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凯 金伯泉 +2 位作者 张新海 冯琦 朱华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08-409,共2页
目的:改进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使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方法更加简便易行。方法:在24 孔板中培养,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根据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不同适合于多种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固定制片后适于多种染色并... 目的:改进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使造血生长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方法更加简便易行。方法:在24 孔板中培养,采用琼脂半固体培养,根据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不同适合于多种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固定制片后适于多种染色并可长期保存。结果:经实验及应用证实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准确地反映造血生长因子的集落刺激活性,方法简便易行。结论:在研究造血及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时,经典的集落形成实验由于实验方法复杂而受到限制,本法使造血因子集落刺激活性的检测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生长因子 集落形成实验 琼脂 集落刺激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与检测的因素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孝兵 蔡海波 +1 位作者 谭文松 俞俊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5,共4页
考察了分离方法、血浆(血清)、渗透压、细胞因子的保存等因素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和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明胶沉降加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两步法分离比传统方法能分离到更多的单个核细胞;混合脐血血浆比胎牛血清更能支持造血细胞... 考察了分离方法、血浆(血清)、渗透压、细胞因子的保存等因素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和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明胶沉降加密度梯度离心分离两步法分离比传统方法能分离到更多的单个核细胞;混合脐血血浆比胎牛血清更能支持造血细胞的生长;高渗透压对集落形成有一定影响,而低渗透压对集落形成更为有害;在37°C下保存细胞因子,其生物活性下降最快,-30°C冷冻保藏较好地保持其活性,解冻次数对生物活性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脐血 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 CF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小鼠红系造血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晓芹 祝彼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65-1371,共7页
本研究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红系造血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祖细胞集落测定、血细胞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经大腿肌肉注射NGF一定时间后小鼠骨髓细胞的(BMC)增殖周期、BFU-E、CFU-E集落... 本研究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红系造血的影响及内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祖细胞集落测定、血细胞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经大腿肌肉注射NGF一定时间后小鼠骨髓细胞的(BMC)增殖周期、BFU-E、CFU-E集落产率、外周血红细胞相关指标、肾脏EPO水平、骨髓细胞GM-CSF、脾脏EPO受体(EPOR)mRNA的表达及血清中EPO,GM-CSF和IL-1浓度进行检测,并观察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GF时BFU-E、CFU-E集落产率的变化及与EPO、IL-3的关系。结果表明:注射NGF(7.5μg/kg)持续7天,骨髓细胞中S+G2/M期细胞比例、CFU-E和BFU-E集落产率、脾EPOR mRNA量显著高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持续13到19天,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比例、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也有升高;在体外CFU-E培养中,无论是否加入EPO,加入的NGF均能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集落的形成,且只加入NGF组的集落产率显著高于只加入EPO组。在BFU-E培养中加入NGF和IL-3时,集落产率显著高于加入EPO和IL-3组。结论:NGF可能通过提高造血细胞对EPO的反应性并可激活造血细胞上与EPO作用后一样的信号通路,进而促进骨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促进造血干细胞向红系方向分化,促进BFU-E和CFU-E的形成,增加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红系造血 红系祖细胞集落分析 造血生长因子 EPO 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