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泷六线鱼仔稚幼鱼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胡发文
郭文
潘雷
高凤祥
菅玉霞
张少春
王雪
-
机构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2,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大泷六线鱼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资助
-
文摘
2009~2011年开展了大泷六线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通过显微观察、测量、拍摄记录大泷六线鱼仔、稚、幼鱼形态发育变化,并对其生长特性、摄食习性等进行了分析。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全长6.18±0.50mm(n=60)。在水温16.0±0.5℃、盐度31、光照500~1000lx条件下,大泷六线鱼仔、稚、幼鱼生长呈现先慢后快再慢3个阶段:0~7d生长较为缓慢,3日龄仔鱼卵黄囊尚存,少部分仔鱼开始摄食轮虫;6日龄仔鱼卵黄囊消耗殆尽,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7d后进入快速生长期;48日龄仔鱼开始进行配合饲料转化,生长速度趋缓,并逐渐稳定。依照TL=aD3+bD2+cD+d的方程式对前80日龄大泷六线鱼的全长与日龄进行回归,构建生长模型:TL(0~80)=-0.0002D3+0.0281D2-0.1557D+7.376(R2=0.9939),并根据其生长规律分别构建了0~7d、7~48d和48~80d的生长模型:TL(0~7)=0.0046D3-0.0572D2+0.3831D+6.1751(R2=0.9971),TL(7~48)=0.0005D3-0.0267D2+0.931D+2.269(R2=0.9973),TL(48~80)=-0.0001D3+0.0187D2-0.2045D+24.646(R2=0.9998)。
-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仔、稚、幼鱼
形态发育
生长
-
Keywords
hexagrammos otakii larval and juvenile fish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growth
-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星斑川鲽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振华
王波
姚振刚
孙丕喜
刘萍
王宗灵
-
机构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日照市水产集团总公司海水育苗厂
-
出处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7,共8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星斑川鲽优质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开发(2006LZA11001)
-
文摘
为了摸清星斑川鲽仔、稚、幼鱼各期形态发育特征,2006年4—7月在实验室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通过电脑显示屏观察、测量、拍摄记录星斑川鲽胚后发育形态变化。培育水温14.0~19.5℃,S27~31,光照度500lx左右,饵料依次为经过强化的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星斑川鲽初孵仔鱼全长1.80~2.08mm,1日龄仔鱼平均全长2.89mm;3日龄开始摄食;5日龄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后仔鱼期;15~16日龄全长8.84mm,开始伏底变态进入稚鱼期;20日龄全长10.12mm,稚鱼右眼完全迂移至左侧,变态完成营底栖生活进入幼鱼期。星斑川鲽仔鱼变态发生日龄与培育水温有关,在12~15℃需24~27d;15~16℃需18~20d;17~19℃需15d。开始变态仔鱼全长9mm,变态完成时全长11mm。幼鱼期鳞被形成,基本具有成鱼的外部形态和习性。
-
关键词
星斑川鲽
仔
稚
幼鱼
形态发育
生长
-
Keywords
starry flounder, Platichthys stellatus
larval and juvenile fish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growth
-
分类号
Q132.4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