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淀分级法调制纺丝级高熔点聚碳硅烷 被引量:7
1
作者 楚增勇 刘辉 +4 位作者 冯春祥 王应德 薛金根 宋永才 邹治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作为碳化硅纤维先驱体的聚碳硅烷应当具有较高的熔点与良好的可纺性 ,但是提高熔点对合成条件提出了苛刻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首先通过沉淀分级获得了高熔点 (>2 80℃ )的聚碳硅烷组分 ,然后再加入 10 - 30wt%低熔点组分来调节... 作为碳化硅纤维先驱体的聚碳硅烷应当具有较高的熔点与良好的可纺性 ,但是提高熔点对合成条件提出了苛刻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首先通过沉淀分级获得了高熔点 (>2 80℃ )的聚碳硅烷组分 ,然后再加入 10 - 30wt%低熔点组分来调节其纺丝性能 ,成功地调制出了高熔点 (>2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沉淀分级 高熔点 可纺性 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709R耐热钢高温长时时效后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斌 程世长 +3 位作者 周芸 王敬忠 包汉生 刘正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6,共5页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F709R钢在700℃长时(10 000 h)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00℃时效过程中,钢中析出相主要有M23C6、MX和Z相;在4-3 400 h过程中,晶内细小的MX相、Z相和晶界处M23C6... 采用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NF709R钢在700℃长时(10 000 h)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00℃时效过程中,钢中析出相主要有M23C6、MX和Z相;在4-3 400 h过程中,晶内细小的MX相、Z相和晶界处M23C6相的共同作用使钢的高温屈服强度逐渐升高;3 400-6 000 h过程中生成的M23C6碳化物疏松,晶界强度降低,使钢的高温屈服强度降低;6 000~10 000 h过程中,各种析出相变化不大,高温屈服强度缓慢下降;时效态室温塑性和韧性下降是由于M23C6相在晶界上长大、聚集成链状,使晶界变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709R耐热钢 高温时效 力学性能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熔点相变蜡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建雨 胡威威 吴俊岭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6,共4页
以09号蜡和己二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无交换气、常压的条件下合成高熔点相变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实验方案,然后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己二胺)∶n(09号蜡)=0.65,低温反应温度165-175℃,低温反应时间2... 以09号蜡和己二胺为原料,在无催化剂、无交换气、常压的条件下合成高熔点相变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实验方案,然后采用控制单一变量的方法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己二胺)∶n(09号蜡)=0.65,低温反应温度165-175℃,低温反应时间2.0-2.5h,高温反应温度190-195℃,高温反应时间1.5-2.0h。经过DSC差式扫描量热仪表征,高熔点相变蜡的焓变量大于170J/g,熔点为140-145℃,其焓变量和熔点高于目前国内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蜡 高熔点蜡 酰胺蜡 合成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欢欢 杜梅芳 +1 位作者 王要克 李明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5-992,共8页
碱性矿物质是高碱煤灰沾污结渣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影像式烧结点试验仪研究了一种准东高碱煤与四种非高碱煤灰的熔融特性,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仪(XRD)对高碱煤灰熔融过程中元素迁移及矿物变... 碱性矿物质是高碱煤灰沾污结渣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影像式烧结点试验仪研究了一种准东高碱煤与四种非高碱煤灰的熔融特性,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仪(XRD)对高碱煤灰熔融过程中元素迁移及矿物变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量子化学理论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碱性矿物质降低高碱煤灰熔融温度的机理。结果表明:高碱煤比其他四种非高碱煤初始熔融温度低60℃到110℃;随着高碱煤制灰温度的升高,初始熔融温度也由700℃逐渐升高至770℃,初始熔融的量也随之降低,其沾污、结渣倾向减弱;灰中K_2SO_4、NaAlSiO_4参与灰中低温共熔体的生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物相逐渐消失;灰中碱性矿物NaAlSi_3O_8的相变活性位点优先受到灰中K^+、Mg^(2+)、Na^+、Ca^(2+)等离子势较低的离子攻击,使其矿物体系中硅氧四面体[SiO_4]^(4-)与铝氧四面体[AlO_4]^(5-)分离成片段,进而发生分子段的重组,形成熔点更低的低温共熔体而增加灰中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熔融特性 量子化学 相变活性位点 低温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化过程铜熔渣型变化对炉衬侵蚀的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杨 胡建杭 王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2-509,共8页
Al_(2)O_(3)和MgO构成的耐火材料已被广泛运用到铜冶炼生产中。但由于熔池熔炼过程中高温及熔渣特性,耐火材料易被侵蚀和老化,尤其是耐火材料与铜熔渣直接接触处。本实验研究了Al_(2)O_(3)坩埚和30%MgO-65%SiO_(2)-5%Al_(2)O_(3)坩埚对... Al_(2)O_(3)和MgO构成的耐火材料已被广泛运用到铜冶炼生产中。但由于熔池熔炼过程中高温及熔渣特性,耐火材料易被侵蚀和老化,尤其是耐火材料与铜熔渣直接接触处。本实验研究了Al_(2)O_(3)坩埚和30%MgO-65%SiO_(2)-5%Al_(2)O_(3)坩埚对炉渣的抗侵蚀能力,探究了熔渣中碱度、Al_(2)O_(3)含量对耐火材料侵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渣中金属夹杂物是引起耐火材料侵蚀加剧的关键因素,可利用浮选的金属夹杂物的变化量来表征侵蚀程度。随着铜熔渣碱度由0.605升高到0.706,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速率P_(Q)从11.198%降至1.637%;随着铜熔渣中Al_(2)O_(3)含量由4.17wt%升高到6.1wt%,P_(Q)从9.08%降至1.057%,Al_(2)O_(3)耐火材料对铜熔渣表现出的耐侵蚀能力要比MgO-SiO_(2)-Al_(2)O_(3)耐火材料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渣贫化 MgO-SiO_(2)-Al_(2)O_(3)坩埚 Al_(2)O_(3)坩埚 侵蚀行为 高熔点难熔物相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含蜡凝析气析蜡点实验测试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泱 刘建仪 汪春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138,共7页
针对高压含蜡凝析气在气相状态下析蜡点测试准确率低的问题,在优选黏温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偏光显微镜法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对不同压力下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规律进... 针对高压含蜡凝析气在气相状态下析蜡点测试准确率低的问题,在优选黏温曲线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偏光显微镜法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对不同压力下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规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法测得的析蜡点较黏温曲线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更准确;新研制的高压可视化流体相变观测装置可准确测试含蜡凝析气井流物与含气油的析蜡点;含蜡凝析气井流物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经过露点后又降低,且析蜡线将井流物析蜡相图分为单一气相、气-液两相、气-固两相以及气-液-固三相4个部分;含气油的析蜡点随压力增加先降低,当压力增加至饱和压力后析蜡点开始呈线性上升趋势。该研究结果为高压含蜡凝析气析蜡点准确测试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凝析气 相态 析蜡点 偏光显微镜 高压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Mg-Sc-Zr高强铝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关杰仁 陈超 +6 位作者 丁红瑜 尹衍军 束超平 袁康 陈贺贺 王凡 王秋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4-1236,共13页
铝合金具备质轻、比强度高、抗蚀性优良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汽车工业等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的铝合金零件满足复杂定制结构件轻量化和功能一体化的制造需求,在船舶海工领域具有潜在的发展空... 铝合金具备质轻、比强度高、抗蚀性优良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汽车工业等高端精密制造领域。基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的铝合金零件满足复杂定制结构件轻量化和功能一体化的制造需求,在船舶海工领域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本文概述了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铝合金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快速凝固过程中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工艺控制途径,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形Al-Mg-Sc-Zr高强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重要进展,讨论了未来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为其在船舶海工领域的工程应用和机理探索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激光选区熔化 缺陷 Al_(3)(Sc Zr)析出相 热处理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Y_(2)O_(3)对CaO-MgO-SiO_(2)体系中CMS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任隆宇 崔妍 +1 位作者 曲殿利 徐茹慧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4,共4页
为了提高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分析纯化学试剂MgO、CaO、SiO_(2)、Y_(2)O_(3)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添加Y_(2)O_(3)对CaO-MgO-SiO_(2)体系中钙镁橄榄石(CMS)的生成和转化的影响,以及转化生成物Ca_(4)Y_(6)O(SiO_(4))_(6)的耐火度。... 为了提高镁质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以分析纯化学试剂MgO、CaO、SiO_(2)、Y_(2)O_(3)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添加Y_(2)O_(3)对CaO-MgO-SiO_(2)体系中钙镁橄榄石(CMS)的生成和转化的影响,以及转化生成物Ca_(4)Y_(6)O(SiO_(4))_(6)的耐火度。结果表明:1)Y_(2)O_(3)的添加不仅能够显著减少CaO-MgO-SiO_(2)体系中低熔点相CMS的生成量,而且能够从CMS中捕获CaO和SiO_(2)使CMS转化为高熔点相Ca_(4)Y_(6)O(SiO_(4))_(6)、MgO和Y_(2)Si_(2)O_(7),有利于提高镁质材料的高温性能。2)Ca_(4)Y_(6)O(SiO_(4))_(6)的耐火度>1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O_(3) 镁质耐火材料 CaO-MgO-SiO_(2)体系 低熔点相 钙镁橄榄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