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温交替海洋环境下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的腐蚀失效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荣涛 张亮 +8 位作者 汪永宏 陈世露 季星红 池汕 许金亮 郭春江 段龙汉 燕峰 解志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为探究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在高低温交替海洋环境中的腐蚀损伤和退化机理,通过设计高-低温氧化交替和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试验,对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腐蚀损伤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750℃高-低温交替氧化50次循环后,涂层... 为探究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在高低温交替海洋环境中的腐蚀损伤和退化机理,通过设计高-低温氧化交替和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试验,对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腐蚀损伤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750℃高-低温交替氧化50次循环后,涂层在氧化试验中发生氧化侵蚀,但表面结构完整性并未受到破坏。试验结束后合金质量仅增加了3.87 mg/cm^(2),表明涂层有效抑制了氧气向内部发生扩散,避免了基体遭受氧化侵蚀。在50次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循环过程中,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发生了严重的腐蚀降解,试验结束后合金质量高达13.52 mg/cm^(2)。氧化层结构因长期的盐雾侵蚀导致表面松动,萌生腐蚀孔洞甚至发生脱落。随着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循环次数的增加,引起涂层损伤的临界反应由氧化侵蚀转变为热腐蚀。混合盐共晶反应生成的氯气作为催化载体,加速了氧化产物的生长,证明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在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环境下的抗腐蚀性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CrAlY/AlSiY复合涂层 海洋环境 高-低温氧化交替 高温氧化-酸性盐雾交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氧化对粉末高温合金微观结构和疲劳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禄 余志伟 +4 位作者 陈阳 张磊成 江荣 田高峰 宋迎东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200,共16页
为了探究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表面氧化对其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粗晶(Coarse grain,CG)和细晶(Fine grain,FG)材料开展氧化时间对其疲劳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通过在700℃空气环境下开展不同时长的高温... 为了探究涡轮盘用粉末高温合金表面氧化对其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第三代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粗晶(Coarse grain,CG)和细晶(Fine grain,FG)材料开展氧化时间对其疲劳性能影响机理的研究。通过在700℃空气环境下开展不同时长的高温预氧化实验和低周疲劳(Low-cycle fatigue,LCF)实验,使用SEM和EDS表征LCF断口、表面氧化层结构成分及其强化相形貌变化,揭示LCF裂纹萌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层厚度随氧化时间而增加,氧元素以氧化侵入的形式进入基体;相同氧化时间下,CG抗氧化性能优于FG;疲劳裂纹萌生于氧化侵入和亚表面夹杂物等应力集中部位,在实验温度下LCF寿命受氧化作用和夹杂物共同影响;高温氧化作用下氧化层呈现分层结构,外层为NiO,中间层为含有Cr_(2)O_(3),TiO_(2)等复杂氧化物及尖晶石相(NiCr_(2)O_(4))的混合层,内层为Al_(2)O_(3);CG二次γ’相氧化后平均尺寸增加,FG二次γ’相平均尺寸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两种组织氧化后在晶界附近均观察到长条状的二次γ’相,表明高温氧化作用下晶界优先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 低周疲劳寿命 高温氧化 强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幸红 胡平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7-31,25,26,共7页
研究了多种强韧化方法以提高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性能,包括碳化硅晶须增强增韧、石墨软相增韧和氧化锆相变增韧。同时,还研究了碳化硅含量对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锆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材料... 研究了多种强韧化方法以提高超高温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性能,包括碳化硅晶须增强增韧、石墨软相增韧和氧化锆相变增韧。同时,还研究了碳化硅含量对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晶须和氧化锆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热冲击临界温差,而石墨软相的引入对抗冲击临界温差的影响不大,但显著提高了裂纹扩展阻力和强度保持率。高SiC含量超高温陶瓷材料在1 800℃以下具有的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在更高的温度下,高与低的SiC含量对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均不利,通过优化材料的组分以降低材料表面温度是提高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陶瓷材料 强韧化 抗热冲击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鸽 邬国英 余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31,共3页
生物柴油是一种由可再生原料如植物油脂等制得的替代柴油用燃料 ,比柴油更易氧化。对生物柴油进行加速氧化 8h ,定时取样分析其氧化油的过氧化值、运动粘度 (40℃)和酸值。考察了氧气流量、金属以及不同原料等情况下生物柴油的氧化速率 ... 生物柴油是一种由可再生原料如植物油脂等制得的替代柴油用燃料 ,比柴油更易氧化。对生物柴油进行加速氧化 8h ,定时取样分析其氧化油的过氧化值、运动粘度 (40℃)和酸值。考察了氧气流量、金属以及不同原料等情况下生物柴油的氧化速率 ,同时与 0 # 柴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生物柴油随氧气流量改变 ,氧化安定性较好 ,且与 0 # 柴油的变化趋势一致 ;但在有金属如铜存在时 ,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下降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氧化安定性 脂肪酸甲酯 O2流量 氧化过程 清洁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测量汽油辛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泽祥 娄方 +2 位作者 杨官汉 王刚 刘勇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利用计算机技术采集信号并经平滑、滤波等处理 ,得到烃类局部氧化参数。选取烃类局部氧化物理参数 (氧化诱导期、最高反应温度 )来表达并计算汽油辛烷值 ,并根据所建立的关系式测定汽油辛烷值。与标准实验比较 。
关键词 应用 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 测量 汽油 辛烷值 局部氧化 平滑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TiO_2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峰 王建 郑琳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0-563,共4页
目的确定催化剂制备和染料废水处理合理条件.方法以稀土元素La3+和非金属元素S为掺杂剂,制备La3+-S-TiO2催化剂,采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3.0,La3+-S-TiO2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S掺杂量为1.2%、La3+... 目的确定催化剂制备和染料废水处理合理条件.方法以稀土元素La3+和非金属元素S为掺杂剂,制备La3+-S-TiO2催化剂,采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为3.0,La3+-S-TiO2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S掺杂量为1.2%、La3+掺杂量为0.5%,450℃煅烧2 h,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96.2%.结论 La3+-S-TiO2光催化剂对染料废水具有较高的脱色效果,其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制备高效、廉价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寻求更好的TiO2光催化剂改性技术,从而使之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难生物降解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La3+-S-TiO2光催化剂 双元素掺杂 光催化氧化技术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含硫污水三级除硫技术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范伟 高继峰 刘畅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7期55-58,共4页
普光高含硫气田产出污水H2S质量浓度高达1 000 mg/L以上,需进行深度处理使H2S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此,在污水处理中采用三级除硫技术,即一级气提、二级氧化、三级絮凝沉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三级除硫工艺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污... 普光高含硫气田产出污水H2S质量浓度高达1 000 mg/L以上,需进行深度处理使H2S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此,在污水处理中采用三级除硫技术,即一级气提、二级氧化、三级絮凝沉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三级除硫工艺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污水气提塔极易出现堵塞,次氯酸钠氧化除硫效果逐渐变差,絮凝沉降效果显著降低。通过技术优化,在一级气提处理过程中采用分离器溶硫热洗解堵新工艺,避免了气提塔堵塞;在二级氧化除硫工艺过程中,采用双氧水替代次氯酸钠,保证了弱碱性环境中二价硫的迅速氧化;在三级絮凝沉降除硫工艺中,优化了除硫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的配比,实现了气田含硫污水的100%处理,处理后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小于10 mg/L,达到B2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含硫污水 水处理 气提 氧化 絮凝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针布磨损机理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许鑑良 《纺织器材》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为了提高金属针布的使用寿命,开发高耐磨金属针布齿条,介绍目前国内对金属针布磨损机理研究以及研究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几种不同材质新型金属针布齿条的微观形貌;通过对涡流纺和静电纺用分梳辊金属针布齿条进行电镜微观形貌观察和磨损... 为了提高金属针布的使用寿命,开发高耐磨金属针布齿条,介绍目前国内对金属针布磨损机理研究以及研究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几种不同材质新型金属针布齿条的微观形貌;通过对涡流纺和静电纺用分梳辊金属针布齿条进行电镜微观形貌观察和磨损量测定,推断磨损机理;根据耐磨度、材质、金相组织和表面粗糙度等,分析影响金属针布磨损的因素。提出:在常规纺纱中,金属针布的磨损是以软磨料反复冲击疲劳和氧化腐蚀相结合为主的磨损,但也存在硬磨料犁耕磨损;在静电纺纱中,分梳辊金属针布的磨损为电化学腐蚀;在化纤纺中,除软磨料冲击疲劳对金属针布的磨损外,还存在化学腐蚀磨损;影响金属针布磨损的主要因素有齿条表面氧化皮、表面粗糙度、钢材成份、金相组织、梳棉机高速高产以及小隔距、强分梳纺纱技术和高温高湿的纺纱环境等,为研究金属针布齿条选材、制造工艺和表面处理,延长金属针布使用寿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针布 齿条 磨损机理 分梳辊 磨粒磨损 冲击疲劳磨损 氧化腐蚀 电化学腐 表面粗糙度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