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培培 柴洪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方面介入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 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方面介入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基于2013—2021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中介效应检验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四川、山东、河南较高;数字普惠金融及其3个子维度均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作用,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科技水平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效应研究
2
作者 陈红 王焱荣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责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主产区农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利用2011一2021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 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责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主产区农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利用2011一2021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粮食主产区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趋势呈现上升的态势;②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主产区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③数字普惠金融对主产区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存在马太效应,即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强度大。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于农业绿色生产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农户数字普惠金融的素养、建设灵活的信用评级系统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绿色发展 粮食主产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背景下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及应对策略
3
作者 汤洋 徐博文 李美娇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49-51,共3页
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背景,针对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中融资、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困境,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梳理了普惠金融助力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可行性。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提出了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为推... 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背景,针对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中融资、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困境,从理论和现实层面梳理了普惠金融助力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可行性。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提出了黑龙江乡村食品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为推动乡村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黑龙江 乡村食品产业 融资 食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李燕杰 《浙江金融》 2024年第12期72-80,共9页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且在效果上存在区域异质性。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数字人才储备规模与...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深入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且在效果上存在区域异质性。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数字人才储备规模与科研创新两大动力,共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鼓励数字技术创新与人才建设,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村产品销售数字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人才储备规模 科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向仙虹 张瀚月 杨国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共18页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立足空间视角,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空间效应。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能够在规模和效率上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即对邻近地区表现为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对相似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进一步对政策红利的扩散效应进行分解,发现空间红利溢出具有叠加效应,即在试点城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对非试点城市,激发了“1+1>2”的倍增效应,实现政策试点强强联合。“宽带中国”战略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及创业活跃度来促进包容性低碳发展;在科教资源较好、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和人口集聚越明显的城市中,“宽带中国”战略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战略 包容性低碳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创业活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责任履行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永钢 张晓彤 郭静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企业ESG责任履行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对国有企业、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在经过...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企业ESG责任履行对其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责任履行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对国有企业、污染行业的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在经过稳健性以及内生性检验之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积极履行ESG责任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声誉两个途径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还考察了数字金融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企业ESG责任履行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关系,其中,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的调节效应比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环境和社会层面责任的履行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责任履行 高质量发展 企业声誉 融资约束 数字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金融视角下饲料企业的融资缓解路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嘉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普惠金融是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其中饲料企业直接影响种养行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所以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传统金融背景下,饲料企业容易遇到资金短缺等情况,除了与金融供求失衡有关外,还在于饲料企业本身... 普惠金融是为社会特殊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其中饲料企业直接影响种养行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所以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在传统金融背景下,饲料企业容易遇到资金短缺等情况,除了与金融供求失衡有关外,还在于饲料企业本身存在管理不善、融资渠道单一、缺少可抵押资产等原因。在融资受阻的情况下,饲料企业的现金流较为紧张,难以扩大生产规模。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立足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饲料企业的融资缓解路径,从而筹集更多资金,推动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饲料企业 融资 缓解路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与分析——以宁夏为例
8
作者 闫小芳 何文虎 +2 位作者 张红 张虎强 马彤桐 《浙江金融》 2024年第3期70-80,共11页
为了精准评估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选择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量增、面扩、价降、质提等四个方面,构建更为全面的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算术加权法测算出2012~2022年宁... 为了精准评估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本文选择从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量增、面扩、价降、质提等四个方面,构建更为全面的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算术加权法测算出2012~2022年宁夏13个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及四个分类指数。研究表明,宁夏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县域间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各县域绝对值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四大分类指数中“量增”指数得分增长最快,“面扩”指数次之,“价降”与“质提”指数增长相对缓慢。建议进一步加大县域金融资源供给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县域普惠金融发展措施、优化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普惠金融 发展指数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开发区与城市普惠金融: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9
作者 杨经国 陈健聪 +1 位作者 马源嘉 谷任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9,共13页
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区域性产业政策,经济开发区对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尚未定论。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金融许可证信息,并结合城市统计年鉴和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等数据分析经济开发区对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 作为一项应用广泛的区域性产业政策,经济开发区对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尚未定论。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搜集金融许可证信息,并结合城市统计年鉴和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等数据分析经济开发区对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经济开发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发展,且其结果是稳健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级开发区比国家级开发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中西部地区设立经济开发区比其他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开发区的设立通过提高财政支出占比、推动交通基础建设和提高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这三个渠道促进了我国城市普惠金融的发展。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开发区政策的优化、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区 普惠金融 网络爬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苏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0-23,28,共5页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是助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加大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助推...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是助推“三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加大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助推“三农”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激发“三农”发展活力,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三农”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永团 杨道伟 +1 位作者 凤兰 张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66,共9页
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经。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因此,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我国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1... 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经。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因此,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我国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1个地级资源型城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并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选用中介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分布区域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促进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对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无显著作用;从发展阶段看,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研究结论,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和提高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基于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亭 李闻涛 +1 位作者 郑晶如 张一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4,共17页
论文基于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利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并系统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农地流转数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 论文基于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视角,利用2016-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影响,并系统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农地流转数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升农地转入与转出概率,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农地有偿流转,且有利于农地长期流转。进一步分析,采用工具变量条件混合回归(CMP)方法克服数字普惠金融的内生性问题,并结合Heckprobit模型和Eprobit模型纠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经过替换解释变量、控制地区与时间交互固定效应等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业生产投资、非农就业与信息互动推动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且对于高人力资本农户与非正式规范较弱的村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地流转市场发育 有偿流转 长期流转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王晓营 《山东纺织经济》 2024年第11期1-4,13,共5页
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数字化和普惠性的优势,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得性,有助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4-2020年山东省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 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数字化和普惠性的优势,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得性,有助于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4-2020年山东省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山东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显著作用,并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上也均显著,且三者中覆盖广度的促进作用最大。最后,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普惠金融及其本质特征 被引量:66
14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 普惠金融是引领、规范与实现金融发展的,突出强调秉持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突出强调彰显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而生,突出强调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的一种共享的金融发展方式。对普惠金融概念的再界定回答了普惠金融是什么及其本质性特征是什么等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辨析了其与小微金融、扶贫金融、农村金融等相关概念的混淆,对规范普惠金融相关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了吗?——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胡德宝 苏基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31,共9页
笔者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金融发展能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相对收入。其中,收入差距下... 笔者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间不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金融发展能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相对收入。其中,收入差距下降的28.53%可归因于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而剩下的71.47%是由于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所致。从区域上来看,金融发展均缩小了收入差距,但影响程度存在地区差异。其中东部金融发展水平最高,对降低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也最大,中西部的影响效应依次递减。本文最后从发展普惠金融、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和加强金融对教育均等化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差距 金融抑制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83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84
16
作者 唐文进 李爽 陶云清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9,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83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及其各维度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瓶颈,具有门槛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区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效应从东部到中西部逐级增强。因而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力度,尤其要重视增加落后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和提升其数字化程度,同时,也要防止数字普惠金融的过度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负的外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普惠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发展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廉永生 谭婷婷 符建华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35-44,共10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金融支持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传统金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加持下而形成的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2011...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金融支持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传统金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加持下而形成的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大、中部地区位居其后、西部地区影响最小;从影响路径上看,数字普惠金融不仅直接促进流通业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流通业领域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增加其收入水平,进而通过收入水平刺激消费,间接促进流通业发展。研究发现为中国更好地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流通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流通业发展 中介效应 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张合林 王颜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8,共10页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均呈现收敛性特征,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中部地区最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条件收敛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效应。总体表明: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 收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机理与异质特征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刚贞 陈梦洁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56,共12页
基于“双循环”视角,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机理及时空异质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在传导渠道中起中介作用;现阶段,国内需求这一传... 基于“双循环”视角,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渠道机理及时空异质特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在传导渠道中起中介作用;现阶段,国内需求这一传导渠道表现为遮掩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在跨越门槛值后才得以体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特征,可长效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其在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只在初期存在,不仅受到东、西部地区“虹吸效应”的影响,还具有负面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慧敏 李明贤 《中国林业经济》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在对普惠金融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保险的开展、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空白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保险、鼓励新型农... 在对普惠金融概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保险的开展、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金融空白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保险、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驻足农村金融市场,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创新 农村保险 发展机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