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on spheres prepared vi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method and their microstructures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1
作者 尹彩流 文国富 +3 位作者 黄启忠 王秀飞 何良明 刘宝容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895-898,共4页
Carbon spheres with size of 50-300 nm were synthesized via 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with calcium carbide and chloroform as reactants in a sealed autoclave.The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carbon spheres befor... Carbon spheres with size of 50-300 nm were synthesized via a solvent-thermal reaction with calcium carbide and chloroform as reactants in a sealed autoclave.The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carbon spheres 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HT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XR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energ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ED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spheres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spheres convert to hollow polyhedron through HTT.Carbon spheres are composed of entangled and curve graphitic layers with short range order similar to cotton structure,and carbon polyhedron with dimension of 50-250 nm and shell thickness of 15-30 nm.The change of solid spheres to hollow polyhedron with branches gives a new evidence fo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ollow carbon 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pheres solvent-thermal method MICROSTRUCTURE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on pH value of Masson Pine wood
2
作者 Xie Guijun Li Lamei Li Xingwei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94-99,共6页
Heat-treated wood has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visual quality,but it is prone to mold,which limits its application.Based on the pH value of heat-treated wood,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ctors ... Heat-treated wood has good dimensional stability,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visual quality,but it is prone to mold,which limits its application.Based on the pH value of heat-treated wood,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athogenesis causing heat-treated wood mold.Normally,the pH value of the heat-treated wood is between 4.38 and 5.10,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old.However,the pH of the heat-treated copper-containing material is between 6.63 and 7.12,which deviates the treated wood from the comfortable growth conditions for the mold,thereby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mo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treated WOOD pH value.Masson PINUS LUMBER high temperature HEAT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塑性与超弹性机制研究
3
作者 殷海琛 黄金城 +3 位作者 张欣 王广春 刘闪 李建辉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01,共9页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 为提高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稳定性,以Ni_(50.3)Ti_(29.7)Hf_(20)合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技术。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和超弹性测试,探究了孪晶马氏体与位错增殖机制下脉冲电流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诱发的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协同提升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是一种协同提升Ni_(50.3)Ti_(29.7)Hf_(20)合金塑性和超弹性的有效技术手段,最优工艺参数为:50%轧制变形配合50μs/250 Hz电脉冲处理,最优脉冲电流的作用温度为550℃。与铸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相比,经过轧制+电脉冲耦合处理的合金塑性提高50%,超弹性及其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塑性和超弹性的协同提升主要归因于脉冲电流对轧制态Ni_(50.3)Ti_(29.7)Hf_(20)合金缺陷的靶向作用和对微观组织的均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形状记忆合金 电脉冲处理 微观组织 塑性 超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硅基气凝胶力学性能规律与动态分析
4
作者 周玉贵 陈之伟 +1 位作者 苏冬 季惠明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01-6006,共6页
以硅溶胶为前驱体,经酸碱催化与莫来石纤维毡浸渍复合,通过凝胶老化、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制备莫来石纤维增强硅基气凝胶隔热材料,采用SEM、XRD、红外光谱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等方法,研究高温处理硅基气凝胶材料力学性能规律与动态响应,并... 以硅溶胶为前驱体,经酸碱催化与莫来石纤维毡浸渍复合,通过凝胶老化、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制备莫来石纤维增强硅基气凝胶隔热材料,采用SEM、XRD、红外光谱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等方法,研究高温处理硅基气凝胶材料力学性能规律与动态响应,并表征高温下微观结构变化等。结果表明,硅基气凝胶隔热材料表现出轻质(0.39 g/cm^(3))、较低热导率1000℃时0.068 W/(m·K)及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其压缩强度及模量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000℃测试时形变10%的压缩强度约0.4253 MPa,比室温时提高了43.3%,压缩应变-位移场分布情况说明了压缩力在材料内部传递过程中逐渐递减。室温时拉伸强度约为1.39 MPa,在1000℃拉伸试验时其拉伸强度比室温时提高了102.2%,高温处理有助于拉伸应变场分布更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气凝胶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 与持久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远 赵云松 +5 位作者 郭媛媛 张剑 杨振宇 郑帅 刘晨光 唐定中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共晶组织基本消除,合金元素的偏析程度明显减轻。一次时效处理改变γ′相尺寸与形貌,一次时效温度升高使枝晶干γ′相尺寸增加、立方度降低,γ基体通道宽度增加。随着一次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在1120℃/137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降低。合金持久性能与γ′相形貌尺寸、体积分数及γ基体通道宽度密切相关。尺寸合适且立方度高的γ′相对位错有较强阻碍作用,且位错在γ基体通道内滑移所需的Orowan应力与基体通道宽度呈反比。通过综合对比评估,确定了该合金最佳一次时效温度为1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高温持久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下含钻孔结晶岩裂纹发育及力学特性
6
作者 王李昌 董陇军 +2 位作者 王璐 肖敏杰 隆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5-1016,共12页
干热岩开发系统中井壁围岩稳定受到深部高温高应力环境的影响,钻井井壁极易发生失稳破坏,结晶岩是干热型地热能的主要赋存岩体,因此选取含钻孔闪长岩试样进行热处理试验,以研究温度对裂纹发育的影响,并进行双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模拟井内... 干热岩开发系统中井壁围岩稳定受到深部高温高应力环境的影响,钻井井壁极易发生失稳破坏,结晶岩是干热型地热能的主要赋存岩体,因此选取含钻孔闪长岩试样进行热处理试验,以研究温度对裂纹发育的影响,并进行双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模拟井内环境。结果表明:升高温度能够促进结晶岩微观、细观裂纹发育活动;在双轴应力作用下,试样产生大量的宏观裂纹,沿孔壁的破裂带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温度升高促进了试样微裂纹的发育,导致高温热处理后的试样在双轴应力作用下破坏后形成的岩块强度和完整性降低,试样粉碎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深层地热钻井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岩 高温热处理 双轴应力 声发射 裂纹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SS触发TSS阵列的高压纳秒开关设计及应用
7
作者 张静 屈光辉 +5 位作者 张琳 赵国强 张哲豪 刘丽娜 刘园园 李明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指标高、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的固态高压脉冲开关对脉冲功率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光电导开关(PCSS)和电涌抑制晶闸管(TSS)阵列的高压纳秒开关技术路线,采用便于实现高压隔离的PCSS作为TSS阵列的触发单元,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压... 指标高、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的固态高压脉冲开关对脉冲功率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基于光电导开关(PCSS)和电涌抑制晶闸管(TSS)阵列的高压纳秒开关技术路线,采用便于实现高压隔离的PCSS作为TSS阵列的触发单元,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压纳秒开关模块(PTTSSM)。研制的20 kV开关模块输出峰值电流23.7 A,脉冲宽度122.1 ns,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55.9 ns和128.3 ns,尺寸为60 mm×60 mm×40 mm;100 kV模块输出峰值电压60~100 kV可调、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56 A,脉宽1.308μs,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是160.4 ns和2.454μs,尺寸为150 mm×100 mm×50 mm,均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基于新型高压纳秒开关模块的脉冲电源在有机废水处理实验中成功产生大量稳定低温等离子体,有效降解有机物,验证了开关模块驱动产生等离子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纳秒开关 光电导开关 电涌抑制晶闸管 有机废水处理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竹高温处理后的Ⅰ型断裂力学特性
8
作者 吴前煌 郭任坤 +3 位作者 郭楠 饶久平 杨文斌 盛叶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重组竹材料内部存在微裂纹和层间空隙,高温处理后如果承受冲击荷载,容易发生断裂破坏,影响结构性能。选取3个无量纲裂缝长度(0.4,0.5,0.6)、5个含水率(4%,8%,10%,12%,16%)和6个试验温度(20,80,130,180,230,280℃)为参数,进行重组竹横纹... 重组竹材料内部存在微裂纹和层间空隙,高温处理后如果承受冲击荷载,容易发生断裂破坏,影响结构性能。选取3个无量纲裂缝长度(0.4,0.5,0.6)、5个含水率(4%,8%,10%,12%,16%)和6个试验温度(20,80,130,180,230,280℃)为参数,进行重组竹横纹直槽半圆盘试件三点弯曲断裂试验。为了对比加载率对重组竹横纹Ⅰ型断裂韧度的影响,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控制气压达到3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分别以冲击速度6,7,8 m/s为参数,分析断裂韧度随温度、含水率及冲击速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动力影响系数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竹横纹Ⅰ型动态断裂韧度在相同无量纲裂纹长度和冲击速度下的变化趋势和准静态加载条件下基本相同,随着含水率由4%上升至16%,断裂韧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水率为10%时断裂韧度最大;随着温度由20℃上升至280℃,断裂韧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当温度超过180℃时,部分试件的断裂韧度下降程度更为明显。通过研究重组竹在高温处理后的断裂力学特性,为重组竹材料的相关规范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其在工程结构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霍普金森压杆(SHPB) Ⅰ型 断裂韧度 高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9
作者 黄欢 樊娅萍 +1 位作者 宋柏权 王倡宪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为明确连作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对黄瓜幼苗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对黄瓜连作土壤分别进行50与55℃处理,然后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分别于高温处理与未处理的土壤上培育黄瓜幼苗,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并设立相应不接种对照,试验共设... 为明确连作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对黄瓜幼苗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对黄瓜连作土壤分别进行50与55℃处理,然后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分别于高温处理与未处理的土壤上培育黄瓜幼苗,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并设立相应不接种对照,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经高温处理后,土壤质量明显改善,表现为高温处理土壤的碱解氮与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的土壤,其中,55℃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是灭菌前的1.09、1.63和1.05倍;同时,高温处理可使土壤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真菌数量明显下降;无论土壤是否经过高温处理,接种摩西球囊霉均能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且土壤高温处理与摩西球囊霉具有协同效应。其中,55℃处理土壤上菌根化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及壮苗指数分别比相应非菌根化处理增加了46.23%、44.49%及97.16%,地上部钙、镁和铁含量分别是未灭菌土壤上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1.04、1.04和1.41倍,相应的菌根贡献率分别高达34.1%、32.71%和55.76%,而地上部氮、磷与钾含量却因生长的稀释效应而有所下降;此外,与未处理土壤相比,55℃处理土壤接种摩西球囊霉的幼苗根际土细菌数量是未处理土壤的1.11倍,而真菌数量却降至最低,与原连作土壤接种摩西球囊处理相当。连作土壤经55℃处理后,育苗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可有效缓解苗期黄瓜生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连作土 高温处理 摩西球囊霉 生长 养分 缓解 生长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对粉煤灰-矿渣基多孔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旭清 王辉 +3 位作者 高尚 郭美丽 孟泽浩 武越宇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1-568,共8页
了解多孔地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有助于优化多孔地聚合物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本研究分别在200~800℃条件下对粉煤灰-矿渣基多孔地聚合物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研究高温作用对多孔地聚合物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结... 了解多孔地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有助于优化多孔地聚合物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本研究分别在200~800℃条件下对粉煤灰-矿渣基多孔地聚合物材料进行高温处理,研究高温作用对多孔地聚合物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基多孔地聚合物最显著的质量损失发生在600℃以下,主要归因于自由水、结合水的蒸发和脱羟基化,600℃以上质量损失减弱,主要对应于部分碳酸盐物质的分解。多孔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在200℃以下基本保持稳定,400℃以上开始出现热裂纹和熔化现象。随加热温度升高,多孔地聚合物的孔隙率、孔隙连通性和平均孔径不断增大,抗压强度不断减小,导热系数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地聚合物 孔结构 抗压强度 高温处理 热重分析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诱导铝硅合金涂层组织结构转变及其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徐浩博 马国政 +4 位作者 何鹏飞 李国禄 刘明 郭伟玲 王海斗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5,共13页
为提升铝硅合金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实现全铝合金发动机制造。使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Al-40Si-5Fe涂层,并利用330℃时效处理诱导涂层组织结构发生转变。研究发现,原始喷涂态涂层组织呈现典型的层状堆叠结构,单个摊片上部由初生S... 为提升铝硅合金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实现全铝合金发动机制造。使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Al-40Si-5Fe涂层,并利用330℃时效处理诱导涂层组织结构发生转变。研究发现,原始喷涂态涂层组织呈现典型的层状堆叠结构,单个摊片上部由初生Si相和Al/Si共晶相组成,摊片下部由不完全非晶组织构成。330℃时效处理后,涂层组织均匀性明显改善,并且涂层内部形成具有圆润表面的网状Si相骨架。在220℃环境中,载荷3 N、行程4 mm、频率5 Hz的干摩擦试验条件下,330℃×24 h热处理态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38和1.35×10^(-4)mm^(3)/(N·m),比原始喷涂态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19.1%和5.6%。喷涂态涂层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330℃×24 h热处理态涂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粘着磨损为辅。330℃×24 h热处理态涂层内的网状Si相结构可以在220℃环境中保持对基体的强化作用,从而有效减轻了涂层的塑性变形程度和摩擦副之间的粘着行为,对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铝硅合金涂层 时效处理 高温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针铁矿的结构与形貌演化
12
作者 胡绪照 许雪艳 +3 位作者 徐兵 廖生温 张佳奇 夏爱林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针铁矿(α-FeOOH)粉末在250~650℃和900℃高温热处理下的结构与形貌演变。结果表明:针铁矿在250℃煅烧2~8 h未发生明显的相转变,但是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其针状形貌...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针铁矿(α-FeOOH)粉末在250~650℃和900℃高温热处理下的结构与形貌演变。结果表明:针铁矿在250℃煅烧2~8 h未发生明显的相转变,但是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其针状形貌结构逐渐破碎堆叠成短棒状。当煅烧温度为350℃时,α-FeOOH开始脱羟基向赤铁矿(α-Fe_(2)O_(3))转变,且在450℃时完全转变为α-Fe_(2)O_(3)相。煅烧温度升至450~650℃时,虽然产物呈现α-Fe_(2)O_(3)相,但都保持了α-FeOOH原有的针状形貌。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产物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热处理温度升高时,α-Fe_(2)O_(3)晶体生长变大,比表面积逐渐降低,颗粒间产生烧结现象,且当煅烧温度达到900℃时,破碎棒状结构变成米粒状的α-Fe_(2)O_(3),其在污水处理、光催化和工业颜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热处理 高温相变 米粒状α-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回注水超磁分离试验与数值模拟优化
13
作者 江志华 庞晓辰 +1 位作者 陈晓英 张明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3,共10页
针对中东某油田高温高盐回注水处理难题,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去除无机胶体悬浮物和溶解性Fe离子。根据超磁分离后出水悬浮物及Fe离子浓度两个指标确定了最佳磁性加载剂粒径为75μm,最佳投加量为6~7 g/L。磁场强度对悬浮物及铁离子的去除率... 针对中东某油田高温高盐回注水处理难题,采用超磁分离技术去除无机胶体悬浮物和溶解性Fe离子。根据超磁分离后出水悬浮物及Fe离子浓度两个指标确定了最佳磁性加载剂粒径为75μm,最佳投加量为6~7 g/L。磁场强度对悬浮物及铁离子的去除率影响并不明显,但对磁性悬浮物絮体的去除效率有直接影响。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和颗粒轨迹追踪,揭示了影响高盐废水速度场均匀性和絮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进水区域易形成滞水导致盐结晶,通过优化进水口设计控制初始速度、调节装置液位和降低筒体外层转速,可有效优化速度场分布,避免絮体解絮和盐分结晶。絮体颗粒与流体间的相对速度在被磁分离鼓吸附时达到最大,与筒体转速正相关,高转速会增加絮体破碎风险。研究为超磁分离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数优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分离 高温高盐水处理 除铁 多物理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固井水泥污染及处理
14
作者 王俊祥 胡俊辉 +2 位作者 王长勤 罗亚飞 刘杨康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通过模拟实验简要分析验证了固井水泥对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污染机理,结果表明: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染后钻井液的pH值过高,导致钻井液高温增稠;二是固井水泥中的一些添加剂侵入钻井液后高温固结,吸附大量自由水导致钻井液增稠。针对污染机理,优选出聚合铝防塌剂AOP-1做为一种高效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处理剂,并成功应用四井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AOP-1针对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避免了污染之后大量置换钻井液,提高了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密度 钻井液 水泥污染 聚合铝防塌剂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机质页岩高温作用后微观力学特征与热力耦合模拟研究
15
作者 李冕 严张萍 唐鑫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502,共12页
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呈现出“非常规、深层、难开采”等新特点,储层环境和岩体结构极为复杂。为明确储层勘探开发中的有利温度点及力学特征,本文选取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样品,针对常温(25℃)及高温作用(300℃、400℃、500℃)下的... 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呈现出“非常规、深层、难开采”等新特点,储层环境和岩体结构极为复杂。为明确储层勘探开发中的有利温度点及力学特征,本文选取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样品,针对常温(25℃)及高温作用(300℃、400℃、500℃)下的页岩样品,结合纳米压痕、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开展了页岩油储层在高温作用下微观力学性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脆性矿物(硬组分)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显著大于黏土基质(软组分),硬组分的压痕表面深度较深,且在400℃高温作用下,压痕深度明显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在300℃至500℃的高温作用区间,页岩的整体力学性质呈“V”形变化趋势。在400℃高温作用后,页岩孔隙可见度增大,微裂隙显著增加,受力后出现剪切和张性开裂,弹性模量和硬度显著下降。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好,拟合值接近“1”,表明温度引起的页岩微观结构变化是其力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为非常规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微观力学依据,有助于深入理解高温作用对储层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作用 微观结构 纳米压痕实验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热处理对热障涂层寿命及静态氧化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王攀 苏庆 +3 位作者 王喆锦 段士昌 毛高翔 霍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3,共7页
分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GH2747合金表面制备粘结层,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陶瓷层。通过等温热循环和高温静态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粘结层的热循环寿命及热生长氧化物层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超音... 分别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和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GH2747合金表面制备粘结层,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陶瓷层。通过等温热循环和高温静态氧化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粘结层的热循环寿命及热生长氧化物层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粘结层致密度大于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粘结层,经过1050℃×2 h真空热处理后,粘结层表面形成了0.3~0.4μm厚的Al_(2)O_(3)膜。对比高温静态氧化后的粘结层组织成分和热生长氧化物层厚度得出,粘结层表面预先形成连续致密的α-Al_(2)O_(3),可以有效减缓氧气的流入,降低热生长氧化物层的生长速率,抑制混合氧化物过早的生成。致密结构的粘结层内部的氧化速率更慢,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粘结层抗氧化性强于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粘结层。在热循环过程中,热生长氧化物层增厚和混合氧化物生成是导致涂层失效的主要因素,粘结层抗氧化性能越好,涂层的热循环寿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真空热处理 高温氧化 等离子喷涂 超音速火焰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消除激光选区熔化GH4169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及高温拉伸性能各向异性
17
作者 赵海生 房立家 +1 位作者 刘欢 窦开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2,共9页
激光选区熔化GH4169高温合金具有明显的定向柱状枝晶凝固组织,会引起严重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加服役风险。本工作以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的GH4169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种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热等静压+标准固溶+双时效和热等静... 激光选区熔化GH4169高温合金具有明显的定向柱状枝晶凝固组织,会引起严重的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加服役风险。本工作以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的GH4169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种不同的热处理制度:热等静压+标准固溶+双时效和热等静压+均匀化热处理+标准固溶+双时效对所制备合金进行后热处理,探究两种热处理制度对激光选区熔化GH4169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及高温拉伸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热处理消除了Laves相,沉积态GH4169合金的柱状晶组织向等轴晶组织转变。高温拉伸结果显示,未经均匀化处理GH4169合金横向与纵向的高温抗拉强度比和塑性比分别为1.10(1145/1040)和0.83(10.2/12.2),均匀化热处理态GH4169合金横向与纵向的高温抗拉强度比和塑性比分别为1.00(1041/1038)和1.00(8.6/8.6)。激光选区熔化GH4169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GH4169高温合金 均匀化热处理 各向异性 微观组织 高温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热处理工艺对毛竹竹青理化性能和材色的影响
18
作者 林枫 王怡清 +3 位作者 刘瑜霏 谭梓俊 王新洲 许斌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毛竹材的竹青层因其优异的性能逐渐被人所重视。为提高毛竹竹青的理化性能,以蒸汽、氮气和甲基硅油为加热介质,对毛竹竹青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40℃、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 h、4 h、6 h,探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毛竹竹青... 毛竹材的竹青层因其优异的性能逐渐被人所重视。为提高毛竹竹青的理化性能,以蒸汽、氮气和甲基硅油为加热介质,对毛竹竹青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40℃、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 h、4 h、6 h,探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毛竹竹青理化性能和材色的影响。研究表明:竹青的失重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热处理开始0~2 h中损失的质量最多,其中,高温蒸汽热处理后的竹青失重率较大。热处理会显著提升竹青的疏水性,同等条件下,高温油热处理后的竹青表面疏水性较好,最大的接触角为128°。热处理竹青的纤维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木质素发生了化学重构,半纤维素降解明显,蒸汽热处理后的降幅最大为6.67%。竹青的MOR在热处理温度为140~18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小幅上升再大幅下降,最终会降至未处理材以下,竹青的MOE随时间增加,总体呈现先小幅增加再大幅下降的趋势,热处理会显著改变竹青表面材色,其中油热处理后材色变化最明显,蒸汽处理后材色差异最小。竹青的L*与热处理温度成负相关;a*当热处理时间为2 h时,与温度成正相关,但在2 h以上时,其值先上升后下降;b*除油热处理外,与温度成负相关,油浴处理的竹青片的b*值先上升再下降;△E*与热处理温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竹青 高温热处理 理化性能 抗弯强度 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底盘涂装车间废气处理设计关键点研究
19
作者 栾子坤 郭大勇 +1 位作者 孙立刚 李青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了适应国家关于涂装业废气处理的环保要求,研究了底盘涂装车间废气处理的法律规范和地方标准的具体要求,针对底盘涂装的不同工艺环节提出了高标准的设计规范建议,从工艺和设备参数上明确了关键因素如漆雾、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的... 为了适应国家关于涂装业废气处理的环保要求,研究了底盘涂装车间废气处理的法律规范和地方标准的具体要求,针对底盘涂装的不同工艺环节提出了高标准的设计规范建议,从工艺和设备参数上明确了关键因素如漆雾、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的处理方法,展示了漆雾拦截板的设计思路,指明了喷漆室、RTO高温焚烧的设计原则等。为商用车、农用车等的底盘车架类产品涂装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提供了环保方面的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盘涂装 涂装废气处理 漆雾拦截 挥发性有机物 沸石转轮浓缩系统 RTO高温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温处理方式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晓龙 涂宗财 +2 位作者 胡月明 王旭梅 王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4-93,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三种当前流行的高温处理方式(电烤、空气油炸和过热蒸汽)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理化性质通过测量鱼肉的pH、持水力、色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和蛋白羰基含量进行分析,滋味品质通过测量鱼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本文旨在研究三种当前流行的高温处理方式(电烤、空气油炸和过热蒸汽)对草鱼肉理化性质及滋味品质的影响,理化性质通过测量鱼肉的pH、持水力、色度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和蛋白羰基含量进行分析,滋味品质通过测量鱼肉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核苷酸含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的生草鱼肉,经不同高温处理加工过的草鱼肉其理化性质方面的各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升高(P<0.05),初步揭示了在不同的高温环境下鱼肉品质会发生不同的改变。之后通过对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这两种典型滋味物质的统计分析得出了草鱼肉在经过三种高温处理后其滋味物质的含量也会显著增加(P<0.05),其中空气油炸组变化的最为明显,其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最高含量可达338.78 mg/100 g和1050.61 mg/100 g,这使其在后期具有最高的鲜味程度。综合评定得出,三种处理在理化性质方面均没有产生不良表现,在滋味品质方面空气油炸组的表现要较好,说明经空气油炸处理的草鱼肉其食用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肉 高温处理 理化性质 氧化分析 鲜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