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基高密度钻井液污染解堵液体系
1
作者 罗志锋 李轲 闫丙森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4,共7页
油基高密度钻井液因其高度的稳定性和抑制性,在钻井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因其经过滤失、迁移后所形成的重晶石滤饼对储层有着很大的危害,导致油气产量下降。常规化学方法如酸溶,碱溶等方式难以解除滤饼造成的污染。以螯合剂DTPA为主... 油基高密度钻井液因其高度的稳定性和抑制性,在钻井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因其经过滤失、迁移后所形成的重晶石滤饼对储层有着很大的危害,导致油气产量下降。常规化学方法如酸溶,碱溶等方式难以解除滤饼造成的污染。以螯合剂DTPA为主体,添加碳酸钾为转化剂、草酸为催化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结合以AEC为表面活性剂和乙二醇丁醚为有机溶剂,形成了一套稳定、高效的油基高密度解堵液体系,其对钻井液滤饼渗透、螯合、增溶及洗涤作用,能破坏油基钻井液滤饼内部结构,降低物质间的胶黏作用,增加对油基高密度钻井液污染的解除。高密度钻井液固相螯合液配方为:20%DTPA+3%草酸+6%K_(2)CO_(3)+0.06%过硫酸铵+KOH,油相清洗液的最终配方为:12%乙二醇丁醚+0.5%AEC,对该体系解堵能力,油相清洗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120℃~180℃),复合解堵体系均能对高密度钻井液滤饼有效降解,120℃下单级处理4 h达到66.7%的滤饼溶解率,在120℃多级处理4 h对滤饼的溶解率为72.22%,且滤饼溶解率随温度上升也同时增加,180℃多级处理8 h后溶解率为89.24%,最高腐蚀速率为1.1537g/(m^(2)·h),其具有优秀的解堵性能和耐温性能,在同等实验条件下,复合解堵方法较常规螯合解堵方法对油基钻井液滤饼的溶解效率提升了20%左右,经现场试验证明,该体系能有效解决高密度钻井液所造成的污染及堵塞,其产能恢复率为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高密度钻井液 解堵液体系 油相清洗能力 重晶石滤饼 油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部突变条件的柱塞副摩擦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建禧 卢艳 +2 位作者 张镐 龙俊志 王天慈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8,共11页
为了揭示高功率密度轴向柱塞泵柱塞副的摩擦学性能,引入柱塞副微动姿态下的雷诺方程,考虑柱塞副油膜温度黏度以及弹性变形的影响,建立基于热流固多场耦合油膜分析模型,通过热流固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负载下柱塞副油膜模型的变化特性。结果... 为了揭示高功率密度轴向柱塞泵柱塞副的摩擦学性能,引入柱塞副微动姿态下的雷诺方程,考虑柱塞副油膜温度黏度以及弹性变形的影响,建立基于热流固多场耦合油膜分析模型,通过热流固模型对比分析不同负载下柱塞副油膜模型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高压加剧了柱塞的偏心倾斜,导致柱塞副油膜厚度分布不均匀,在高低压切换时,内部压力突变导致出现油膜压力尖峰,而油膜温度升高导致油膜黏度降低,导致油膜支撑力减弱,使得柱塞副产生较大的变形破坏,最终导致柱塞副泄漏量过大。基于此,在柱塞表面进行波浪形结构设计,以平衡油膜厚度分布,降低黏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波浪形结构改善了黏温效应导致的油膜支撑力不足的问题,减少了柱塞表面变形,使高功率密度轴向柱塞泵的泄漏量减少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 轴向柱塞泵柱塞副 热流固多场耦合 泄漏量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腐蚀耐高温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技术研究
3
作者 张宇飞 耿铁 +3 位作者 刘喜亮 王雪松 王超群 周志奇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针对南海某高温高压井极端工况对完井液耐高温、高密度、低腐蚀速率和储层保护等性能的要求,通过优化高价金属盐离子配比来调控溶液结晶点与密度梯度,构建了耐高温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体系。采用高温老化试验、腐蚀测试和渗透率恢复测试... 针对南海某高温高压井极端工况对完井液耐高温、高密度、低腐蚀速率和储层保护等性能的要求,通过优化高价金属盐离子配比来调控溶液结晶点与密度梯度,构建了耐高温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体系。采用高温老化试验、腐蚀测试和渗透率恢复测试等方法,测试了完井液的密度稳定性、天然气水合物抑制性、腐蚀速率和储层保护性等关键性能。结果表明: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密度可达1.85kg/L,在170℃温度下老化3d后密度波动仅为0.01kg/L;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性能,结晶温度≤-12.5℃;高温高压条件下完井液密度变化率仅为3.8%;腐蚀速率低于0.076mm/a,满足行业指标要求;平均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87.94%。现场应用验证了无固相完井液在控制水锁效应、有效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维持井筒完整性方面的有效性,投产后增产效果好,实际产气量是配产气量的133%。无固相完井液为高温高压油气田完井作业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无固相完井液 水锁 水合物抑制性 腐蚀速率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固井水泥污染及处理
4
作者 王俊祥 胡俊辉 +2 位作者 王长勤 罗亚飞 刘杨康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通过模拟实验简要分析验证了固井水泥对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污染机理,结果表明: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染后钻井液的pH值过高,导致钻井液高温增稠;二是固井水泥中的一些添加剂侵入钻井液后高温固结,吸附大量自由水导致钻井液增稠。针对污染机理,优选出聚合铝防塌剂AOP-1做为一种高效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处理剂,并成功应用四井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AOP-1针对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避免了污染之后大量置换钻井液,提高了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密度 钻井液 水泥污染 聚合铝防塌剂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在塔里木山前超深层的应用
5
作者 杨鹏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文章主要介绍为了满足塔里木油田超深层开发需求,自主研发的抗盐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以及对其性能进行的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最高可达250℃,密度最高2.6 g/cm^(3),抗岩屑容量限达15%,抗水泥石粉容量限达15%,抗盐水... 文章主要介绍为了满足塔里木油田超深层开发需求,自主研发的抗盐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以及对其性能进行的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最高可达250℃,密度最高2.6 g/cm^(3),抗岩屑容量限达15%,抗水泥石粉容量限达15%,抗盐水侵容量限达50%,静止无破乳,无沉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封堵防塌性及沉降稳定性,流变性易于调整。该体系在塔里木库车山前超深层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超深层盐膏层段及目的层井壁失稳及卡钻等难题。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为超深层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抗高温 高密度 抗盐水侵 超深层 盐膏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井温压耦合下流体性质对井筒压力的影响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平江 和建勇 +3 位作者 张晔 毕毅 张瑞华 杨谋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5,共8页
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流体密度和流体流变参数影响较大,忽略其作用使得井筒压力认识不准确,制约着钻完井作业安全。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考虑流体流态对温度压力影响,建立了温压耦合条件下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 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对流体密度和流体流变参数影响较大,忽略其作用使得井筒压力认识不准确,制约着钻完井作业安全。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模型,考虑流体流态对温度压力影响,建立了温压耦合条件下井筒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温度压力模型计算可靠性。研究表明:温度对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影响程度大于压力,随着井深增加,环空流体密度和动切力逐渐增大。随着循环时间增加,井底温度逐渐降低,环空流体密度、动切力及流性指数逐渐增大,而稠度系数逐渐降低;温压耦合条件下环空ECD低于未考虑工况,两者相差0.067 g/cm3。因此,若不考虑耦合对流体密度和流变参数影响时,使得设计流体密度偏低,易诱发溢流或井喷事故发生。该研究成果与认识为深层超深井井筒温度压力精细评价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降低了钻完井井下作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温压耦合 流体密度 流变参数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且深1井盐层尾管超高温高密度固井水泥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大伟 汪晓静 +2 位作者 徐春虎 魏浩光 常连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29,共8页
且深1井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一口风险探井,四开中途完钻井深8745.00 m,井底静止温度196℃。针对且深1井四开固井面临的高温、高压、高盐、小间隙和全油基钻井液难驱替等诸多技术难题,围绕水泥浆体系的强... 且深1井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的一口风险探井,四开中途完钻井深8745.00 m,井底静止温度196℃。针对且深1井四开固井面临的高温、高压、高盐、小间隙和全油基钻井液难驱替等诸多技术难题,围绕水泥浆体系的强度衰退、沉降稳定性、流变性能、稠化时间4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引入富铝材料抑制强度衰退,优选不同粒径加重材料、硅粉调控沉降稳定性,配合耐超高温降失水剂、复配缓凝剂、聚醚-羧酸类分散剂综合调控水泥浆各项性能,设计出一套耐温200℃,密度高达2.3 g/cm^(3)的超高温高密度抗盐水泥浆体系。该水泥浆体系性能稳定,API失水量为44 mL,流性指数n大于0.7,稠化时间线性可调,高温沉降稳定性为0.01 g/cm^(3),1 d和28 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9.2 MPa和27.1 MPa,未见衰退迹象。结合驱油型加重前置液体系和其它固井技术措施,且深1井固井施工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高密度 水泥浆 前置液 尾管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琳 董晓强 +2 位作者 杨小华 薛玉志 李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对润滑性能的要求,采用多元醇、含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矿物原料等为原料合成一种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其为一种接入具有极压抗摩能力化学元素的大分子酯。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润滑剂SMJH-1加量为1%、2%和3%时,润滑...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对润滑性能的要求,采用多元醇、含双键的长链脂肪酸、矿物原料等为原料合成一种高密度钻井液用润滑剂SMJH-1,其为一种接入具有极压抗摩能力化学元素的大分子酯。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润滑剂SMJH-1加量为1%、2%和3%时,润滑系数降低率为24.2%、33.6%、38.3%,具有良好的润滑性,抗温达180℃,抗盐达30%,对密度为1.4~2.0g/cm^3的高密度钻井液在150℃、16 h老化前后流变性能影响较小,并有助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控制。SMJH-1通过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和侧向黏附力在钢质表面形成固态膜,增强表面的疏水性,控制流动界面内的固有涡流,减少摩阻压力。该润滑剂在元陆601H和元陆31井进行了试验应用,取得较好的润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润滑剂 钻井液添加剂 高温 抗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室内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旭 周乐群 +3 位作者 张滨 王亚彬 王中华 杨小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针对深井和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对钻井液的要求,合成了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CGW-1、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CGW-2等处理剂。CGW-1抗温达220℃,黏度低,能避免钻井液高温增稠现象;CGW-2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以它们为主处理剂形成了密度为2.5 ... 针对深井和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对钻井液的要求,合成了抗高温不增黏降滤失剂CGW-1、抗盐高温高压降滤失剂CGW-2等处理剂。CGW-1抗温达220℃,黏度低,能避免钻井液高温增稠现象;CGW-2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以它们为主处理剂形成了密度为2.5 g/cm3的淡水钻井液及密度为2.3 g/cm3的饱和盐水钻井液。实验结果表明,该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经过220℃、16 h高温老化后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20 mL;密度为2.5 g/cm3的淡水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抗岩屑、黏土、钙污染能力、较强的抑制性和良好的沉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高温钻井液 降滤失剂 流变性能 饱和盐水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晶石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维安 邱正松 +3 位作者 徐加放 薛玉志 李公让 赵怀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4期23-25,共3页
利用粒度分级的重晶石粉,对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粉末颗粒堆积理论获得了理论重晶石粉粒度级配方案,进而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重晶石粉粒度配比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 利用粒度分级的重晶石粉,对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加重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粉末颗粒堆积理论获得了理论重晶石粉粒度级配方案,进而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重晶石粉粒度配比对加重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越高,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越明显;理论级配公式所计算配比与实验所得配比比较接近;通过优化重晶石粉粒度级配可以改善加重钻井液的流变性,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到重晶石粉最优粒度配比为:(0.154~0.038mm)∶(小于0.038mm)为3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粒度级配 超高密度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赵胜英 鄢捷年 +2 位作者 丁彤伟 陈兆发 郭健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使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分析表明,该种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在高压下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剪切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降低趋势逐渐递减。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 使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分析表明,该种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在高压下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剪切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降低趋势逐渐递减。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遵循的流变模式——卡森模式,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预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高密度钻井液在高压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钻井液的表观黏度与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运用幂律、H-B和卡森等流变模式对钻井液高温高压下的流变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时,建议最好选用卡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高密度 流体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F-PLUS聚胺聚合物钻井液在RM19井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进军 邓义成 王权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9,共4页
RM19井位于R岛北部,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含蒙脱石、伊/蒙混层的软泥岩,构造复杂,解释模型待证实;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存在多个推覆体、多个破碎带,地层压力为异常高压,地温梯度较高(达4.6℃/100 m左右)。针对该地区地层的特点,在RM19井... RM19井位于R岛北部,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含蒙脱石、伊/蒙混层的软泥岩,构造复杂,解释模型待证实;地层倾角大、断层发育,存在多个推覆体、多个破碎带,地层压力为异常高压,地温梯度较高(达4.6℃/100 m左右)。针对该地区地层的特点,在RM19井311.1 mm井段应用了PDF-PLUS聚胺聚合物钻井液。该钻井液抑制性强,在高温高密度下仍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抗温稳定性、低的滤失性和良好的润滑性,有利于钻井液性能的稳定和预防高温高密度情况下的压差卡钻。介绍了该钻井液的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高温钻井液 聚合物钻井液 聚胺钻井液 抑制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却勒构造高密度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6
13
作者 周进 王宏 +1 位作者 陈林 刘远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0,共3页
却勒构造四开地层存在大段的易水化、膨胀、分散的泥岩、软泥岩、泥质膏岩和盐层。采用抗高温抗污染能力强、抑制性强的高密度(密度为2.15~2.30g/cm^3)欠饱和盐水钻井液钻进,在却勒1井和却勒4井的应用中分别出现了高粘度和低切力、高... 却勒构造四开地层存在大段的易水化、膨胀、分散的泥岩、软泥岩、泥质膏岩和盐层。采用抗高温抗污染能力强、抑制性强的高密度(密度为2.15~2.30g/cm^3)欠饱和盐水钻井液钻进,在却勒1井和却勒4井的应用中分别出现了高粘度和低切力、高粘度和高切力、泥饼摩阻大的问题,钻井液维护处理难度大。因此,在却勒6井的钻井过程中,对高密度欠饱和盐水钻井液的配制、维护处理进行了调整。现场应用表明,高密度欠饱和盐水钻井液具有抑制性强、流动性好、润滑性好、滤失量低、易维护的特点。该钻井液有效地抑制了泥岩与软泥岩的水化膨胀分散,返出岩屑光洁度高,表面不容易被水侵入,里面发干,整体硬度较高;钻井液固相含量、粘度和切力稳定,维护处理量小。该钻井液只要维护处理得当,完全能满足该地区钻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却勒构造 高密度欠饱和盐水 盐水钻井液技术 抗高温 抗污染 井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满祥 刘伟 +3 位作者 牟杨琼杰 王京光 赵海锋 王勇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3,96,共3页
为解决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差、油水极易分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兼具润湿作用的新型复合型乳化剂G326-HEM,该剂以由高分子量脂肪酸、有机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酸酰胺作主剂,该主剂具有亲油及亲水2个基团,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具... 为解决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差、油水极易分层的问题,研发出一种兼具润湿作用的新型复合型乳化剂G326-HEM,该剂以由高分子量脂肪酸、有机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的脂肪酸酰胺作主剂,该主剂具有亲油及亲水2个基团,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黏弹性的界面膜,显著降低界面张力;辅助增效剂为优选出的天然植物脂肪酸,可与体系中过量的石灰反应,生成的产物可在油水界面锲行排列,配合主剂形成油包水乳状液。以G326-HEM为乳化剂配制的无土相油基钻井液性能稳定,抗温可达180℃,密度可达2.50 g/cm3,可抗10%Na Cl盐水或15%岩屑的污染,乳化稳定性好,用矿物油或合成油均可配制。在ZT-21井获得了成功应用,解决了以往含土相油基钻井液在高密度条件下暴露出的流变性差、起下钻不畅、易发生压差卡钻、易诱发井漏等难题。指出,无土相油基钻井液由于当量循环密度低,在高密度条件下相对于含土相油基钻井液更具优势,尤其在高压易漏地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无土相油基钻井液 高密度钻井液 稳定性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高温高密度纳米基钻井液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姚如钢 蒋官澄 +1 位作者 李威 侯万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8,91,共4页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抗高温和低黏的需求以及纳米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高密度钻井液中引入了一种纳米材料HTSi-01。纳米材料HTSi-01是一种白色蓬松粉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比表面积大于600 m2/g,能在黏土颗... 针对高密度钻井液体系抗高温和低黏的需求以及纳米材料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高密度钻井液中引入了一种纳米材料HTSi-01。纳米材料HTSi-01是一种白色蓬松粉体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其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比表面积大于600 m2/g,能在黏土颗粒和处理剂分子不饱和残键上形成牢固的物理化学吸附,从而显著改善钻井液润滑性,降低体系的黏度和切力,并能增强泥饼的致密性,降低体系的滤失量。通过一系列处理剂及其浓度优选和处理剂配伍性实验研究,得到了抗180℃高温、密度达2.36 g/cm3的新型纳米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具有优异的流变性及滤失造壁性能,抑制性良好,抗盐在29%以上,抗氯化钙达0.5%,48 h沉降稳定性良好,能悬浮和携带岩屑,并降低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满足高温高压深井钻进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 纳米二氧化硅 钻井液 当量循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静态密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贵 蒲晓林 +1 位作者 罗兴树 侯勤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99,共3页
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基钻井液的密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过窄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是钻高温高压油气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采用高温高压静密度测定装置和常规钻井液性能测定仪器,研究了自来水和低、中、高三种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静态密度随... 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基钻井液的密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过窄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是钻高温高压油气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采用高温高压静密度测定装置和常规钻井液性能测定仪器,研究了自来水和低、中、高三种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静态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并回归了其关系式,建立起了钻井液静态密度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高温高压下水基钻井液静态密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温度对水基钻井液的密度影响最大,压力对其影响较小的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对钻井液的密度变化影响变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密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低黏度阳离子钻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艾贵成 牛春 +2 位作者 李菁 李佳军 王宝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0,共3页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 流变性是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在高固相含量情况下亚微态粒子、处理剂、加重剂之间形成多元复合体结构。采取的解决措施有:根据密度-粒径分布-黏度曲线确定了最优化的加重剂粒径分布;用小阳离子作粒子稳定剂,以减少亚微态粒子含量;改善了钻井液的配制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黏土含量,通过提高钻井液液相黏度来满足加重剂的悬浮要求,并用正电胶、铁铬盐和红矾碱液作流型调节剂。对阳离子钻井液配方进行了优选,优选出的钻井液黏度可在55~180s之间任意调节,流动性好,并建立了高密度钻井液主要性能控制指标。在酒东油田3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钻井液解决了深井高密度钻井液的流变性问题,并通过回收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阳离子钻井液 钻井液流变性 高压盐水层 酒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低毒油包水钻井液的乳化剂优选和研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梁大川 黄进军 +2 位作者 崔茂荣 李春霞 侯勤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成功地钻探高温超压复杂地层和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研究使用抗高温高密度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乳化剂的优选和研制是决定钻井液稳定性和抗温能力的关键。利用破乳电压法和离心法评价了乳化剂的乳化效果 ,通过高... 为了成功地钻探高温超压复杂地层和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研究使用抗高温高密度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是非常必要的 ,其中乳化剂的优选和研制是决定钻井液稳定性和抗温能力的关键。利用破乳电压法和离心法评价了乳化剂的乳化效果 ,通过高温陈化评价了乳化液的高温稳定性 ,用自制高温高压电稳定仪测定了乳状液在高温高压下的稳定性。实验确定了以有机酸和有机酰胺为主乳化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纳为辅乳化剂的乳化剂组成 ,并优选了其加量。结果表明所确定的乳化剂配制的乳状液及高密度乳化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乳化剂 高温 高密度 油包水 低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基微泡沫钻井液静密度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中宝 李彦岭 +1 位作者 王贵 蒲晓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8,共3页
在说明微泡沫钻井液良好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场应用中的难点,指出了研究该钻井液体系密度与温度、压力关系的重要性。介绍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测定水基微泡沫钻井液静密度与压力和温度关系的室内试验方法,利用新研制的高温高压钻... 在说明微泡沫钻井液良好性能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现场应用中的难点,指出了研究该钻井液体系密度与温度、压力关系的重要性。介绍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测定水基微泡沫钻井液静密度与压力和温度关系的室内试验方法,利用新研制的高温高压钻井液密度测量装置测量了两种微泡沫钻井液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密度,分析了高温高压对微泡沫钻井液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微泡沫钻井液密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大;保持压力不变时,微泡沫钻井液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描述了微泡沫钻井液密度受温度和压力影响而变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压 泡沫钻井液 钻井液密度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雪飞 张伟 +3 位作者 徐新纽 王俊文 李君 阮彪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8,共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三开井段安集海河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因泥岩水化膨胀、分散造浆而造成高密度钻井液维护处理困难、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为此设计应用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根据安集海河组地层的特点、油基钻井液的... 准噶尔盆地南缘H101井三开井段安集海河组地层以泥岩为主,在钻井过程中因泥岩水化膨胀、分散造浆而造成高密度钻井液维护处理困难、井壁垮塌、卡钻等井下故障,为此设计应用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根据安集海河组地层的特点、油基钻井液的实践及钻井要求,确定了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配方,并对其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流变性、稳定性及抗污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H101井三开井段钻进安集海河组地层过程中,高密度油基钻井液的密度最高达2.46kg/L,除出现几次阻卡现象外,未发生其他井下故障。与邻井相比,三开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高6倍以上,钻井周期缩短100d以上。这表明,使用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可以解决安集海河组地层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卡钻、井漏等井下故障,并能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高密度 钻井液性能 井下故障 H10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