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multi-UAV us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30
1
作者 WANG Jian-feng JIA Gao-wei +1 位作者 LIN Jun-can HOU Zhong-x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32-448,共17页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UAVs in complicated tasks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cheapness and consistence,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geneous multi-UAVs with proper coo...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UAVs in complicated tasks has been widely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cheapness and consistence,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geneous multi-UAVs with proper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is superior to over the single UAV.Accordingly,several constraints should be satisfied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cooperation,such as special time-window,variant equipment,specified execution sequence.Hence,a proper task allocation in UAVs is the crucial point for the final success.The task allocation problem of the heterogeneous UAVs can be formulated a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coupled with the UAV dynamics.To this end,a multi-layer encoding strategy and a constraint scheduling method are designed to handle the critical 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traints.In addition,four optimization objectives:completion time,target reward,UAV damage,and total range,are introduced to evaluate various allocation plans.Subsequently,to efficiently solve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a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MOQPSO)algorithm is proposed.During this algorithm,a modified solution evaluation method is designed to guide algorithmic evolution;both the converg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a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and boundary solutions which may produce some special allocation plans are preserved.Moreover,adaptive parameter control and mixed update mechanism are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algorithm.Finally,both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ooperative task allocation heterogeneous CONSTRAIN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solution eval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koo search algorithm-based optimal deployment method of heterogeneous multistatic radar for barrier coverage 被引量:1
2
作者 LI Haipeng FENG Daz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1101-1115,共15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deployment method of heterogeneous multistatic radars to construct arc barrier coverage with location restrictions.This method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deployment ...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ptimal deployment method of heterogeneous multistatic radars to construct arc barrier coverage with location restrictions.This method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deployment patterns in the optimal deployment sequence.Based on these properties and considering location restrictions,it introduces 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arc barrier coverage and aims to minimize the total deployment cost of heterogeneous multistatic radars.To overcome the non-convex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non-analytical nature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an algorithm combining integer line programming and the cuckoo search algorithm(CSA)is proposed.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receivers and transmitters in each optimal deployment squence to minimize the total placement cost.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multistatic radar(HMR) arc barrier coverage minimum deployment cost optimal deployment sequence cuckoo search algorithm(C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to the program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3
作者 CHEN Hang DOU Yajie +3 位作者 CHEN Ziyi JIA Qingyang ZHU Chen CHEN Haox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94-1005,共12页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future army designs.In today’s world,intelligent war-fare and joint operation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develop-ments in warfare,so the construction and ...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future army designs.In today’s world,intelligent war-fare and joint operation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develop-ments in warfare,s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my need top-down,top-level design,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The traditional project development model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to meet the army’s complex capability requirements.Projects in various fields need to be developed and coordinated to form a joint force and improve the army’s combat effective-ness.At the same time,when a program consists of large-scale project data,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ditional,precise mathe-matical planning method is greatly reduced because it is time-consuming,costly,and impractical.To solv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stage program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nd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nd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and algorithm through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brid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ram optimization heterogeneous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portfolio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ical handoff algorithm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o maximize system benefit 被引量:1
4
作者 Xie Shengdong Wu M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1124-1131,共8页
A new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system benefi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which comprise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Firstly the block pr... A new vertical handoff decis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maximize the system benefit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which comprise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Firstly the block probability, the drop probability and the number of users in th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are calculated in the channel-guard call admission method, and a function of the system benefit which is based on the new call arrival rate and the handoff call arrival rate is proposed. Then the optimal radius of WLAN is obtained by using simulation annealing (SA) method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All the nodes should handoff from cellular network to WLAN if they enter WLAN's scope and handoff from WLAN to cellular network if they leave the scope. Finally, the algorithm in different new call arrival rates and handoff call arrival rates is analyzed and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achieve good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vertical handoff system benefit simulated annealing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加速卡的地震模拟计算性能分析与优化
5
作者 周辉 朱虎明 +4 位作者 高天琦 董西淼 张凌云 刘卉杰 陈志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3,共13页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构计算平台迅猛发展,如何基于新的异构计算软硬件平台来加速AWP-ODC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在一种国产加速卡上对AWP-ODC进行移植。针对耗时较多的核函数dstrqc,通过GPU访存优化和网格参数优化等方式缩短了其运行时间。最后分别在国产类GPU单卡和双卡上,利用Fréchet Kernels地震和8·3鲁甸地震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30.51%和25.21%;在双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9.42%和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 国产加速卡 AWP-ODC 异构计算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YOLOv3-tiny嵌入式硬件加速器的混合优化设计
6
作者 谭会生 肖鑫凯 卿翔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 为解决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神经网络受算法复杂度、执行速度和硬件资源约束的问题,基于Zynq异构平台,设计了一个高性能的YOLOv3-tiny网络硬件加速器。在算法优化方面,将卷积层和批归一化层融合,使用8 bit量化算法,简化了算法流程;在加速器架构设计方面,设计了可动态配置的层间流水线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案,缩短了推理时间,减小了存储资源消耗;在网络前向推理方面,针对卷积计算,基于循环展开策略,设计了8通道并行流水的卷积模块;针对池化计算,采用分步计算策略实现对连续数据流的高效处理;针对上采样计算,提出了基于数据复制的2倍上采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前向推理时间为232 ms,功耗仅为2.29 W,系统工作频率为200 MHz,达到了23.97 GOPS的实际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tiny网络 异构平台 硬件加速器 动态配置架构 硬件混合优化 数据复制上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条件下商用车队分布式MPC多目标优化控制
7
作者 杨瑞新 蔡英凤 +2 位作者 廉玉波 陈龙 孙晓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兼顾车辆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特性需求的多目标控制;并通过设计针对时延预测模型的时延缓冲器和补偿器,有效解决了非理想通信条件下跟车距离误差过大的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异质商用车队列的多目标优化控制,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相比,大幅减小跟车距离误差、能耗和加加速度,有效改善队列的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显著降低时间延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商用车队列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目标优化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方法——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
8
作者 吕琦 曹伟东 +3 位作者 肖武 张海燕 徐永春 侯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目前现行采收率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动静态非均质性影响,难以实现单井差异化注采条件下的采收率准确预测。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提出基于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增效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融合动静态主控影响因素、经济政策界限等,设计多组实操性强的方案进行模拟;借助多因素非线性拟合手段,充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适配最佳技术政策,结合经济条件约束,构建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模型。矿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水驱非均质油藏差异化注采开发经济采收率的快速、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非均质性 差异化注采优化 经济极限 采收率快速预测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群混合进化算法求解带工序跳跃的分布式异构批量流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
9
作者 陈三燕 王学武 +1 位作者 王烨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针对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总流经时间、机器等待时间以及总加权提前时间和延迟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带工序跳跃的分布式异构批量流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混合进化算法(Multi-Population Hybri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P... 针对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总流经时间、机器等待时间以及总加权提前时间和延迟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带工序跳跃的分布式异构批量流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种群混合进化算法(Multi-Population Hybri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PHEA)。首先,给出每个优化目标的计算方式,并制定合适的编码方案。其次,设计了总种群与4个子种群之间的并行协同进化策略。在对总种群执行混合交叉算子和变异操作后,依据快速非支配排序和拥挤距离更新种群,从而确保总种群的多样性和优质解的保留。同时,从总种群中提取出部分解,形成了4个子种群,每个子种群专注于优化一个特定目标。总种群与子种群并行进化的方式使得子种群在各自方向上进化时能够避免过分偏重于某一个目标,从而实现多个目标的均衡优化。考虑到工序跳跃的操作对调度问题的影响,采用了相应的工序跳跃启发式规则。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MPHEA解决该调度问题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序跳跃 分布式车间调度 批量流 异构工厂 高维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CU的流固耦合浸没边界算法异构实现
10
作者 商建东 熊威 +3 位作者 华浩波 宋昭璐 郭恒亮 张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74,共12页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产平台上对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在国产平台上实现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能够丰富平台的应用生态。为此,使用国产DCU(Deep Compute Unit)加速器,基于CPU-DCU异构编程,设计并实现利用三维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并行程序。首先,在CPU上实现串行算法并进行热点分析,对程序热点部分使用DCU加速器进行异构加速;其次,在异构实现的基础上,结合DCU硬件特性,使用共享内存、循环分块、调整访存顺序等优化手段对核函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圆球绕流和仿生鱼自主游动算例对程序进行正确性验证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诺数分别为100和200时,圆球的阻力系数分别为1.11和0.78,计算结果均与相关文献吻合;在雷诺数为7142的仿生鱼自主游动实验中,游动稳定后的平均前进速度为0.396,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在圆球绕流实验中,在5033万网格规模下该并行程序较串行程序获得了83.7倍的加速效果。通过两类流固耦合数值实验,验证了CPU-DCU并行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在国产异构平台上进行计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为国产平台上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 DCU加速器件 访存优化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物联网异构嵌入式芯片的自适应算子并行分割方法
11
作者 林政 刘思聪 +2 位作者 郭斌 丁亚三 於志文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在这一背景下,深度神经网络在移动端的部署与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深度神经网络不仅推动了移动应用领域的显著进步,同时也对使用电...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在这一背景下,深度神经网络在移动端的部署与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深度神经网络不仅推动了移动应用领域的显著进步,同时也对使用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的能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移动设备中异构处理器的兴起给优化能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不同处理器间分配计算任务以实现深度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和加速,并不一定能够优化能耗,甚至可能会增加能耗。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效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自适应并行计算调度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运行时能耗分析器与在线算子划分执行器,能够根据动态设备条件动态调整算子分配,在保持高响应性的同时,优化了移动设备异构处理器上的计算能效。实验结果证明,相比基准方法,能效优化的深度神经网络自适应并行计算调度系统在移动设备深度神经网络上的平均能耗和平均时延减少了5.19%和9.0%,最大能耗和最大时延减少了18.35%和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移动设备 能效优化 异构处理器 能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路径优化的异构图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志龙 朱一峰 +1 位作者 邓琨 雍剑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35,共9页
图神经网络作为处理图结构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抽取异构图中的复杂结构与语义信息,在节点分类和连接预测任务上取得了优异表现.然而现有异构图神经网络算法忽略元路径下各个节点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在语义融合、更新时丢失邻... 图神经网络作为处理图结构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抽取异构图中的复杂结构与语义信息,在节点分类和连接预测任务上取得了优异表现.然而现有异构图神经网络算法忽略元路径下各个节点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在语义融合、更新时丢失邻域结构特征信息,从而影响模型整体性能.为解决该问题,提出融合路径优化的异构图神经网络算法.首先用特征传播使所有类型节点获得属性特征;其次通过元路径实例得到节点中心性信息;随后采用优化相似度计算不同类型节点贡献程度,学习异构图语义信息;最后提出路径优化策略进行多层训练,捕获节点之间潜在关联,获得节点嵌入表示.在ACM、IMDB和DBLP数据集上进行广泛实验,并与当前主流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图 图神经网络 元路径 路径优化 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编程模型的共性算子移植与并行优化
13
作者 马兆佳 邵恩 +1 位作者 狄战元 马立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1032,共16页
GPU作为构造大规模超算系统的核心计算部件,向着体系结构多样化和异构化的方向发展.来自不同芯片厂商的GPU加速器具有差异较大的体系结构设计.加速器类型和编程模型多样化是构建大规模超算系统的重要技术趋势.多样化加速器要求开发者为... GPU作为构造大规模超算系统的核心计算部件,向着体系结构多样化和异构化的方向发展.来自不同芯片厂商的GPU加速器具有差异较大的体系结构设计.加速器类型和编程模型多样化是构建大规模超算系统的重要技术趋势.多样化加速器要求开发者为多种硬件平台提供高性能共性算法库软件,然而这也导致了算法库软件重复开发问题.为降低重复开发成本,统一编程模型SYCL(system-wide compute language)应运而生,并适配了多种硬件平台.尽管如此,在不同硬件上,SYCL的性能仍不及各自原生编程模型.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SYCL的性能以将目前成熟完备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编程思路和高性能程序应用到SYCL中.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提出了paraTRANS方法,该方法是面向跨异构编程模型SYCL代码移植过程中共性算子优化工具,并在不同场景下给出了对移植得到的SYCL的GEMM(general matrix multiplication)进行优化的方法.评测了paraTRANS优化后基于SYCL的GEMM算子在NVIDIA RTX 3090和AMD MI100上的性能情况.结果显示,在NVIDIA RTX 3090上,paraTRANS达到了96.95%CUDA原生算子的性能水平;在AMD MI100上,则接近CUDA在NVIDIA RTX 3090上硬件峰值百分比(100.47%)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水平.这些结果表明成功地将原生高性能CUDA算子代码移植并进一步优化至SYCL环境中,并为未来类似工作提供新颖且有效的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CL 跨异构体系结构 代码移植 GEMM 并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距离约束的异构集群网络拓扑式协同优化方法
14
作者 韩世东 熊智 +1 位作者 史晨发 杨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在集群协同网络外源距离观测动态变化情况下,传统固定式卡尔曼滤波估计架构存在系统状态估计精度及拓扑式协同融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结合因子图即插即用优化估计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距离约束的异构集群网络拓扑式协同优化方法... 在集群协同网络外源距离观测动态变化情况下,传统固定式卡尔曼滤波估计架构存在系统状态估计精度及拓扑式协同融合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结合因子图即插即用优化估计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距离约束的异构集群网络拓扑式协同优化方法。根据复杂环境下异类异构导航传感器误差特性,构建无人车内源惯性预积分因子节点、里程计因子节点和相对距离约束因子节点,建立异构集群网络系统状态全局优化图模型。通过构建面向滑动窗口的无人车状态全局优化代价函数,利用高斯牛顿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实现系统状态量的全局优化估计。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协同网络异类异构导航信息源的拓扑式融合估计,相较于传统基于卡尔曼滤波架构的协同定位方法,卫星拒止环境下无人车定位精度提高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拒止 异构机器人 协同定位 相对距离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态用地格局特征对碳汇的影响
15
作者 潘宥承 吴远翔 +1 位作者 孟德惠 李婷婷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3期100-107,116,共9页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生态用地碳汇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总结在该精度下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作为碳汇绩效指标,通过Fragstats软件计算15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GS+软件的半变异函数方法确定林地、耕地和草地各自的最佳网格精度;在最佳精度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揭示省级尺度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碳汇量的影响。【结果】1)黑龙江省年总NEP呈现明显碳汇,林地贡献90.63 TgC,耕地贡献40.4 TgC,草地贡献1.45 TgC。2)确定省级尺度下生态用地景观格局与NEP相关性研究的最佳网格精度为林地30 km,耕地25 km,草地35 km。3)黑龙江省林地与耕地各6个格局指标、草地的11个格局指标与碳汇量显著相关,其中面积、连通性、聚集度3类格局特征是影响生态用地碳汇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黑龙江省林地、耕地和草地的年总NEP整体为明显碳汇;林地、耕地、草地各格局指标与碳汇量均显著相关;在省级尺度下,应按地类分尺度探寻最佳网格精度;通过扩大碳汇区域面积、增强生态系统连通性、提升生态聚集度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空间异质性 最佳网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最优输出调节
16
作者 熊春萍 马倩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49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输出调节问题.通信网络拓扑含有向生成树.首先,设计了外部系统状态补偿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应用图论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补偿器和控制器可以解决一般输出调节问题.然后,通过最小化预定... 本文研究了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最优输出调节问题.通信网络拓扑含有向生成树.首先,设计了外部系统状态补偿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应用图论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补偿器和控制器可以解决一般输出调节问题.然后,通过最小化预定义的成本方程,解决最优输出调节问题.结合最优控制理论和强化学习技术,提出了两种求解最优控制器的算法,即基于模型的策略迭代算法和无模型off-policy算法.利用无模型算法获取最优控制器的过程既不需要求解输出调节方程也不需要使用系统动态信息.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多智能体系统 最优输出调节 策略迭代 无模型算法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构分布式光伏电压治理潜力的配电网集群式优化调控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征 杨淳智 +3 位作者 谭仁煜 何东 易波 喻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6-207,共12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光伏功率倒送与电压越限问题日益加剧,且各光伏的控制方式与调控潜力存在差异,导致异构光伏难以协同,影响配电网的调控与运行。因此,本文提出1种考虑异构分布式光伏电压治理潜力的配电网集群式...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光伏功率倒送与电压越限问题日益加剧,且各光伏的控制方式与调控潜力存在差异,导致异构光伏难以协同,影响配电网的调控与运行。因此,本文提出1种考虑异构分布式光伏电压治理潜力的配电网集群式优化调控方法。首先,针对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接入场景下易出现节点电压越限的问题,提出计及电压偏差灵敏度的配电网集群划分方法,实现综合考虑电压偏差、功率平衡和节点耦合程度的配电网集群划分;其次,分析异构分布式光伏有功、无功调节特性,构建其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调控模型;再次,基于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算法,以综合运行成本和电压偏差最低为目标建立考虑异构分布式光伏电压治理潜力的配电网集群式优化调控模型;最后,以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作为算例,验证所提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实现了异构光伏的高效管控,在保证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同时,改善了配电网的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倒送 电压越限 异构分布式光伏 电压偏差灵敏度 集群划分 优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攻击下异构网联系统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规划控制
18
作者 张龙杰 陈勇 +1 位作者 刘越智 潘成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9-678,共10页
本文考虑了节点注入攻击下异构网联系统的安全状态估计与控制问题,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远程状态安全估计器的有限时间自适应动态规划控制策略,抑制节点注入攻击对分布式系统协同跟踪效果的影响,实现对异构网联系统的安全控制.首先,... 本文考虑了节点注入攻击下异构网联系统的安全状态估计与控制问题,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远程状态安全估计器的有限时间自适应动态规划控制策略,抑制节点注入攻击对分布式系统协同跟踪效果的影响,实现对异构网联系统的安全控制.首先,为了实现对节点注入攻击下异构网联系统状态信息的重塑,融合最优攻击补偿策略设计,设计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分布式远程状态安全估计器;然后,融合远程状态估计器的安全优化目标和协同优化目标,基于哈密尔顿方程的最优控制理论,提出分布式安全优化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时间优化理论,提出基于策略迭代算法的有限时间评价–执行网络权重更新算法,实现对最优控制策略和值函数的有限时间趋近;最后,利用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网络攻击 异构网联系统 分布式控制 自适应动态规划 有限时间评价–执行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策略多目标粒子群的异构无人机协同多任务分配
19
作者 王昱 马春荣 赵明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1-831,共11页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异构无人机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构建综合考虑航程代价、时间代价、作战效能和多个约束的三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混合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了评价任务打击效率同时考虑死锁难题,在建模过程中提出弹药平均作... 针对多约束条件下的异构无人机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构建综合考虑航程代价、时间代价、作战效能和多个约束的三目标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混合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了评价任务打击效率同时考虑死锁难题,在建模过程中提出弹药平均作用效能指标和等待时间计算.为了解决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确保始终搜索到满足约束的可行解,分别提出基于约束的粒子动态优选初始化策略、基于支配关系的优势个体选择策略和基于任务的小模块粒子更新及修正策略,有效提升算法在收敛精度及多样性方面的综合性能.通过多场景下的仿真、消融实验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对比算法,所提算法得到的解集更收敛、多样,分布更均匀,能够高效实现异构无人机的协同多任务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人机 任务分配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 混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季度PM_(2.5)浓度时空异质性及驱动力解析
20
作者 丁言蕊 史婧雨 +4 位作者 于欣冉 庞博瑄 王敏丽 闫丰 庞娇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212,共11页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具有现实紧迫性。该文基于2000-2022年高分辨率PM_(2.5)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京津冀季度PM_(2.5)浓度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厘清了气...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具有现实紧迫性。该文基于2000-2022年高分辨率PM_(2.5)数据,采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京津冀季度PM_(2.5)浓度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厘清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对其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时空异质性显著。时间上,年际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14年达到峰值),冬季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变化范围为42.85~88.44μg/m^(3)。空间上,冬季高值区集中分布于石家庄市、邢台市和邯郸市,夏季低值区分布于张家口市和承德市。(2)年度变化趋势以极显著减少区域为主(98.1%),四季占比均大于90%。未来变化趋势以改善变缓趋势为主(77.33%)。(3)OPGD模型结果表明,蒸散发量和气温是影响京津冀PM_(2.5)浓度变化的主导因子(q>0.91),气候条件对区域空气质量具有显著调控作用。各因子之间存在协同增强效应,高程与蒸散发量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q=0.9607)。(4)残差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呈现显著改善趋势,PM_(2.5)浓度变化受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中受气候因素主导的区域面积占比最大(35.26%)。该研究为推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时空异质性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残差分析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