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空间激光传输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华喆怿 徐兆锐 +4 位作者 彭韶婧 刘烨 刘崇 吴兰 刘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文章主要围绕空间引力波探测中超长空间链路传输部分进行介绍,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星间传输仿真时采用的计算方法,以及指向抖动引起的相位噪声分析方法。相较于地基引力波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增加干涉臂长度,从而实现更... 文章主要围绕空间引力波探测中超长空间链路传输部分进行介绍,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星间传输仿真时采用的计算方法,以及指向抖动引起的相位噪声分析方法。相较于地基引力波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增加干涉臂长度,从而实现更高精度、更低频率的探测。在长达数百万公里的传输距离,以及皮米量级数值模拟的精度要求下,需要考虑指向角变化引起的相位噪声。研究表明,在2.5×10~9 m的传输距离下,离焦和像散是影响指向抖动噪声的主要像差。通常情况下,相位驻点位置与原点位置存在一定偏离,需要对望远镜角度进行调整,才能使相位噪声最小化。在相位驻点位置进行引力波探测,可以有效降低相位噪声,并降低望远镜出瞳波前的质量要求。而大的离焦像差与小的彗差可以使相位驻点接近光轴,提高接收到的激光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空间链路传输 指向抖动噪声 相位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应相机抖动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屠礼芬 彭祺 仲思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14-1920,共7页
针对自然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时相机抖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背景自适应方案。首先用Harris算子检测背景帧和当前帧感兴趣区域的角点,并在小范围内采用相关法和松弛法获取若干稳定的匹配点对。然后通过匹配点对的偏移量来估计相机的抖动参... 针对自然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时相机抖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背景自适应方案。首先用Harris算子检测背景帧和当前帧感兴趣区域的角点,并在小范围内采用相关法和松弛法获取若干稳定的匹配点对。然后通过匹配点对的偏移量来估计相机的抖动参数,恢复出与当前帧匹配的背景帧。最后使用基于多分辨率金字塔模型的背景差分算法来检测运动目标,去除环境中的动态背景噪声和图像模糊引入的较小的相机偏移量估计误差。用公共测试图像的相机抖动序列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当前较为先进的算法定性和定量地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自然环境下相机抖动问题,检测效果评价参数优于当前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相机抖动 角点提取 特征点匹配 背景偏移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激光装置束间同步抖动的高精度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林 王逍 +7 位作者 母杰 左言磊 周松 朱启华 粟敬钦 周凯南 李天恩 刘红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4,共4页
在多路激光组合使用的大型激光装置中,需要对不同链路输出的激光进行严格的同步控制,以获得更高能量和更高强度的激光脉冲。介绍了利用光谱干涉方法测量大型激光装置中束间同步抖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谱仪分辨率、束间固有同步延迟等... 在多路激光组合使用的大型激光装置中,需要对不同链路输出的激光进行严格的同步控制,以获得更高能量和更高强度的激光脉冲。介绍了利用光谱干涉方法测量大型激光装置中束间同步抖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光谱仪分辨率、束间固有同步延迟等参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在实验上第一次基于光谱干涉方法获得了国内典型的大型激光装置(神光-Ⅲ原型装置)束间同步抖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束间同步抖动优于2ps。该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方法(光电管结合示波器测试方法或者条纹相机测试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实验获得的结果为超高峰值功率激光相干合成技术路线和相关误差控制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测量 大型激光装置 谱干涉技术 束间同步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加速度计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颤振检测与重建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城城 王密 +3 位作者 金淑英 潘俊 王艳 张彪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 卫星平台颤振条件下,推扫式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成像往往产生扭曲,从而影响影像的定位及信息提取精度。针对当前颤振下影像成像扭曲补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加速度计测量平台颤振下的稳态重成像模型实现高分辨率卫星颤振扭曲影像的重建。采用受平台颤振影响而扭曲变形的高分某型号卫星全色影像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线加速度计可以有效检测并测量出平台的颤振,设计的颤振影像地面重建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光学影像成像质量,补偿后影像扭曲变形现象明显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颤振检测 颤振补偿 线加速度计 稳态重成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式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时间抖动抑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梁福来 李钊 +2 位作者 安强 刘淼 王健琪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4期439-444,共6页
脉冲式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的时间抖动将静态杂波变为无规律扰动的动态杂波,导致对强静态杂波进行传统去直流处理后仍存在较强残余,容易形成虚警并造成误判。该文首先分析了时间抖动对脉冲式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回波的影响,然后指出耦合... 脉冲式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的时间抖动将静态杂波变为无规律扰动的动态杂波,导致对强静态杂波进行传统去直流处理后仍存在较强残余,容易形成虚警并造成误判。该文首先分析了时间抖动对脉冲式超宽带生命探测雷达回波的影响,然后指出耦合回波间的相对时延能够反映雷达系统的时间抖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回波的时间抖动抑制方法。实测数据结果证明该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强静态杂波的残余,进一步提高生命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式超宽带雷达 生命探测 时间抖动 耦合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角位移数据的卫星平台颤振检测与影像几何质量补偿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堃 黄旭 +1 位作者 张永军 尤红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25-1531,共7页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成像分辨率和在轨机动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姿态的高频颤振对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鉴于传统的基于分时成像数据的颤振检测和补偿方法具有密集匹配计算量大,误差干扰程度高和无法分解各旋角方向的颤振量等缺点。...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成像分辨率和在轨机动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姿态的高频颤振对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鉴于传统的基于分时成像数据的颤振检测和补偿方法具有密集匹配计算量大,误差干扰程度高和无法分解各旋角方向的颤振量等缺点。该文以国产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搭载的高频角位移设备为例,研究基于角位移高频测姿数据的直接颤振检测方法和影像几何质量补偿方法。其中包括角位移数据的加窗FIR滤波预处理,在俯仰、翻滚和偏航方向随时间变化的颤振曲线分布规律分析,以及基于角位移数据的影像直接定位补偿。将高频颤振补偿应用于卫星平台的姿态复原和基于严格成像几何模型的几何纠正解算。采用北京地区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显著地改善高频颤振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效地提高颤振补偿后卫星影像的内部几何质量,其中长度变形精度提高了0.5个像素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摄影测量 角位移数据 高频颤振检测 直接定位补偿 几何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加速度计在轨检测卫星影像颤振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薇薇 范城城 +3 位作者 王艳 王密 张彪 陈雪华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线加速度计作为当前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搭载的新型传感器,由于无法与相机焦平面固连,能否直接实现卫星影像颤振在轨检测是后续应用关键。针对上述不确定性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视差成像的在轨分析与验证方法,即分别采用线加速度计颤振检测... 线加速度计作为当前高分辨率光学卫星搭载的新型传感器,由于无法与相机焦平面固连,能否直接实现卫星影像颤振在轨检测是后续应用关键。针对上述不确定性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视差成像的在轨分析与验证方法,即分别采用线加速度计颤振检测模型与视差成像颤振检测模型得到平台与焦平面颤振信息,进一步在轨道坐标系下进行频谱分析,验证线加速度计在轨检测卫星影像颤振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模型得到的颤振主频频率与幅值基本一致,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频段检测结果略有差异,线加速度计可直接用于颤振影像在轨检测与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检测 线加速度计 视差成像 内部几何精度 高分辨率光学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解决时间同步和检测时间抖动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小明 王贞杰 张涛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1期85-87,91,共4页
在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定位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是评价系统优劣的两个重要标准。在对影响二者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辅助发射站发射时间同步检测信号的方法,通过确保测量站站间时间同步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通过该信号检... 在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定位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是评价系统优劣的两个重要标准。在对影响二者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辅助发射站发射时间同步检测信号的方法,通过确保测量站站间时间同步来提高定位精度,同时通过该信号检测测量站测时抖动,理论推导和初步的实验仿真都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能够提高测时差的精度和增强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稳定性。最后,详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主站处理数据的主要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配对 TDOA 时间同步 时间抖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邹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为解决舰船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检测区间受限的问题,提出强干扰下的新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信号波形特征提取、干扰算子定义2个步骤,完成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的信号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传输信号质量的抖动幅值定义... 为解决舰船通信网络信号质量检测区间受限的问题,提出强干扰下的新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信号波形特征提取、干扰算子定义2个步骤,完成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的信号识别。在此基础上,通过传输信号质量的抖动幅值定义、传输时间间隔误差计算、检测相位算子求解3个步骤,完成新型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的搭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应用强干扰下舰船通信网络信号传输质量检测方法后,待检测信号质量算子的最大值超过9.50 Mb,最小值低于2.00 Mb,整个检测区间长度得到明显扩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信号传输 质量检测 波性特征 识别算子 抖动幅值 间隔误差 相位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交流电磁场便携式智能检测仪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强 王伟斌 +3 位作者 杨冬平 郭敏 王运才 马维平 《电子质量》 2022年第12期82-90,共9页
首先,在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基础上,以水下金属结构裂纹类缺陷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优化了水下ACFM探头模块和水下舱体模块;然后,对软件、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和相关的硬件进行了系统搭建,通过智能判定程序实现信号显示、提离抖动... 首先,在交流电磁场检测(ACFM)技术的基础上,以水下金属结构裂纹类缺陷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优化了水下ACFM探头模块和水下舱体模块;然后,对软件、电路、信号处理系统和相关的硬件进行了系统搭建,通过智能判定程序实现信号显示、提离抖动抑制和缺陷智能判定;最后,研发了一套水下ACFM便携式智能检测仪器。结果表明:该便携式检测仪器实现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可以在50 m深的海水中正常工作,实现水下裂纹的智能报警和显示,提高了仪器的集成化水平与便携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交流电磁场检测 缺陷检测 抖动抑制 智能判定 仪器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时钟抖动在弱光信号检测中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胡伟 孙晓泉 豆贤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4-828,共5页
信号采样是弱光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环节,由于采样时钟抖动引起的采样信号的输出误差会影响后续的信号检测和处理。为此,分析了输入光信号为近高斯分布波形时由时钟抖动引起的采样误差,推导出了采样输出的信噪比损失公式,讨论了采样带宽... 信号采样是弱光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环节,由于采样时钟抖动引起的采样信号的输出误差会影响后续的信号检测和处理。为此,分析了输入光信号为近高斯分布波形时由时钟抖动引起的采样误差,推导出了采样输出的信噪比损失公式,讨论了采样带宽、输入信噪比以及信号脉宽对输出信噪比损失的影响,最后以取样积分检测技术为对象,计算了在不同累积次数的条件下采样抖动对取样积分检测性能的影响,对弱光信号检测中的采样时钟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采样 采样时钟抖动 信号检测 信噪比 取样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智能电子稳像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雪莲 尚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84-1388,共5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移动摄像设备获取视频序列的快速电子稳像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抖动自动检测和准确补偿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的图像插补算法估计出帧间全局运动参数,设置判别条件,进行抖动检测;然后对发生抖动的序列进行图像补偿,包括抖动...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移动摄像设备获取视频序列的快速电子稳像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抖动自动检测和准确补偿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的图像插补算法估计出帧间全局运动参数,设置判别条件,进行抖动检测;然后对发生抖动的序列进行图像补偿,包括抖动补偿和局部运动补偿,从而得到稳定的视频序列。真实视频序列的稳像处理结果验证了抖动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算法。实验结果和算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增强了电子稳像系统的智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电子稳像 抖动检测 图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定时误差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芹 陈伟 +1 位作者 龙必起 林霞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定时恢复环路是数字接收机同步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Gardner算法以实现结构简单,不敏感于载波相位,独立于调制方式等优点作为定时误差检测算法广泛应用于数字接收机的定时恢复环路中。鉴于Gardner算法在数字接收机定时同步中的广泛应... 定时恢复环路是数字接收机同步模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Gardner算法以实现结构简单,不敏感于载波相位,独立于调制方式等优点作为定时误差检测算法广泛应用于数字接收机的定时恢复环路中。鉴于Gardner算法在数字接收机定时同步中的广泛应用,并通过比较Gardner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定时抖动和捕获性能,研究了一种改进的Gardner定时误差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MPSK恒包络的调制信号定时抖动性能有很明显的改善,并且在小滚降因子下改善仍然成立,但是对于16QAM非恒包络的调制信号改善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误差检测 GARDNER算法 自噪声 定时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光学效应内涵及其对成像探测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晓月 费锦东 +1 位作者 陈澄 肖昊苏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带有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时,光学头罩与大气层之间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气动光学效应。该效应将引起像偏移、像模糊、像抖动,使得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成像探测威力下降、探测精度降低。研究了高速动平... 带有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时,光学头罩与大气层之间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气动光学效应。该效应将引起像偏移、像模糊、像抖动,使得红外成像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成像探测威力下降、探测精度降低。研究了高速动平台下气动光学效应的内涵及其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探测威力、探测精度的影响机理,对典型飞行状态下产生的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得到了仿真计算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探测 气动光学效应 像偏移 像模糊 像抖动 探测威力 探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自主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西平 杨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前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中应用较广泛的是轨道式机器人,机器人经过轨道连接件时会产生抖动,造成惯性导航/里程计组合定位误差增大。针对该问题,在惯性导航/里程计组合导航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抖动检测的分段滤波方法,实现巡检机器... 目前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中应用较广泛的是轨道式机器人,机器人经过轨道连接件时会产生抖动,造成惯性导航/里程计组合定位误差增大。针对该问题,在惯性导航/里程计组合导航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抖动检测的分段滤波方法,实现巡检机器人的自主定位。根据巡检机器人经过轨道连接件时的陀螺仪数据,采用滑动窗口方法对机器人俯仰角速度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求导数和判断局部最大上升沿和局部最大下降沿,当最大上升沿与最大下降沿交替出现时,即认为识别到轨道连接件,实现抖动检测,从而将机器人运动状态分为平稳运行状态和抖动状态。当机器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时,陀螺仪和里程计数据均较平稳,此时用惯性导航/里程计组合导航方式进行滤波解算,同时根据陀螺仪数据应该稳定在零值附近的特性来矫正陀螺仪误差;当机器人处于抖动状态时,里程计可能会由于车轮打滑、弹起悬空而产生误差,此时采用纯惯性导航算法消除里程计误差对组合导航定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抖动检测算法可准确判断轨道连接件,基于抖动检测的分段滤波方法能有效提升巡检机器人定位精度,平均定位误差小于5 mm,满足综采工作面精确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机器人 轨道式机器人 自主定位 抖动检测 分段滤波 惯性导航 里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锁定低抖动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武宇轩 吕方旭 吴苗苗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光通信28 Gb/s非归零码高速串行接收机的快速锁定、低抖动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为了解决时钟抖动性能和锁定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在比例-积分通路分离的电路结构中,提出了锁定检测判别技术,实现了比例通路增益的可调节,使...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光通信28 Gb/s非归零码高速串行接收机的快速锁定、低抖动时钟数据恢复电路。为了解决时钟抖动性能和锁定时间难以兼顾的问题,在比例-积分通路分离的电路结构中,提出了锁定检测判别技术,实现了比例通路增益的可调节,使得环路能够在低抖动的情况下快速锁定。通过Cadence Spectre进行仿真,当环路中使用锁定检测判别技术时,锁定时间为400 ns,抖动峰峰值为2.5 ps。相较于未使用该技术的环路,锁定时间缩短了33%,抖动降低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锁定检测判别技术 快速锁定 低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漆包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章明 贺慧勇 黄跃俊 《电子科技》 2021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实现扁平漆包线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帧间差分法分离扁平漆包线的背景,针对背景分离图像中的抖动干扰进行消抖处理,通过分析消抖处理结果判断当前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对于存在缺陷的图... 为实现扁平漆包线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帧间差分法分离扁平漆包线的背景,针对背景分离图像中的抖动干扰进行消抖处理,通过分析消抖处理结果判断当前图像是否存在缺陷。对于存在缺陷的图像,利用连通域分析和边界追踪算法提取了缺陷的位置、面积、周长等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缺陷的准确率达到95%,降低了缺陷特征提取的处理时间,可以满足在线检测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漆包线 图像处理 表面缺陷 在线检测 帧间差分法 背景分离 抖动干扰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载监控视频的快速检索设计
18
作者 李雨聪 陈家新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45-149,共5页
在车载监控过程中,为提高视频检索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快速检索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块匹配的方法快速消除视频抖动,完成图像序列预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用户需求,通过自动和主动两种方式检索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遗漏重... 在车载监控过程中,为提高视频检索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快速检索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块匹配的方法快速消除视频抖动,完成图像序列预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用户需求,通过自动和主动两种方式检索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遗漏重要画面的同时,能够快速检索到用户感兴趣的视频片段,为用户减少了大量的视频浏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检索 抖动消除 目标检测 关键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8PSK的PFD载波恢复设计
19
作者 吴文权 姚远程 秦明伟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187,196,共5页
设计一种基于8PSK调制方案的锁频锁相器载波恢复环路,该环路由通用载波同步鉴相算法结合PFD算法,实现了大频偏的捕获和获得较小的稳态相位抖动。提出针对MPSK调制方案的PFD的两种加窗方法,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载... 设计一种基于8PSK调制方案的锁频锁相器载波恢复环路,该环路由通用载波同步鉴相算法结合PFD算法,实现了大频偏的捕获和获得较小的稳态相位抖动。提出针对MPSK调制方案的PFD的两种加窗方法,选择较优的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载波恢复方案具有捕获频偏大、稳态相差小、稳定性高的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卫星通信的高速8PSK调制的载波恢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恢复 8PSK 鉴频鉴相器 通用环 相位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仲凯 姚普粮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9期21-24,共4页
为提高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准确率,对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设备分析,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框架,以检测框架为基础,设计触点抖动脉冲检测数据输入路模块,并利用... 为提高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准确率,对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目前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设备分析,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框架,以检测框架为基础,设计触点抖动脉冲检测数据输入路模块,并利用抗干扰滤波模块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经由触点抖动脉冲检测数据输出模块实现抖动检测。将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电压电磁继电器触点抖动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 触点抖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