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希望水平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曹晓青 田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32-136,共5页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24例围绝经期患者应用Herth希望量表(HH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124例围绝经期患者应用Herth希望量表(HH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组宫颈癌患者HHI总分为(35.01±4.15)分,采取积极行动维度分为(11.65±1.24)分,保持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维度分为(12.80±1.39)分,持有积极的憧憬对待现实与将来维度分为(10.56±1.52)分。宫颈癌患者SAS总分为(58.61±4.79)分,SDS总分为(61.24±5.32)分,检出焦虑患者79例(65.83%),抑郁患者74例(61.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临床分期、焦虑状况、抑郁状况、应对方式、医疗付费方式和主要照顾者的宫颈癌患者HH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应对方式为面对和主要照顾者为家人是患者术后HHI评分升高的保护因素(P<0.01),抑郁状况、应对方式为屈服和回避是患者术后HHI评分下降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围绝经期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但术后希望水平较高,文化程度、应对方式、主要照顾者和抑郁状况均为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围绝经期 希望水平 herth希望量表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望理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厚辉 陈阳 +3 位作者 刘雪英 李卡梅 黄健华 何飞燕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根据人院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希望理论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根据人院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希望理论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希望水平、社会支持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2个月起研究组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和干预6个月Herth希望水平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其他时间点则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希望理论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希望理论 社会支持 生活质 herth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