内分布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常爽 郑晓一 +3 位作者 杨松涛 邹啸环 丁壮 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算病死小鼠不同脏器内病毒含量。同时用RT-PCR、血凝-血凝抑制试验以及电镜负染的方法进行鉴定和观察。结果显示,可在小鼠的肺脏、肝脏、肾脏、脑组织中检出所接种的病毒,肺脏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脑中的病毒含量次之,肝脏和肾脏中的病毒含量最少。可在肺、肝、肾、脑组织与感染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与理论值一致的核酸条带,肺乳剂上清液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检出1∶23的血凝效价,电镜观察在肺乳剂上清液及其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见到典型的流感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小鼠 体内分布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禽养殖场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静 刘俊辉 +4 位作者 张衍海 郑增忍 蒋正军 范钦磊 刘飞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12期29-34,共6页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肉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疫病。肉禽养殖场对HPAI传入和传播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对于有效防止HPAI疫情的暴发和传播,促进肉禽养殖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肉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疫病。肉禽养殖场对HPAI传入和传播风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对于有效防止HPAI疫情的暴发和传播,促进肉禽养殖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肉禽养殖场HPAI传入和传播风险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12项I级指标和94项Ⅱ级指标,构建了肉禽养殖场HPAI传入和传播风险因素框架;借助层次分析软件YAAHP V10.3,对各风险指标权重进行逐级计算,并完成了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显示: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系数CR=0.021 0,各Ⅱ级指标排序一致性检验系数CR≤0.036 0,符合权重判断矩阵的要求。本模型的建立可为肉禽养殖场的HPAI传入和传播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入传播 风险评估模型 专家咨询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翁育伟 严延生 +2 位作者 张拥军 杨式芹 沈晓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对福建省分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序列及进化特征。方法SPF鸡胚分离法分离A/Fujian/1/2007(H5N1)株病毒,并提取病毒RNA。病毒RNA经通用引物逆转录后,应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 目的对福建省分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H5N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了解病毒序列及进化特征。方法SPF鸡胚分离法分离A/Fujian/1/2007(H5N1)株病毒,并提取病毒RNA。病毒RNA经通用引物逆转录后,应用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病毒各节段,产物经TA克隆到载体中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排列、拼接成完整的病毒基因组。分析病毒重要位点特征,并参照已发表的病毒序列,对A/Fujian/1/2007(H5N1)株作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扩增并获得完整的A/Fujian/1/2007(H5N1)株基因组序列。病毒重要位点的分析表明,该株病毒为禽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病毒对达菲敏感而对金刚烷胺类药物则具有耐药性。病毒特征有待进一步的生物学验证。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亚洲各国引起人类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A/Fujian/1/2007(H5N1)病毒与国内以往毒株属同一进化分支。结论获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Fujian/1/2007株全基因组序列,了解病毒重要的氨基酸位点特征以及亚洲人感染病毒间的亲缘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福建省禽流感病毒变异、传播机制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H5NI亚型 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的临床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云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6-619,共4页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呈世界性流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从禽类和野生水禽向人类传播的机会正在增加,可能成为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分子生物...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呈世界性流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从禽类和野生水禽向人类传播的机会正在增加,可能成为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该病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是治疗人禽流感的首选药物。预防的主要手段是尽可能少接触禽类,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高致病性 流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羽肉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卫龙兴 俞财荣 +1 位作者 王福泉 戴莲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1期263-264,共2页
对白羽肉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羽肉鸭如能按照免疫程序规范实施免疫操作,能够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首免剂量以0.5~0.8mL为宜。
关键词 白羽肉鸭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研究
11
作者 郭晶 李旭勇 +3 位作者 钟功勋 施建忠 李雁冰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4-837,共4页
为比较2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本研究选取了A/Anhui/2/05(AH/2/05)和A/Sichuan/81/05(SC/81/05)两株病毒,采用低剂量(10 EID50)感染小鼠模型,并就两株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H/2/0... 为比较2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本研究选取了A/Anhui/2/05(AH/2/05)和A/Sichuan/81/05(SC/81/05)两株病毒,采用低剂量(10 EID50)感染小鼠模型,并就两株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H/2/05感染后小鼠出现体重下降和神经症状,并可致死部分小鼠;SC/81/05感染小鼠后,小鼠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体重、食欲、精神状态均不受影响。AH/2/05感染后病毒可在小鼠的全身复制,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存活时间可以长达14 d。SC/81/05感染后病毒仅在小鼠的肺脏中复制,并且仅能够在感染后的3 d和5 d分离到病毒。病理学检测显示,AH/2/05感染后病毒存在于小鼠的各脏器细胞并且引起小鼠脏器组织的严重病理变化,而SC/81/05感染后并未对小鼠组织脏器造成明显的病理变化。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源和禽源H5N1禽流感病毒低剂量感染对小鼠的致病差异,同时为进一步研究H5N1亚型HPAIV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和致病能力提供了相关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小鼠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禽流感SI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艳丽 周洁萍 +1 位作者 方立群 龚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03-13605,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主要因素。[方法]将家禽养殖场分为未感染和已感染2类,流动禽鸟分为易感者和具有传染性者2类,在此基础上,建立SI传播模型。[结果]n_0(初始流动禽鸟感染数)、λ(鸟-家禽养殖场的传染率)和μ(鸟-鸟传染... [目的]分析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主要因素。[方法]将家禽养殖场分为未感染和已感染2类,流动禽鸟分为易感者和具有传染性者2类,在此基础上,建立SI传播模型。[结果]n_0(初始流动禽鸟感染数)、λ(鸟-家禽养殖场的传染率)和μ(鸟-鸟传染率)3个因子对禽流感的传播速度起着重要作用。[结论]控制流动禽鸟的发病数量、减少病鸟与家禽的直接的或间接接触和给家禽注射疫苗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SI模型 家禽养殖场 候鸟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水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卵黄抗体监测
13
作者 宋晓东 宋月峰 《畜禽业》 2013年第6期60-61,共2页
为了解野生水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自然被动免疫状况,于2010—2011年,在大庆龙凤湿地分别采集绿头鸭、须浮鸥、黑翅长脚鹬三种野生水禽巢卵150、184和128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和H7两种AIV的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绿头鸭H5和H... 为了解野生水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自然被动免疫状况,于2010—2011年,在大庆龙凤湿地分别采集绿头鸭、须浮鸥、黑翅长脚鹬三种野生水禽巢卵150、184和128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H5和H7两种AIV的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绿头鸭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3.33%和14.67%,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4.55和3.45(log2);须浮鸥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4.78%和11.96%,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78和3.18(log2);黑翅长脚鹬H5和H7亚型禽流感卵黄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9.38%,平均卵黄抗体滴度分别为3.85和3.67(log2)。由此可见,野生水禽种群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接触情况是较为频繁的,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种群的病毒携带情况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水禽 高致病性禽流感 卵黄抗体 血凝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市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晓峰 凌学士 +3 位作者 钱昌银 董先敏 周佰仕 刘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8期20-23,共4页
2017年秋,我国开始采用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家禽实行强制免疫。为评价该疫苗在合肥市家禽中的免疫效果,科学制定该地区免疫计划和防控措施,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春季和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后,分别随机抽取养殖场、... 2017年秋,我国开始采用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对家禽实行强制免疫。为评价该疫苗在合肥市家禽中的免疫效果,科学制定该地区免疫计划和防控措施,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春季和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后,分别随机抽取养殖场、交易市场和自然村散养户家禽血清样品,进行3次集中抗体监测;在2018年春季集中免疫前和免疫后,选取22个固定家禽养殖场,开展定点抗体监测。集中监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场点合格率从2017年秋季的48.0%,分别提高到2018年春季的96.6%和秋季的95.5%,2018年的H5、H7亚型个体合格率均高于2017年秋季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点监测结果显示:免疫后21d,H5亚型禽流感抗体个体合格率由92.6%降到58.2%,但60d后又大幅回升到90.8%,差异极显著(P<0.01);而H7亚型抗体合格率却直线上升,个体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防护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H5和H7亚型抗体场点合格率和个体合格率,使其达到免疫保护水平,因此应继续加强该疫苗的免疫、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抗体监测 (H5+H7)二价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鸡鸭红细胞作血凝抑制指示剂检测鸭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昌银 程帮照 +1 位作者 季晶晶 刘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 ]分别以鸡和鸭红细胞(RBCs)作指示剂,检测鸭体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对360份鸭血清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Re-6株)HI抗体检测时,分别使用1%鸡红细胞悬液和1%鸭红细胞悬液做指示剂,... [目的 ]分别以鸡和鸭红细胞(RBCs)作指示剂,检测鸭体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在对360份鸭血清进行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Re-6株)HI抗体检测时,分别使用1%鸡红细胞悬液和1%鸭红细胞悬液做指示剂,观察结果,计算阳性率、阳性一致性、阴性一致性、符合率,并进行Kappa检验。[结果 ]1%鸭红细胞悬液作指示剂的阳性率(76.7%)显著高于鸡的(5.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共同检出13份抗体阳性和76份阴性,阳性一致性为61.9%(95%置信区间:41.1%–82.7%),阴性一致性为22.4%(95%置信区间:18.0%–26.9%),符合率24.7%(95%置信区间:20.3%–29.2%),Kappa值为-0.023(95%置信区间:-0.051–0.004)。[结论 ]2种红细胞作指示剂的检测结果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结果一致性强度为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pa检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 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安平 任安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评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对在农村地区开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健康传播措施进行探讨。方法设计人禽流感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两次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分别于项目实施前、后对... 目的评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项目"的实施效果,对在农村地区开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健康传播措施进行探讨。方法设计人禽流感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两次重复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分别于项目实施前、后对目标人群进行两次调查,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目标人群对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核心知识的知晓、态度及高危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学生禽流感知识正确回答率干预前与干预后明显提高。"不接触禽类"干预前为43.6%,干预后为88.3%。"远离禽类粪便"干预前为54.2%,干预后为97.7%。社区高危人群禽流感知识干预后知识来源途径广泛,各途径获得知识的人数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尤其是来源于小册子,妇女主任及其他村干部、小学生者达100%。结论知识正确掌握率,不论学生、社区高危人群,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大幅度的提高,说明传播策略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学生 高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云南省建水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苗 周玉照 +2 位作者 普星星 刘世高 张以芳 《现代畜牧兽医》 2019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了解建水县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新城疫(ND)的免疫效果及疫情动态,本试验随机从8个乡镇中的规模化鸡场和散养户中共采集了1200份鸡血清,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抗体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建水县2017~2019年ND的抗... 为了解建水县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新城疫(ND)的免疫效果及疫情动态,本试验随机从8个乡镇中的规模化鸡场和散养户中共采集了1200份鸡血清,采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抗体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建水县2017~2019年ND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4.17%、98.67%、90%。HPAI H5亚型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5%、99.67%、90.33%;HPAI H7亚型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5%、99.67%、90.33%。其中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李浩寨乡、曲江镇、面甸镇、甸尾乡、临安镇8个乡镇ND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25%、96.88%、98.5%、80%、98%、98.33%、72.5%、96.07%;HPAI H5亚型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63%、94.38%、96%、85%、96%、93.33%、77.5%、97.5%;HPAI H7亚型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63%、94.38%、96%、85%、95.5%、93.33%、77.5%、97.5%。8个乡镇的ND和HPAI(H5、H7)抗体合格率到达到国家农业部规定的标准。这些为该地区ND和HPA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ND) 高致性禽流感(hpai) HA 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延平区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郑丽英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25-27,共3页
2018-2021年对延平区不同场户、不同禽种、不同季节饲养的家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高于散养户,鸡免疫抗体高于鸭,春季免疫抗体高于秋季,但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别不大。通... 2018-2021年对延平区不同场户、不同禽种、不同季节饲养的家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规模养殖场免疫抗体高于散养户,鸡免疫抗体高于鸭,春季免疫抗体高于秋季,但H5、H7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别不大。通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免疫抗体监测,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禽流感 抗体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