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传清 邓和顺 夏启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80,共15页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 基于2015—2022年273个地级市样本数据,利用关键数字技术专利数据衡量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考虑“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动态影响效应,从绩效角度测算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表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数智融合水平等3个角度为切口,考察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②数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数智融合来影响城市绿色发展水平;③基于城市类型、政策试点和地理区位进行异质性分析,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非低碳城市试点、智慧城市试点以及西部、东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水平。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效应,以数字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出应重点关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投入,拓展减污降碳协同推进路径;强化数字技术应用,重塑能源结构;深化数实融合,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数智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结合地理区位特征,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 协同效应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琼 刘慕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 依据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考量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中介传导途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显著;技术创新在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相对东部地区更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鉴于此,建议加大科技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加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创新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克印 王璇 王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7,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视域,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与生态3个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牵引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增长效应提高体育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结构效应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形成新优势,通过乘数效应提升体育产业总体规模和质量。提出创新路径:培育发展动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完善体制机制,激发体育企业积极主动性;释放人才活力,加快体育产业劳动者技能升级;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改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其次是农业数字化和农村数字产业化;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4)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特征,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学生评价的隐忧及其消解 被引量:1
5
作者 辛继湘 邓海晖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学生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与学生评价深度融合,使数字化学生评价呈现新样态: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走向人技协同、共同评价;评价内容从以“智育”为主走向... 学生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与学生评价深度融合,使数字化学生评价呈现新样态: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走向人技协同、共同评价;评价内容从以“智育”为主走向“五育并举”;评价方式从经验观察走向科学追踪;评价结果从文字描述走向数字画像的呈现。数字技术在给学生评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隐忧,主要体现在:无差别依赖技术,人技协同走向技术僭越,消解了“评价人”的主体性;无限度细化学生数据,全面评价走向算法固化,束缚了学生多元化发展;无边界共享学生数据,从数据追踪走向数据滥用,侵犯了学生隐私;评价反馈过度依赖学生数字画像,加剧学生竞争,遮蔽了评价的价值导向功能。数字化学生评价隐忧的消解路径: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明确在学生评价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立场,厘定数据使用范围;以学生隐私安全为底线,构建学生数据保护体系;以评价激励学生发展,探索价值导向的评价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学生评价 学生数据 技术哲学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安国俊 黄世晨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4,共10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进程中,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机遇。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我国加快绿色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进程中,带来了许多创新和机遇。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并开展实证分析,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研究结论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促进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政策与机制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融合背景下学前儿童在线美育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媛 袁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69,共8页
目的 数字技术的融合为线上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美育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美育在线教学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并急需解决。本文试图通过更合理的设计有效激发孩子的美育创造力和潜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方... 目的 数字技术的融合为线上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现代美育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美育在线教学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并急需解决。本文试图通过更合理的设计有效激发孩子的美育创造力和潜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方法 分析当前美育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几款下载量较高的产品作为竞品,通过产品分析、用户调研、研究方法的实践,设计出一套符合现阶段学前孩子学习习惯的在线教育模式。结论 随着5G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育已成为儿童美育教育发展的关键途径,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改善用户的互动体验。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和多种感官体验来推动儿童美育教育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儿童美育 线上教育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研究
8
作者 姚芳 赵锴 夏俊馨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50,共15页
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和协同转型是加快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实现途径。虽然国家已形成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的顶层政策设计,但是不同地区在具体落实层面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尚不完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57个地... 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和协同转型是加快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实现途径。虽然国家已形成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的顶层政策设计,但是不同地区在具体落实层面的扶持和激励政策尚不完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5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及门槛效应,旨在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布局“双化”协同政策,梳理重点领域实施路径,最终形成可持续性机制提供实证参考。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效率,邻近变量、工具变量及滞后一阶控制变量检验均支持该结论;绿色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存在双门槛效应,跨越门槛值后促进作用递减;以经济发展水平、企业邻近水平为门槛的单门槛效应显著,在地理、社会、制度与认知邻近水平达到一定门槛后,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因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丰富邻近维度并强化多要素耦合,出台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同支持政策,强化理念普及与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邻近理论 门槛效应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9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
10
作者 张振 王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2-58,共7页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在安全性和公平性维度上缺乏有效供给,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在系统性和人本性维...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在安全性和公平性维度上缺乏有效供给,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在系统性和人本性维度上遭遇公共危机,价值观念类和行为逻辑类认知性制度在引领性和延展性维度上面临失序风险。克服上述制度困境,需要坚持安全为基、公平为要,加强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的有效供给;坚持系统设计、以人为本,消除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的公共危机;坚持认知更新、角色重塑,化解价值观念类和行为逻辑类认知性制度的失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规制性制度 规范性制度 认知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发展探索
11
作者 黄文明 李世柱 +4 位作者 王海翔 李馨 臧秀法 刘颖 徐爱迪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7期81-84,共4页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探索,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数字化与智慧化等方...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生态高质量探索,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详细介绍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人才、农业数字化与智慧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注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提高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服务质量与效率、创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生态 高质量发展 农业数字化 农业科技研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金融要素扭曲吗?
12
作者 张林 蒋李雯 丁晓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7,共16页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缓解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地区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地区更显著,但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关注度高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能会加剧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缓解金融要素扭曲。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要素扭曲 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及建议
13
作者 汪旭晖 张涛嘉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60,共11页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亦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数字科技创新通过驱动生产力、经济结构发生革命性变革,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引领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发展。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仍面临产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部分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深,以及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数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以强化数字科技基础研究为引领、以加快数字核心技术开发和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以发挥数字平台资源配置为支撑。具体建议包括完善数字科技创新体制、强化数字科技人才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主体,以及健全数字科技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动态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杜家廷 何金凤 顾谦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72,共12页
增强发展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 增强发展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发展韧性存在差距,但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存在动态门槛效应;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存在企业、行业和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机制来看,技术创新具有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发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与地区同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发展韧性 技术创新 同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伟 汤灿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分维度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流通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生产服务次之,最后是基础服务。第二,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实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进效应。第三,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地区和内陆地区作用效果较强。因此,政府应强化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技术“蓄水池”规模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从而推动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 农业转型 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
16
作者 白翠瑾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共7页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 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是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必由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认为,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应然样态为形成数智体育教研共同体、生成数智体育教研能力、养成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建成数智体育教研队伍。数智赋能体育教研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然困境表现为体育教研员角色认知不清晰、数智体育教研能力表征不全、数智体育教研思维尚未建立、数智体育教研队伍建设缓慢。据此提出提升路径:深化角色认知,增强数智体育教研互动;依托数智技术,创生体育教研员教研能力;革新教研思维,促进体育教研员可持续发展;优化准入标准,强化数智体育教研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研员 专业化发展 数智技术 教育数字化 基础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
17
作者 蒋团标 何金盛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42,共13页
基于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重心演化和双向固定效应的收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重心演化,并检验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结果表明:“胡... 基于2014—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重心演化和双向固定效应的收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重心演化,并检验数字技术能否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结果表明:“胡焕庸线”两侧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水平高于西北侧,但差距呈现缩小态势;空间分异呈现2014—2020年较稳定状态,但2021年出现急剧上升;全局空间联动性呈现正向、双向的相关性,西北侧主要以L-L为主,东南侧以H-H为主,但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心出现向西北侧偏移的迹象,原因在于西北侧数字技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高于东南侧,加快了跨越“胡焕庸线”的可能。据此,建议持续加大“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区农村数字化基建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民数字化培训以及完善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发挥东南侧地区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胡焕庸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业高质量发展 胡焕庸线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
18
作者 张子珍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共10页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正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核心动力。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城乡... 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载体,正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的核心动力。本研究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从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渗透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产业数字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和加速技术渗透扩散,显著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新动能。异质性分析揭示,产业数字化的融合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城市层级差异,其对中部地区城市及高行政级别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制度通过提升政策适配性,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增强技术扩散能力,均能有效强化产业数字化的城乡融合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数字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只有当数字化水平突破中低发展阶段的门槛值时,才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城乡融合发展 劳动力转移 技术渗透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选择视角下新质生产力赋能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理解“新索洛悖论”的新思路
19
作者 谢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3,共14页
针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数智化发展背离之谜,基于任务的理论框架引入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将技术偏向指数内生化,推导实现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最优技术结构,为探索“新索洛悖论”成因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的适配... 针对劳动生产率增长与数智化发展背离之谜,基于任务的理论框架引入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将技术偏向指数内生化,推导实现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最优技术结构,为探索“新索洛悖论”成因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发现: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的适配关系变动引致实际技术结构对最优技术结构的偏离显著抑制劳动生产率增长,该影响不仅具有负向非线性特征,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实际技术结构偏离最优技术结构对西部及低市场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负向影响突出;反事实分析表明,从人力资本禀赋出发选择适宜技术优于根据实际技术演进方向优化人力资本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力资本构成 劳动生产率 数智化发展 新索洛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李明贤 邓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7,共9页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 在经济绿色转型进程加速和数字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关键议题。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领者,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生产的重要实践基地,已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系统评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异质性表现,并实证检验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在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其促进作用尤为显著;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融资环境缓解融资约束、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强化环境规制力度,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论文为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制定数字经济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