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物探的金属矿山地下导水通道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方运海 钱家忠 +2 位作者 马雷 丁丹 谢伟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地下导水通道精细刻画对于矿山安全开采以及矿坑水多技术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废弃采空区和导水断裂深埋于地下,其复杂的空间结构难以低成本、快速识别。该研究以天马山硫金矿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瞬变电磁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法识别地下导... 地下导水通道精细刻画对于矿山安全开采以及矿坑水多技术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废弃采空区和导水断裂深埋于地下,其复杂的空间结构难以低成本、快速识别。该研究以天马山硫金矿区作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瞬变电磁法和高频大地电磁法识别地下导水通道发育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的导水通道主要有三处,分别位于矿区西侧的尾矿回填区、40线以南冲沟地形区以及冲沟区西南侧的断层破碎带。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冲沟地形区域,由于地势较低,地表水汇聚于此形成向下补给的渗漏通道。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之下,局部发育长条形破碎带,形成自地表向下延伸至-700 m的导水通道。整个渗漏区沿着冲沟地形走向,呈北西向展布,在-400 m和-600 m高程分别存在连续的局部最小电阻异常区,推测为岩溶发育的富水区。上述结果表明,应用高频大地电磁技术初步识别局部富水区域以及地层结构特征,再利用瞬变电磁法对主要导水通道进行精细探测,是实现金属矿山地下导水通道低成本、快速、准确识别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通道 瞬变电磁法 高频大地电磁法 高硫金属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的早期压缩特性研究
2
作者 杨玉娇 章荣军 +2 位作者 刘斯杰 张昆峰 郑俊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159,共8页
新近提出的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方法(理化复合法)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含水率淤泥的可行、高效选项。该方法在早期涉及到复杂的固结固化耦合作用,探究改性淤泥的早期固结压缩特性是揭示固结固化耦合规律的前提。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 新近提出的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方法(理化复合法)是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含水率淤泥的可行、高效选项。该方法在早期涉及到复杂的固结固化耦合作用,探究改性淤泥的早期固结压缩特性是揭示固结固化耦合规律的前提。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一维固结压缩试验,探讨了固化剂掺量、等效初始含水率以及养护时间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早期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剂掺量与养护时间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的压缩特性和结构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固化剂掺量越高或者养护时间越长,固结屈服应力越大,结构性越强;等效初始含水率对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结构性的影响程度较低。通过引入结构性土压缩模型,提出了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屈服应力和破坏指数的预测方程,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一种估算不同胶结程度的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压缩曲线的简化方法,可为理化复合法处理高含水率淤泥填筑工程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淤泥 理化复合法 固结 固化 压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江铁路珠江口海底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3
作者 宋超业 刘文骏 +2 位作者 贺维国 于勇 吕书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1576,I0034-I0049,共32页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研究,提出结合不同区段地质情况及关键因素采用盾构和矿山组合工法。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管片厚度根据最大水压力分段设计,接缝防水采用内外双道三元乙丙弹性密封垫的布置形式;盾构换刀根据不同水压考虑采用常压换刀、减压限排换刀或设置检修点一次性通过不良地层的模式。2)矿山法段隧道结构承受水压力根据地质条件差异确定,按0.2 MPa进行核算,防排水考虑超前注浆控制排水量,排水系统可维护。3)盾构-矿山法海域对接优先采用开挖拆机硐室方案,同时预留盾构原位拆解的条件;邻近海域隧道斜井穿越透水地层时,采用降水可以保障地层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海底隧道 盾构-矿山组合 防排水 复杂环境 高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住生命之源: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业用水效率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敦平 倪加鑫 牛欢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94,共1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具有长期提升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水资源禀赋、高农业依赖程度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效应相对更强。机理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渠道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节水效应也将带来显著的农村节能效应与农民增收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供一定借鉴与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用水效率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采煤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子伟 王颢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6-358,共3页
叙述了保水采煤技术的意义,分析了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理论,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分别对矸石充填法、膏体充填法、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法进行了研究,目前保水采煤的理论与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矸石充填法 膏体充填法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损毁程度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超 崔瑞豪 +3 位作者 张曦 张曦元 马晋明 王培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高潜水位煤矿区井工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积水、农田减产等情况,但积水农田的损毁程度、损毁范围较难获取;加之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沉陷土地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科学进行土地损毁程度评定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受损农民... 高潜水位煤矿区井工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积水、农田减产等情况,但积水农田的损毁程度、损毁范围较难获取;加之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沉陷土地具有典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科学进行土地损毁程度评定成为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和受损农民补偿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采用熵权法确定积水时长、下沉深度、倾斜变形(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曲率(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水平变形(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和水平移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10种指标的权重,将极限条件法和可拓评价方法相结合,对芡实地、水稻玉米田和莲藕池共计34个评价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芡实地总面积为444.7hm^(2),中度损毁面积为135.7hm^(2),占比30.51%;水稻玉米田总面积为747.2hm^(2),整体属于轻度损毁状态;莲藕池总损毁面积为562.6 hm^(2),中度损毁面积为151.8 hm^(2),占比26.98%;研究区整体土地损毁程度较好。研究结论为科学确定土地损毁程度及范围提供理论支撑,对地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损毁补偿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损毁 熵权法 物元可拓法 年内水频率指数(AWFI) 高潜水位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 被引量:132
7
作者 冯光明 孙春东 +1 位作者 王成真 周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3-1968,共6页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出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该技术包括开放式、袋式、混合式和分段阻隔式4种充填方式,对各种充填方式的充填过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下潮湿、低温、...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出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该技术包括开放式、袋式、混合式和分段阻隔式4种充填方式,对各种充填方式的充填过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下潮湿、低温、封闭的环境中,超高水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采空区充填材料;该材料及相应的充填开采方法是未来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材料 充填开采方法 开放式 袋式 混合式 分段阻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海底金矿含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8
作者 马凤山 底青云 +3 位作者 李克蓬 付长民 王善飞 李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32-4438,共7页
海底金矿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矿床的开采构成威胁,选择山东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135m水平沿脉巷道,采用地球物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巷道635m测线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岩体中的含水构造进行了坑道探测,利用三种装置(温纳装置(Wenner)... 海底金矿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矿床的开采构成威胁,选择山东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135m水平沿脉巷道,采用地球物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巷道635m测线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岩体中的含水构造进行了坑道探测,利用三种装置(温纳装置(Wenner)、偶极装置(Dipole-Dipole)、Schlumberger装置)进行实施,相互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探测结果.温纳、偶极和Schlumberger三种装置的视电阻率反演结果反映在测线(-135m沿脉巷道)以下至30m深度为一高阻层,表明自-135^-165m的岩体中已不含水或含少量的水;测线以下30~60m段为低阻层,反映-165^-200m的岩体中含基岩裂隙水;测线以下大于60m的地段为特高阻层,反映-200m以下岩体含水性逐渐变差.该探测结果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分析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坑道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含水构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采矿 含水构造 高密度电阻率法 坑道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水害特征、评价方法与治水勘探方向 被引量:57
9
作者 李文平 乔伟 +1 位作者 李小琴 孙如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37-2448,共12页
煤矿区深部含水层具有大埋深、高水压等特点,是深部煤层开采水害防范的主要对象。在分析深部矿井水害特征基础上,探讨了深部矿井地应力对裂隙水介质的力学作用机制,阐述了深部矿井裂隙水介质呈现“高承压、弱富水”的力学原因;基于古岩... 煤矿区深部含水层具有大埋深、高水压等特点,是深部煤层开采水害防范的主要对象。在分析深部矿井水害特征基础上,探讨了深部矿井地应力对裂隙水介质的力学作用机制,阐述了深部矿井裂隙水介质呈现“高承压、弱富水”的力学原因;基于古岩溶成因演化理论,结合水文地质勘探和野外调查,分析探讨了华北型煤田奥陶纪石灰岩顶部“古风化壳”的岩溶充填结构特征,并将奥陶纪石灰岩顶部“古风化壳”划分为“隔水充填带、弱隔(透)水充填带、富(透)水带”3种岩溶充填结构类型,给出了各类型确定的关键指标和阈值,明确了奥陶纪灰岩顶部存在隔水层的理论依据。将深部矿井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划分为“完整底板突水模式”和“集中破碎带底板突水模式”,分析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含水层高水压作用下沿用传统的突水系数法( T s 法)评价底板突水危险性的局限性,引入隔水层厚度( M )和含水层钻孔单位涌水量( q )2个指标,结合突水实例分析,提出了“修正的突水系数法”( T s -M-q 法,适用于完整底板突水模式);在实验和实例分析基础上,提出“渗-流转换”突水评价法(适用于集中破碎带底板突水模式)。最后,基于深部矿井水害特征及突水模式,结合深部含水介质赋存、构造发育特征和地应力场方向,阐述了深部矿井水害精准查治一体化勘探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高承压弱富水 奥灰顶部充填带 渗-流转换 Ts-M-q 突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地区采煤塌陷水田漏水探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晓静 胡振琪 +2 位作者 赵艳玲 李晶 信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为解决我国西南地区采煤塌陷地造成水田塌陷破坏问题,恢复塌陷地水田隔水层的持水能力,重构土壤水田隔水层,利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2种手段进行现场探测,并结合地域特点,调查水田塌陷地的破坏特点,总结西南地区采煤塌陷地水田破坏形... 为解决我国西南地区采煤塌陷地造成水田塌陷破坏问题,恢复塌陷地水田隔水层的持水能力,重构土壤水田隔水层,利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2种手段进行现场探测,并结合地域特点,调查水田塌陷地的破坏特点,总结西南地区采煤塌陷地水田破坏形式及漏水特征,并分析了其漏水机理。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采煤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裂缝生成等;塌陷区水田的破坏形式主要有塌陷田、漏水田、裂缝田3种。通过现场调查和探测认为采煤塌陷影响了水田隔水层的保水作用是导致塌陷地水田漏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采煤塌陷 探地雷达 高密度电法 地表裂缝 隔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压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振华 许延春 陈新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
作为焦作矿区的新建矿井,赵固二矿底板富水性强,水压大,隔水层薄,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在简单分析试验工作面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底板加固技术及其具体的技术指标,设计了"分散制浆、细管输浆、双重固... 作为焦作矿区的新建矿井,赵固二矿底板富水性强,水压大,隔水层薄,严重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在简单分析试验工作面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底板加固技术及其具体的技术指标,设计了"分散制浆、细管输浆、双重固管防喷、反复透孔注浆"的超高压注浆方法,直流电法探测结果表明,注浆对底板加固改造效果理想,该成果对高水压工作面注浆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工作面 注浆加固 超高压注浆方法 直流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钢姑山铁矿采场动帮高边坡加固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斌堂 朱国荣 +1 位作者 王宣清 孙振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48-1351,1450,共5页
马钢姑山铁矿采场东帮人工采掘高边坡由于受河水和地下水的较大动水压力、静水压力的长期作用,和大爆破采掘施工触发强烈地震的频繁影响,局部坡段日益面临失稳滑坡的极大危险.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东帮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 马钢姑山铁矿采场东帮人工采掘高边坡由于受河水和地下水的较大动水压力、静水压力的长期作用,和大爆破采掘施工触发强烈地震的频繁影响,局部坡段日益面临失稳滑坡的极大危险.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东帮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种加固方案.结合加固工程的经济性、环境的影响性以及矿山的可持续发展与生产安全性等,对每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方案三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坡 加固方案 有限元法 姑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理论的弱胶结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特性 被引量:14
13
作者 浦海 倪宏阳 肖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68,共7页
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型,推导了水沙两相的基本守恒方程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动系统的控制方程,基于浸入边界法,利用欧拉点和拉格朗日点处理水沙两相... 通过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裂隙岩体水沙两相流动的格子Boltzmann模型,推导了水沙两相的基本守恒方程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动系统的控制方程,基于浸入边界法,利用欧拉点和拉格朗日点处理水沙两相界面。通过数值模拟裂隙溃沙情况,分析了沙粒进入裂隙前后的流动形态,研究了颗粒粒径和裂隙宽度对溃沙速度的影响。借助单裂隙下的研究结果,建立上覆厚松散沙层矿井开采模型,分析裂隙发育下突水溃沙情况,发现在初始阶段,沙粒的溃入会堵塞裂隙,抑制裂隙的发育;随着水压的持续施加,大量水沙混合物开始涌入裂隙,岩体孔隙压力增大,导致裂隙迅速发育扩展,甚至会造成顶板垮落,加剧突水溃沙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理论 弱胶结裂隙岩体 水沙两相流 突水溃沙 保水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顶板固结综采复采技术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本生 洛锋 +1 位作者 刘超 乔燕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6,61,共3页
针对康城矿资源日益枯竭现状,采用原有轻型放顶煤设备和综采技术回收厚2.0 m左右的2#底分层煤。对碎裂顶板复采工作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设计。通过工作面和巷道顶板高水材料注浆,解决了碎裂顶板管理的难题。最大限度地... 针对康城矿资源日益枯竭现状,采用原有轻型放顶煤设备和综采技术回收厚2.0 m左右的2#底分层煤。对碎裂顶板复采工作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设计。通过工作面和巷道顶板高水材料注浆,解决了碎裂顶板管理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回收了煤炭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条件类似矿井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顶板 复采 高水材料 固结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的井下电磁法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显新 李华 +3 位作者 闫述 陈明生 侯彦威 秋兴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煤矿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中,井下电磁法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介绍了井下直流电法、井下高密度电阻率法、电透视法、井下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及顶底板探测、侧帮水害隐患探测、回采工作面水害隐患探测及独头巷道超前探测... 在煤矿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中,井下电磁法发挥着独到的作用。介绍了井下直流电法、井下高密度电阻率法、电透视法、井下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方法,以及顶底板探测、侧帮水害隐患探测、回采工作面水害隐患探测及独头巷道超前探测的效果。结果表明,矿井电磁法对含水低阻体敏感,与探测目的层或地质体近距离接触,对导含水体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是探测采煤工作面突水隐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压水害隐患探测 井下直流电法 井下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透视法 矿井瞬变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煤层的超高水材料混合固结充填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捷 王玉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56,共6页
为解决超高水材料开放式充填受煤层倾角影响较大的缺点,实现倾斜煤层安全、高效的充填开采,创新性地提出了混合充填的新思路,形成了超高水材料混合固结充填技术并深入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给出了相关充填工艺流程:首先填充固体充填物,... 为解决超高水材料开放式充填受煤层倾角影响较大的缺点,实现倾斜煤层安全、高效的充填开采,创新性地提出了混合充填的新思路,形成了超高水材料混合固结充填技术并深入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给出了相关充填工艺流程:首先填充固体充填物,之后充填高水材料,待浆液液面达到要求高度后,进行二次充填固体充填物。分析了该技术的充填机理和能够控制上覆岩层运动的实质,总结了技术的特色和优点。认为该充填技术合理地利用了煤层倾角,达到了充填不受煤层倾角限制的目地,解决了开放式充填的技术难题,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控制地表移动的能力。此外,超高水材料混合固结充填成本低廉,采煤与充填互不影响,为提高倾斜煤层滞压资源采出率、减缓地表损害提供了新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充填 倾斜煤层 超高水材料混合固结充填法 可行性分析 充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农田整理设计方法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自威 吴克宁 +1 位作者 赵华甫 曹绍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912-6915,6936,共5页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 针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受损特点和农业经济发展态势,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开展3方面研究:①在框架导向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观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②提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生态坑塘等特色工程布局;③针对采煤塌陷区区特有潜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与土壤质量及结构受到破坏等现状,提出生态型降水排水沟道与土壤修复工程等特色设计。这一针对性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为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区科学开展土地整理,科学恢复生产能力,重建农田生态和区域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采煤塌陷区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问题导向方法 框架导向方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巷除湿降温风流温度分布模型计算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宗翔 刘江 王天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为有效控制井下热害问题,考虑井巷中水分蒸发吸热对风流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风流除湿降温效果。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水分蒸发量随岩壁温度变化的函数,作为求解风流含湿量的基础方程,建立井巷除湿降温的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模型,应用Matla... 为有效控制井下热害问题,考虑井巷中水分蒸发吸热对风流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风流除湿降温效果。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水分蒸发量随岩壁温度变化的函数,作为求解风流含湿量的基础方程,建立井巷除湿降温的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写了仿真程序进行计算,给出计算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条件。计算结果表明,水分蒸发量是影响风流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受水分蒸发的影响,围岩传递给空气的热量并不一定会使风流温度上升;当采取除湿降温的复合制冷方法后,风流降温迅速,且在相当长的一段巷道中保持持续降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矿井 热湿交换 有限差分法 数值模拟 除湿降温 水分蒸发 热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反射系数法在瞬变电磁探测煤矿水害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吉学 刘江 +2 位作者 许德才 汶小岗 冯西会 《中国煤炭》 2019年第8期25-30,44,共7页
在瞬变电磁法勘探中引入了高分辨反射系数法的概念,分析了反射系数法在瞬变电磁法勘探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的适用性和工作方法。利用从野外采集的数据,分析了高分辨反射系数处理方法在瞬变电磁法的孔旁曲线的特征、视电阻率等... 在瞬变电磁法勘探中引入了高分辨反射系数法的概念,分析了反射系数法在瞬变电磁法勘探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的适用性和工作方法。利用从野外采集的数据,分析了高分辨反射系数处理方法在瞬变电磁法的孔旁曲线的特征、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和煤层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等资料的反映,从点、线、面三方面介绍了高分辨反射系数法在瞬变电磁勘探中的地质效果。该方法不仅提高瞬变电磁勘探的纵向分辨率,还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实用的瞬变电磁勘探地形校正方法,其效果已被地质资料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反射系数法 瞬变电磁勘探 应用效果 矿井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网法的地面复垦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慧玲 肖武 +2 位作者 王铮 李素萃 台晓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135,143,共5页
为实现地面复垦与井下开采的充分耦合,探索一种新的土地复垦方法,以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格网法将地面划分成方格单元,建立煤炭开采影响地面方格单元的煤层范围的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圈定影响方格单元A(i,j)的井下煤层范... 为实现地面复垦与井下开采的充分耦合,探索一种新的土地复垦方法,以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格网法将地面划分成方格单元,建立煤炭开采影响地面方格单元的煤层范围的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圈定影响方格单元A(i,j)的井下煤层范围,进而采用概率积分法进行开采沉陷模拟,分析各开采阶段方格单元A(i,j)的沉陷特点与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方格单元A(i,j)应在开采第二阶段采取剥离表土的措施,并通过地面—地下—地面的土地复垦方法,科学划定复垦区域,实现井上井下的充分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地 土地复垦 高潜水位 格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