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scheme of high-speed railway with multiple antennas on separated carriage 被引量:4
1
作者 Yaoqing YANG Pingyi FA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2年第4期227-233,共7页
The challenges of severe Doppler effects in high-speed railway are considered. By building a cooperative antenna system; an algorithm of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DFO) estimation is prop... The challenges of severe Doppler effects in high-speed railway are considered. By building a cooperative antenna system; an algorithm of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DFO) estim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Ricean channel model. First, 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algorithm for DFO is designed, show- ing that the Doppler estim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estimating moving velocity of the train and the path loss with the exploitation of pilots that are placed inside the frame. Then a joint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the receiver is proposed to exploit multi-antenna diversity gains. Last, the theoretical Crammer Rao bound (CRB) for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DFO estimation is derived. The steady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confirm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particular, when the Ricean fading channel parameter equals 5 and the velocities of train are 100 m/s and 150 m/s, the estimation variances of DFO are very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CRB. Meanwhile, the corresponding sig- nal to noise ratio loss is less than 1.5 dB when the bit error rate is 10-5 for 16QAM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frequency offset (DFO) high-speed railway Ricean channel cooperative antenna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nable wideband absorber based on resistively loaded lossy high-impedance surface
2
作者 党可征 时家明 +2 位作者 汪家春 林志丹 王启超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81-185,共5页
A lossy high-impedance surface comprised of two layers of resis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is employed to design a tunable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 The tunability is realized through changing the composite unit... A lossy high-impedance surface comprised of two layers of resis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is employed to design a tunable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 The tunability is realized through changing the composite unit cell by moving the top layer mechanically. To explain the absorbing mechanism, an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with an interacting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hen, simulations and measurements are carried out and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lex structure with a thickness less than λ0/4 is able to achieve a wideband absorption in a frequency range from5.90 GHz to 19.73 GHz. Moreover, it is tunable in the operation frequency 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high-impedance surface microwave absorber TUN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浅埋隧道地表高铁振动信号时频与衰减特征分析
3
作者 贾宝新 翟紫薇 +3 位作者 张晶 周志扬 苑文雅 郑克楠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7-352,共16页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 为解决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采集到的高铁振动信号底噪丰富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浅埋隧道上覆地表高铁振动信号降噪的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方法。首先,引入高阶调制算子推导高阶估算瞬时频率,结合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推导出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通过数值模拟多分量加噪信号验证该方法的抗噪性;随后,对高铁振动信号进行相关时频分析、处理,对比验证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的降噪效果和适用效果;最后,基于此方法对高铁振动信号的时频及衰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为隧道场地高铁振动信号提供一种谱精度高、降噪效果好的时频分析方法,并为隧道场地中高铁振动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振动信号 高阶局部最大值同步挤压变换 时频分析 降噪效果 衰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轮轨下钢轨波磨对牵引齿轮振动特性影响
4
作者 朱海燕 杨世俊 +1 位作者 曾庆涛 金铭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304,共7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响牵引齿轮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波深的增加会使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大,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周期与钢轨波磨波长和轮对转动周期成正相关;柔性轮轨下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相比于刚性轮轨明显增大,在钢轨波磨和车轮转频共同作用下,考虑柔性轮轨时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会出现拍振现象,且能反映出轮轨激励高频成分和较高频率内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牵引齿轮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幅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偏差型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高速永磁电机电流谐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古轩 赵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5,共11页
随着高开关频率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的死区效应导致高速域下5次、7次高频谐波电流含量增加。传统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策略存在较大谐振频率偏差,并随着基波频率的升高而变大,电流... 随着高开关频率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的死区效应导致高速域下5次、7次高频谐波电流含量增加。传统的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谐波抑制策略存在较大谐振频率偏差,并随着基波频率的升高而变大,电流谐波抑制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偏差型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谐振抑制策略,通过对不同离散化方法下的准比例谐振控制的频率偏差进行分析,构建零频率偏差的离散变换表达式,并给出控制参数的设定依据,有效地抑制了谐振频率偏差。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零偏差谐振频率控制,有效地抑制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相电流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死区效应 谐波抑制 谐振频率偏差 准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10 kV/0.4 kV室内变电所与信号机房安全间距研究
6
作者 雷琪 熊伟 +1 位作者 方春华 汪晋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4,共9页
[目的]高速铁路10 kV/0.4 kV室内变电所与信号机房同址共建时,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布置太远将浪费土地资源,布置太近会引发电磁兼容问题,故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安全间距问题。[方法]通过电磁环境仿真模拟和实地测试,掌握了10 kV变配电... [目的]高速铁路10 kV/0.4 kV室内变电所与信号机房同址共建时,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布置太远将浪费土地资源,布置太近会引发电磁兼容问题,故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安全间距问题。[方法]通过电磁环境仿真模拟和实地测试,掌握了10 kV变配电所的工频电磁场分布情况。仿真中依据GB/T 17626.8—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及GB/T 24338.5—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标准,对变压器裸露母线和带钢板外壳两种情况下的磁场强度进行了计算,并与标准规定的敏感设备磁场限值进行了对比。实地测试中,测量了变电所内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短时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磁场强度。[结果及结论]室内场强与电气设备的相对距离有关,距电气设备1 m时,电场强度远小于4 kV/m、磁场强度小于30 A/m;电气设备裸露、带钢板外壳时与信号设备最小安全间距分别为0.96 m和0.2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电气设备 信号设备 电磁兼容 工频电磁场 最小安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泵空化诱导压力脉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龚波 张正川 +4 位作者 尹俊连 冯超 李宁 许锐 王德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探讨喷水推进泵内空化流动结构演变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结合高速摄像和压力脉动同步测量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条件加剧,叶顶出现了泄漏涡核空化、剪切层旋涡空化、叶顶吸力侧片状空化和云状空化等复杂空化流动结构... 为探讨喷水推进泵内空化流动结构演变对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本文结合高速摄像和压力脉动同步测量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条件加剧,叶顶出现了泄漏涡核空化、剪切层旋涡空化、叶顶吸力侧片状空化和云状空化等复杂空化流动结构;叶顶低压区随着空化区域增大而增大;在泄漏流夹带下空化云不断翻滚,增加了空化云的不稳定性;空化云尺度随空化条件加剧而增大。大尺度空化云会导致强烈的压力脉动。空化区边缘的空泡破碎会带来压力冲击成份。压力脉动主频是叶频,次主频是二倍叶频。主频和次主频幅值在片状空化时小幅增长,在云状空化时大幅增大。垂直空化涡发展会导致叶片前缘附近压力面压力和局部压差下降,这是泵性能断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混流泵 空化流动结构 高速摄像 叶顶泄漏涡 云状空化 压力脉动 时域分析 频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M:支持6G密集部署和高速移动性场景的新型网络架构
8
作者 李国庆 王培博 +2 位作者 谌丽 胡博 陈山枝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 5G超密集网络(ultra-dense network,UDN)的引入是为了提升吞吐量,特别是针对静态和低速场景,因此,无法同时满足高吞吐量和高移动速度的需求。对于未来需要同时支持高容量和高速移动的6G新场景,提出一种同心圆模型(homocentric sphere model,HSM)的网络架构,采用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多发送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TRP)协同传输的方法来处理密集部署网络中多普勒效应影响大和TRP频繁切换的问题,使得该模型成为密集部署网络下提升网络容量、应对高速移动的有效方法。数据结果证明,所提的HSM有效减小了密集组网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移效应,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遍历频谱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高速移动 6G 多普勒频移 发送接收节点切换 控制面/用户面数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同步频率跟踪观测器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9
作者 徐古轩 赵峰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70,共14页
为提升转子位置观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同步频率跟踪观测器的无传感器速度估算算法。在该观测器中,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在频率变化下自适应跟踪定子电流估算误差,并通过自适应谐波消除来获取基波反电动势,取代传统滑模的趋近函... 为提升转子位置观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同步频率跟踪观测器的无传感器速度估算算法。在该观测器中,采用准比例谐振控制实现在频率变化下自适应跟踪定子电流估算误差,并通过自适应谐波消除来获取基波反电动势,取代传统滑模的趋近函数和低通滤波器以消除抖振及相位延迟,实现对转子位置和速度的高精度估算。在低速域,为减小高频下死区引起的误差电压对角度估算的影响,采用基于死区电压重构的精确电压估算模型,进一步提高低速域无位置估算算法的动态性能和位置估计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新方法应用于燃气轮机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全速域工况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准比例谐振控制 自适应同步频率跟踪观测器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集成电路的信号完整性测试方法
10
作者 李华 曹晓斌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3期46-48,共3页
系统地阐述了高速集成电路中信号完整性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针对高频信号的衰减机制、非线性失真、设计规则及动态串扰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详细介绍信号完整性测试方法,包括时域测试、频域测试及混合域测试;再次,提出完整的... 系统地阐述了高速集成电路中信号完整性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针对高频信号的衰减机制、非线性失真、设计规则及动态串扰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次,详细介绍信号完整性测试方法,包括时域测试、频域测试及混合域测试;再次,提出完整的信号完整性测试流程,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方法设计以及如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最后,通过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展示了优化策略在实际测试中的效果,可有效提升电路的信号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集成电路 信号完整性 时域测量 频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1)高速铁路车辆振动响应频域特性及与轨道不平顺波长的关系
11
作者 陈亮 孙加林 +2 位作者 李浩 杨飞 刁洪宝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于铁路运行速度大幅度提升以及车辆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以CR400BF高速动车组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体-构架-轮对全弹性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检测数据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加速度的频带分... 基于铁路运行速度大幅度提升以及车辆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以CR400BF高速动车组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体-构架-轮对全弹性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检测数据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加速度的频带分布特征及其与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关系,以及适应400 km·h^(-1)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评估的数据处理准则、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截止波长的取值。结果表明:车体横向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20 Hz以内,时速400 km高速列车车体横向加速度低通滤波评价频率宜提高到20 Hz;车体垂向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30 Hz以内,时速400 km高速列车车体垂向加速度低通滤波评价频率宜提高到30 Hz;当运营速度达到400 km·h^(-1)时,与车体加速度对应的轨道长波高低、轨向不平顺敏感波长分别为150和90 m,其中长波高低不平顺敏感波长已超出目前120 m检测截止波长,400 km·h^(-1)高速铁路轨道几何检测系统长波不平顺截止波长宜调整到1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400 km·h-1 车体加速度 频域特性 轨道不平顺波长 低通滤波评价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 Gbps+高速PCB信号完整性研究
12
作者 周军林 曹小冰 +3 位作者 杨润伍 李德银 黄力 白冬生 《印制电路信息》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随着高速信息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印制电路板(PCB)的信号完整性对通信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实际产品的叠层,通过试验设计对56 Gbps+高速PCB产品信号完整性进行研究,验证在叠层中采用不同树脂含量(RC)与半固化片(PP)搭配对... 随着高速信息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印制电路板(PCB)的信号完整性对通信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实际产品的叠层,通过试验设计对56 Gbps+高速PCB产品信号完整性进行研究,验证在叠层中采用不同树脂含量(RC)与半固化片(PP)搭配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收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切片数据,进一步对比不同PP与RC搭配方式的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 高频高速 信号完整性 半固化片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振高频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
13
作者 崔硕 王志豪 张国柱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8期217-220,共4页
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高质量发展,电机控制系统需要更高精度和更低成本,这依赖于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的信息。传统检测转子位置需加装位... 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优点,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随着现代工业水平的高质量发展,电机控制系统需要更高精度和更低成本,这依赖于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的信息。传统检测转子位置需加装位置传感器,这不仅增加了成本,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在特殊环境下,位置传感器难以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利用高频脉振信号注入检测转子初始位置,利用其初始位置进行无位置传感器启动,实现零低速段的无位置传感器的全程控制,利用Matlab\Siumlink搭建无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仿真平台,验证高频脉振信号注入法在零低速段的转子位置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高频脉振信号注入 零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履带车辆横摆运动响应特性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艺 盖江涛 +3 位作者 曾根 周广明 李训明 马长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4-1107,共14页
为研究高速履带车辆操纵特性,奠定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及控制的基础,建立了高速履带车辆非线性转向动力学模型及2自由度线性转向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利用2自由度线性模型推导了高速履带车辆横摆运动传递函... 为研究高速履带车辆操纵特性,奠定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及控制的基础,建立了高速履带车辆非线性转向动力学模型及2自由度线性转向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利用2自由度线性模型推导了高速履带车辆横摆运动传递函数,基于此进行了高速履带车辆横摆运动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分析,提出履带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及临界阻尼车速的定义。研究结果表明:履带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均小于1,履带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履带车辆系统阻尼比在1左右;当车速小于临界阻尼车速时,车辆系统为过阻尼系统,横摆角速度响应的上升时间在0.2 s内;当车速等于临界阻尼车速时,车辆系统为临界阻尼系统,横摆角速度响应的上升时间大于10 s;当车速大于临界阻尼车速时,车辆系统为欠阻尼系统,横摆角速度响应的上升时间迅速减小至2~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履带车辆 操纵特性 横摆运动 瞬态响应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箱高频振动的车轮不圆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来 曾京 +2 位作者 高浩 屈升 孙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9,共9页
为实现对高速列车车轮高阶不圆的实时检测,研究了轴箱高频振动与车轮不圆的频谱特征和映射关系,采用频域积分方法对车轮不圆的幅值和阶次进行辨识.首先,通过静态测试和台架试验,研究我国高速铁路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和轨道模态的表现形... 为实现对高速列车车轮高阶不圆的实时检测,研究了轴箱高频振动与车轮不圆的频谱特征和映射关系,采用频域积分方法对车轮不圆的幅值和阶次进行辨识.首先,通过静态测试和台架试验,研究我国高速铁路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和轨道模态的表现形式;其次,通过高速列车长期服役性能跟踪试验,掌握转向架轴箱振动的时频特征和演化规律;最后,以现场出现车轮20阶多边形的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频域积分的车轮不圆阶次和幅值辨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RTS-Ⅱ型轨道板钢轨三阶弯曲频率为592 Hz;列车以300 km/h运行时,20阶车轮多边形和136 mm波长钢轨波磨的响应频率分别为580 Hz和613 Hz;钢轨模态、车轮多边形以及钢轨波磨的振动主频较为集中,轴箱高频振动幅值随车速和镟后里程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加速度频域积分方法,从理论上可实现对车轮不圆幅值和阶次的辨识;基于线路实测轴箱加速度的20阶车轮多边形辨识结果与静态测试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轮不圆 轴箱振动 时频分析 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分析的高速列车侧风倾覆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铭 李星星 李小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2,342,共9页
侧风作用下列车的动态环境以轮轨相互作用为主向,以空气动力作用为主演变,列车的侧风倾覆行为成为威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主要诱因.首先,采用精细化车-轨耦合模型开展列车侧风倾覆的频域特性分析,以明确侧风倾覆响应对列车模型的敏感性;... 侧风作用下列车的动态环境以轮轨相互作用为主向,以空气动力作用为主演变,列车的侧风倾覆行为成为威胁列车行车安全性的主要诱因.首先,采用精细化车-轨耦合模型开展列车侧风倾覆的频域特性分析,以明确侧风倾覆响应对列车模型的敏感性;基于考虑模态特性的频域分析框架,推导脉动风及轨道不平顺与列车倾覆动力响应间的传递函数,结合相应参数进行分析,以直观揭示列车的侧风倾覆机理.结果表明:列车倾覆行为受绕车体下心侧滚模态和车体沉浮模态控制影响,其风荷载影响要明显大于轨道不平顺;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第一阶模态贡献主要由轨向不平顺引起,第二阶模态贡献主要由高低不平顺引起,在脉动风荷载激励下,其顺风向脉动风分量起主要贡献;车速、风速和风向角的增大都会引起列车动力响应的增大,进而降低列车安全运营时的最大允许风速;失效概率的增大会降低动力响应的极值,进而提高安全运营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效应 高速列车 侧风倾覆危险性 频域分析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在薄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起 李春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通过智能化网络将测井高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相结合,能有效提升纵向分辨率,保持横向连续可追踪,利于薄储集层识别。针对AMH地区常规处理的地震数据仅能识别厚度大于30 m的碳酸盐岩层,无法有效识别厚度... 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通过智能化网络将测井高频信息与地震数据相结合,能有效提升纵向分辨率,保持横向连续可追踪,利于薄储集层识别。针对AMH地区常规处理的地震数据仅能识别厚度大于30 m的碳酸盐岩层,无法有效识别厚度较小的薄储集层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方法,以井旁地震振幅作为训练数据,测井相对波阻抗作为训练标签,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多层残差网络开展训练,获取相对波阻抗曲线的预测模型;通过将地震数据作为输入,利用深度网络训练模型计算得到相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而得到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相对应的反射系数体。通过对靶区地质情况的分析认识,对宽频子波进行标定后提取合适的宽频子波,与反射系数体进行褶积,得到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利用提频后的地震数据体开展储集层反演,反演结果纵向具有较高分辨率,与主要目的层能够较好匹配,横向可以进行识别和追踪,利用高分辨地震数据反演结果实现AMH地区的薄储集层识别。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多层残差网络的地震提频处理及相应的高分辨模型反演,在AMH地区能够识别厚度大于10 m的薄储集层,较好地解决由于地震分辨率低无法识别薄储集层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薄储集层预测的精度,对同类型薄储集层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数据 提频处理 薄储集层 多层残差网络 相对波阻抗 高分辨反演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镓晶体的声光特性及应用
18
作者 吴畏 郝建华 +4 位作者 令狐梅傲 朱吉 周建国 高维松 谭江丽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1-775,共5页
磷化镓晶体具有高声光优值、高声速和低声衰减系数,是制作声光调制器的优良材料之一。对磷化镓晶体的关键声光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并基于磷化镓晶体研制了光脉冲上升时间为6.6 ns的高速光纤声光调制器,移频频率为1.5 GHz的高频空间声光... 磷化镓晶体具有高声光优值、高声速和低声衰减系数,是制作声光调制器的优良材料之一。对磷化镓晶体的关键声光参数进行了测试评估,并基于磷化镓晶体研制了光脉冲上升时间为6.6 ns的高速光纤声光调制器,移频频率为1.5 GHz的高频空间声光调制器,以及3 dB移频带宽125 MHz的大带宽光纤声光调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镓晶体 声光调制器 高速 高频 大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和改进方法研究
19
作者 周韶泽 张军 兆文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86-3297,共12页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低阶模态频率提升过程中,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存在的设计变量繁多和难以识别出优先改进部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评估与结构改进方法。重点分析了铝合金车体板件厚度与模态频率的灵敏度关系,并在...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低阶模态频率提升过程中,传统灵敏度分析方法存在的设计变量繁多和难以识别出优先改进部件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车体模态频率贡献度评估与结构改进方法。重点分析了铝合金车体板件厚度与模态频率的灵敏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件模态贡献度概念,推导和建立了描述部件模态频率灵敏度与贡献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动车组车体中各铝型材的贡献度进行计算,详细分析了车顶、侧墙、底架等六大部件对前3阶模态频率的影响。研究揭示,部件模态贡献度表示了局部部件对整体结构模态影响的大小,呈现了灵敏度无法显示的全局量化指标。车顶部件对车体前3阶模态的贡献度最大,侧墙和底架居中,底架边梁、端墙和牵枕缓最小。车顶与侧墙、侧墙与底架连接处的型材对低阶模态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增加内外板厚度并适度降低内部筋板厚度的策略,可提升1阶垂弯模态频率。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基于车体54个部件模态贡献度,成功甄别出车顶和连接处型材等优先优化部件并进行了改进,实现了1阶垂弯模态频率从9.5 Hz提升至10.2 Hz,同时将车体重量增加控制在43 kg以内,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为车体模态频率的优化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该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结构模态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车体 模态频率 灵敏度 模态贡献度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空高速移动通信信号的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
20
作者 张欣 李建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
空空高速移动场景下飞行平台通信信号的多普勒频率范围大且变化快。针对现有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难以兼顾估计精度和工程可实现性的难题,提出了低复杂度的新型高精度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首先根据空空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率快速变化... 空空高速移动场景下飞行平台通信信号的多普勒频率范围大且变化快。针对现有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难以兼顾估计精度和工程可实现性的难题,提出了低复杂度的新型高精度频偏估计和跟踪算法。首先根据空空高速移动场景下多普勒频率快速变化且具有时空相关性特征,在传统频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空空高速移动场景的时变频偏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将相邻短前导的频偏估计值进行相互关联并处理,将频偏精度优化问题转化为经典的超定线性方程组的优化求解问题,最大限度地抑制了估计噪声,提高了频偏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估计的残余频偏相对于经典算法大幅降低,当信噪比大于5 dB时,残余频偏的均方根误差控制在100 Hz范围内。针对该算法求解过程中存在的数值稳定性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工程可实现方法。该算法采用前馈补偿频偏跟踪方法,与传统的锁相环反馈跟踪方法相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移动通信 频偏模型 频偏估计 频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