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超声联合血清Hcy hs-CRP水平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肖露 王华 姬亚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一般资料。采用TCS检测患者中缝核、黑质回声是否异常,并检... 目的 探讨经颅超声(TCS)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16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一般资料。采用TCS检测患者中缝核、黑质回声是否异常,并检测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采用Kappa值对中缝核超声、黑质超声与PSD诊断标准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PSD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CS、血清Hcy、hs-CRP水平及三者联合对脑卒中患者早期PSD的预测价值。结果 160例脑卒中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PSD,设为PSD组;118例患者未发生PSD,设为非PSD组。PSD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非PSD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水平及中缝核超声异常是脑卒中患者早期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中缝核超声、血清Hcy、hs-CRP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脑卒中患者早期PS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6、0.881、0.839、0.956;三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 经颅超声联合血清Hcy、hs-CRP水平对早期PSD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脑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sICAM-1、NLR、CRP联合CT检测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王珂珂 李志彬 经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测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6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记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271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影像学特征,统计CT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单一及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血清HMGB1、sICAM-1、NLR、CRP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阑尾增粗、阑尾钙化影、低密度团块影、脂肪条纹征、腰大肌征、彗星尾征、箭头征的检出患儿占比均更高(P<0.05)。26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CT诊断出231例,诊断准确率88.17%(231/26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高于五者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HMGB1、sICAM-1、NLR、CRP水平与急性阑尾炎患儿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阑尾炎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与健康儿童存在差异,且HMGB1、sICAM-1、NLR、CRP水平、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可据此尽早进行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以积极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高迁移率蛋白B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韦奕铭 李春妍 邓世旺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150例ACI患者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4例)、轻度组(54例);依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中、大梗死组,分别为51例、70例、29例,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96例)和不良组(54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梗死面积、不同预后ACI患者hs-CRP,D-D,Hcy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CRP,D-D,Hcy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hs-CRP,D-D,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大梗死组、预后不良组hs-CRP,Hcy,D-D水平分别高于中、轻度组和中、小梗死组及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示,hs-CRP,D-D,Hcy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940,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92.71%。结论:ACI患者的hs-CRP,D-D,Hcy水平较高,且ACI病情越严重,hs-CRP,D-D,Hcy水平越高。hs-CRP,D-D,Hcy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价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14-ST联合PCT、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牛永山 李芳 虞馥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09-811,921,共4页
目的:探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 subtype,sCD14-ST)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 目的:探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leukocyt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 subtype,sCD14-ST)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及研究组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分析其中与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上述血清学指标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异常升高均为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发现,血清sCD14-ST、PCT和hs-CRP联合检测儿童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sCD14-ST、PCT和hs-CRP水平的联合测定在诊断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 呼吸道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武新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查和C反应蛋白(CRP)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患儿的hs-CRP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病例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绝对值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和单核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hs-CRP水平与气喘、肺部啰音、咳嗽、咳痰的缓解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hs-CRP水平和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具有相关性,对于患儿康复的预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ESR、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化岭 郑功远 郭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接收的已确诊为尘肺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分辨率CT检查,以痰结核菌培养以及...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接收的已确诊为尘肺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分辨率CT检查,以痰结核菌培养以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CT对于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对比单纯尘肺、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ESR、hs-CRP水平,分析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ESR、hs-CRP水平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以及不同血清ESR、hs-CRP水平尘肺患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度。结果112例尘肺患者中肺结核发生率为40.18%(45/112);高分辨率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1.11%、85.57%、88.39%、82.00%、91.11%;尘肺患者hs-CRP、ESR均低于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s-CRP、ESR、高分辨率CT联合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CI:0.764~0.867),最佳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93.33%、89.55%;高水平ESR、hs-CRP尘肺患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度为低水平的0.472倍、0.403倍(P<0.05)。结论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hs-CRP、ESR水平在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尘肺 肺结核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D-二聚体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7
作者 任思达 吴展陵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60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hs-CRP/PAB、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PAB、D-D水平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血清hs-CRP/PAB、D-D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PAB高水平、D-D高水平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s-CRP/PAB、D-D联合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价值高于hs-CRP/PAB及D-D单独诊断。结论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血清中表达水平均升高,两者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超敏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D-二聚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Ang-2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王军敬 吴秋云 杨志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0-102,205,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2,Ang-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2,Ang-2)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确诊120例的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120眼)。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Ang-2水平变化、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 m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CMT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ng-2水平、视力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提高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视力下降患者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雷珠单抗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有效降低hs-CRP、Ang-2水平,减轻视网膜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视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雷珠单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促血管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反应蛋白、WBC联合粪便常规检测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王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23-2225,2305,共4页
目的:分析hs-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联合粪便常规检测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肠炎儿童60例,根据肠炎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37例)、病毒感染组(2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hs-CRP、WBC水平及粪便常... 目的:分析hs-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联合粪便常规检测对小儿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肠炎儿童60例,根据肠炎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37例)、病毒感染组(23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hs-CRP、WBC水平及粪便常规,以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项指标以及联合检查肠炎类型的一致性和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hs-CRP、WBC、粪便常规阳性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临床症状中发热情况更多(P<0.05);三者联合诊断Kappa值为0.859,与金标准对照一致性高,且高于hs-CRP、WBC及粪便常规诊断结果(Kappa=0.690、0.590、0.633),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4.59%,91.30%,93.33%,其中敏感度高于WBC、粪便常规诊断,准确率高于WBC诊断(P<0.05)。结论: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肠炎时,hs-CRP和WBC水平以及粪便常规检测存在显著差异,联合三项指标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反应蛋白 WBc 粪便常规 小儿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关系
10
作者 陈钰竹 何露 +2 位作者 雷永懿 刘芳 梁婷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PRO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与母婴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PR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BS感染情况,将其分为GBS感染组(n... 目的观察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PRO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与母婴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PRO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BS感染情况,将其分为GBS感染组(n=64)和非GBS感染组(n=41)。GBS感染者根据有无宫内感染进一步分为宫内感染组(n=39)和非宫内感染组(n=25),其新生儿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感染性肺炎组(n=38)和非感染性肺炎组(n=26);根据有无败血症分为败血症组(n=15)和非败血症组(n=49)。检测PROM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并分析与围产期母婴GBS感染的关系。结果GBS感染组血清hs-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GBS感染组(P<0.05);宫内感染组hs-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宫内感染(P<0.05)。感染性肺炎组hs-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肺炎组(P<0.05);败血症组hs-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败血症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s-CRP、PCT水平评估PROM宫内感染的AUC分别为0.794、0.750;hs-CRP、PCT水平评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824、0.828,评估败血症的AUC分别为0.785、0.835。结论PROM患者合并GBS感染易诱发宫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及败血症,且与血清hs-CRP、PC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B族链球菌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及VEGF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艾民 颜昌福 +2 位作者 夏福纯 周双陆 贺剑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术后患者11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随机分为MACE组20例,非MACE(NMA...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AMI行PCI术后患者11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E随机分为MACE组20例,非MACE(NMACE)组96例,分析术前,术后1 h、24 h及7 d血清hsCRP及VEGF水平。结果术后1 h、24 h、7 d,MACE组血清hs-CRP分别为(5.79±1.13)、(6.87±1.42)、(3.51±0.89)mg/L,VEGF分别为(167.8±49.8)、(146.8±43.9)、(121.5±29.6)pg/m L;NMACE组血清hs-CRP分别为(4.57±1.09)、(5.38±1.21)、(2.67±0.58)mg/L,VEGF分别为(145.7±40.3)、(115.6±39.7)、(95.7±21.7)pg/m L,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VEG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s-CRP及VEGF水平对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E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c反应蛋白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早期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PⅢNP、MMP-9、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康海 杨军 +2 位作者 方毅民 任法新 林绍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减少胶原沉积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入选并完成随访的91例AMI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和常规剂...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减少胶原沉积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入选并完成随访的91例AMI患者分为大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和10 mg/d,连续用药12周。比较AMI后24 h内和第12周末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治疗12周时血清PⅢNP、MMP-9、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剂量组各项指标的水平亦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轻AMI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减少Ⅲ型胶原沉积,从而稳定斑块、改善胶原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急性 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Ⅲ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高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及其吸烟患者IL-8、TNF-α、hsCRP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红阳 赵雪峰 +1 位作者 李球兵 刘信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0例COPD患者分为吸烟组(n=47)和非吸烟组(n=33),50例健康查体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加重...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0例COPD患者分为吸烟组(n=47)和非吸烟组(n=33),50例健康查体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查体者血IL-8、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IL-8、TNF-α、hsCRP水平在加重期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吸烟组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缓解期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IL-8、TNF-α水平仍升高,且吸烟组仍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hsCRP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8、TNF-α、hsCRP均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反映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敏感指标;吸烟在促进IL-8、TNF-α、hsCRP的产生、加快COPD气道炎症的进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烟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丁萌 张青云 +4 位作者 景阳 陈向华 耿学丽 张秀琴 杨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5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48例(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当天、对照组于体检时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cy、hs-CR...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50例(观察组),体检健康者48例(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当天、对照组于体检时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cy、hs-CRP、DD水平,统计三者阳性率,分析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随肺栓塞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均逐渐升高(P均<0.05)。观察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均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0.69、0.76,P均<0.05)。联合检测血清Hcy、hs-CRP、DD水平诊断急性肺栓塞的AUC为0.885、敏感性为0.894、特异性为0.794,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均升高,且均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志芳 岑丽莲 +4 位作者 柯尊彬 贾冰 李海珠 帅虎 梅敏 《现代医院》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LP(a)、hsCRP和血浆DD水平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升高,密切监测其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丰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文超 李平 +1 位作者 陈坚 林智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如血压未达标则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至血压达标...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如血压未达标则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至血压达标。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和ICAM-1浓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4周血清hs—CRP和ICAM-1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hs—CRP和ICAM-1水平比常规治疗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1267,P=-0.0333;产5.7905,P=-0.0000)。结论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ICAM-1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俸军林 曾爱源 +2 位作者 蒋静子 林小慧 刘开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7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4例ACI患者(ACI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脂,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4例ACI患者(ACI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脂,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脂联素、HDL-C降低,hs-CRP、TG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281,P<0.01或<0.05),与HDL-C呈正相关(r=0.286,P<0.05);hs-CRP与LDL-C呈正相关(r=0.356,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hs-CRP升高、血脂异常,三者相互影响,在AC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富萍 裴晓冬 +1 位作者 刘永 孙奡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A组(n=32)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B组(n=33)用瑞舒伐他汀(20 mg·d...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AMI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A组(n=32)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1),B组(n=33)用瑞舒伐他汀(20 mg·d-1)联合雷米普利(5 mg·d-1)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设健康对照组(n=30)。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和MMP-9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中血清hs-CRP和MMP-9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组在治疗后血清MMP-9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左室重构发生率低(P<0.01),再发心血管事件也有下降趋势。结论 AMI后给予瑞舒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达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他汀 雷米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 -9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吕永楠 蒋学俊 陈晶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及病情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对照组155例,试验组...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及病情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对照组155例,试验组145例。FIB和DD由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hs-CRP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和试验组亚组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FIB、DD和hs-CRP浓度较对照组高,分别为FIB(2.66±0.07)g/L比(2.84±0.05)g/L,DD(0.22±0.06)mg/L比(0.51±0.04)mg/L,hs-CRP(0.11±0.52)mg/L比(0.52±0.5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病情越严重,FIB、DD和hs-CRP浓度越高,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FIB、DD和hs-CRP指标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血瘀证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以林 李旭 +1 位作者 彭素娟 罗昌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检测45例冠心病血瘀证和50例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hs-CRP,同时检测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指标。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hs-CRP、ET/NO、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检测45例冠心病血瘀证和50例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hs-CRP,同时检测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指标。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hs-CRP、ET/NO、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非血瘀证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血瘀证患者NO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s-CRP升高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微观辨证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