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子取向以及空气含量对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金虎 葛俊祥 +3 位作者 祝潇 魏鸣 杨泽鑫 李家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6,共9页
为研究卷云的非球形粒子对毫米波雷达的散射特性,利用矩量法计算了卷云六种非球形冰晶粒子最大尺寸与散射截面之间的双指数函数关系.利用三种假设模型:Ⅰ.B-H混合模型、Ⅱ.等效椭球模型、Ⅲ.等效球模型分别验证NASA在2007年7月31日一... 为研究卷云的非球形粒子对毫米波雷达的散射特性,利用矩量法计算了卷云六种非球形冰晶粒子最大尺寸与散射截面之间的双指数函数关系.利用三种假设模型:Ⅰ.B-H混合模型、Ⅱ.等效椭球模型、Ⅲ.等效球模型分别验证NASA在2007年7月31日一次卫星与飞机同步测云试验数据,对比后发现模型Ⅰ(B-H模型)模拟4个位置处实测的结果最好,模型Ⅱ的结果其次,模型Ⅲ的结果最差,但是B-H模型模拟1号,2号,3号位置处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与实测值相比偏低,分析原因认为粒子谱探测仪器忽略了滴晶粒子贡献.加入滴晶粒子后统一拟合1号,2号,3号以及4号的普适性粒子谱,拟合其满足B-H模型时冰水含量与雷达反射率因子之间的关系式,将CVI仪器实测的冰水含量值代入上面的关系式得到反演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对比CRS毫米波雷达实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可知:当云中冰水含量小于0.1342 g/m^3,冰晶中的空气含量对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影响要远大于粒子的取向问题;当云中冰水含量介于0.134 2-0.199 4 g/m^3,冰晶中的空气含量可以忽略不计而仅考虑粒子的取向问题;当云中冰水含量大于0.199 4 g/m3,B-H模型将不再适用.因此为了利用毫米波雷达反射率因子精确地反演云中冰晶粒子,应以冰水含量为前提考虑B-H模型中冰晶粒子的取向以及空气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冰晶粒子 雷达反射率因子 空气泡 粒子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C模型中相互作用系数和标量因子对短纤维取向的影响
2
作者 王梦寒 杨海 +3 位作者 董晶晶 周杰 杨运成 姚小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为预测注塑成型中短纤维取向分布,提出了在模拟分析中采用RSC纤维取向预测模型对纤维取向分布进行预测的方法。基于RSC取向模型,通过第二顺序张量aij对三维取向分辨率进行描述,采用Orthotropic闭合近似模型对RSC模型进行求解。采用MoldF... 为预测注塑成型中短纤维取向分布,提出了在模拟分析中采用RSC纤维取向预测模型对纤维取向分布进行预测的方法。基于RSC取向模型,通过第二顺序张量aij对三维取向分辨率进行描述,采用Orthotropic闭合近似模型对RSC模型进行求解。采用MoldFlow软件对RSC模型的纤维取向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相互作用系数Ci及标量因子k对纤维取向的影响。并获得了纤维取向随空间、时间的取向规律——沿宽度方向,两端面的取向要大于中心层,并且端面在开始阶段就能达到很高的纤维取向;沿流动方向,在浇口及充填末端,纤维取向都呈下降趋势,而中间部分则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取向 RSC模型 Orthotropic闭合近似 相互作用系数 标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涤纶纤维晶区取向因子中的数学问题
3
作者 孙家昌 陈重酉 赵维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研究用PearsonⅦ函数描述涤纶纤维105晶面衍射强度周向分布的可行性及为准确拟合衍射线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用的数学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PET纤维 取向因子 晶区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钢盘条在冷拉拔过程中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珂 吴园园 +1 位作者 许峰 王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9,共6页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碳钢盘条冷拉拔过程中的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演变进行了表征,根据泰勒因子的变化解释了织构的演变过程,讨论了演变机制,同时,也初步研究了取向差的相关联和非相关联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碳钢盘条冷拉拔过程中的织构、泰勒因子和取向差演变进行了表征,根据泰勒因子的变化解释了织构的演变过程,讨论了演变机制,同时,也初步研究了取向差的相关联和非相关联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拉拔应变量的增大,盘条中泰勒因子统计平均值大于3的晶粒所占比率逐步增加,说明在连续冷拉拔过程中,〈113〉丝织构向〈110〉丝织构发生了转变;珠光体团明显变形,导致小角度晶界数量显著增多;当应变量较小时,非相关联分布与Mackenzie分布一致;当应变量较大时,非相关联取向差分布图在20°和55°附近均出现峰值,反映出位错增殖和小角度晶界向大角度晶界发生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 泰勒因子 取向 冷拉拔 高碳钢盘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备 张玲玲 +1 位作者 李峰 赵凯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27,134,共5页
为了提高铝合金微磨削过程控制精度,分析了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设置不同晶粒取向时各层切屑厚度,探讨了晶粒取向引起的微磨削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微磨削实验得到切削深度误差在0.3%以内。对法向和切向上的磨削力... 为了提高铝合金微磨削过程控制精度,分析了微磨削磨棒加工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设置不同晶粒取向时各层切屑厚度,探讨了晶粒取向引起的微磨削机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微磨削实验得到切削深度误差在0.3%以内。对法向和切向上的磨削力进行傅里叶转换,完成信号低通滤波后,泰勒因子预测值和测试值沿切向和法向达到了良好吻合状态,切向与法向误差分别为13.4%与5.64%,推断泰勒因子模型能够精确预测出不同晶粒取向下磨削力变化。处于较大微磨削力下切向力通常比法向力更大;处于较低微磨削力状态下,法向力相对切向力更大。逐渐提高切屑厚度后,磨削力受到耕犁力影响程度更明显,切屑成形力开始发挥主导作用。该研究加入晶粒取向因素的微磨削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预测磨削力,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磨削 磨削力 晶粒取向 泰勒因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表征 被引量:8
6
作者 任敏巧 唐毓婧 +2 位作者 施红伟 高达利 张韬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2-878,共7页
对聚乙烯流延片分别进行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利用WAXD和SAXS方法对拉伸薄膜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反射极图分析了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计算了聚乙烯薄膜不同晶面的Hermans取向因子。同时用透射方法得到了聚乙烯薄膜... 对聚乙烯流延片分别进行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利用WAXD和SAXS方法对拉伸薄膜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反射极图分析了单向和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取向,计算了聚乙烯薄膜不同晶面的Hermans取向因子。同时用透射方法得到了聚乙烯薄膜的晶体和片晶的取向因子。表征结果显示,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晶体的c轴沿着纵向方向择优取向,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晶体的c轴则沿着横向方向弱取向。这两种拉伸后的聚乙烯薄膜的结晶形态均为Keller/MachinⅡ型,片晶没有发生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 hermans取向因子 片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原位AZ31镁合金双轴动态压缩变形行为
7
作者 周乐 何振宇 +2 位作者 闫瑞华 王志 毛萍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且易回收的优点。汽车、飞行器前端及汽车侧面、尾部的镁合金零部件由于受到较高应变速率的冲击载荷作用,导致其在极短时间内失效,对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对基... 【目的】镁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且易回收的优点。汽车、飞行器前端及汽车侧面、尾部的镁合金零部件由于受到较高应变速率的冲击载荷作用,导致其在极短时间内失效,对设备的安全性能造成威胁,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对基于准原位镁合金在高应变速率动态压缩下的变形行为及其变形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为了分析AZ31镁合金受到动态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态力学性能,以挤压态AZ31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准原位方法,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研究了挤压剪切态AZ31镁合金在双轴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结果】双轴动态压缩实验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沿着挤压径向压缩,大量拉伸孪晶被激活;当反向加载后,发生了退孪生现象并伴随少量拉伸孪晶被激活。深入分析不同的退孪生行为,发现SF值较高是发生退孪生行为的主要原因。采用滑移迹线法确定被激活的滑移系统并与退孪生行为相结合,用于判断滑移对退孪生的促进作用。当垂直于晶体c轴方向压缩时,拉伸孪晶容易被激活且孪晶与母晶粒夹角为86.3°,孪晶c轴接近平行于压缩方向;当改变压缩方向时,压缩方向垂直于孪晶c轴方向,即改变加载方向后,孪晶会发生退孪生行为。随着累积应变的积累,LAGBs峰值会持续升高。整个变形过程伴随滑移存在,说明LAGBs的产生是由滑移造成的,且滑移对塑性变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Z31镁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先被激活的孪晶随着压缩方向的改变发生退孪生现象;改变加载方向,变形过程均有滑移被激活,孪生与退孪生过程均伴随滑移的发生;AZ31镁合金在不同方向的动态压缩变形行为主要由滑移及孪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结论】本文对AZ31镁合金微观组织的变形行为进行研究,为其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滑移 孪生 退孪生 施密特因子(SF) 晶界取向 孪晶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织构及析出物的演变行为 被引量:8
8
作者 樊立峰 项利 +1 位作者 唐广波 仇圣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86-3491,共6页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以上;950~1000℃时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偏离角3~6°;高温退火过程析出物主要有球形、规则立方形及不规则多面体形3种形貌,由于渗N的影响,Zener因子先增大再减小,并且析出物在高斯晶界前沿优先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高斯织构 二次再结晶 析出物 Zener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密特因子在镁合金微观变形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士宏 宋广胜 +2 位作者 徐勇 宋鸿武 程明 《精密成形工程》 2014年第6期1-6,39,共7页
施密特因子具有计算简单、表述方便的优点,在金属微观塑性变形机理分析中,能够定性判断微观变形模式滑移和孪晶的启动。首先介绍了施密特因子在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中的多种表述形式,然后分别列出了其在镁合金塑性变形微观机理分析中的应... 施密特因子具有计算简单、表述方便的优点,在金属微观塑性变形机理分析中,能够定性判断微观变形模式滑移和孪晶的启动。首先介绍了施密特因子在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中的多种表述形式,然后分别列出了其在镁合金塑性变形微观机理分析中的应用。上述应用结果表明,施密特因子在镁合金变形机理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密特因子 镁合金 滑移 孪晶 晶粒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新型锆合金SZA-4、SZA-6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雯 杨忠波 +2 位作者 陈勇 袁改焕 杨帆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5,共5页
采用氢氩气相渗氢法、慢速率拉伸实验机进行氢化物应力取向及再取向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Mias图像处理系统等方法,研究了环向应力和热循环次数对SZA-4和SZA-6两种国产新型锆合金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SZA-4管材和SZA-... 采用氢氩气相渗氢法、慢速率拉伸实验机进行氢化物应力取向及再取向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Mias图像处理系统等方法,研究了环向应力和热循环次数对SZA-4和SZA-6两种国产新型锆合金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SZA-4管材和SZA-6管材的应力取向因子(F_N(40°))随着应力和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然后逐渐趋于N稳定,且SZA-6管材比SZA-4管材更易发生氢化物应力再取向0。对于SZA-4管材,F_N(40°)不大于0.45;SZA-6管材,F_N(40°)不大于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ZA-6锆合金 SZA-4锆合金 氢化物 取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主要成功标准的因子分析——基于上海市民的认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丙军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1,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成功标准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认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标准主要由运动成绩因子、大众体育因子、道德与安全因子、政治因子、经济发展因子和成本...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成功标准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认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标准主要由运动成绩因子、大众体育因子、道德与安全因子、政治因子、经济发展因子和成本与效益因子等6个因子构成;不同背景的上海市民对诸因子的认知均具有较高的认同度,折射出人们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发展优先、大众体育为本、和谐圆满为重、追求综合效益和运动竞技为辅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成功标准 因子分析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条件对偶氮化合物薄膜中分子取向的影响
12
作者 刘云龙 王文军 +5 位作者 孙彦星 高学喜 张丙元 俞宪同 赵力涛 邢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01-2805,共5页
为探索不同的极化条件对分子取向的影响,用旋涂法制备了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并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厚度条件下使分子取向,通过测量极化前后紫外-可见吸收谱,研究了平均取向因子的变化,并和二次谐波产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 为探索不同的极化条件对分子取向的影响,用旋涂法制备了偶氮主客体掺杂薄膜,并用电晕极化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厚度条件下使分子取向,通过测量极化前后紫外-可见吸收谱,研究了平均取向因子的变化,并和二次谐波产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相同的偶氮薄膜,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取向因子增大,但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温度越接近聚合物玻璃转变温度,分子越容易取向,但温度过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变为粘滞态,部分偶氮分子容易在高温下蒸发掉,导致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降低,而平均取向因子增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针-板电极电场造成薄膜内部电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极化效率降低,平均取向因子不断减小,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极化 平均取向因子 偶氮化合物 主客体掺杂 紫外-可见吸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育课程美学取向的特征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沈可 马卫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59,共10页
加强体育与美育的融合,构建遵循青少年美学取向和成长规律的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研究从青少年对体育课程美学元素的取向出发,对2万余份全国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 加强体育与美育的融合,构建遵循青少年美学取向和成长规律的体育课程,促进学生“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研究从青少年对体育课程美学元素的取向出发,对2万余份全国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青少年对体育课程美学元素的4个取向特征,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这些特征对青少年身体形态、心理健康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部分青少年对体育课程融入美育有需求,并且该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不随地域的改变有显著变化;2)青少年对体育课程美学元素的取向具有形式鉴赏、精神鉴赏、课程感悟和审美培养4个特征,这些特征的呈现存在年龄和地域上的差异;3)青少年对体育课程美学元素的取向特征会对其身体形态、心理健康以及思维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建议重视学校体育与美育的融合,有针对性地挖掘和运用体育学科的美育资源,根据青少年年龄和地域情况调整和优化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课程 美学 取向 因子分析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绕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取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席丽媛 管新海 +1 位作者 赵广兵 李海涛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为在泵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确定生产后加工性能优良锦纶6预取向丝的最佳卷绕速度,采用不同的纺丝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进行试纺,讨论了生产过程中纺丝卷绕速度对于丝样取向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卷绕速度生产锦纶6预取向丝的各项性能进行测... 为在泵供量不变的情况下,确定生产后加工性能优良锦纶6预取向丝的最佳卷绕速度,采用不同的纺丝速度对锦纶6预取向丝进行试纺,讨论了生产过程中纺丝卷绕速度对于丝样取向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卷绕速度生产锦纶6预取向丝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锦纶6预取向丝的线密度随着卷绕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表征取向结构的各项指标却随之增加。卷绕速度为4 350 m/min生产的锦纶6预取向丝,条干均匀、不匀率偏差较低,断裂强度最大,断裂伸长率适中,具备良好的后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6 取向 卷绕速度 取向因子 条干不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向应力及热循环对N36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谢梦 徐春容 +2 位作者 陈善华 陈乐 戴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3,96,共5页
采用高压釜渗氢、拉伸试验机进行氢化物应力再取向、金相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观察测量氢化物取向因子等方法,研究了环向应力和热循环次数对N36锆合金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影响,获得了氢化物应力再取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F_N^(40°)... 采用高压釜渗氢、拉伸试验机进行氢化物应力再取向、金相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观察测量氢化物取向因子等方法,研究了环向应力和热循环次数对N36锆合金管材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影响,获得了氢化物应力再取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F_N^(40°)随应力和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并且整个试样壁厚截面上的(F_N^(40°))均未超过0.5。在200~400℃上进行1个热循环周次时,氢化物应力再取向的应力阈值在80~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6锆合金 氢化物 应力再取向 取向因子(FN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定量分析研究
16
作者 许文锋 李伟 朱弘鑫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72-75,共4页
采用Barrett模型,以上海某集团为例,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实证角度提出了定量分析大中型企业员工价值取向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确定企业员工的当前状态,进而企业可以根据员工需求和当前的状态建立更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类需求 价值取向 因子分析方法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向磁场强度对磁流变弹性体力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子尧 高伟 杨育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6-4131,共6页
为探究制备过程中取向磁场对MRE力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相同磁敏颗粒夹杂的两种不同基体特性的MRE,分别对其微观组织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取向磁场与硅油含量的增大,磁敏颗粒在MRE中的链状排布更加明显;所制备... 为探究制备过程中取向磁场对MRE力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相同磁敏颗粒夹杂的两种不同基体特性的MRE,分别对其微观组织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取向磁场与硅油含量的增大,磁敏颗粒在MRE中的链状排布更加明显;所制备材料的磁致剪切模量与磁流变效应均随着取向磁场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其增加趋势随着硅油含量的增加更加显著;磁流变弹性体的损耗因子随着取向磁场的增加逐渐增大,而当取向磁场高于250mT后,损耗因子几乎不变。相关结果可对磁流变弹性体的设计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取向磁场 磁致模量 磁流变效应 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PET/CDP混纤牵伸丝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秀华 沈金科 +4 位作者 沈国光 李为民 李邵波 周翔 姚玉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CDP)为原料,利用复合纺牵联合设备,一步法制备了PET/CDP混纤牵伸丝;采用声速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工艺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第...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CDP)为原料,利用复合纺牵联合设备,一步法制备了PET/CDP混纤牵伸丝;采用声速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测试手段,对纤维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工艺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第一热盘速度的提高,纤维的声速取向因子和声速模量下降,纤维的结晶度下降;随着第一热盘速度的提高,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而沸水收缩率则略有上升;针对PET、CDP 2种聚合物性能的不同,纺丝牵伸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应以满足CDP的条件为主,兼顾PET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PET CDP 取向因子 结晶度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镁合金室温拉伸微观变形机制EBSD原位跟踪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广胜 陈强强 +2 位作者 徐勇 李娟 张士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原位跟踪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室温下沿轧向拉伸时的晶粒取向变化。对变形过程的滑移系和孪晶启动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主要由〈a〉基面和柱面滑移系开动而实现,晶粒取向无明显变化,大量〈a〉位错...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原位跟踪AZ31镁合金轧制板材室温下沿轧向拉伸时的晶粒取向变化。对变形过程的滑移系和孪晶启动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过程主要由〈a〉基面和柱面滑移系开动而实现,晶粒取向无明显变化,大量〈a〉位错滑移的产生,使得变形后小角度晶界增加明显。晶粒中拉伸孪晶是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而非在试样拉伸后的卸载过程中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晶粒取向 滑移 Schmid因子 拉伸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PET/PTT长丝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2
20
作者 肖红 施楣梧 刘晶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0,共5页
因温度是影响PET/PTT双组分长丝卷曲性能的最关键因素,研究了温度对PET/PTT长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纤维的卷曲收缩率增加,卷曲伸长率减小。无论是在干热还是湿热条件下,温度升高均加速纤维的解取向,各单组分纤维和P... 因温度是影响PET/PTT双组分长丝卷曲性能的最关键因素,研究了温度对PET/PTT长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纤维的卷曲收缩率增加,卷曲伸长率减小。无论是在干热还是湿热条件下,温度升高均加速纤维的解取向,各单组分纤维和PET/PTT双组分长丝的声速取向因子均降低,尤其是双组分长丝的声速取向因子迅速降低。同时,各单组分纤维的结晶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PET/PTT双组分长丝中各单组分的结晶度却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结晶度降低加速了各组分的解取向程度,导致纤维长度在宏观上发生收缩,且由分子链解取向导致的收缩率逐渐增加,而由双组分收缩差导致的收缩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TT长丝 双组分 卷曲性能 力学性能 声速取向因子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