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3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痛软坚片通过调控DLL4/Notch1/Hes1通路对乳腺癌前病变肝郁血瘀证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
1
作者 杨华 龙俊瑶 +6 位作者 龚婕 陆冰冰 邹茜 伍玉蓉 刘丽芳 刘慧 陈其华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4-781,共8页
目的研究乳痛软坚片对乳腺癌前病变(PBC)大鼠癌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灌胃结合颈部戴枷法建立PBC肝郁血瘀证模型,持续9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 目的研究乳痛软坚片对乳腺癌前病变(PBC)大鼠癌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灌胃结合颈部戴枷法建立PBC肝郁血瘀证模型,持续9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他莫昔芬组(3.2 mg/kg)、乳痛软坚片组(128 mg/kg)、3,5-二氟苯乙酰基(DAPT,5 mg/kg)组和乳痛软坚片+DAPT组(128 mg/kg灌胃+5 mg/kg腹腔注射),每组10只,予以相应药物干预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癌变进展情况及证候积分;采用微血管密度(MVD)评估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RT-q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DLL4/Notch1/Hes1通路相关指标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DMBA诱导大鼠乳腺组织癌变过程中,E-cadherin表达逐渐消失,HE染色符合PBC进展过程,证明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VD值、Notch1、Hes1 mRNA和VEGF、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乳痛软坚片组MVD值、Notch1、Hes1 mRNA和VEGF、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乳痛软坚片+DAPT组Notch1、Hes1 mRNA和DLL4、Notch1、Hes1蛋白表达较乳痛软坚片组降低(P<0.05,P<0.01)。结论乳痛软坚片可抑制血管新生,减缓PBC肝郁血瘀证大鼠癌变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DLL4/Notch1/Hes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痛软坚片 乳腺癌前病变 肝郁血瘀证 血管新生 DLL4/Notch1/hes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调控Notch/Hes-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任丽洁 刘孟媛 +1 位作者 史冠忠 唐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1-358,共8页
目的:探究牛蒡子苷元(ARC)通过调控Notch/Hes-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HSC-3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RC处理人HSC-3细胞,CCK-8法检测ARC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将HS... 目的:探究牛蒡子苷元(ARC)通过调控Notch/Hes-1信号通路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HSC-3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RC处理人HSC-3细胞,CCK-8法检测ARC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将HSC-3细胞分为对照组、ARC-L组(10 mg/L ARC)、ARC-M组(20 mg/L ARC)、ARC-H组(40 mg/L ARC)和ARC-H+Jagged1/FC组(40 mg/L ARC+1.2μg/mL Jagged1/FC)。采用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B法检测增殖(c-Myc、cyclin D1)、凋亡(BAX、Bcl-2、survivin)、EMT(E-cadherin、vimentin、Snail)及Notch/Hes-1通路(Notch 1、Hes-1、NICD)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0 mg/L相比,10~80 mg/L的ARC均能显著降低HSC-3细胞增殖活力(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ARC-L组、ARC-M组和ARC-H组HSC-3细胞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S期和G2/M期细胞占比及c-Myc、cyclin D1、Bcl-2、survivin、vimentin、Snail、Notch 1、Hes-1和NICD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占比及BAX、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且呈浓度梯度依赖性。同时使用Notch激动剂Jagged1/FC,则可部分逆转ARC对HS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均P<0.05)。结论:ARC可能通过抑制Notch/Hes-1信号通路抑制OSCC细胞HSC-3增殖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口腔鳞状细胞癌 HSC-3细胞 增殖 凋亡 侵袭 Notch/hes-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s1调控AKT-MDM2-p53-PTEN通路的一种物理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苏瑞 李循 +3 位作者 王书恒 刘彼得 赵新军 李九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抗癌基因p53(p53)-第10号染色体缺失... 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抗癌基因p53(p53)-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通路的一种物理机制.研究发现,Hes1通过与PTEN结合抑制PTEN表达,并调控AKT信号.表明了Hes1蛋白的合成,以及Hes1与PTEN相互作用调控AKT-MDM2-p53-PTEN通路信号,将会有效地控制细胞结果.Hes1作为AKT-MDM2-p53-PTEN信号通路中上游调节的重要因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p53蛋白功能,改变p53对肿瘤的抑制性.理论结果可用于预测Notch通路信号异常诱导的致癌性,并进一步揭示了Notch信号通路影响细胞AKT-MDM2-p53-PTEN通路的激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1蛋白 调控 AKT-MDM2-p53-PTE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speretin induces glyoxalase 1 enhancement in SH-SY5Y cells cultured with high glucose via Nrf2/ARE activation
4
作者 ZHANG Meng-ya LIU Yao-w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2-702,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esperetin on central neurons under chronic high glucose,and the relationship to glyoxalase 1(Glo-1),a cytoprotective enzyme.METHODS The human neuroblas⁃toma S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hesperetin on central neurons under chronic high glucose,and the relationship to glyoxalase 1(Glo-1),a cytoprotective enzyme.METHODS The human neuroblas⁃toma SH-SY5Y cell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normal glucose,high glucose(HG),HG plus low,middle,or high concentra⁃tion of hesperetin(1,5,25μmol·L^-1).After treatment for 72 h,neuron damages,Glo-1 expressions and functions,as well as Nrf2/ARE pathway and its regulating mechanisms were examined.RESULTS Hesperetin increased cell viability and decreased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the elevated activity,protein,and mRNA levels of Glo-1 as well as the enhanced Glo-1 functions in SH-SY5Y cells cultured with HG.Moreover,hesperetin activated Nrf2/ARE pathway as evidenced by the raised Nrf2 and p-Nrf2 levels in nucleus and up-regulation of γ-glutamycysteine synthase(γ-GCS),a well-known target gene of Nrf2/ARE pathway.Nevertheless,pretreatment with a PKC inhibitor(Go 6983)or an Akt inhibitor(MK-22062HCl,reflecting GSK-3β activation)abolished the effect of hesperetin on protein expressions of Glo-1 and γ-GCS.CONCLUSION Hesperetin exerted the neuroprotection by promoting Glo-1 function in central neurons in long-term HG condition,which was mediated by activation of Nrf2/ARE pathway;moreover,the increased Nrf2 phosphorylat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mediated by PKC activation and/or GSK-3β inhibi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activation of Nrf2/ARE pathway by hespere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peretin NEUROPROTECTION glyoxalase 1 Nrf2/ARE pathway GSK-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S5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5
作者 张羽寒 衡雪 +3 位作者 朱琳 谢攀 许桂莲 彭侃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4-1225,共12页
目的探讨HES5(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5)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析和筛选GSE66494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小鼠的输尿管梗阻模型(unilateral uretera obstruction,UUO),检测肾... 目的探讨HES5(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5)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析和筛选GSE66494数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小鼠的输尿管梗阻模型(unilateral uretera obstruction,UUO),检测肾组织中HES5的表达水平。TGF-β1(10 ng/mL)处理HK-2细胞24 h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转化模型后,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S5的表达水平。用过表达HES5的质粒转染HK-2细胞,24 h后检测其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波形蛋白(Vimentin)及凋亡相关标志物(Bax、Bcl2)等蛋白表达;然后,将HK-2细胞分为4组:Control组、siHES5组、TGF-β1组、siHES5+TGF-β1组,检测各组的纤维化及凋亡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运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KT、p-AKT、PI3K、p-PI3K的蛋白表达。通过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过表达HES5的HK-2细胞后,检测Vimentin的表达。结果HES5的表达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小鼠纤维化肾组织中均显著上调;过表达HES5可以促进HK-2细胞中FN、CollagenⅠ、Vimentin、Bax的合成,抑制Bcl2的表达(P<0.05);敲低HES5不仅下调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还抑制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此外,HES5基因敲低使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降低(P<0.05);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减弱了HES5对Vimentin的诱导作用。结论敲低HES5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凋亡,这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5 上皮-间质转分化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astrin、N1ICD及hes1蛋白在小鼠肝脏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6
作者 严璐 史天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 检测C57BL/6小鼠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nicastrin、N1ICD和hes1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12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小鼠注射Hepa1-6肝癌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HE... 目的 检测C57BL/6小鼠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nicastrin、N1ICD和hes1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12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小鼠注射Hepa1-6肝癌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肝脏癌变情况。IHC与Western blot检测nicastrin、N1ICD和hes1蛋白在正常肝脏组织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HC显示,nicastrin、N1ICD及hes1蛋白在正常肝细胞中均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肝细胞基本不表达;相比对照组肝脏组织,在模型组小鼠肝癌组织中,nicastrin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增多(P <0.01),N1ICD及hes1蛋白表达均减少(P <0.05,P <0.01)。结论 NCSTN基因在小鼠肝细胞癌中发挥促癌作用;notch1与hes1在小鼠肝细胞癌中可能发挥抑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STN notch1受体 hes1蛋白 肝细胞癌 hepa1-6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Y-1001靶向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下调胶质母细胞瘤Notch/HES1通路的表达并发挥抗肿瘤作用
7
作者 杨红丽 向亚运 +1 位作者 谭婷婷 雷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0-1630,共11页
目的 探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抑制剂ORY-1001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公开数据库(TCGA和HPA)下载相关数据,分析LSD1在GBM和正常脑中的表达情况。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ORY-1001组,12只... 目的 探究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抑制剂ORY-1001对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抑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从公开数据库(TCGA和HPA)下载相关数据,分析LSD1在GBM和正常脑中的表达情况。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ORY-1001组,12只/组。肿瘤细胞种植后,每7 d用400μg/kg ORY-1001进行灌胃,检测肿瘤生长和动物生存时间,评估ORY-1001对GBM的抗肿瘤效应。检测A490 nm值测定ORY-1001对GBM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ORY-1001对LSD1表达的影响。利用慢病毒试剂,构建稳定敲降LSD1的GBM细胞(sh-LSD1),并通过动物成瘤实验评估沉默LSD1在活体动物内的作用以检测LSD1药物抑制获得的表型特异性。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LSD1相关的基因及通路。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LSD1及不同剂量ORY-1001治疗后Notch/HES1通路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Notch1(oeNotch1)的U87细胞。测定过表达Notch1后,ORY-1001对GBM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及生存时间的影响。通过ChIP揭示ORY-1001对Notch/HES1通路的具体调控机制。结果 LSD1在GBM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P<0.001)。ORY-1001治疗以及LSD1基因沉默都使荷瘤动物肿瘤负荷减轻(P<0.05)和生存时间延长(P<0.001),对多种GBM细胞的活力均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ORY-1001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SD1的表达。Notch通路富集了与LSD1抑制相关的差异基因,LSD1沉默及ORY-1001治疗后Notch/HES1通路表达显著下调(P<0.05),逆转了ORY-1001对GBM的抗肿瘤作用(P<0.05)。结论 ORY-1001通过抑制GBM中LSD1的表达而下调Notch/HES1通路,并发挥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生信分析 胶质母细胞瘤 Notch/hes1通路 癌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剥露历史:来自裂变径迹和(U-Th)/He热年代学的约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芹芹 赵磊 王艳楠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0-336,共17页
东准噶尔造山带(简称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山带时空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古生代以来,东准噶尔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的恢复和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对构造... 东准噶尔造山带(简称东准噶尔)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山带时空演化与造山作用方式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古生代以来,东准噶尔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古生代大地构造格局的恢复和构造演化模型的建立,对构造-热演化历史的解剖相对薄弱,尤其缺少晚古生代剥露历史的刻画。卡拉麦里山是东准噶尔造山带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揭示其隆升-剥露过程对于认识东准噶尔造山带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卡拉麦里山东段的4件沉积岩样品进行了锆石(U-Th)/He、磷灰石裂变径迹与磷灰石(U-Th-Sm)/He低温热年代学分析,获得了该区晚古生代—中生代的隆升-剥露信息。热历史反演结果表明,东准噶尔经历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30~290 Ma)、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285~260 Ma)、三叠纪(250~230 Ma)、早白垩世(135~115 Ma)4期快速剥露。第1期(330~290 Ma)剥露推测与额尔齐斯-斋桑洋在晚石炭世的闭合有关;第2期(285~260 Ma)剥露推测与晚古生代卡拉麦里构造带的右行走滑变形有关;第3期(250~230 Ma)剥露推测与羌塘地块和昆仑-柴达木地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有关;第4期(135~115 Ma)剥露推测是北侧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和南侧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碰撞的联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锆石与磷灰石(U-Th)/He 剥露 晚古生代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钱志君 蔡燕文 +1 位作者 邓佩仪 李彩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 目的探究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耳鼻咽喉科CRS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接受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照组接受氦氖激光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指标[鼻黏膜纤毛清除率(cilia clearance rate,MCC)和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指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的变化。同时此用Lun-Kennedy、Lund-Mackay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客观症状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和影响机制。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2%(56/59)、81.82%(45/55),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un-Kennedy、Lund-Mackay评分以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TR、MC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LR-9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47%(5/59),与对照组(3.64%,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夷散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对CRS具有显著的治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该治疗对患者的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有积极影响,通过调节TLR-9的水平,可能改善CRS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夷散 氦氖激光 鼻-鼻窦炎 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机体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雪峰教授以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
10
作者 胡晓丽 郭慧 王雪峰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83-1588,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王雪峰教授采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王雪峰教授临床病案,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关联复杂网络,并依次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频次分析,使用OriginPro 2021软件对穴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王雪峰教授采用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王雪峰教授临床病案,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关联复杂网络,并依次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频次分析,使用OriginPro 2021软件对穴位进行聚类分析,以及采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进而总结核心针刺处方及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621则临床医案,提取出32个针灸处方,涉及正经13条,腧穴27个,其中输穴与合穴各12个;该网络共涵盖39个节点,784条边,CentiScaPe 2.2软件辅助分析得出其该组数据的中介中心性阈值为40.46,度值阈值为40.21,各节点中中介中心性值最高的是“合穴”(572),其次为“输穴”(571.97);频次分析得出10个高频腧穴,其中5个输穴,3个合穴,其中合穴足三里使用频次最高,占比99.84%,其次为输穴三间,占比95.85%;穴位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关联分析得到21个关联规则,强链接腧穴配伍171个,中等链接腧穴配伍53个,弱链接腧穴配伍41个。结论:王雪峰教授以输合配穴针刺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善选用多气多血之阳明经,“足三里(合)-三间(输)-曲池(合)-足临泣(输)-阳陵泉(合)”为核心处方,百会与悬钟为重要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针刺 输穴 合穴 输合配穴 @王雪峰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氦气富集成藏的控制机制
11
作者 秦江锋 王东旭 弓虎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基于含气地层氦气体积分数测试数据,结合周缘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岩浆活动与氦气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并针对氦气供给、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及成藏期次等关键因素,构建岩浆活动影响氦气富集的动力学模型,探讨晚侏... 基于含气地层氦气体积分数测试数据,结合周缘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岩浆活动与氦气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并针对氦气供给、运移通道、储集条件及成藏期次等关键因素,构建岩浆活动影响氦气富集的动力学模型,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对氦气富集、运移及保存的控制作用,为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勘探提供理论依据与创新思路。研究发现,盆地北部氦气富集显著,庆阳、宜川、鄂尔多斯及石西地区平均体积分数大于0.09%,呈现“沉积坳陷低值区→盆地边缘高值带”的环状分异规律。周缘岩浆活动集中于160~10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其时空分布与氦气高丰度区、成藏关键期高度匹配,指示幔源岩浆上涌可能通过热-流-力多场耦合作用促进氦气富集。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氦气富集受控于晚中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多尺度效应,表现为岩浆热事件对氦源活化、运移通道构建及圈闭形成的系统性调控。由此提出富氦气藏勘探应聚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体侵位中心,采用“由岩体核部向外围扩散”的靶区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氦气藏 岩浆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克拉通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剥露过程:(U-Th)/He热年代学的证据
12
作者 雷万杉 张瑞 +3 位作者 李三忠 周明丽 王冉 张海东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4-1976,共13页
隆升剥蚀是地壳减薄的重要方式之一。查明变质基底的抬升剥露过程对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的伸展破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锆石和磷灰石(U-Th)/He测年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晚白垩世以来的... 隆升剥蚀是地壳减薄的重要方式之一。查明变质基底的抬升剥露过程对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以来岩石圈的伸展破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锆石和磷灰石(U-Th)/He测年法,研究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群变质基底晚白垩世以来的隆升剥露历史。太华群片麻岩中5组样品热年代学测定结果显示:磷灰石(U-Th)/He年龄分布于41.9~32.9 Ma之间,锆石(U-Th)/He年龄介于94.1~56.9 Ma之间。HeFTy模拟表明太华群变质杂岩自晚白垩世以来经历了4期冷却剥露过程:①晚白垩世至古新世(94.1~57 Ma)的快速冷却,冷却速率约5.58℃/Ma,剥露速率约159 m/Ma,剥露量为3142 m,该阶段快速冷却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破坏减薄过程的延续;②57~40 Ma的缓慢冷却,冷却速率约1.18℃/Ma,剥露速率约34 m/Ma,剥露量为571 m,这一阶段的抬升平稳期可能是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降低了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强度;③40~30 Ma的加速抬升剥露,冷却速率约4.5℃/Ma,剥露速率129 m/Ma,剥露量为1286 m,该阶段的快速抬升可能是太平洋俯冲板块变老(洋中脊俯冲消失后,进入俯冲带的洋壳年龄不断增加)和俯冲角度增加的结果;④30 Ma至今缓慢冷却剥露,冷却速率为0.167℃/Ma,剥露率大约为5 m/Ma,剥露量为143 m,这一阶段的构造宁静可能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已经远离了太平洋俯冲活动带。太华群变质基底的剥露过程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晚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过程持续到了新生代的早期,这一阶段的抬升剥露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多金属矿床出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熊耳山 低温热年代学 (U-Th)/He 华北克拉通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物归属之争与中国“现代考古学”表述的形成
13
作者 查晓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71,236,237,共15页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成立初期,为截断中外学术研究不平等的源头,推动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禁止古物出口法令。随后又以欧美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即田野工作的方法为由,试图剥夺地方保管出土物的权力。为获得出土物保管权与继续发掘的权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成立初期,为截断中外学术研究不平等的源头,推动政府制定了严厉的禁止古物出口法令。随后又以欧美考古学的最新进展即田野工作的方法为由,试图剥夺地方保管出土物的权力。为获得出土物保管权与继续发掘的权力,傅斯年、李济等人祭出了“现代考古学”这一“利器”。尽管“现代考古学”理念并非完全因古物归属问题而产生,但它在中国问世的时间与强烈的排他性质都与史语所在河南遭遇的风波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当延续千年的金石收藏逐渐被新兴的考古科学取代时,古物占有与分配传统也被剧烈撼动,并成为推动新学术观念形成和传播的有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考古学 古物归属 傅斯年 何日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现及其在20世纪30年代的传播
14
作者 翟宇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5,共8页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达形式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学界多有争议。在这些争议中,不乏定论性质鲜明但实则不确的论断,这些论断之所以一再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史料占有不足;其二,对已披露史料没有充分注意;其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完整表达形式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学界多有争议。在这些争议中,不乏定论性质鲜明但实则不确的论断,这些论断之所以一再出现,大致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史料占有不足;其二,对已披露史料没有充分注意;其三,对现有史料的分析采取了非历史主义的态度。事实上,“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最初出现的时间比现在学界认为的要早一些,而其提出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其他政治势力在这一概念的发展史上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却并非首倡者。这一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推广下,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一个概括近代中国国情或社会性质的流行概念,从而为以它为基础而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初露曙光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信噪比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网络
15
作者 黄颖 高胜美 +1 位作者 陈广 刘苏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1-1979,共9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LLIE)技术普遍依赖成对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的问题,考虑实际应用中配对数据集的获取难度较高及其可能导致网络的泛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噪比(SNR)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HE)的LLIE网络...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LLIE)技术普遍依赖成对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的问题,考虑实际应用中配对数据集的获取难度较高及其可能导致网络的泛化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信噪比(SNR)引导的双分支结构和直方图均衡(HE)的LLIE网络,从而摆脱对配对数据集的依赖。首先,在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框架上,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的双分支结构,并使用SNR图像指导网络自适应地增强图像的不同区域,以有效平衡图像增强和噪声抑制;其次,采用经HE处理的低照度图像约束生成结果,从而显著提升生成图像的纹理细节;最后,在鉴别器部分,结合全局与局部鉴别器确保生成图像与参考图像在分布上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视觉质量。为了验证所提网络的有效性,在LOL与LSRW测试集上进行测试,与包含监督和无监督的10种先进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LOL数据集上,所提网络的峰值信噪比(PSNR)为19.15 dB,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为0.7051,均位列第2名;在LSRW数据集中,所提网络以17.28 dB的PSNR和0.4857的SSIM分别获得第1名与第2名;具体地,在LSRW数据集上,所提网络的PSNR相较于KinD(Kindling the Darkness)和EnlightenGAN(deep light Enhancement without paired supervis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方法分别提升了15.7%和9.6%。可见,所提网络与无监督方法和部分有监督方法相比均展现了更优越的性能,且显著提升了生成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无监督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直方图均衡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风胶囊通过调节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otch/Jagged-HES轴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肺功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万磊 刘健 +3 位作者 黄传兵 张皖东 齐亚军 张晓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2-946,共5页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otch/Jagged/HES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LEF)组、XF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复制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3天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正常对照组、模...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otch/Jagged/HES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LEF)组、XFC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复制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3天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LEF组给予LEF(0.5 mg/100 g)灌胃、XFC组给予XFC(0.034 g/100 g)灌胃,观察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肺功能,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Notch1、Notch3、Jagged1、HES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参数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的气量的容积(FEV1)、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较NC组显著降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GF-β1、Notch1、Notch3、Jagged1、HES1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XFC组FEV1、FEF_(50)、FEF_(75)、PEF均显著升高,TGF-β1、Notch1、Notch3、Jagged1、HES1降低。XFC组较LEF组肺功能升高。结论 XFC通过下调TGF-β1、Notch1、Notch3、Jagged1、HES1,抑制肺间质纤维化,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胶囊 佐剂关节炎 肺功能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Notch、Jagged、h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雪梅 徐从书 +6 位作者 王凯 储全根 董昌武 吴传云 赵建根 李玲秀 汪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5-860,共6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左肾切除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贝拉普利组、中药高...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otch/Hes1通路与血管内皮CD34、CD144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左肾切除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STZ复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贝拉普利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设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24 h尿白蛋白、HE染色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肾组织Hes1、Western blot法检测CD34、CD14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白蛋白、Hes1、CD34、CD144的含量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能降低24 h尿蛋白(P<0.05),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Hes1、CD34含量(P<0.05),中药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肾组织CD144含量(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D34(P<0.05),中药低剂量组降低CD144(P<0.05)。病理观察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球硬化、萎缩,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出现增厚增宽并可见结节样增生等改变;中药高、中剂量组对上述病理改变有积极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可以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Hes1和CD34、CD144,发挥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延缓DN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otch/hes1通路 内皮血管细胞 CD34 CD1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途径效应分子HES1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飞 金伯泉 +4 位作者 朱勇 欧阳为明 张新海 谢鑫 陈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 原核表达HES1分子 ,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以研究该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诱导表达GST HES1融合蛋白和GST ,经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纯化后 ,用GST偶联预激活的Sepharose 4B ,以GST HES1为免疫原制备兔抗... 目的 原核表达HES1分子 ,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以研究该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诱导表达GST HES1融合蛋白和GST ,经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纯化后 ,用GST偶联预激活的Sepharose 4B ,以GST HES1为免疫原制备兔抗血清。得到的抗血清经GST Sepharose 4B吸收抗GST成分 ,以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 ,以Westernblot分析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非癌变组织中HES1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GST HES1融合蛋白。制备的抗HES1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与GST或大肠杆菌成分无交叉反应 ,用于进行天然HES1分子的Westernblot检测时效果良好。初步检测发现 ,胃癌和结肠癌中HE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结论 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HES1,成功地制备了该分子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途径 hes1分子 抗体 原核表达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和HES1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U2OS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勇 赵伟 马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7-781,共5页
目的:研究Notch1和HES1基因在骨肉瘤组织及骨肉瘤细胞系U2OS中的表达及其对U2OS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学水平研究中,配对选取23例骨肉瘤及临近瘤旁正常骨骼肌组织标本;细胞学水平研究中,选取骨肉瘤细胞系U2OS及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 FO... 目的:研究Notch1和HES1基因在骨肉瘤组织及骨肉瘤细胞系U2OS中的表达及其对U2OS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学水平研究中,配对选取23例骨肉瘤及临近瘤旁正常骨骼肌组织标本;细胞学水平研究中,选取骨肉瘤细胞系U2OS及人正常成骨细胞系h FOB1.19;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学水平Notch1及HES1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组织学及细胞学水平Notch1、HES1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Notch1-siRNA沉默U2OS细胞中Notch1基因后,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U2OS细胞中Notch1及HES1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U2OS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相比于正常组织,骨肉瘤组织中Notch1、HES1 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t配对=22.567,14.830和8.439,7.100,P<0.001)。U2OS细胞中Notch1、HES1 mRNA和蛋白表达强于h FOB1.19细胞(t=11.053,20.482和28.845,34.681,P<0.001)。沉默Notch1基因后,U2OS细胞Notch1、HES1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t=6.294,9.209和9.151,13.953,P<0.05),侵袭能力下降(t=71.387,P<0.001)。结论:Notch1和HES1在骨肉瘤组织及骨肉瘤细胞系中呈高表达,沉默Notch1基因可降低U2OS细胞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hes1 骨肉瘤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铭 王国栋 +7 位作者 郑国旭 郑甲 杨帆 史圣甲 席文锦 杨安钢 温伟红 秦卫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检测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otch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肾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中Notch1的表... 目的检测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Notch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肾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中Notch1的表达,用qRT-PCR检测Notch下游靶分子Hes1的表达,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Notch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法和qRT-PCR结果均显示Notch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肾组织,qRT-PCR结果显示Hes1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肾组织,且Notch1的表达与肿瘤Fuhrman分级和AJCC分期呈负相关。结论 Notch1及其下游靶分子Hes1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NOTCH1 免疫组织化学 hes1 NOTCH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