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组合对高寒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安晓婷 于中阳 +4 位作者 胡生斌 张旭 李长慧 杨明春 井国宁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4-991,共8页
本研究以青海木里江仓矿区渣山表层基质为研究对象,开展颗粒有机肥和羊板粪混施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不同处理下土壤脲酶、碱性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旨在为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 本研究以青海木里江仓矿区渣山表层基质为研究对象,开展颗粒有机肥和羊板粪混施的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不同处理下土壤脲酶、碱性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旨在为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羊板粪40 kg·m^(-2)能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碱性蛋白酶活性(P<0.05);施用羊板粪40 kg·m^(-2)和颗粒有机肥3 kg·m^(-2)能显著提高土壤碱性磷酸酶、碱性蛋白酶活性及全氮、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P<0.05)。由冗余分析可知,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磷、全氮、全磷、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综上所述,在矿区植被恢复中,混合配施颗粒有机肥3 kg·m^(-2)和羊板粪40 kg·m^(-2)左右即可明显改善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板粪 颗粒有机肥 高寒矿区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隧道热物性参数对衬砌温度-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韦勇克 陈光友 +3 位作者 吴悦 晏启祥 何廷全 陈人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54-6061,共8页
冻害问题是高寒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为有效防控隧道衬砌低温损伤破坏,设计合理的保温措施,建立了考虑热传导与热对流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工况设计分析不同热物性参数对衬砌温度的显著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显著性因素对衬... 冻害问题是高寒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难题,为有效防控隧道衬砌低温损伤破坏,设计合理的保温措施,建立了考虑热传导与热对流作用的数值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工况设计分析不同热物性参数对衬砌温度的显著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显著性因素对衬砌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流系数、保温层导热系数、围岩导热系数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保温层导热系数影响最为显著。随着保温层导热系数增大,衬砌最低温度降低,衬砌整体损伤水平逐步提高。随着对流系数的增加,高寒隧道衬砌最低温度逐渐降低,衬砌整体损伤程度增大。随着围岩导热系数的增加,高寒隧道衬砌最低温度增大,高损伤区域由拱顶向两侧扩散,且受拉损伤值分布离散性愈发明显。通过减小保温层导热系数与对流系数以及增大围岩导热系数有利于改善隧道衬砌整体损伤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隧道 热物性参数 温度场 衬砌损伤 显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半干旱区柠条育苗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亚斌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1期16-17,110,共3页
柠条是甘肃植树造林常用的树种之一,运用科学的种子育苗技术,可提高其出苗率和成活率,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优质的柠条树苗,保证植树造林效果。该文浅析柠条的主要特点和积极作用,并从种子采集和处理、大田育苗技术和容器育苗技术等方面... 柠条是甘肃植树造林常用的树种之一,运用科学的种子育苗技术,可提高其出苗率和成活率,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优质的柠条树苗,保证植树造林效果。该文浅析柠条的主要特点和积极作用,并从种子采集和处理、大田育苗技术和容器育苗技术等方面分析高寒半干旱区柠条种子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半干旱区 柠条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黑土区植物激活蛋白(VDAL)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孟隽 王籽懿 +2 位作者 齐贝 黄修梅 卞宏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探明植物激活蛋白(VDAL)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同时筛选出VDAL最适宜的施用方式,于2022—2023年连续2年比较不同施用方式下VDAL对马铃薯种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DAL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显著,产量最高的是叶面喷... 为探明植物激活蛋白(VDAL)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同时筛选出VDAL最适宜的施用方式,于2022—2023年连续2年比较不同施用方式下VDAL对马铃薯种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DAL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显著,产量最高的是叶面喷施(F),平均产量为68.64 t/hm^(2),极显著高于CK;商品薯率在80%~92%,叶面喷施+拌种(FS)商品薯率最高,但与其余处理无显著差异;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差异,叶面喷施+拌种(FS)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16.79%和1.87%,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叶面喷施+拌种(FS)最高,显著高于叶面喷施(F),但与CK无显著差异;维生素C含量在0.13~0.14 mg/g,CK显著高于叶面喷施(F),但未形成极显著差异;淀粉含量在14.18%~15.43%,叶面喷施(F)最高,但与其余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施用VDAL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指标和块茎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淀粉含量,最适宜施用方法是叶面喷施VDA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黑土区 植物激活蛋白(VDAL) 马铃薯种薯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茶区主要气象灾害特征与应对措施
5
作者 陈爽 唐前勇 +2 位作者 山亚平 邹从鹏 赵耀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0-45,52,共7页
利用1960—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茶区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茶区茶树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倒春寒和高温的特征。结果表明,襄阳市茶区每年倒春寒发生次数以0~3次为主,年累计时间以0~10 d为主;保康县发生倒春寒频率... 利用1960—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茶区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茶区茶树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倒春寒和高温的特征。结果表明,襄阳市茶区每年倒春寒发生次数以0~3次为主,年累计时间以0~10 d为主;保康县发生倒春寒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累计时间最长,南漳县次之,谷城县最少;从出现时间来看,倒春寒主要发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其中4月上旬发生频率最高。襄阳市茶区年平均高温日数为20.7 d,酷热日数为6.6 d,二者均表现为保康县最多、谷城县次之、南漳县最少;高温事件主要发生在6—8月,其中7月最多。针对气象灾害提出应对措施,如建设标准化生产茶园,提升茶园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茶园气象的精准监测,做好茶园气象灾害防御的靶向服务;开发和推广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为茶叶生产提供抗风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市茶区 茶树 气象灾害 倒春寒 高温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技术
6
作者 赵静存 薛晓旭 +3 位作者 王鑫 王磊 金琳涵 丁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8,共4页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胀变化包括冻胀上涨、冻胀稳定和冻胀回落3个阶段;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的主要原因有底座与梁面间离缝,伸缩缝嵌缝材料脱落,环境温度低;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宜采用切割排水槽+底座与梁面间离缝注浆填充+排水槽回填+伸缩缝嵌缝封闭的方式;整治后,现场整治区域的轨道高低峰值变化小,且未出现轨道高低峰值变化量逐年增大的趋势,整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无砟轨道 冻胀 轨道高低峰值 底座与梁面间离缝 整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旱台田地10个饲用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学军 王国栋 +2 位作者 刘立山 张力 边琳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146,共5页
试验为选出甘肃中部旱台田地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22年在甘肃中部旱台田地代表的榆中县引进了1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以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9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饲用玉米农艺性状、草产... 试验为选出甘肃中部旱台田地适应性强的饲用玉米品种,2022年在甘肃中部旱台田地代表的榆中县引进了10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试验以主栽品种陇单4号为对照(CK),对引进的9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饲用玉米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0个饲用玉米品种在甘中部旱台田地春播,均能够适期收获。2022年浩育2号和陇单4号(CK)全年折合鲜草产量较高,分别为40305.36和36638.33 kg/hm^(2),折合干草产量分别为13432.48和11652.11 kg/hm^(2)。10个饲用玉米供试品种中,先玉1483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达到了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但产量过低。研究表明,浩育2号在甘中部旱台田地适应能力最强,产量最高,营养品质较好,达到国家二级青贮玉米标准,是具有推广潜力的饲用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玉米 田间筛选 甘中部高寒区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旦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小凡 石建省 +3 位作者 陈宝辉 常亮 犹香智 林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5-1684,共10页
气象要素变化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寒旱区,全面系统地了解历史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高寒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青藏高原大柴旦矿区1956-2022年的逐月降水、气温、蒸发数据,采用线性... 气象要素变化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寒旱区,全面系统地了解历史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对高寒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青藏高原大柴旦矿区1956-2022年的逐月降水、气温、蒸发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大柴旦地区的降水、气温、蒸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然后选取三期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Landsat卫星数据,从卫星图像中计算了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I_(NDV))。结果表明:大柴旦矿区气候呈现暖湿化态势,在此因素驱动下,降水量呈现轻微增加趋势,气温呈现明显增高趋势,蒸发量呈明显减小趋势;降水量和气温序列没有突变点,而蒸发量在1979年存在突变,在1956-1979年蒸发量缓慢增加,在1979-2022年缓慢减小;降水量在2000-2016年具有显著12个月的震荡周期,气温和蒸发量在整个时间尺度上都具有12个月的震荡周期;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体附近,研究区内整体呈现覆盖增加、生长活动增强趋势。预测大柴旦矿区未来几年降水量仍处于增加状态,温度处于增高阶段,年蒸发量将处于偏少期,植被生长活动整体呈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气象要素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Morlet小波函数 降水 气温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高寒典型沙区植被恢复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9
作者 尹伟 李红霖 +4 位作者 陈德朝 鄢武先 邓东周 贺丽 吴世磊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2-36,65,共6页
近几十年来,土地退化、沙化问题威胁着川西北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为获取并定量分析沙区治理的植被恢复动态及趋势,探讨典型沙区的生态修复变化机制,本文以红原县瓦切镇典型沙区1984、2000和2021年3期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 近几十年来,土地退化、沙化问题威胁着川西北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为获取并定量分析沙区治理的植被恢复动态及趋势,探讨典型沙区的生态修复变化机制,本文以红原县瓦切镇典型沙区1984、2000和2021年3期长时序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5.3和ArcGIS 10.2软件的支持下,通过植被覆盖指数(NDVI)与光谱混合分析(NDVI-SWA)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植被覆盖度(FVC),运用土地动态度空间分析模型和转移矩阵分析川西北高寒典型沙区植被恢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等级结构以高度植被覆盖度为主(占50%以上),且不同植被盖度类型存在明显空间差异;(2)1984年研究区植被覆盖情况最差,2021年植被覆盖情况最好,中度及以下植被覆盖度面积仅占4.71%。1984-2021年,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中度以下植被覆盖度情况,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对而言,中高度、高度植被覆盖度处于较为稳定的变化状态。(3)各级FVC转移矩阵分析中,具体转化方向较为一致,主要是向高植被覆盖方向转化,表现为:中高等级向高等级转化;低等级向中低、中等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高寒沙区 长时序 植被覆盖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在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巍 毕婷 +1 位作者 李薇 冯晓东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检验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在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553名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提取法编制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包含19个条目、3个维度:对自然环境的... 目的检验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在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12月553名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提取法编制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包含19个条目、3个维度: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维度、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维度、对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维度。应用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生理性改变的适应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814、0.956、0.886。探索性因子分子中KMO为0.953,Bartlett's球形检验值显著,3个因素总解释能力达到了70.183%,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5,交叉载荷均小于0.4。验证性因子分析中CMIN/DF=1.324、RMR=0.031、GFI=0.966、AGFI=0.956、NFI=0.976、TLI=0.993、IFI=0.994、CFI=0.974、RMSEA=0.024。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生理性改变的适应维度的CR分别为:0.817、0.957、0.888,AVE分别为0.598、0.668、0.614,各因素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结论急进高寒地区现役军人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价其适应能力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寒地区 现役军人 适应能力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函数的高寒矿区地表动态下沉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占玺 董建辉 +4 位作者 谢飞鸿 马文礼 袁材栋 曹生鸿 冯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67-6673,共7页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 高寒地区因为其冻土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经历开采后随着季节变化易导致上覆岩层破坏,因此,为准确预测高寒地区矿区上覆岩层的动态沉降的发展趋势,选取高寒矿区地表富水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与分段函数的思路,结合矿区地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监测数据建立高寒矿区地表动态沉降模型,讨论该函数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寒矿区冻胀地表沉降的3个阶段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与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对应曲线相符。对Weibull时间函数的双参数取值进行探讨并优化,最终确定当初始、加速阶段的沉降运动参数λ取值2.5,沉降时间参数η取值0.068,稳定阶段λ取值2.3,η取值0.048时误差处于限差范围内,能较为准确地模拟预测地表的动态沉降过程。研究成果可为高寒矿区的防灾减灾及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高寒矿区沉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 Weibull时间函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高山地区鲜食豌豆品种比较与分析
12
作者 何江蓉 陈艳 +4 位作者 冯海鹰 郭秋鹏 潘峰 李开军 王燕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162-163,166,共3页
马尔康市位于四川省川西北高原地区,种植豌豆时间较长,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本地品种退化和混杂严重,导致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急需替代品种作为阿坝州主的推鲜食豌豆品种。阿坝州农科所于2023年开展鲜食豌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阿南绿... 马尔康市位于四川省川西北高原地区,种植豌豆时间较长,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本地品种退化和混杂严重,导致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急需替代品种作为阿坝州主的推鲜食豌豆品种。阿坝州农科所于2023年开展鲜食豌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阿南绿豌豆产量最高,植株抗逆性和荚果及植株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主推品种在阿坝州的适宜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豌豆品种 试验 马尔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河流型湿地公园生态驳岸设计策略研究
13
作者 吴华绮 翟付顺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61-66,74,共7页
概括了近年来生态驳岸研究概况与类型。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驳岸空间缺乏生态性、形式缺少吸引力、功能较为单一,缺乏文化特色性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生态驳岸设计策略。通... 概括了近年来生态驳岸研究概况与类型。以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驳岸空间缺乏生态性、形式缺少吸引力、功能较为单一,缺乏文化特色性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生态驳岸设计策略。通过生态缓冲带的设置,生态驳岸的改造,植物群落的构建以及园路设计4个方面对驳岸空间进行优化,并且根据湿地区域环境的差异设计适合高寒地区河流型湿地的生态驳岸,以期在稳固驳岸结构的同时获得可持续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为高原寒冷地区河流型湿地驳岸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驳岸 植物修复 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流型湿地 高寒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黑麦在高寒地区的适应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汪玺 严学兵 席亚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对3个小黑麦品种在高寒牧区不同生育时期生理指标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83P–91的综合性状最优,具有丰产栽培推广价值.其最大生长速率为2.34 cm/d,茎叶比为1.2~8,分蘖数为3.3,单穗重量1.48 g,鲜草产量4 642 g/m2,抽穗期上、... 对3个小黑麦品种在高寒牧区不同生育时期生理指标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83P–91的综合性状最优,具有丰产栽培推广价值.其最大生长速率为2.34 cm/d,茎叶比为1.2~8,分蘖数为3.3,单穗重量1.48 g,鲜草产量4 642 g/m2,抽穗期上、中下部叶片平均光合速率(Pn)为9.4CO2 mg/(dm2@h),蒸腾速率(Tr)158 H2O mg/(dm2@h),水分利用率67.3 mg/g,气孔阻抗(SR)为2.0 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高寒地区 适应性 品种发育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一年生牧草种间竞争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马春晖 韩建国 张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河北坝上高寒地区,用替代试验(相同密度400粒/m2下5种播种比例,6次刈割)研究了燕麦(冬牧70黑麦)+箭舌豌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燕6号燕麦(冬牧70黑麦)在混播群落中其竞争力一直超过箭舌豌豆,箭舌豌豆处于竞... 在河北坝上高寒地区,用替代试验(相同密度400粒/m2下5种播种比例,6次刈割)研究了燕麦(冬牧70黑麦)+箭舌豌豆混播草地种间竞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巴燕6号燕麦(冬牧70黑麦)在混播群落中其竞争力一直超过箭舌豌豆,箭舌豌豆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牧草 种间竞争 高寒牧区 燕麦 箭舌豌豆 混播草地 替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JYC生态基材护坡现场试验及测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华 李天斌 +1 位作者 周雄华 张如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4,共6页
选取川西高寒高海拔地区鹧鸪山隧道西引道典型的路堑岩质陡边坡作为现场护坡试验工点,介绍JYC生态基材护坡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对植被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越冬过夏能力进行长期的监控和评价。3 a多的现场护坡试验表明:JYC生态基... 选取川西高寒高海拔地区鹧鸪山隧道西引道典型的路堑岩质陡边坡作为现场护坡试验工点,介绍JYC生态基材护坡的施工工艺与方法,对植被在高寒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和越冬过夏能力进行长期的监控和评价。3 a多的现场护坡试验表明:JYC生态基材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耐旱抗冻和抗侵蚀能力,而且具有优良的团粒结构和黏结性能,能够与锚杆、铁丝网和植物根系组成复合的工程结构,并与岩质陡边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了基材自身和边坡在雨水和严寒条件下的浅、表层稳定。经过3 a多的取样测试表明:JYC生态基材物理性质较稳定,pH值属于中性土壤范围,天然含水率在40%左右,能够很好地满足高寒地区岩石陡边坡植物生长的要求;并且3 a中JYC生态基材养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全氮3.61 mg/kg,有效磷19.55 mg/kg,有效钾504.90 mg/kg,有机质7.56%,基材属于肥力较强的基质,能够持续提供给植物生长10 a以上的养分。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既经济又环保,并能有效地防止土壤的酸化和板结,掺入高分子材料的生态基材护坡方法,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生态护坡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高海拔地区 岩质陡边坡 生态基材 护坡 取样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大为 刘铁冬 +1 位作者 龚文峰 朱紫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8-110,117,共4页
以遥感数据SPOT5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分析相结合,对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利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处理,完成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Ⅱ类区域的面积最大... 以遥感数据SPOT5为主要数据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分析相结合,对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利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处理,完成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Ⅱ类区域的面积最大,处于优势地位;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了原来景观生态环境;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属于相对较好的水平,其结果能较准确、客观地反映道路景观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寒区高等级公路沿线景观生态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高等级公路 景观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ash模型对青海高寒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冠截留的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芦新建 贺康宁 +7 位作者 王辉 陈超 王世雷 王文义 常小平 赵丽娟 王晓东 安国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了解Gash模型在青海高寒区的适用性,选择大通县宝库河流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整后的Gash模型对林地林冠截留的观测结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冠饱和持水量S=0.569mm,树干持水能力St=0.010 4... 为了解Gash模型在青海高寒区的适用性,选择大通县宝库河流域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整后的Gash模型对林地林冠截留的观测结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冠饱和持水量S=0.569mm,树干持水能力St=0.010 4mm,树干径流系数pt=0.23%。观测期间降雨量不小于1mm的25场降雨的林冠截留的实测值为57.03mm,占总降雨量的23.34%,模拟值为61.89mm,占总降雨量的25.32%,模拟值比实测值高4.86mm,相对误差8.51%。此结果优于使用原始Gash模型的模拟结果。根据观测期间所有降雨的模拟截留结果,林冠截留损失最主要的部分是林冠饱和后的蒸发,占截留损失总量的63.62%,所占比例最少的是树干蒸发,仅为截留损失总量的0.30%。研究结果表明Gash模型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h模型 华北落叶松 林冠截留 高寒区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草地资源及其演化趋势——以申扎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徐锋 朱志勇 王天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1-998,共8页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原鼠兔由于几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对高原草地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寒、冻融作用、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和冰川萎缩、猖獗的鼠害、超载过牧是高原植被(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寒、缺水、鼠害和超载过牧是最重要的原因。藏北申扎地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例为约1∶9,湿地和植被供水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大面积草场萎缩,形成了环状草地退化带。藏北草地向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治鼠害,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减缓草场退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地区 南羌塘高寒植被区 生态系统 植被类型 发展趋势 申扎地区 草地资源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计算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冯守中 闫澍旺 崔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5-159,共5页
内蒙古省际通道新林北至扎兰屯段一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些局部路堑边坡出现了较严重的边坡滑塌现象。目前公路行业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中尚没有涉及高寒地区路堑边坡的设计施工方法,也缺乏此类地区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设计评价标准。为此在... 内蒙古省际通道新林北至扎兰屯段一级公路修建过程中,一些局部路堑边坡出现了较严重的边坡滑塌现象。目前公路行业的路基设计施工规范中尚没有涉及高寒地区路堑边坡的设计施工方法,也缺乏此类地区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设计评价标准。为此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路堑边坡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公路路堑边坡稳定的有效措施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公路路基 路堑边坡 滑塌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