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ASE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CAUSED BY ANTI-HRO AND ANTI-E
1
作者 刁玉英 宋宁 +3 位作者 关昭容 张立身 王宇 宛绵强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8-60,共3页
A Chinese woman of blood group B,D-and her husband of blood group AB,CCDeewere examined.The woman had not been transfused before.Their first two babiesdied.Anti-Hro and anti-e were found in the mother’s serum.During ... A Chinese woman of blood group B,D-and her husband of blood group AB,CCDeewere examined.The woman had not been transfused before.Their first two babiesdied.Anti-Hro and anti-e were found in the mother’s serum.During her third pregnancy,the titer of antibodies went up quickly,approximately one titer per month.After 36 weeksof pregnancy,the baby was delivered by Caesarean section.The cord blood Hb was 88g/L,his red blood cell count 2.7×10<sup>12</sup>/L,and total biIirubin 114.6 mol/L.The baby was ofblood group AB,and CDe-D-genotype.Exchangetransfusion was begun 2.5 hours afterbirth.O,ccDEE washed red cells together with group AB plasma were used.Two dayslater,7Oml washed O,ccDEE concentrated red cells were administered.The baby is aliveand in good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ytic disease newborn PLASMAPHERESIS exchange TRANSFUSION autologous blood ELUTION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血清免疫球蛋白G抗A/B抗体联合脐带血总胆红素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吉小军 张明敏 陈袁园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探究母体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A/B抗体联合新生儿脐带血总胆红素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新生儿8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母婴血型不合健康新生儿77例为对照组。对比... 目的探究母体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抗A/B抗体联合新生儿脐带血总胆红素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新生儿82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母婴血型不合健康新生儿77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新生儿母体分娩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及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G抗体效价、脐带血总胆红素及二者联合对HDN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母体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32、1∶64的占比[3.66%(3/82)、8.54%(7/82)]低于对照组[48.05%(37/77)、24.68%(19/77)],1∶256、≥1∶512的占比[31.71%(26/82)、35.37%(29/82)]高于对照组[5.19%(4/77)、3.90%(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脐带血总胆红素水平[(34.38±7.28)μmol/L]高于对照组[(23.96±5.7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脐带血总胆红素联合诊断HDN的效能高于单独诊断,其敏感度为90.22%,特异度为89.56%,曲线下面积为0.936。结论母体血清IgG抗A/B抗体联合脐带血总胆红素对HDN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抗A/B抗体 母婴血型不合 胎血 胆红素 新生儿溶血病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崔艳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 目的:分析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免疫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照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黄疸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免疫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症状及TBiL、Hb水平,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丙种球蛋白 蓝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抗体引起多次宫内死胎的血型血清学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玲 刘衍春 +3 位作者 吴敏慧 刘毅 郑凌 薛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多见于ABO及Rh系统,其他系统引起的少见。文中介绍了1例罕见的由抗-M抗体引起的严重胎儿溶血导致多次宫内死胎的案例,旨在加强对IgG型抗-M... 目的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多见于ABO及Rh系统,其他系统引起的少见。文中介绍了1例罕见的由抗-M抗体引起的严重胎儿溶血导致多次宫内死胎的案例,旨在加强对IgG型抗-M抗体临床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复习该经产妇的5次妊娠史及胎儿情况,对其及其丈夫血型进行血清学及基因分型,并对其血型抗体进行筛查及效价检测。结果该经产妇为NN血型,其丈夫为MM血型;其血清中检测出抗-M抗体,多次抗体效价测定值波动范围为1∶8至1∶64。结论通过对本例血型基因的分析,确诊为抗-M抗体引起的HDFN,提示对于原因不明的多次死胎、流产等,需要考虑到抗-M抗体或其他血型抗体引起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 抗-M 宫内死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中的运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毅 刘衍春 +2 位作者 刘洪莉 吴敏慧 侯素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i001,共4页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 以微柱凝胶技术对 116例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IgG抗体测定、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缩短 ,判定直观 ,灵敏度及特异性显著提高。结... 目的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 以微柱凝胶技术对 116例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IgG抗体测定、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 试验时间缩短 ,判定直观 ,灵敏度及特异性显著提高。结论 该法效果好于试管法 ,具有快速、简便 ,试验样本量少 ,重复性好 ,结果一目了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技术 血清学检查 新生儿溶血病 IGG抗体 抗球蛋白 释放试验 血型鉴定 结论 判定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芬 罗俊 +2 位作者 袁康凯 李月凤 卢光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3-5,共3页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0例为溶血病组,另选择生后7 d内溶血...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100例为溶血病组,另选择生后7 d内溶血病放散试验阴性的足月黄疸患儿100例为非溶血病组,应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Ret百分率(Ret%)、未成熟Ret比率(IRF)、Ret成熟指数(RMI)及低、中、高荧光Ret百分率(LFR%、MFR%、HFR%)。应用ROC分析Ret%和IRF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儿Ret%、IRF、LFR%、MFR%、HFR%、R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日龄增加,Ret%、IRF逐渐降低,LFR%逐渐升高。Ret%和IRF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0和0.6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5和28.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0%和80%、57%。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Ret参数有助于判断红细胞的活动度,了解Ret在新生儿溶血病自然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新生儿 溶血病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 被引量:5
7
作者 康文清 熊虹 +1 位作者 焦敏 成怡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2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症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溶血症的 3 1例患儿采用留置针穿刺 ,外周静脉输血 ,桡动脉抽血 ,同步进出速度 90~ 15 0ml/h ,配血量 160~ 180ml/kg(其中 10~ 15ml/kg为换血后输血用 ) ,换血前后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结果 :换血前总胆红素 44 8 86± 5 7.5 8μmol/L、间接胆红素 412 46± 15 6.3 8μmol,换血后分别为 2 0 7 5 4± 2 1 87μmol/L、183 72± 65 2 4μmol/L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红蛋白换血后较换血前显著升高 (P <0 .0 1) ,电解质钾、钠、氯、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溶血症 ,简单、易行、疗效可靠 ,无明显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新生儿 治疗 重症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63例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屈琳 刘凤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界值,分析抗体效价水平变化和孕妇年龄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根据围产期3 463例孕妇及其丈夫血型,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检测IgG抗A、抗B抗体效价。根据不同妊娠次数(1次、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界值,分析抗体效价水平变化和孕妇年龄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根据围产期3 463例孕妇及其丈夫血型,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检测IgG抗A、抗B抗体效价。根据不同妊娠次数(1次、2次、≥3次),将1 620例O型孕妇分3组,从22周开始每隔4周检测血清中IgG抗A(B)的效价,分别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抗A、抗B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指标。结果微柱凝胶法抗体效价256作为参考值;3 463例围产期孕妇检测IgG抗A(B),IgG抗A检测共2 257人次,其几何平均效价为169,IgG抗B检测共1 711人次,其几何平均效价为143。连续监测1 620例不同孕次数O型血孕妇,首次妊娠896例中IgG抗A(B)抗体效价≥256的共260例(29.02%),2次妊娠248例IgG抗A(B)抗体效价≥256的共107例(43.15%),≥3次妊娠共476例IgG抗A(B)抗体效价≥256的共220例(46.70%);抗体效价滴度分别升高1、2、3个及以上孕妇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6.4、27.8、29.9岁,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1.66%、40.94%、84.90%。结论检测O型孕妇产前血清中IgG抗体时,微柱凝胶法的敏感性高于传统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检测抗体效价的参考值高于试管法;多次妊娠者IgG抗A(B)抗体效价阳性率高于首次妊娠者;且当抗体效价升高2个及以上滴度时,年龄越高,HDN发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抗A(B)抗体 抗体效价 连续监测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血型孕妇血浆中IgG抗体效价与孕妇年龄、孕期、孕次关系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于晓 张涛 罗文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O型血型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与孕妇年龄、孕期、孕次的关系,预防母婴血型不合HDN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检查的302例O型血型孕妇,其中丈夫均为非O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浆中IgG抗A... 目的探讨O型血型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与孕妇年龄、孕期、孕次的关系,预防母婴血型不合HDN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检查的302例O型血型孕妇,其中丈夫均为非O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血浆中IgG抗A(B)抗体效价,分析孕妇年龄、孕期和孕次与孕妇血浆IgG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结果 302例夫妻ABO血型不合O型血型孕妇血浆IgG抗A(B)抗体效价随孕妇年龄、孕次的增长而升高,即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发生HDN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结论监测夫妻ABO血型不合的O型血型孕妇不同孕龄、孕期、孕次和血浆中IgG抗A(B)抗体效价,可预测ABO-HDN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血型 IGG抗体 抗体效价 孕妇年龄 孕期 孕次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俭 郑洪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它合并症的63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80 0mg/kg·...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它合并症的63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80 0mg/kg·d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3日。结果 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 1 8±1 0 3天,常规治疗组为5 .2 8±1 .5 0天,t=3.72 4 ,P <0.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治疗 大剂量 疗效观察 血清胆红素水平 IVIG 治疗组 临床效果 诊断标准 常规治疗 每日一次 消退时间 协同治疗 合并症 治疗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母儿血型不合综合治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惠蓉 李青 +4 位作者 邵宝亭 乔玉环 杨玲竹 张连琴 郑素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母儿Rh血型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4例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积极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 ,对新生儿分别采用光疗、药物治疗和 (或 )交换输血等方法治疗。结果 :2 4例孕妇死胎 1例 ,分娩的 2 3例新生儿全部发生溶血 ,2例... 目的 :探讨母儿Rh血型不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4例Rh血型不合孕妇在孕期积极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 ,对新生儿分别采用光疗、药物治疗和 (或 )交换输血等方法治疗。结果 :2 4例孕妇死胎 1例 ,分娩的 2 3例新生儿全部发生溶血 ,2例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2 1例经治疗后健康存活 ,治愈率达 87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血型不合 RH血型系统 新生儿溶血病 治疗 交换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丽雯 《现代医院》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通过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研究病例均疗效显著,有效率100%。结论新生儿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通过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研究病例均疗效显著,有效率100%。结论新生儿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在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及血液多项相关项目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高未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脑病 同步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在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艳超 徐发林 +2 位作者 霍婉莹 孟二艳 李书津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中的临床特点,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足...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中的临床特点,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识别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儿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析对比入院后的CRP及WBC值、抗菌药物使用及感染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共有40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纳入研究,按年龄进行分组,其中<6 h龄组57人,6 h~24 h龄组74人,24 h~48 h龄组119人;48 h~72 h龄组78人;>72 h龄组81人。5组患儿CRP异常检出率依次为0、37.8%、24.4%、12.8%、1.2%。5组患儿WBC异常检出率依次为10.5%、21.6%、8.4%、1.3%、0。ABO HDN患儿中CRP或WBC异常者应用抗菌药物组与未用抗菌药物组比较,感染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 HDN患儿免疫性溶血反应可导致出生早期CRP及WBC异常增高,CRP异常多于生后6 h开始出现,生后72 h恢复正常,WBC异常多发生于生后48 h内,生后48 h恢复正常;ABO溶血病患儿早期出现CRP或WBC异常并非一定是存在感染,可能是溶血反应导致,若无感染症状,可暂不给予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免疫学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连友 毕星秀 曹红荣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学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型免疫学检测对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意义,特别是对含有不规则抗体及其效价异常的个体进行动态测定效价值,协助HDN的早期诊断。方法:对748例孕妇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血清抗体筛选、鉴定及效价测定,并跟踪随访。结果:有21例样本含有不规则抗体,抗体类别以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为主;有340例夫妇ABO血型不合,进一步测定Ig G抗-A(B)效价,其中Ig G抗-A(B)效价≥1:64的样本119例,<1:64的样本221例。结论:开展孕妇产前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对Rh D阴性及0型孕妇进行定期不规则抗体及效价检测,对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 免疫抗体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鲁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分别检测患儿在换血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Na+、Cl-、Ca2+、K+的水平变化。结果 120例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目的探讨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分别检测患儿在换血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Na+、Cl-、Ca2+、K+的水平变化。结果 120例患儿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换血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儿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Na+、Cl-、Ca2+水平均显著升高,K+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方法可以降低HDN患儿胆红素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换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8例黄疸新生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莉 叶海辉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襄阳市某三甲医院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结果分析,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临床诊疗HDN提供依据。方法对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常规血型鉴定、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检查。结... 目的通过对襄阳市某三甲医院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结果分析,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临床诊疗HDN提供依据。方法对21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常规血型鉴定、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新生儿溶血病三项检查。结果218例患儿中,确诊HDN患儿占21.56%(47/218),其中ABO-HDN为21.11%(46/215)、Rh-HDN为0.46%(1/215)。确诊为ABO-HDN的患儿血型分布情况为A型占10.23%(22/215),B型占9.77%(21/215),AB型占0.93%(2/215),O型无。3例RhD阴性患儿中,发生1例HDN。结论本地区A型和B型新生儿患ABO-HDN均常见,母婴Rh血型不合者中黄疸新生儿HDN患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对于临床表现疑似HDN患儿应将HDN三项检查列为重要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地区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际梅 孙莉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了解襄阳地区夫妻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分析患儿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ABO-HDN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57例疑似ABO-HDN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即红细胞... 目的了解襄阳地区夫妻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情况,分析患儿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ABO-HDN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457例疑似ABO-HDN患儿进行血型鉴定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即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抗试验)、血清抗体游离试验(游离试验)和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放散试验)。结果 457例疑似ABO-HDN患儿中,A、B、O、AB血型人数比例分别为48.36%(221/457)、50.55%(231/457)、0、1.09%(5/457);最终确诊ABO-HDN患儿101人,占22.10%(101/457),其中A、B型患儿HDN阳性率分别为25.34%(56/221)、19.48%(45/231),且两型HD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中,直抗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2.41%(11/457)、5.03%(23/457)、21.44%(98/457)。结论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ABO-HDN的主要依据,其中又以放散试验阳性率最高。对临床疑似HDN的患儿应及早做ABO-HDN筛查,以明确诊断,早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直抗试验 游离试验 放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志斌 《华夏医学》 2004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 :研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病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为新生儿重症溶血病的2 0例患儿采用末梢动、静脉留置针穿刺 ,形成血液换出及输入同步回路。静脉端采用推注泵控制输血速度 ;动脉端由推注泵控制抗凝... 目的 :研究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病的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为新生儿重症溶血病的2 0例患儿采用末梢动、静脉留置针穿刺 ,形成血液换出及输入同步回路。静脉端采用推注泵控制输血速度 ;动脉端由推注泵控制抗凝用的肝素生理盐水输入速度 ,肝素生理盐水经三通汇合后一起随换出血液流至排血管 ,同时用输液泵控制排血速度 ,换血在密闭的系统中全自动完成。监测换血前后的血常规、红细胞压积、血胆红素、电解质、血糖。结果 :换血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电解质、血糖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换血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全自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溶血病效果好 ,副作用少 ,操作简单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换血 重症溶血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药事干预
19
作者 陈艳华 叶建林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6期12-14,共3页
目的某院药剂科通过对该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地使用进行药事干预,促进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集干预前和干预后某院新生儿科出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了解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出院患者抗菌... 目的某院药剂科通过对该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地使用进行药事干预,促进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集干预前和干预后某院新生儿科出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了解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96.9%、76.4%,干预前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93.6%、56.8%,干预前后新生儿溶血症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100%、52.1%。结论通过药剂科对该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的药事干预,新生儿科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地使用趋向合理,这种干预方法能很好地引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科 抗菌药物使用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裴夏南 钱新华 丁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感染时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01~2013-10我科收治的ABO溶血病足月儿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二组,比较分析临床资料及入院第1天及第3天的CRP...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感染时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01~2013-10我科收治的ABO溶血病足月儿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二组,比较分析临床资料及入院第1天及第3天的CRP、PCT值。结果共收治ABO溶血病足月新生儿363例,其中非感染组334例,感染组29例。感染组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孕母产次低于非感染组(P〈0.05),余项无统计学差异。入院第1天及第3天CRP、PCT值感染组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与感染组CRP、PCT异常值检出率分别为18.86%(63/334)和68.97%(20/29);0.60%(2/334)和79.31%(23/29)。感染组CRP异常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在非感染患儿中高胆组CRP值高于非高胆组(P〈0.05)。在诊断感染时,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优于CRP。结论 CRP、PCT在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感染时明显增高,PCT的诊断效能优于CRP。CRP在部分无合并感染的ABO溶血病患儿中也可轻度增高,其对预测ABO溶血病是否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PCT 感染 新生儿ABO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