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食护理在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袁子睿 曾秀群 +1 位作者 谢美连 黄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8)。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子宫内膜癌高位淋巴结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高位淋巴结切除术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三维重建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少敏 王文娟 +3 位作者 宿淑臻 柳林 孙凤仪 薛迎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91例经术前盆腔MRI检查显示淋巴结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规划组(46例)和系统切除组(45例)。采用多模态影像学手术规划系统进... 目的探讨MRI三维重建术前规划对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91例经术前盆腔MRI检查显示淋巴结大小正常或轻度肿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规划组(46例)和系统切除组(45例)。采用多模态影像学手术规划系统进行规划,指导淋巴结定位切除。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时复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规划组盆腔淋巴结切除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系统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前规划组的目标淋巴结全部切除,而系统切除组中2例漏切淋巴结。结论通过术前MRI三维重建定位和规划,术中可以成功发现并切除目标淋巴结,有效防止漏切,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准确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术前规划 数字化三维重建 磁共振成像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夏连钱 孙陆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血清炎性指标、血清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7.63±6.24)ml、术后引流量(24.32±2.05)ml较对照组的(122.25±9.52)、(30.23±2.63)ml少,手术时间(136.15±7.16)min、术后排气时间(3.14±0.26)d、肠鸣音恢复时间(2.34±0.43)d、恢复饮食时间(68.74±4.23)h、住院时间(10.42±1.16)d均较对照组的(141.05±8.75)min、(4.25±0.55)d、(3.58±0.75)d、(87.36±5.52)h、(15.27±1.44)d短(P<0.05)。两组肿瘤分期Ⅰ、Ⅱ期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肿瘤分期Ⅲ期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左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右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5.11±2.02)、(21.06±2.14)、(18.87±1.42)、(24.23±2.14)个,均多于对照组的(17.58±1.36)、(12.25±1.23)、(16.25±1.26)、(18.54±1.52)个(P<0.05)。术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为(28.85±2.12)pg/ml,C反应蛋白(CRP)为(12.36±1.42)mg/L;研究组IL-6为(17.96±1.63)pg/ml,CRP为(8.64±1.15)mg/L,研究组IL-6、CRP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对照组肾上腺素为(99.87±7.58)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176.52±9.36)pg/ml,皮质醇为(24.63±2.14)pg/ml;研究组肾上腺素为(64.25±4.31)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87.56±5.15)pg/ml,皮质醇为(13.54±1.63)pg/ml,两组较术前均有所升高,而研究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较对照组(31.03%)低(P<0.05)。结论在结肠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改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减少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数量 胃肠道功能 血清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法保留左结肠动脉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毛郁琪 常剑 邱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四步法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分析四步法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四步法”在保留LCA基础上进行手术,对照组在不保留LCA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和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NO.253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癌细胞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四步法保留LCA用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率,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保留LCA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彭文定 苗辉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55-265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并于1 y后随访复发的cN0期PTMC患者41例作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相同治疗,但1 y后随访未见复发的cN0... 目的:探讨影响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并于1 y后随访复发的cN0期PTMC患者41例作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相同治疗,但1 y后随访未见复发的cN0期PTMC患者71例作为未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叶切除术±峡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gAb)水平。收集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N0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年龄、最大肿瘤直径、术前血清TSH水平、TgAb阳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MI、是否多灶、是否被膜/腺外侵犯、TPOAb阳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最大肿瘤直径、TSH水平、TgAb阳性均是cN0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年龄<45岁、最大肿瘤直径≥5 mm、术前血清TSH水平升高、TgAb阳性是cN0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TSH水平对cN0期PTMC切除术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0 PTMC 切除术后 复发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术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贾贵清 赵高平 +2 位作者 罗斌 李杭 王康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术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侧方淋巴结情况分为MRI阳性(淋巴结长径≥5 mm)组17例、MRI阴性(淋巴结长径<5 mm)组23例。两组均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侧方... 目的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术侧方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侧方淋巴结情况分为MRI阳性(淋巴结长径≥5 mm)组17例、MRI阴性(淋巴结长径<5 mm)组23例。两组均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侧方淋巴结清扫直肠癌根治术(Dixon),观察并记录两组清扫侧方淋巴结区域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侧方淋巴结转移数量、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数,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排尿障碍和淋巴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侧方淋巴结清扫时间59.88 min,清扫侧方淋巴结267枚,其中转移淋巴结15枚,淋巴结总转移率5.61%,7例患者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平均住院时间7.73天,术后分别有2例患者发生淋巴漏、3例患者发生排尿障碍。与MRI阳性组比较、MRI阴性组侧方淋巴结转移率、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降低(P均<0.05),两组间侧方淋巴结清扫时间、清扫侧方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后淋巴漏及排尿障碍发生情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于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安全、便捷、可操作性强。MRI检查中侧方位淋巴结长径≥5 mm的直肠癌患者应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癌根治术侧方淋巴结清扫 直肠癌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侧方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整块切除原则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京安 贺建业 +1 位作者 伍冀湘 李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 目的:探讨整块与分块切除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腔镜辅助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62例资料,前24例先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继而在纳米碳示踪下行中央区淋巴结分块清扫(分块切除组),后38例将患侧腺叶、峡部、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一次完成(整块切除组)。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整块切除组较分块切除组手术时间长[(86.1±10.0)min vs .(73.5±8.9) min,t=4.997,P=0.000],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整块切除组明显多于分块切除组[(8.2±1.6)枚vs.(6.1±1.5)枚,t=5.131,P=0.000]。2组均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低钙血症。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整块切除组3例,分块切除组4例,总发生率为11.3%(7/62),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424,P=0.515),未予特殊处理,均于术后8周内恢复正常。术后随访5~17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局部种植、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整块切除较分块切除更符合无瘤原则,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可以得到安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创手术 整块切除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晓菁 罗清泉 周允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周围型结节 肺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岩 郭沐涛 王晶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0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通过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通过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76例患者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后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康复出院,无窒息、甲状腺危象、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手足抽搐及死亡等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并发症。术后常规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1例患者出现右侧侵犯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总动脉癌结节,行二次手术,病理类型为滤泡型乳头状癌。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完全符合肿瘤手术淋巴结清扫整块切除的原则,能够彻底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减少了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光云 王平 +1 位作者 田景中 朱永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3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保留组)和35例切除肋间臂神经(切除组)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组及切除组术后1、3、6、12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3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保留组)和35例切除肋间臂神经(切除组)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保留组及切除组术后1、3、6、12个月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8.8%、71.4%、9.3%、54.3%与6.3%、60.0%、3.1%、3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1~4年无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患者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肋间臂神经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淋巴结转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丐国 杜根安 马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 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 %、47.6%、85.1%、100.0%。Ⅰ、Ⅱ型与III、IV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Ⅳ型淋巴转移距离远 ,N3站淋巴结转移率26.4%。T2和T3、4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 %和80.3% ,N3站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2 %和20.7% ,亦有显著性差异 ( p<0.01)。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和一般型转移范围较广泛 ,N3 站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5 %和20.0%。在N3 站转移的患者中以No(12、13) 转移率最高(16.9 %、11.9%)。结论 对进展期胃窦癌 ,BorrmannⅢ、Ⅳ型 ,T3、T4 者 ,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或一般型患者 ,胃癌根治术应施行D3淋巴结清扫 ;No(12、13) 清扫应纳入标准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窦癌 淋巴结转移 根治术 D3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7期3-5,共3页
目的讨论分析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参考组,各49例。参考组应用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 目的讨论分析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参考组,各49例。参考组应用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具体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为(349.8±112.3)ml、手术时间为(202.6±38.4)min、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6±1.4)d、住院时间为(12.5±3.7)d,均少于参考组患者的(412.3±129.4)ml、(223.4±37.8)min、(2.4±1.6)d、(17.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广泛切除术 盆腔淋巴清扫术 子宫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陈建成 陈栩俊 梁忠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5期1-2,共2页
目的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比两组的... 目的分析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淋巴结清除数(29.8±4.6)粒多于对照组的(23.6±8.2)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纵隔转移率10.00%、复发率38.33%均低于对照组的26.67%、5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可知,两组存活1年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3、5年率61.67%、48.33%均高于对照组的43.33%、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可有效控制纵隔转移和复发,提升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内镜切除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羽翙 蔡振寨 +3 位作者 卢光荣 叶梦思 何云 薛战雄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内镜下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部位、组织学类型与...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GC)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内镜下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大体类型、部位、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EGC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9%(58/417)。其中,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5.3%(11/208),黏膜下层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2.5%(47/209)。性别(P=0.050)、肿瘤大小(P=0.047)、浸润深度(P=0.000)和组织学类型(P=0.000)是影响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8例肿瘤直径≤2.0 cm的男性分化型黏膜内癌患者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肿瘤直径≤2.0 cm的男性分化型黏膜内EGC患者可考虑行内镜切除术,但尚需后期大样本资料来验证该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内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王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3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整理本院收治的42例结肠癌患者(2018年1月~2022年12月)信息,在随机数字表下分为对照组(21例,传统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21例,CME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除情况、围术期...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整理本院收治的42例结肠癌患者(2018年1月~2022年12月)信息,在随机数字表下分为对照组(21例,传统根治术治疗)和观察组(21例,CME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除情况、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淋巴结清除数量(25.46±2.13)枚、阳性转移淋巴结清除数量(18.33±1.12)枚及左半结肠淋巴结清除数量(8.17±1.62)枚、右半结肠淋巴结清除数量(8.62±1.42)枚均较对照组的(17.22±2.31)、(11.45±1.06)、(6.92±1.33)、(5.67±1.05)枚更多(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1.26±15.33)ml较对照组的(172.33±17.26)ml更少,术后拔管时间(8.10±1.24)d、肛门排气时间(32.12±5.64)h、排便时间(3.46±0.57)d、经口进食时间(3.26±0.90)d、住院时间(9.12±1.32)d均较对照组的(12.11±2.23)d、(46.25±7.12)h、(4.11±0.69)d、(4.11±1.12)d、(12.33±1.35)d更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但无差异性(P>0.05)。术后3 d,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7.02±1.20)cfu/ml、乳酸杆菌数量(6.89±1.02)cfu/ml、屎肠球菌数量(5.72±0.70)cfu/ml均多于对照组的(6.23±0.91)、(6.23±0.72)、(4.87±0.42)cfu/ml,大肠杆菌数量(8.02±1.03)cfu/ml少于对照组的(9.22±1.20)cfu/ml(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效果显著,可提升淋巴结清除数量,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维持其肠道菌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结肠癌 淋巴结清除情况 传统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多兵 彭龙飞 +5 位作者 何可 曹张军 王琦 杨超 于德新 毕良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8月对19例膀胱癌行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打开盆腔腹膜,暴露外侧入路三层面;离断膀胱两侧血管蒂及输尿管;切除膀胱及附属器官;...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8月对19例膀胱癌行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打开盆腔腹膜,暴露外侧入路三层面;离断膀胱两侧血管蒂及输尿管;切除膀胱及附属器官;盆腔淋巴结清扫;盆腔腹膜重建;尿流改道:包括回肠新原位膀胱(全腹腔镜下操作)、回肠膀胱术、结肠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等。结果19例成功完成三孔腹腔镜手术,均未输血,无中转开放及增加穿刺孔。平均手术时间203.5 min(138~287 min),平均出血量82.6 ml(50~200 ml),平均清扫淋巴结14.4枚(5~35枚),淋巴结阳性率2.6%(7/274)。尿流改道方式:12例回肠膀胱术(1例子宫切除术,1例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例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1例结肠膀胱术,5例原位新膀胱(其中3例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病理分期:T1N0G33例,T2aN07例(1例合并前列腺导管内腺癌),T2bN04例,T2bN11例,T3aN01例,T4aN02例,T4aN12例;手术切缘阳性率为0。平均术后禁食水时间3.5 d(1~14 d)。术后住院时间7~23 d,平均13.8 d。术后近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级8例,Ⅱ级2例。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11个月),患者均健在,局部复发1例(T4aN1),后续GC方案化疗2例(T4aN1和T4aN0各1例),治疗后均无远处转移。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近期肿瘤根治效果良好,有利于简化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法 腹腔镜 膀胱癌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 尿流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奚士航 王小明 +4 位作者 潘璇 陈江明 王成 鲁正 侯辉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等5家医院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116例,术前行腹部薄层CT扫描,并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分别使用CT及三维可视化模型...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等5家医院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116例,术前行腹部薄层CT扫描,并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分别使用CT及三维可视化模型评估患者肿瘤的可切除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通过手术探查比较二者评估的准确性。结果116例患者纳入术前评估,其中CT及三维可视化模型共同评估为不可切除或交界可切除的患者31例,此部分患者接受化疗,其余85例患者接受手术探查。探查结果显示,术前CT评估肿瘤可切除的准确率为87.1%,三维可视化模型评估的准确率为97.6%,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T评估患者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9.5%,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的准确率为88.2%,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肿瘤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率高于CT,可用于指导胰腺癌患者的术前评估,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 三维可视化技术 胰腺癌 可切除性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倩 陈炎 陈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预后效果及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评分,术后半年、1年生存率,术后1年内复发率,盆底肌肌力测定正常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半年、1年生存率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肌力测定正常率、FSF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早期宫颈癌预后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术后盆底功能的恢复较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切除 盆底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仙英 徐琪纹 钟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9期783-7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情况,分为2组,并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癌患者术后慢...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情况,分为2组,并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癌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为31.63%(31/98);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训练、吸烟史、肺手术部位、手术范围、支气管残端处理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伴随疾病、TNM分期、病理类型、术后气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尿管时间、伤口感染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β为1.308,OR=3.698,95%CI为1.490~9.177)、肺手术部位为右肺(β=1.164,OR=3.203,95%CI为1.284~7.988)、手术范围肺叶(β=2.281,OR=9.787,95%CI为2.154~44.473)、缝合器钳闭处理支气管残端(β=1.595,OR=4.930,95%CI为1.062~22.880)、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β=2.158,OR=8.654,95%CI为1.088~68.822)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的高危因素(P<0.05),而术前训练(β=-1.517,OR=0.219,95%CI为0.080~0.604)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慢性咳嗽受吸烟史、肺手术部位、手术范围、支气管残端处理方式及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影响,术前训练可预防慢性咳嗽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慢性咳嗽 吸烟史 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根治术与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项本宏 方兴贵 +1 位作者 张毅 杨森瀚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者32例( A组),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同组术者运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者32例( A组),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同组术者运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40例( B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①传统结肠癌根治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14.7±35.6)ml,而B组为(89.5±32.7)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1);②B组清扫淋巴结平均个数为20.90±4.51,较传统手术方式(17.59±3.30)多,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62,P<0.01);两组手术方式在Ⅰ期(t=1.254,P>0.05)、Ⅱ期(t=1.168,P>0.05)患者中无明显差异,但在Ⅲ期患者中差异具有显著性(t=3.452,P<0.01),在右半结肠癌清扫淋巴结数目中,B组较传统组增多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05,P<0.01),而在左半结肠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6,P>0.05)。③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术后通气排大便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能完整切除病灶和系膜组织,清扫更多淋巴结,减少术中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尤其给Ⅲ期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传统结肠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