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高新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机制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欧阳峣 谢北辰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7,共18页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文章采用1995—2019年中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验证了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高新区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高新区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下呈现差异化的结果,相较于大城市而言,特大和中小城市高新区的建设更好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从城市区域划分来看则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创新效应是高新区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高新区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了所在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制定高新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空间溢出效应 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与构”:面向精细化治理的开发区产业空间重构研究
2
作者 朱凯 袁昊煊 王兴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8,共9页
存量空间优化是新时期城市空间利用的重点方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在加快产业空间重构、承载产业转型方面的现实需求日益凸显。通过对开发区产业空间精细化治理的理论溯源和实践诉求的梳理,从条件与主体双视角出发,归... 存量空间优化是新时期城市空间利用的重点方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在加快产业空间重构、承载产业转型方面的现实需求日益凸显。通过对开发区产业空间精细化治理的理论溯源和实践诉求的梳理,从条件与主体双视角出发,归纳出现阶段影响开发区产业空间重构的主导因素为原料、环境、政策、经营、交通、同源企业和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推演开发区产业空间的“解”逻辑,理清“构”思路,并构建7类不同影响因素导向下的产业空间单元。以杭州高新区为实证对象,利用核密度分析和异常值分析等方法,对其产业空间进行聚类和单元化重构,系统总结不同单元的典型属性以及开发区产业空间精细化治理的要点,以期为国内其他开发区的功能转型和空间重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重构 产业空间 精细化治理 杭州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智能化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实验研究
3
作者 谢锐 李天任 王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智能化能够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且该政策与宽带中国战略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具有联动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提供三个关键的支撑条件促进数据智能化技术的采用:基础设施支撑为数据价值实现提供物理基础,技术服务支撑降低企业采用成本,制度环境支撑优化要素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智能化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易促进智能产业发展,且更易催生出大规模的智能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智能化在促进地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智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智能产业占比,优化了地区智能产业结构。本研究评估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科技产业政策,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数据智能化 智能产业发展 大数据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4
作者 许骞 李梦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008—2021年间中国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上来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因此,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综合改革力度,对于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信贷可得性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WM-TOPSIS产业开发区内工业企业邻避效应分析
5
作者 熊鸿斌 程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4,共8页
产业开发区内多发环境污染导致的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中工业企业是主要的邻避设施,目前对该类邻避效应的研究及对邻避效应大小的定量评价方法尚不完善。文章以合肥市高新区为例... 产业开发区内多发环境污染导致的邻避(not in my backyard,NIMBY)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中工业企业是主要的邻避设施,目前对该类邻避效应的研究及对邻避效应大小的定量评价方法尚不完善。文章以合肥市高新区为例,以区域内的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新的邻避效应评价方法。在评价体系中,将企业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大气防护距离也作为邻避效应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最优最劣决策法(best-worst method,BWM)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逼近理想解对不同工业企业的邻避效应大小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和大气防护距离是影响邻避效应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该评价方法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为决策者解决产业开发区的邻避问题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开发区 邻避(NIMBY)效应 最优最劣决策法(BWM)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川市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季节性来源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力元 张亚楠 +5 位作者 钟佳浩 郭巍 张月 王鉴月 吴维鹏 薄雅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 以汾渭平原中小城市铜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监测的方法测定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环境VOCs组分浓度(共计115种),梳理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污染时间序列与季节性变化特征,运用PMF模型解析VOCs的主要来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量化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计算毒性VOCs的危害指数(HI)和终生癌症风险(LCR).结果表明,监测期间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春、夏和冬季φ(TVOCs)均值分别为(69.03±47.48)×10^(-9)、(92.66±37.54)×10^(-9)和(134.90±74.58)×10^(-9),各季节排名前三的组分表现一致(烷烃>烯烃>芳香烃).PMF源解析结果显示,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气VOCs来源以化工企业、机动车、燃烧排放为主(贡献均超过20%),但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OFP评估结果表明,OVOCs是各季节贡献最大的组分,主要贡献物种为乙醇、乙醛和乙烯等.春、夏和冬季VOCs经呼吸摄入致癌风险为1.57×10^(-5)~8.42×10^(-5),非致癌风险均高于可接受水平(HI>1),表明此环境中的暴露人群存在轻微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其中,丙烯醛危害指数尤其突出(HI>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川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组分分析 来源解析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约束下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县域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王楠 许岳香 +5 位作者 姚国慧 陈逸聪 刘臣炜 江伊 巩子毓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0-459,共10页
探析生态安全约束下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以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六县”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15—2022年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的耦... 探析生态安全约束下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以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六县”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和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15—2022年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对2023—2030年耦合协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15—2022年“六县”生态安全指数和产业发展指数总体均波动上升,2022年除长兴县外,其他县(市)生态安全指数均高于产业发展指数。(2)2015—2022年生态安全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趋势,2022年最高的为安吉县(0.760),最低的为郎溪县(0.661)。(3)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量、产业结构是“六县”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度提高的主要阻碍因素,其中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和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4项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4)到2030年,“六县”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均达到高水平协调,最低的为郎溪县(0.983)。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全面塑造生态友好型产业布局、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类似地区的县域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 产业合作区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及生产机械化概况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庆旭 欧阳安 +3 位作者 陈永生 付菁菁 陈晓 王振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针对中药材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薄弱、亟需关键技术攻关与加强装备创新现状,分析西北道地中药材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种植土地碎片化严重、种植品类模式多样化、关键环节机械化较低、种植投入高且风险大和机具生产企业发展难等,从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模式标准化、主要品种关键作业环节优先突破、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推动西北地区企业增量高质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为我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将逐步推进西北道地产区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西北道地产区 中药材机械化 政策扶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街区建设的双向规划技术框架构建与实践——以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9
作者 刘玮 任天漪 +1 位作者 曹静 祝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共8页
基于当前我国开发区空间转型升级的目标,将建设开放街区确立为开发区空间转型升级的规划策略之一,并构建开发区开放街区建设的双向规划技术框架。首先,自上而下地构建街区开放适宜度评价体系,对街区地块开放适宜度进行评价,并划分出3类... 基于当前我国开发区空间转型升级的目标,将建设开放街区确立为开发区空间转型升级的规划策略之一,并构建开发区开放街区建设的双向规划技术框架。首先,自上而下地构建街区开放适宜度评价体系,对街区地块开放适宜度进行评价,并划分出3类开放模式;其次,根据划分结果,自下而上地研究提出街区空间要素的改造措施;最后,综合两方面结果,制定各地块开放街区建设的设计导则,以此保障开发区内各开放街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以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该框架的可操作性进行验证,旨在为开发区空间转型升级提供开放街区规划的新范式,有效指导街区精细化再开发,推动产城融合空间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街区 产城融合 转型升级 开发区 规划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10
作者 张森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1,157,共10页
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是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纵深推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随着自贸试验区由“扩容”向“提质”转变,其差别化探索也将进入深化提升阶段。当前,自贸试... 持续深化差别化探索是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纵深推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随着自贸试验区由“扩容”向“提质”转变,其差别化探索也将进入深化提升阶段。当前,自贸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面临新背景、新任务和新要求,存在顶层设计、改革自主权限、产业支撑能力和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自贸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的提升策略为:完善自贸试验区的顶层设计与考评体系以明确差别化探索方向,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自主权限以激发差别化探索动力,加快培育自贸试验区的特色产业集群以强化差别化探索支撑,健全自贸试验区的多维联动发展机制以增强差别化探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差别化探索 自主权限 产业支撑 联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生态关键区识别研究--以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11
作者 徐曦 钱静 印玉琴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36-44,共9页
生态关键区作为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区域,其研究对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SPA法提取生态源地,并结合... 生态关键区作为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区域,其研究对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SPA法提取生态源地,并结合景观连通性对生态源地进行重要性分析,耦合多源数据利用MCR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利用电路理论识别重要生态节点,将重要生态源地及高电流密度重要节点作为生态关键区并进行分级,对照识别结果与遥感影像,基于道路、用地等划分关键区范围、标记实际位置。最终识别出研究区生态关键区50处,其中一级生态关键区11处,二级生态关键区39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格局优化、生态保护优先级、分类保护、保护利用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为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节点 生态关键区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金凯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7,共9页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外部动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以改革开放创设良好国际环境的开路先锋,是以制度型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示范。文章通过分析自由贸易试验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机理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契合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定位。为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新质生产力的先行驱动作用,未来应从单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跨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视角出发,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特色产业,布局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产业体系;推进区域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促进科技协同创新,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协同联动,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链和产业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与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战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 自主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1997—2021年中国省级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能显著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且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对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大。因此,中国应继续鼓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扩围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升格政策与区域创新“增量提质”——基于区县层面和修正专利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兵 张露文 +1 位作者 周宏伟 张树锋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4,共11页
本文基于2007—2018年区县层面的修正专利数据,采用渐进式多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开发区升格政策对区县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区升格政策使所在区县专利申请数和被引用次数分别增加23.22%和20.25%,推动开发区扮演产学... 本文基于2007—2018年区县层面的修正专利数据,采用渐进式多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开发区升格政策对区县创新“质”与“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区升格政策使所在区县专利申请数和被引用次数分别增加23.22%和20.25%,推动开发区扮演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角色,激发域内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化与一体化,进而实现创新成果与实体产业的有机融合;升格政策通过政策优惠效应、企业成长效应和集聚效应等渠道提升所在区县的创新水平,其效果因专利类型、开发区类别和规模及地区政府效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后,进一步的分析证实升格政策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升格 区县创新“质”与“量” 产学研协同创新 集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基于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瑜 焦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以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这一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发现: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以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这一政策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研究发现: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通过提高创业活跃度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政策的实施效果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等行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同时在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影响较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如何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 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创业活跃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测度与产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旖琳 吴相利 王丽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85-6002,共18页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 以9个国家重点森林生态功能区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化和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及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耦合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MGWR模型等方法,从县域尺度测度生态功能区建设12年来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及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分析产业化、生态化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异及动态演化趋势,剖析影响产业生态化发展因素为产业生态化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1)12年间产业生态化呈低水平的小幅上升态势,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发展态势。不同功能区间产业生态化水平及产业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差异均较大,不同功能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发展变化的主要内部动因存在较大差异;产业化水平和生态化水平总体均呈小幅上升态势,产业化总体水平低于生态化水平,9个功能区间的最大差距均呈先下降收敛后上升发散的态势;产业生态化、产业化、生态化水平均表现为前一阶段增长快于后一阶段,且后一阶段增速下滑幅度大。(2)12年间产业化与生态化系统二者协调度实现由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提升,9个功能区间协调水平最大差距呈持续上升发展态势。186个县域样本总体协调水平分布呈以初级、中级协调为主,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良好协调县份少的“纺锤”形态;产业化增长速率快于生态化增长速率,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速率的剪刀差呈小幅下降态势,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间差异逐渐缩小,趋向于共同发展阶段。(3)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财政自给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向影响,且城镇化率为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正向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水平 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森林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行业—开发区”的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梦琳 仇方道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企业—行业—开发区不同尺度的产业协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企业尺度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从企业—行业—开发区多尺度视角分析了2002—2022年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 企业—行业—开发区不同尺度的产业协同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企业尺度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从企业—行业—开发区多尺度视角分析了2002—2022年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淮海经济区产业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空间集聚格局,表现为以济宁、徐州、临沂、宿迁为核心的点状集聚形态;②淮海经济区以商贸物流、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为典型优势行业,产业存在空间分布、集聚尺度与集聚强度差异;③国家级开发区产业集聚指向性比省级开发区更强,高级化态势更显著,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水平高于高新技术开发区;④淮海经济区产业空间集聚具有企业—行业—开发区协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转型 空间格局 产业集聚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雪 曹庆楼 《农业展望》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贵州省作为中国辣椒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然而,目前贵州辣椒产业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存在系列问题。在上游方面,辣椒育种技术相对滞后,研发不足,导致品种更新缓慢,限制了... 贵州省作为中国辣椒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辣椒“两带五区”产业链布局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然而,目前贵州辣椒产业链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存在系列问题。在上游方面,辣椒育种技术相对滞后,研发不足,导致品种更新缓慢,限制了辣椒产业的发展。在中游方面,辣椒种植地分散、基地规模小,种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规范化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指导,影响了贵州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下游方面,辣椒产业链的批发环节主要还是以传统的产地采购和批发市场交易为主,缺乏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手段。基于此,促进贵州辣椒产业链的发展,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辣椒集约化管理,实现种植和生产规模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种苗技术,提升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推动辣椒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第二,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种植主体的技术素养,促进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完善辣椒产业链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提高批发环节的效率和透明度。第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贵州辣椒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加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辣椒 “两带五区” 产业链布局 标准化生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绿色经济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慧群 宋国柱 +2 位作者 刘亭亭 孙文松 王新雅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88-89,91,共3页
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辽东绿色经济区的支柱性产业,该文对辽东绿色经济区道地药材产业现状进行概述,指出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辽东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辽东 绿色经济区 道地药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刘建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 选取2000—2021年中国292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就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效应,并主要通过金融发展和有效政府干预发挥促进作用;自贸试验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物流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中较数字经济发展低的城市更为显著。未来,应统筹推动不同自贸试验区产业协同,在金融、物流、数字经济等方面加大优化布局,助力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发展 物流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