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6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effect of steel fibres and steel rebars on impact resistance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相宇 丁一宁 C.Azeved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677-1684,共8页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normal concrete (NC)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pecimens,steel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specimens and RC+SFRC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steel fibre dosag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he impact properties of normal concrete (NC)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pecimens,steel fibre reinforced concrete (SFRC) specimens and RC+SFRC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steel fibre dosag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drop-weight impact test recommended by ACI Committee 544.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 of blows to final failure is greatly increased by addition of steel fibres.Moreover,the combination of steel fibres and steel rebars demonstrate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mposite effect on the impact resistance,which results in the improvement in impact toughness of concrete specimens.In the view of variation of impact test results,the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data.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s of the blows to first crack and to final failure of six types of samples approximately follow two-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resistance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FIBRE Weibull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ep experimental test and analysis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n bridge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志华 袁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577-581,共5页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concrete creep include mixture composition,curing conditions,ambient exposure conditions,and element geometry.Considering concrete mixtures influence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concrete creep include mixture composition,curing conditions,ambient exposure conditions,and element geometry.Considering concrete mixtures influence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prestress loss in important structures,an experimental tes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compression creep of two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mixtures used for prestressed members in one bridge.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a power exponent function of creep degree for structural numer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model the creep degree of two HPCs,and two series of parameters of this function for two HPCs were calculated with evolution program optimum method.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compared with CEB-FIP 90 and ACI 209(92) models,and the two code models both overestimated creep degrees of the two HPCs.So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power exponent function should be used in this bridge structur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concrete CREEP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h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Ultra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 被引量:1
3
作者 贾金青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6-222,230,共8页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SRSHC) with various shear-span ratios(λ) were studi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cube strength value of 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eel reinforced ultra-high-strength concrete columns(SRSHC) with various shear-span ratios(λ) were studi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The concrete compressive cube strength value of experimental specimens ranged from 92.9 MPa to 108.1 MPa.The main experimental variables affecting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pecimens were axial load ratio and stirrup reinforcement ratio.The columns(λ=2.75) subjected to low cyclic reversed lateral loads failed mainly in the flexural-shear mode failure and columns(λ≤2.0) subjected to low cyclic reversed lateral loads failed mainly in the shear mode failure.Shear force-displacement hysteretic curves and skeleton curves were drawn.Coefficient of the specimen displacement ductility was calcul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ctility decreases with axial pressure ratio increasing,and increases with stirrup reinforcement ratio increasing.Limit values of axial pressure ratio and minimum stirrup reinforcement ratio of columns are proposed to satisfy definite ductility requirement.The suggested valu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for the amendment of the current Chinese design code of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建筑物 抗震设计 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仁亮 庄一舟 +1 位作者 张仁巍 曾武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1,共12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高强钢筋增强UHPC-CFST组合桥墩的抗震数值建模分析,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压比、UHPC强度、UHPC厚度和钢管屈服强度等参数对组合桥墩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轴压比和纵筋配筋率可提升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然而会限制试件的变形;提高UHPC强度和UHPC厚度,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升钢管屈服强度可稳步增强组合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增加钢管厚度可明显提升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而体积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桥墩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基于分析数据样本,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水平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公式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筋 超高性能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柱 有限元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宗才 王天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与UHPC提供的约束力,建立复合约束层的侧向约束力模型;最后,基于Ottosen破坏准则和有效约束指标,建立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柱受压时呈明显的延性破坏,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体系可有效抑制裂缝发展,减缓加载后期试件刚度退化;与未约束柱相比,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47.0%、104.0%和58.0%;当高强钢丝布层数从1层增加至2层,面密度增加至3.3倍时,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分别提高了8.4%、29.3%和15.8%,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分别提高了50.3%和44.2%.对比经典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本文建立的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丝布 轴压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约束混凝土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莫时旭 柴龙杰 +2 位作者 郑艳 黄意均 檀新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应变行为、刚度和抗裂性,明确各参数在提升试验梁力学性能方面的贡献程度,并将考虑界面滑移和翼板开裂因素的理论挠度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处于整体弹性阶段时刚度最高,翼板开裂后刚度略有下降,钢箱下翼缘局部受压屈服时,跨中翼板上形成多条贯通裂缝,极限承载力阶段,承载力未明显下降。与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NC(ordinary concrete,NC)组合梁和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相比,随着钢纤维掺量、配筋率和相对充填高度增加,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刚度分别提高57%,25%,21%,裂缝宽度为0.05,0.10,0.20 mm时,对应的最大荷载分别提高155%,266%,100%。结论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大,抗裂性能好,承载力高。现行规范计算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挠度过于保守,考虑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滑移影响的有效惯性矩法计算试验梁挠度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负弯矩 极限承载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欧智菁 陈伟隆 曹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为研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共计3根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和1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在不同UHPC强度和核心混凝土有无配筋情况下,各组合柱试件的破坏模式、位移延性、耗... 为研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共计3根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和1根钢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在不同UHPC强度和核心混凝土有无配筋情况下,各组合柱试件的破坏模式、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方面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试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整体压弯破坏;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柱相比,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刚度、屈服荷载、延性性能均有提升;随着UHPC强度增大,组合柱试件的滞回曲线更为饱满,耗能能力增强,残余位移小,水平峰值荷载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0.60%和6.40%,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抗震性能;采用ABAQUS程序建立组合柱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轴压比、长细比、UHPC强度是影响UHPC预制管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组合柱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参数分析与优化布设研究
8
作者 黄颖 王黎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层布设并提升其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方法,分别利用无配筋UHPC、普通配筋UHPC、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RC空心板梁,研究不同加固状态下梁体的受力性能及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对梁体加固效果的影... 为优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加固层布设并提升其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方法,分别利用无配筋UHPC、普通配筋UHPC、预应力UHPC加固损伤RC空心板梁,研究不同加固状态下梁体的受力性能及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对梁体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配筋UHPC加固相比,预应力UHPC加固能改善梁体应力状态,有效地约束裂缝的发展,极大地提高被加固空心板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梁体的开裂载荷、屈服载荷和抗弯极限承载力均提升显著,加固防护更加高效耐久;对比分析加固层厚度、长度、预应力等参数变化,提出加固层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UHPC加固损伤梁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损伤模型 加固技术 抗弯性能 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9
作者 柳献 甘海杰 +2 位作者 洪剑宇 张帆 王金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41-1450,共10页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 在使用UHPC加固盾构隧道时,不同位置UHPC层厚度不同可形成变截面加固,从而提高UHPC利用率。为研究采用变截面形式UHPC加固后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开展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整环足尺试验,试验结构中变截面UHPC层厚度在隧道顶部和腰部为70 mm,肩部为40 mm,节省肩部UHPC用量的同时扩大了列车与结构间隙。此外基于曲梁理论建立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计算方法,分析变截面UHPC加固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结果表明:1)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的破坏模式表现为UHPC开裂、粘结界面破坏,破坏过程包含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3个阶段,呈现良好的延性特征。2)相比等截面UHPC加固方法,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承载力提升25.0%,可额外多承担4.1 m上覆土荷载。3)等截面UHPC加固结构表现为明显的“超筋”破坏,管片先破坏、后加固体破坏,而变截面UHPC加固结构UHPC和界面先发生破坏,后管片破坏,对于UHPC的利用率提高。4)基于曲梁理论建立的UHPC加固结构计算方法经试验结果验证正确有效,且推导得出加固界面的破坏由剪切破坏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变截面Uhpc加固 二次受力 优化设计 足尺试验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钢-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10
作者 方志 周楚钰 +3 位作者 洪金圣 徐海波 张海兵 汪建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4,共14页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且以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集束度和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集束度γ≤0.5和γ=1的钢-UHPC组合梁,其临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9和0.74;2)钢-UHPC组合梁的弹性抗弯刚度随着剪力连接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集束度的增加而降低;3)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系数影响显著,集束度γ=1时组合梁的延性系数明显增大,但集束度γ≤0.5时,其延性系数基本不再受集束度的影响;4)对于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越趋于不均匀,但集束度对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影响较小.钢-UHPC组合梁的集束度γ不应大于0.5,剪力连接度η不宜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Uhpc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集束度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沥青磨耗层-UHPC界面联结性能提升技术
11
作者 王民 李志祥 +2 位作者 郑睿涵 常城 肖丽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0-1364,共5页
为解决钢桥面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磨耗层黏结问题对铺装质量造成的较大影响。采用抛丸、拉毛、嵌石等技术,对UHPC表面进行糙化处理,选择适宜的处治方法。选用环氧树脂黏结剂、溶剂型沥青黏结剂和高黏改性沥青黏结剂3种材料开展不同... 为解决钢桥面中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磨耗层黏结问题对铺装质量造成的较大影响。采用抛丸、拉毛、嵌石等技术,对UHPC表面进行糙化处理,选择适宜的处治方法。选用环氧树脂黏结剂、溶剂型沥青黏结剂和高黏改性沥青黏结剂3种材料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组合结构黏结强度、剪切强度试验,确定UHPC-SMA层间黏结材料,分析其衰变规律。结果表明,UHPC表面采用9.5~13.2 mm碎石、撒布量为60%嵌入处理时,UHPC-SMA组合结构在25℃与50℃的剪切强度最高达到1.69 MPa和1.37 MPa,高于喷砂及拉毛处治工艺;不同温度条件下,环氧树脂黏结剂组合结构黏结强度和剪切强度都高于其他两种黏结剂,且温度敏感性最低。采用基面物理糙化+高性能黏结剂的组合方式,为解决钢桥面刚性铺装层间黏结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黏结剂 黏结性能 剪切强度 超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模块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12
作者 何庆锋 邹俊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近年来模块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本文基于刚度等效原理建立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芯柱构造模块单元的等效框架简化计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有限元计算与低周往复和拟动力试验结果,... 近年来模块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本文基于刚度等效原理建立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芯柱构造模块单元的等效框架简化计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有限元计算与低周往复和拟动力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本文提出的简化模型,利用Midas Gen对一栋六层UHPC模块建筑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变形能力良好,基本满足“小震不坏”的设防水准要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破坏主要集中在模块单元连接件处,且该结构在地震作用后仍保持直立,基本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模块建筑 模块单元 塑性铰 非线性弹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HPC连接的插槽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李立峰 赵智 +1 位作者 唐嘉豪 王柠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材料特性,提出一种针对预制拼装桥墩的重力灌浆构造,即采用UHPC灌浆并依靠立柱自身重力完成拼接的插槽式连接构造。为研究该形式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完成了三个桥墩的拟静力... 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材料特性,提出一种针对预制拼装桥墩的重力灌浆构造,即采用UHPC灌浆并依靠立柱自身重力完成拼接的插槽式连接构造。为研究该形式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完成了三个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分别为整体现浇墩Z1、新型插槽式连接墩P1及现有“I型”连接墩P2,并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做模拟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桥墩的破坏形式一致,均为弯曲破坏;Z1墩与P1墩滞回曲线呈梭形,滞回环较为饱满,且相同位移加载循环下的滞回路径较为吻合,P2墩接口处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影响较大,导致滞回环面积减小,桥墩整体滞回耗能能力降低;P1墩的耗能能力较Z1墩和P2墩分别提升7.0%、10.7%,呈现峰值荷载小、失效速率慢、极限位移大、滞回耗能多的骨架趋势。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较为吻合,抗震性能参数差幅在10.0%以内,新型插槽式连接墩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连接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的预制UHPC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方志 鲁睿 +4 位作者 洪金圣 何德华 王晓璜 陈建宁 黄佳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6,共16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梁和预制桥面板通过槽口式剪力连接键结合形成的UHPC组合梁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为明确这种预制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分别对3片不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47...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梁和预制桥面板通过槽口式剪力连接键结合形成的UHPC组合梁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为明确这种预制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分别对3片不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47、0.94和1.41)的预制UHPC组合梁和1片UHPC整浇梁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剪力连接度对预制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影响显著,剪力连接度为0.47和0.94的组合梁,边槽口下方预制梁腹板上出现了因剪力键水平剪力较大引起的斜裂缝,进而导致此处剪力键的最终抗剪失效;剪力连接度为0.47、0.94和1.41的预制UHPC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分别为整浇梁的76%、97%和100%,延性系数分别为整浇梁的28%、38%和37%,开裂前弹性刚度分别为整浇梁的52%、72%和85%.给出了不同剪力连接度预制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并以试验结果验证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制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抗弯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组合桥面纤维网格湿接缝静力弯曲抗裂性能研究
15
作者 朱劲松 李佳凝 +1 位作者 丁婧楠 孙雅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60,共10页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平直湿接缝进行对比分析.对上述4种湿接缝构造的组合桥面进行负弯矩静力弯曲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试件破坏过程、裂缝开展过程、荷载-挠度关系及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湿接缝局部构造的改变不足以影响试件整体弯曲刚度及承载力;纤维网格湿接缝、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构造的初裂荷载相较于平直湿接缝分别提高了117.0%、57.0%和3.7%,纤维网格湿接缝抗裂性能最佳;数值分析得到4种湿接缝最大裂缝宽度分别为0.236 mm、0.275 mm、0.243 mm和0.510 mm;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可有效延缓裂缝宽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桥面 湿接缝 静力负弯矩试验 纤维网格 抗裂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荆 莫时旭 郑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0-1187,共8页
为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的问题,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结构,基于极限平衡法以及分项叠加法得到了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 为改善组合梁负弯矩区易开裂的问题,提出超高性能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结构,基于极限平衡法以及分项叠加法得到了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层厚度以及钢纤维为变量,设计了1根普通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和3根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试件,对试验梁进行跨中反向加载试验,得到组合梁负弯矩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当翼板采用UHPC材料时,翼板中的裂缝分布较为规律,且随着UHPC板厚度的增加,裂缝的分布逐渐呈现竖向等间距分布的特点,当保持翼板的厚度不变,将UHPC层厚度增加50 mm,其屈服荷载增加12.5%,极限荷载增加8.3%,极限荷载对应的挠度值减小了22%。通过分析各试件的屈服挠度以及极限挠度可知,随着UHPC翼板厚度的增加,屈服挠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组合梁弹性阶段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将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分项叠加法所得的计算结果更能有效地反映UHPC层、普通混凝土层、钢箱、配筋以及充填部分混凝土对于抗剪承载力的贡献,且结果较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剪承载力 组合梁 负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戚家南 杜雨轩 +4 位作者 李立坤 韩昀芝 李旻轩 衣忠强 邹伟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生成了10个栓钉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8次随机抽样训练验证模型稳定性。采用确定系数(R^(2))、平均平方对数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指标来评估预测精度,并与3种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HPC抗压强度小于150 MPa的试验样本占比高达64.6%,而栓钉直径小于19 mm的试验样本占比达到73%,缺乏更高强度UHPC和大直径栓钉试验数据。传统公式预测精度低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精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2)为0.98,MAE与RMSE分别为3.9和6.4;与传统模型最高精度相比,R^(2)提高了216%,MAE与RMSE分别降低了93%与90%,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可大幅提升预测精度,为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超高性能混凝土 栓钉 抗剪承载力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shaped charge JET on UHPC targets 被引量:9
18
作者 Hao Wu Feng Hu Qin F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06-518,共13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wo-stage munitions(a precursor shaped charge(SC)and a following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to attack the hard concrete targets,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wo-stage munitions(a precursor shaped charge(SC)and a following kinetic energy projectile)to attack the hard concrete targets,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in both civil and military protective structur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SC formed jet on UHPC target is perform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t present.Firstly,a series of jet penetration/perforation test on the UHPC,45# steel and UHPC/45# steel composite targets are conducted.By assessing the penetration depth and borehole(crater and tunnel)diameter,the influences of target material and configuration as well as the standoff distance of SC on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jet are experimentally discussed.Then,by adopting the 2 D multi-material Arbitrary Lagrange-Euler(ALE)algorithm,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FSI)method and erosion algorithm implement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code LS-DYNA,the formation and impact performance of jet in the present test are well reproduced.Finally,based on the validated numerical algorithms,constitutive mode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the influences of target material(UHPC,NSC and 45# steel),standoff distance,target configuration(stacked and spaced)and weight efficiency on the impact performance of jet are further discussed.The derived conclusions could provide helpful references for evaluating the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jet and designing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d charge JET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PENETRATION PERFOR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P-UHPC变截面悬挑梁足尺受弯试验研究
19
作者 何林忆 熊学玉 +1 位作者 包联进 陈建兴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0,共11页
为了探究缓粘结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RBP-UHPC)悬挑梁的受力性能,以上海大歌剧院悬挑楼梯为背景,进行了2根足尺RBP-UHPC变截面悬挑梁的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各关键截面依次开裂,关键截面附近裂缝最密集;离关键变截面... 为了探究缓粘结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RBP-UHPC)悬挑梁的受力性能,以上海大歌剧院悬挑楼梯为背景,进行了2根足尺RBP-UHPC变截面悬挑梁的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各关键截面依次开裂,关键截面附近裂缝最密集;离关键变截面越远,裂缝越短越稀疏;悬挑梁破坏截面在距离梁根部2.6 m;越接近破坏截面的UHPC和钢筋应变发展越快,越早达到UHPC的弹性压应变和钢筋的屈服应变;两根梁破坏截面的安全裕度分别为1.97和1.81,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强度要求.提出了带有结构板的π形变截面RBP-UHPC悬挑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相比于现有规范,本文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的结果吻合最好,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粘结预应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 变截面 悬挑梁 受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NC翼板充填式窄幅钢箱组合梁负弯矩区抗弯强度
20
作者 莫时旭 黄意均 +1 位作者 郑艳 柴龙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9,46,共8页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UHPC-NC)翼板充填式窄幅钢箱组合梁负弯矩下的抗弯强度,设计8根UHPC-NC翼板充填式窄幅钢箱组合梁进行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分析翼板UHPC钢纤维掺量、配筋率以及充填混凝土高度等参数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UHPC-NC)翼板充填式窄幅钢箱组合梁负弯矩下的抗弯强度,设计8根UHPC-NC翼板充填式窄幅钢箱组合梁进行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分析翼板UHPC钢纤维掺量、配筋率以及充填混凝土高度等参数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负弯矩作用下,UHPC-NC翼板的钢纤维掺量对抗弯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大,在弹性阶段时刚度略有提高,3%与2%钢纤维掺量的试件其刚度基本一致。配筋率为2%较1%的试件其极限承载力提高了5.8%,而配筋率为3%较2%其极限承载力提高了8.2%。钢箱内采用半充填与全充填试件相比于无充填其承载能力提高45.1%、60.1%,同时提高了试件的刚度,但全充填比半充填试件仅提高了10.9%,充填混凝土协助钢箱腹板受压,可以有效防止在负弯矩作用下钢箱过早屈曲,从而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通过建立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推导出试件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式,将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考虑滑移效应后弹性抗弯承载力与试验值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负弯矩区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