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视场角条件下地形跟随飞行适应角法的改进
1
作者 朱日楠 王彪 唐超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6-682,共7页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 针对小视场角条件下适应角法地形跟随飞行时可能出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分析两种波浪状航迹成因,提出地形信息丢失时的适应角法改进公式。通过设计抑制函数、验证其与高度控制的一致性,并推导指令增益,在无地形数据飞行阶段将地形丢失前的信息与实时高度结合,给出导引指令。利用不同真实地形数据视景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波浪状航迹问题,避免航迹角与法向过载频繁变化,使飞机以期望安全高度平飞越峰,显著提升地形跟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跟随 适应角法 小视场角 地形数据丢失 波浪状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无人机自主择址技术
2
作者 周乐 尹乔之 +2 位作者 钟沛霖 魏小辉 聂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9,共13页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正在逐步融入现代武器装备体系,成为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无人机具备安全的着陆决策系统,能够在没有地面标识的情况下自主地执行降落任务,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从粗到精的分阶段...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正在逐步融入现代武器装备体系,成为军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无人机具备安全的着陆决策系统,能够在没有地面标识的情况下自主地执行降落任务,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从粗到精的分阶段自主择址技术。基于图像信息进行语义分割、实现粗糙落点搜索,在引导无人机降低飞行高度之后,基于点云信息的高程值计算地形参数、构建地形成本图,并考虑地形的类别融合图像语义信息,完成精细落点搜索。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很好地划分出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能够使无人机自主获取安全的着陆位置;在精细落点搜索阶段中通过与拟合点云平面实现决策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节省决策时间,提高择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择址 数据融合 地形成本图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遥感和水位数据的洲滩地形重建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莹 文雄飞 +2 位作者 李喆 元媛 陈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6,共8页
针对面积随河流水位年内变化较大的河道洲滩,基于ESA/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时间序列的洲滩边界线,辅以洲滩上下游最近水文站的水位观测数据,建立洲滩水位线高程或洲滩水位线各个特征点的高程信息模型,集成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影像... 针对面积随河流水位年内变化较大的河道洲滩,基于ESA/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时间序列的洲滩边界线,辅以洲滩上下游最近水文站的水位观测数据,建立洲滩水位线高程或洲滩水位线各个特征点的高程信息模型,集成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影像提取洲滩边界线及其高程信息,通过空间插值生成的TIN数据构建河流洲滩枯水位以上的数字地形模型;以长江岳阳段南阳洲为例,利用2016年采集的南阳洲1∶10000实测地形数据,对所提算法生成的数字地形模型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反演获得的洲滩枯水位以上地形数据满足1∶25000的地形图规范要求,两者相关系数R>90%,平均绝对误差MAE=0.87 m,均方根误差RMSE=1.01 m。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和水位监测数据反演洲滩枯水位以上地形可为河道洲滩岸线保护利用、洲滩演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洲滩 时序遥感 水位数据 地形重建 南阳洲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频率域加权融合的深海高精度海底地形模型构建——以格陵兰岛南部海域为例
4
作者 卜宪海 谭新月 +3 位作者 张建兴 樊妙 闫循鹏 阳凡林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115,共15页
融合卫星重力反演、船载声呐测深等多源数据是构建大范围深海高精度地形模型的核心技术途径。然而,当前方法通常难以兼顾局部地形细节和全局整体趋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频率域加权融合的深海高精度海底地形模型构建方法。... 融合卫星重力反演、船载声呐测深等多源数据是构建大范围深海高精度地形模型的核心技术途径。然而,当前方法通常难以兼顾局部地形细节和全局整体趋势,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频率域加权融合的深海高精度海底地形模型构建方法。首先,对多源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洗与基准统一等预处理;然后,分别对测区对应的6个全球地形模型进行分频处理与加权融合,以局部船测地形与融合后模型的水深偏差为约束条件,迭代优化融合权重并得到初始融合结果;最后,联合局部船测地形与初始融合结果进行局部地形细节构建,从而实现大范围测区高精度地形模型重构。以格陵兰岛南部局部区域深海地形重构为例,结果表明:相比最邻近插值、反距离加权、自然邻近插值、克里金插值以及移去−恢复法等经典方法,本文方法构建的海底地形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17.15%、16.50%、16.63%、16.67%、9.99%,与IBCAO5.0模型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了约8.82%、8.27%、8.27%、8.41%、16.09%,地形整体趋势与局部细节信息均得到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地形模型 多源数据融合 数字水深模型 频率域 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再分析与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哲辉 韩静妍 +1 位作者 桂敬聪 那嘉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1,共12页
为评估再分析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为地面参考,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命中率、误报率、关键成功率等评价指标,在日尺度上比较了再分析降水数据ERA5-Land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IMERG-Fi... 为评估再分析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以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为地面参考,采用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相对偏差、命中率、误报率、关键成功率等评价指标,在日尺度上比较了再分析降水数据ERA5-Land和卫星反演降水数据IMERG-Final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相比IMERG-Final,ERA5-Land在长江上游高原地形区的适用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对降水强度的严重高估及较高的误报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ERA5-Land和IMERG-Final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虽然ERA5-Land对降水事件的综合捕捉能力总体上强于IMERG-Final,但其对降水强度的模拟能力弱于IMERG-Final;在冬季ERA5-Land对降水事件的探测能力显著强于IMERG-Final,且与地面气象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程度也高于IMERG-Final;IMERG-Final在夏季的精度则远高于ERA5-Land,表明在降水强度高的季节,卫星反演方法对降水的估算比气象模式再分析方法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数据 ERA5-Land IMERG-Final 误差分析 探测能力 地形影响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研究
6
作者 樊小涛 王进 何友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针对目前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下基于点、线、面的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精度评定3类误差,建立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和点云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分析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点云... 针对目前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地形下基于点、线、面的点云数据精度综合评定方法。通过分析点云数据精度评定3类误差,建立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和点云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分析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点云数据理论精度公式;再将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的点、线、面等形式的数据成果与对应形式的传统方法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单点及整体的精度分析,建立基于点、线、面的单点精度与整体精度、内符合精度与外符合精度相结合的综合精度评价体系。采用该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分析,基于点的精度分析表明,受地形影响的点云数据精度差值可达0.07 m,受地貌影响的精度差值为0.02 m;基于线的精度分析表明,断面面积差一般在0.6%以内;基于面的精度分析表明,不同构网方法的体积差均在1%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地形下点云精度评定具有参考价值,可应用于实际项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DEM 误差分析 拒真误差 纳伪误差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砒砂岩区不同地形土壤质量评价
7
作者 包雪源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14,21,共9页
探究砒砂岩区的土壤质量状况,对于改善该区生态环境、指导人工林培育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地形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6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了土壤质量... 探究砒砂岩区的土壤质量状况,对于改善该区生态环境、指导人工林培育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地形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16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通过线性函数法(SL)、非线性函数法(SNL)对全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进行指标归一化处理,分别进行全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计算,对不同地形的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砒砂岩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其平均水平仅仅达到5级(贫瘠)的水准;(2)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由土壤厚度、全磷、粉粒、砂粒、含水率和碱解氮构成,可以解释全数据集72.586%的信息;(3)研究区土壤质量指数均值为0.373,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阴坡>阳坡,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本研究为砒砂岩区土壤质量诊断及选择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地形 最小数据集 砒砂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洪涝模拟高精度地形构建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梁鑫 侯精明 +6 位作者 王添 李东来 陈光照 陈瑜 吕佳豪 高徐军 刘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决城市洪涝模拟精细地形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管网数据、道路数据和建筑物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洪涝模拟高精度地形构建方法。以唐山市龙王庙河周边区域作为实例验证研究区域,基于该方法构建的DEM建立了研究区... 为了解决城市洪涝模拟精细地形数据难以获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管网数据、道路数据和建筑物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洪涝模拟高精度地形构建方法。以唐山市龙王庙河周边区域作为实例验证研究区域,基于该方法构建的DEM建立了研究区城市雨洪模型(GAST-SWMM耦合模型),并对两场降雨条件下的雨洪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得到的积水位置与实际积水位置相吻合,其中一场降雨条件下两处水位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达到0.92和0.87,水位峰值相对误差为3.35%和3.63%,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表明采用该方法构建的DEM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域的地形特征,可满足城市洪涝模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模拟 地形构建 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融合 城市雨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技术流域地形构建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燈 许健 +2 位作者 陈德清 崔倩 付静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7-131,135,共6页
激光雷达技术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中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将成为流域下垫面地形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流域地形构建,对比了几种典型技术方法,阐述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以“基础... 激光雷达技术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中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将成为流域下垫面地形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是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流域地形构建,对比了几种典型技术方法,阐述了激光雷达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以“基础设施、指导文件、先行先试、系统支撑”4个维度反映水利行业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激光雷达技术流域地形构建推广存在的问题,针对性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激光雷达技术在水利应用中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建议,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和高精度地理空间数据底板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技术 流域地形 数据底板 数字孪生 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地形环境下基于特征融合的倾斜摄影测绘建模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炜 郑祥盘 +2 位作者 宋爽 唐晓腾 黄腾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7,共9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进行大尺度非结构地形环境测绘时,由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得到的图像在测绘建模时会存在仿射变形较大、透视畸变严重、局部特征变化各异等问题,进而导致建模数据匹配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倾斜... [目的]利用无人机进行大尺度非结构地形环境测绘时,由于无人机倾斜摄影得到的图像在测绘建模时会存在仿射变形较大、透视畸变严重、局部特征变化各异等问题,进而导致建模数据匹配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倾斜摄影测绘建模优化方法.[方法]首先融合图像的颜色信息及近似最近邻快速库(fast library for approximate nearest neighbors, FLANN)优化的加速稳健特征(speed up robust feature, SURF),然后结合优化的SURF与最稳定颜色区域特征(maximally stable color regions, MSCR)实现仿射变形图像间快速准确的特征提取及匹配.[结果]本文的特征匹配算法在1.25 s内得到757个最佳匹配点;相对于基于尺度不变特征(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 SIFT)、SIFT+MSCR和SURF的特征匹配算法,最佳匹配点的数量分别提高141%、29%和34%,匹配时间与SURF接近,远低于SIFT和SIFT+MSCR.测绘建模得到的点云与参考点在三个方向上的距离均方根误差在7 cm以内,平均误差在11 cm以内.[结论]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非结构地形环境的全局三维模型快速准确构建,同时数据匹配过程中具有更良好的匹配效果和匹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地形环境 特征融合 倾斜摄影 数据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时空关联建模的降水数据地形订正方法
11
作者 吴雪峰 陈逸智 +1 位作者 王昌栋 黄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4-742,共9页
【目的】如何基于地形因素对降水数据进行误差订正(简称“地形订正”)是气象大数据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现有的降水数据地形订正方法存在两方面局限性:一是现有方法大多基于数据统计或传统机器学习而设计,未能拓展至特征学习能力... 【目的】如何基于地形因素对降水数据进行误差订正(简称“地形订正”)是气象大数据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现有的降水数据地形订正方法存在两方面局限性:一是现有方法大多基于数据统计或传统机器学习而设计,未能拓展至特征学习能力更强的深度学习模型;二是现有方法亦未能结合气象数据的时间与空间关联信息以提升订正效果。【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时空关联建模的降水数据地形订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广东省降水数据和多源地形信息作预处理,结合经纬度进行对齐与编码,以构建相应的数据矩阵。进而结合各个格点的空间和时间邻域下的降水与地形数据进行多源时空信息建模,并结合降采样策略以缓解降水格点与非降水格点的数据不平衡性,最后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回归订正。实验在广东省逾4000个气象观测站点、逾15万气象格点的真实气象数据上进行。【结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时空关联建模策略对提升降水订正效果的显著作用以及所提出方法相比于其他对比方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 深度学习 降水量 地形订正 时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趋势面的边缘波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小涛 张世明 +2 位作者 孙振勇 包波 李自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5,152,共6页
受多波束特点及水体环境的影响,多波束边缘波束的数据质量低于中央波束的数据质量。通过分析多波束边缘波束测深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相邻条带中央波束的水深数据获取地形趋势面来提高边缘波束的水深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 受多波束特点及水体环境的影响,多波束边缘波束的数据质量低于中央波束的数据质量。通过分析多波束边缘波束测深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通过相邻条带中央波束的水深数据获取地形趋势面来提高边缘波束的水深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水底地形的曲线拟合公式和边缘波束测深点误差改正公式,并采用了多波束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多波束边缘波束水深数据质量明显提高,水深数据更接近真实水深,有效削弱了多波束边缘波束的测深误差,对如何提高多波束的边缘波束数据质量有指导作用。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多波束数据处理软件的深度研发和多波束实测数据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波束 测深数据 地形趋势面 声速误差 相邻条带 多波束测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参数k-l湍流模型的复杂地形流动研究
13
作者 陈以勒 陈锐俨 +1 位作者 潘航平 姜婷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8-655,共8页
针对风资源精细化评估需求,提出采用实际测风数据修正k-l湍流模型的关键参数,以提高数值仿真对大尺度复杂地形流动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此过程中,首先介绍k-l模型的求解过程并开展网格分辨率研究;其次利用实际测风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并使... 针对风资源精细化评估需求,提出采用实际测风数据修正k-l湍流模型的关键参数,以提高数值仿真对大尺度复杂地形流动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此过程中,首先介绍k-l模型的求解过程并开展网格分辨率研究;其次利用实际测风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并使用典型案例进行验证;最后以中国华南地区某实际风电场为对象,将其与k-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其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相比于k-ε模型,原始k-l模型由于高估了尾流影响,导致预测误差偏大;而修正参数后的k-l模型能有效提升精度,风加速因子和发电量等效小时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5.1%和7%。因此,在k-l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利用实际测风数据修正参数,或将参数B1的量级调整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湍流模型 数值方法 复杂地形 测风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水文数据的海洋声学应用
14
作者 徐妍 张晓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4,共7页
为了满足海洋声学性能实时评估的需要,文章采用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海洋水文数据库,以中国某海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可视化高精度地形/海深信息,选取水深为300 m和4000 m两块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全球高分辨率准实时海洋温、盐、深环... 为了满足海洋声学性能实时评估的需要,文章采用高分辨率全球准实时海洋水文数据库,以中国某海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三维可视化高精度地形/海深信息,选取水深为300 m和4000 m两块区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全球高分辨率准实时海洋温、盐、深环境混合坐标大洋环流模式数据,实现区域水声环境信息获取。在工业计算机上,地形/海深数据、温盐深数据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70 s和0.03 s,符合实际工程快速应用的需求,将准实时声学环境信息代入水声射线模型中,得出深度为300 m浅海选区以及深度为4000 m深海选区的水声场仿真结果,应用于海洋设备的声学性能评估,指导声学设备使用。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当前海洋声学设备性能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海深数据 海洋水文数据 数值海洋声学 水声设备性能评估 水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河流阶地累积位错
15
作者 李路瑶 丁锐 +1 位作者 姜大伟 张世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69,共23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其东段与NW走向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斜接。文中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SfM)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长约127km的段落开展了详细解译,并对其中9个典型河流阶地位错点进...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其东段与NW走向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斜接。文中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SfM)获得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对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长约127km的段落开展了详细解译,并对其中9个典型河流阶地位错点进行测量与统计。沿阿尔金断裂带向E,晚第四纪左旋累积位移总体呈衰减趋势,且以断裂带东侧NW走向斜接逆冲断裂或逆冲走滑断裂为界,其累积位错量在同一断裂段内大致相当,但相邻断裂段之间表现为阶梯状递减,指示了斜接断裂的构造转换关系及可能的地震破裂分段作用,为阿尔金断裂带活动性分段研究与潜在发震能力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断裂带 高分辨率地形数据 累积位移 断错地貌构造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分块的海量地形快速漫游方法 被引量:30
16
作者 马照亭 潘懋 +2 位作者 胡金星 吴焕萍 王占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9-625,共7页
大范围、海量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是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难点之一。在目前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采用基于数据分块、部分数据常驻内存以及与视点相关的静态LOD模型实现了对任意... 大范围、海量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是GIS、虚拟现实、游戏、仿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难点之一。在目前地形数据简化算法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 ,采用基于数据分块、部分数据常驻内存以及与视点相关的静态LOD模型实现了对任意格网大小海量地形数据的快速漫游。基于块节点的视景体裁剪、三角形条带组织以及边界裂缝消除、视觉光滑处理等手段的运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量数据 地形漫游 数据分块 视景体裁剪 静态层次细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模式地形构造与数值试验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何光碧 彭俊 屠妮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0-922,共13页
针对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过程,通过引入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构造不同的模式地形,进行了WRF模式综合地形处理方法(TESTC)、不同多项式截断阶数的切比雪夫滤波方案(TEST5)和5点权重平均处理方案(TEST7)的地形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2008年7月20-22日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过程,通过引入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构造不同的模式地形,进行了WRF模式综合地形处理方法(TESTC)、不同多项式截断阶数的切比雪夫滤波方案(TEST5)和5点权重平均处理方案(TEST7)的地形试验。结果表明:(1)引入不同分辨率的地形数据,且采用不同的地形滤波方法,对模式预报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采用90截断阶数的TEST5试验略显优势。(2)三种地形处理方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主要降雨带的位置和强度,TEST5试验模拟的四川盆地东部降水强度较实况偏强,但降水演变和降水落区更接近实况,TEST7试验总体模拟效果介于TESTC和TEST5之间。(3)不同地形处理方案带来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高度和坡度的变化,通过影响与中尺度系统相伴的物理量,进而影响降水落区、强度与降水进程。(4)由于地形处理差异,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形坡度较大区,地形扰动增强风场脉动,TEST5试验带来更大的东西风切变,而水平风场的辐合使低涡系统加强,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将更多的低层水汽带到高空。TEST5试验模拟的低涡更强、位置偏东,导致低涡影响下的降水强度更强,落区偏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形数据 切比雪夫多项式 地形滤波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地形动态快速绘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冷志光 汤晓安 +2 位作者 郝建新 陈敏 胡昆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32-2835,共4页
大规模地形的快速绘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地形数据组织及模型简化,关系到渲染的速度和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现有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简化准则的分块连续LOD模型构造算法,以及相应的模型预裁减调度绘制算法,将大规... 大规模地形的快速绘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地形数据组织及模型简化,关系到渲染的速度和效果。为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现有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灵活简化准则的分块连续LOD模型构造算法,以及相应的模型预裁减调度绘制算法,将大规模地形转换为小块地形进行处理,并利用视点运动的连续性和前后帧的相关性,管理调度细节层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绘制速度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较好地实现了大规模地形场景的实时快速漫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绘制 分块连续LOD模型 数据调度 数据预裁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三维场景构建及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年福纯 周锦标 +3 位作者 何剑伟 段慧芬 孙丰 薛倡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7-201,共5页
针对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在军事任务可视化仿真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充分挖掘其显示潜能,重点解决了影响其三维场景构建的瓶颈问题,即三维场景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数据的获取优化。在分析构建STK三维场景所需要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STK(Satellite Tool Kit)软件在军事任务可视化仿真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充分挖掘其显示潜能,重点解决了影响其三维场景构建的瓶颈问题,即三维场景数据格式的转换和数据的获取优化。在分析构建STK三维场景所需要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对地形、地表纹理、三维模型和GIS等四类数据格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种辅助软件,系统地提出了由较通用格式数据向STK所支持格式数据的转换方法,以及在对各类原始数据的获取和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的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和数据优化方法行之有效,三维场景显示效果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卫星影像 三维模型 GIS数据 场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解与分形内插相结合的地形数据压缩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金文 苏康 +1 位作者 柳健 张天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地形匹配制导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地形数据,因此有效的地形数据压缩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地形数据压缩方法主要采用线性内插的方法,但这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地形失真太大,不能满足高精度导航的要求。本文基于小波分解与分形内插... 地形匹配制导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地形数据,因此有效的地形数据压缩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地形数据压缩方法主要采用线性内插的方法,但这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地形失真太大,不能满足高精度导航的要求。本文基于小波分解与分形内插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形数据压缩方法,它具有压缩比高,保真性好,解码快的特点,特别适合山区地形数据的压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 小波变换 分形内插 地形辅助 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