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确定性交织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衡平 赵勋 +1 位作者 潘晟 戎蒙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6-99,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随机交织器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确定性交织器的设计方法。该交织器具有简明的解析表达式,易于实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确定交织器可以获得的性能优于随机交织器的平均性能。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误比特率 循环移位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交织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4
2
作者 白宝明 马啸 王新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1,共6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机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讨论了交织器长度的选择原则 ,并且对AWGN信道和Rayleign衰落信道条件下 ,交织深度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随机交织器的两种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机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讨论了交织器长度的选择原则 ,并且对AWGN信道和Rayleign衰落信道条件下 ,交织深度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随机交织器的两种硬件电路实现方案 ,其中方案二便于ASIC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M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分块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22
3
作者 樊平毅 张金杰 曹志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54,共5页
Turbocodes是近年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交织器的设计问题是Turbocodes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Turbocodes在个人通信中的应用问题,对分块交织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交织器的设... Turbocodes是近年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交织器的设计问题是Turbocodes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Turbocodes在个人通信中的应用问题,对分块交织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此方案在实现上和相关性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在交织长度很大时,交织器的选择对Turbocodes译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CODES 交织 个人通信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Turbo码交织器估计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骏 李静 彭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3-1218,共6页
现有的交织器估计方法通常利用解调输出的硬判决序列进行,其容错能力有待提高,且一些方法只针对特定的交织器结构.针对Turbo码的随机交织器,提出一种利用接收软判决序列进行估计的算法.首先提出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然... 现有的交织器估计方法通常利用解调输出的硬判决序列进行,其容错能力有待提高,且一些方法只针对特定的交织器结构.针对Turbo码的随机交织器,提出一种利用接收软判决序列进行估计的算法.首先提出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然后利用正确交织位置的码字可使得校验方程符合度取到最大值这一事实,逐步实现交织位置的估计.特别地,所提算法在删余条件下仍然有效.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相关方法对比,特别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以及相对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交织 软判决 低信噪比 校验方程平均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urbo码随机交织器的迭代估计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骏 李静 于沛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1-206,共6页
信道编码参数分析是对编码参数的逆向分析和估计,是智能通信、信号截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Turbo码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其交织参数估计问题十分重要。针对Turbo码的随机交织器,提出一种基于Turbo译码器软输出之间相关性判决的迭代... 信道编码参数分析是对编码参数的逆向分析和估计,是智能通信、信号截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Turbo码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其交织参数估计问题十分重要。针对Turbo码的随机交织器,提出一种基于Turbo译码器软输出之间相关性判决的迭代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接收解调的软判决序列,克服了现有方法仅针对特定交织结构以及因使用硬判决而导致容错能力低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相对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随机交织 软判决 低信噪比 相关性判决 迭代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误码率下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亚博 张健 刘以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6-1930,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高误码条件下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方法,应用于码率为1/3的并行级联Turbo码。信道编码识别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现有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无误码时的问题,而实...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高误码条件下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方法,应用于码率为1/3的并行级联Turbo码。信道编码识别是非合作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是其中的一个难点。现有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无误码时的问题,而实际通信中Turbo码经常应用于信道质量较差的情况,此时误码率会较高,且码长较长,这些方法将失效。利用校验向量的特征,可将交织器的每个位置分离开来,单独求解,使得交织器中每个位置的恢复仅依赖于几个相关的位置,避免了误码累加效应,从而解决了在高误码率,长码长时的识别问题,其复杂度较低。在仿真结果中,对典型的长度达10000的随机交织器,接收序列10%误码率的情况下,实现了正确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bo/MAP 编译码器中的交织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友云 宋文涛 罗汉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7,共5页
讨论采用软输出迭代译交织级联卷积码(Turbo码)编译码器中的交织器优化设计问题.从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与迭代译码的Turbo码编译码原理出发,给出交织器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分析其特点;提出“保奇偶”的随机... 讨论采用软输出迭代译交织级联卷积码(Turbo码)编译码器中的交织器优化设计问题.从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与迭代译码的Turbo码编译码原理出发,给出交织器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分析其特点;提出“保奇偶”的随机交织器设计方案,它能有效地改善某些以提高编码效率为目的的“删余截短”Turbo码的纠错性能.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一些Turbo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采用不同交织器时的误码率数据,分析了交织类型和交织深度的变化对Turbo码纠错性能的影响.针对Turbo码的特点提出了在卫星通信等应用中交织器设计的实用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MAP译码算法 交织 卫星通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性的伪随机交织器实现方案 被引量:6
8
作者 白宝明 马啸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57-660,共4页
分析了随机交织器在Turbo 码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交织器的设计原则,指出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交织深度应与数据帧大小相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和Rayleigh 衰落信道条件,对交织深度与Turbo... 分析了随机交织器在Turbo 码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交织器的设计原则,指出在满足时延要求的前提下,交织深度应与数据帧大小相一致.在此基础上,针对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和Rayleigh 衰落信道条件,对交织深度与Turbo 码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一种采用m 序列的伪随机交织器硬件电路实现方案,其复杂度与分组交织器相同,便于专用集成电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TURBO码 M序列 伪随机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交织器盲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解辉 王丰华 黄知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2-1957,共6页
交织技术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重排,克服通信过程中的突发错误,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非合作信号处理中卷积交织器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织序列一阶累积量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帧同步码和... 交织技术通过对传输数据进行重排,克服通信过程中的突发错误,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针对非合作信号处理中卷积交织器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织序列一阶累积量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帧同步码和码字序列的一阶累积量检测数据序列中的交织周期。根据帧同步码累积量之间的分布关系实现交织宽度和交织深度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实现卷积交织器的识别和参数估计,且计算量小于已有的高斯三角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信息截获 卷积交织 帧同步码 一阶累积量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的Turbo码交织器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星成 张光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织器 ,对其完备性从数学上作了证明 ,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分析了仿真结果 ,并与其它交织方案的性能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交织器实现简单 ,性能要好于复杂度类似的其它交织器 .文章还对进一步改进本交织方案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迭代译码 编码理论 差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织器最优化设计的理论分析基础及其工程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湛击 吴伟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交织器的设计作为Turbo码技术的关键性的核心环节 ,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设计和明确的优化准则 .为此 ,本文首先探讨了交织器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和Turbo码性能卓越的深层原因 ,从码重分析 (空间离散 )和相关性分析 (时间离散 )两个方面建... 交织器的设计作为Turbo码技术的关键性的核心环节 ,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设计和明确的优化准则 .为此 ,本文首先探讨了交织器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和Turbo码性能卓越的深层原因 ,从码重分析 (空间离散 )和相关性分析 (时间离散 )两个方面建立交织器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单交织器设计的优化准则S6函数 .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了权位倒置交织器 ,经工程仿真证明性能良好 ,无论在理论分析方面还是在仿真数据上 ,其性能都明显优于 3GPP标准中 (3GTS 2 5 .2 12V3.3.0 )的mother-interleaver(文中称为标准交织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 优化设计 理论分析 工程仿真 TURBO码 权位倒置交织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交织器的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琳 罗庆霖 +1 位作者 张红雨 虞厥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2-115,共4页
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已成为当前正在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标准 ,其中交织器的设计对Turbo码系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应用出发 ,在数字混沌序列定点生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混沌交织器设计原理 ,提出了混... 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已成为当前正在开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标准 ,其中交织器的设计对Turbo码系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实际应用出发 ,在数字混沌序列定点生成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混沌交织器设计原理 ,提出了混沌交织器的实现算法和两种硬件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交织 混沌序列 算法设计 硬件实现 TURBO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码的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克颖 李晖 王育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2-385,共4页
以(37,21)RSC码为例,提出对基于卷积码的Turbo码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案,并推广到一般的RSC码.分析了该交织对Turbo码距离谱的影响.给出了运用该交织后分量码的选取原则.可以看到,该交织器设计方案在误比特率... 以(37,21)RSC码为例,提出对基于卷积码的Turbo码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案,并推广到一般的RSC码.分析了该交织对Turbo码距离谱的影响.给出了运用该交织后分量码的选取原则.可以看到,该交织器设计方案在误比特率为10^(-5)时将产生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卷积码 交织 信息序列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相关性分析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中培 靳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8,共4页
分析了Turbo码编译码对交织器相关性的要求,以及交织器的设计对码距的影响,提出了以序列相关性作为设计交织器的判据和斜对角交织方案。得出了当采用斜对角交织时,由于其序列相关性为0,在较小的交织深度下,Turbo码可取... 分析了Turbo码编译码对交织器相关性的要求,以及交织器的设计对码距的影响,提出了以序列相关性作为设计交织器的判据和斜对角交织方案。得出了当采用斜对角交织时,由于其序列相关性为0,在较小的交织深度下,Turbo码可取得较好的差错纠错性能,仿真实验证明了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相关性 交织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B turbo码中交织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毅 高路 +1 位作者 赵建平 吴伟陵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3-506,共4页
已知比特(KB,Known Bits)turbo码是采用将KB周期性的插入到信息比特中,不显著增加系统复杂程度而较大提高turbo码译码性能。但因为一般采用了随机交织器,所以在引入KB方法时,产生了不等差错保护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采用KB交织器,... 已知比特(KB,Known Bits)turbo码是采用将KB周期性的插入到信息比特中,不显著增加系统复杂程度而较大提高turbo码译码性能。但因为一般采用了随机交织器,所以在引入KB方法时,产生了不等差错保护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采用KB交织器,将KB在交织器中均匀分配来解决。仿真证实,以伪随机交织器和S随机交织器为基础的KB交织器可以显著提高系统性能。而且采用KB turbo码可以方便地实现速率适配,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 TURBO码 交织 设计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删截Turbo码中交织器和删截方案的综合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衡平 戎蒙恬 +1 位作者 赵勋 潘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1-344,共4页
删截是构造高码率 Turbo码的主要方法 ,删截方案对于删截 Turbo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介绍了删截 Turbo码的原理 ,提出了交织器和删截方案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思想 ,设计了一种新的交织器以及相应的删截方案 ,并给出了该交织器的实现算法 .... 删截是构造高码率 Turbo码的主要方法 ,删截方案对于删截 Turbo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介绍了删截 Turbo码的原理 ,提出了交织器和删截方案相结合的综合设计思想 ,设计了一种新的交织器以及相应的删截方案 ,并给出了该交织器的实现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误比特率 加性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弦映射的混沌交织器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朝 汤天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76-4278,共3页
移动信道编码中交织器的设计直接影响Turbo码的距离谱和性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低重序列的输出码重和减小译码输出之间的相关性。随机交织器在数据帧较长时性能比较好,通过码序列位置重置实现交织,利用正弦函数的混沌映射有很好的随机性... 移动信道编码中交织器的设计直接影响Turbo码的距离谱和性能,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低重序列的输出码重和减小译码输出之间的相关性。随机交织器在数据帧较长时性能比较好,通过码序列位置重置实现交织,利用正弦函数的混沌映射有很好的随机性和瞬时正交性的特点,实现了一种新型混沌随机交织器,提高了交织器的误码率性能,并且在伽利略卫星系统中应用达到接近理论值的编码效率和误码率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映射 随机交织 TURBO码 伽利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用于Turbo码的交织器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光玲 吴乐南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将一系列常用交织器应用于 Turbo码系统 ,并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 ,比较了采用不同交织器 Turbo码的性能 ,提出了将两个交织器结合起来构成新的交织器的方法 .由于信息位和未经交织的校验位之间时间上的相关性 ,通过采用再加一级符号交织... 将一系列常用交织器应用于 Turbo码系统 ,并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 ,比较了采用不同交织器 Turbo码的性能 ,提出了将两个交织器结合起来构成新的交织器的方法 .由于信息位和未经交织的校验位之间时间上的相关性 ,通过采用再加一级符号交织器的办法 ,进一步减小相邻位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交织 迭代Max-log-MAP算法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术映射交织器设计的改进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东华 唐朝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3,共5页
首先分析算术二次同余映射的原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交织器的映射关系加以保奇偶序限制和移位运算 ,从而得到两个改进型的算术映射交织算法。通过仿真对改进型交织器的性能进行验证 ,结果说明在复杂度可比的情况下 ,改进后的交织器比传... 首先分析算术二次同余映射的原理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交织器的映射关系加以保奇偶序限制和移位运算 ,从而得到两个改进型的算术映射交织算法。通过仿真对改进型交织器的性能进行验证 ,结果说明在复杂度可比的情况下 ,改进后的交织器比传统分组交织器具有更好的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 算术映射 TURBO码 二次同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帧同步码的卷积交织器快速盲识别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沛东 彭华 +2 位作者 巩克现 陈泽亮 孙海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0-1536,共7页
为实现前向纠错,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盲识别是对编码参数的逆向识别.已有的利用帧同步码的卷积交织器盲识别方法运算复杂度较高,无法识别交织深度起点参数,并会在某些交织器参数和帧长条件下失效.已有方法的... 为实现前向纠错,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盲识别是对编码参数的逆向识别.已有的利用帧同步码的卷积交织器盲识别方法运算复杂度较高,无法识别交织深度起点参数,并会在某些交织器参数和帧长条件下失效.已有方法的主要运算量存在于对交织序列帧同步码周期的盲识别步骤中.本文通过去除该步骤中存在的大量重复运算,得到了帧同步码周期的低复杂度盲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交织序列的分段累加序列进行循环解卷积交织,在恢复帧同步码的同时识别交织参数.所提方法可在任意交织器和帧长条件下,实现对全部交织参数的识别.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能够比已有方法节省约50%直至90%以上的运算量,同时抗噪能力显著提升2d B以上,在认知无线电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认知无线电 非合作通信 信道编码 盲识别 卷积交织 帧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