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2及磁性γ-Fe2O3@SiO2对Hg2+的吸附及去除 被引量:2
1
作者 殷红霞 郇伟伟 +2 位作者 徐志珍 李娜 杨宇翔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1-690,共10页
首先用微乳法合成了纳米SiO_2和纳米γ-Fe_2O_3,然后利用传统的St9ber方法合成出核壳结构的γ-Fe_2O_3@SiO_2,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双硫腙光度法在551nm处,测定了Hg^(... 首先用微乳法合成了纳米SiO_2和纳米γ-Fe_2O_3,然后利用传统的St9ber方法合成出核壳结构的γ-Fe_2O_3@SiO_2,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双硫腙光度法在551nm处,测定了Hg^(2+)在纳米SiO_2、纳米γ-Fe_2O_3和γ-Fe_2O_3@SiO_2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发现三者的吸附等温线类型依次为Ⅱ、Ⅲ和Ⅰ型,等温线类型与纳米材料的分散性、表面硅羟基、离子空位以及磁性有关。利用双吸附等温线法、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纳米SiO_2和γ-Fe_2O_3@SiO_2对Hg^(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而纳米γ-Fe_2O_3对Hg^(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三者对Hg^(2+)的去除率均与pH有关,均属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吸附 去除率 纳米SIO2 Γ-FE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系谷氨酸树脂的合成及对铅和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广明 黄小娟 +3 位作者 付玉丽 李珍 戴晶乔 徐广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4,共6页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谷氨酸(Glu)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谷氨酸螯合树脂(下称Glu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结构,测定其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数据,并研究该树脂对Pb^(2+)和Hg^(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lu树脂对Pb^(2+)和Hg...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谷氨酸(Glu)胺解反应合成聚苯乙烯-谷氨酸螯合树脂(下称Glu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树脂结构,测定其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数据,并研究该树脂对Pb^(2+)和Hg^(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Glu树脂对Pb^(2+)和Hg^(2+)的吸附为55.15 mg·g-1和57.73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谷氨酸 Pb2+和hg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聚乙烯醇复合凝胶的溶胀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兴林 伏广好 +2 位作者 赵白云 刘泽 王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61-2765,共5页
采用湿法纺丝合成沙柳木粉/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SPS)。研究了溶胀时间、温度、pH、离子强度对SPS溶胀的影响以及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和吸附Hg^(2+)吸附动力学。采用SEM、FTIR、TG对SPS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形成了多孔网络结构,具... 采用湿法纺丝合成沙柳木粉/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SPS)。研究了溶胀时间、温度、pH、离子强度对SPS溶胀的影响以及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和吸附Hg^(2+)吸附动力学。采用SEM、FTIR、TG对SPS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PS形成了多孔网络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H为5,溶胀时间20 min时,溶胀度达到8.4 g/g。当溶胀温度为75℃,离子强度为0.02 mol/L时,溶胀度最大分别为21.8,12.5 g/g。SPS溶胀的初始阶段与Fickian扩散拟合较好;对整个阶段拟合,符合Schott模型。对Hg^(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容量为425.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木粉 聚乙烯醇 水凝胶 溶胀动力学 hg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