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和点缺陷调控MoS_(2)/ZnO异质结光解水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作者 温俊青 王嘉辉 张建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Pd元素掺杂及点缺陷MoS_(2)/ZnO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光催化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征MoS_(2)/ZnO异质结具有0.66 eV的直接带隙,带边位置呈现Ⅱ型能带排列.掺杂和缺陷可以有效减小MoS_(2)/ZnO异质...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Pd元素掺杂及点缺陷MoS_(2)/ZnO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光催化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征MoS_(2)/ZnO异质结具有0.66 eV的直接带隙,带边位置呈现Ⅱ型能带排列.掺杂和缺陷可以有效减小MoS_(2)/ZnO异质结的带隙,Pd@Zn为磁性半导体,V_(Mo)和V_(Zn)体系具有磁性半金属特性.掺杂和缺陷使MoS_(2)/ZnO异质结禁带之中出现杂质能级,有利于电子跃迁,吸收范围扩展至红外波段,在可见光范围(500~760 nm)内的光吸收系数提高.本征、掺杂与缺陷MoS_(2)/ZnO异质结体系界面处均存在由ZnO层指向MoS_(2)层的内建电场,促使本征MoS_(2)/ZnO异质结,C@S_(2),Pd@Zn,V_(S1),V_(S2)和V_(O)体系形成直接Z型异质结,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异质结的带边电位跨过pH=0和7时的氧化还原电位,表明这些异质结可以在强酸溶液与中性溶液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且载流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结果为基于MoS_(2)/ZnO异质结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Zno异质结 掺杂缺陷 电子结构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烧结改善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性能研究
2
作者 周利斌 刘远 +3 位作者 陈红霖 苟晨源 曹文斌 刘建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162,共8页
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通过单一变量法控制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T_(1)、T_(2)和保温时间t_(1)、t_(2)来改善压敏陶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d随着T_(1)的增大而增大,漏电流密度J_L随着T_(2)的增大而减小;t... 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通过单一变量法控制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T_(1)、T_(2)和保温时间t_(1)、t_(2)来改善压敏陶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晶粒尺寸d随着T_(1)的增大而增大,漏电流密度J_L随着T_(2)的增大而减小;t_(1)增大会使压敏陶瓷本征缺陷锌间隙和氧空位的数量增大,t_(2)时间过长会抑制锌间隙的生成;所有样品在低频时的损耗比高频时小很多;样品的击穿场强E_(1mA)与d的变化规律相反;非线性系数α与漏电流密度J_L的变化规律相反.当T_(1)为950℃,t_(1)达到30min,T_(2)为925℃,t_(2)达到45 min时,α为最大值67.91,J_L为最小值0.48μA/cm^(2),E_(1mA)为最大值477.32 V/mm.本研究对提升ZnO压敏陶瓷性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Bi_(2)O_(3)系压敏陶瓷 两步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金属掺杂MoS_(2)改善对NO_(2)传感性能的机理研究
3
作者 潘一翠 罗磊 +4 位作者 高鑫 付岳 牟芷瑶 朱洪强 冯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热门的气体传感器材料.针对MoS_(2)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问题,掺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对二氧化氮(NO_(2))分子在4d金属掺杂后的MoS_... 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热门的气体传感器材料.针对MoS_(2)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问题,掺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对二氧化氮(NO_(2))分子在4d金属掺杂后的MoS_(2)表面上吸附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d过渡金属元素掺杂有利于提高MoS_(2)吸附NO_(2)后的稳定性,且掺杂改变了材料表面的还原性,改善了其传感性能.掺入4d金属原子的材料禁带宽度显著减小,并且在费米能级附近形成了新的杂质峰,这大大提升了它的导电性.且掺杂原子的4d与5s轨道电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会提升气体分子与材料之间的传感特性,这表明4d金属原子掺入MoS_(2)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NO_(2)传感器材料.本文的工作有助于寻求合适的化学掺杂的方法来提高MoS_(2)基气体传感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no_(2) 吸附 掺杂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NO_(2)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4
作者 南宁 王宇鹤 +2 位作者 于灵敏 李春 刘晓芬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解决纯SnO_(2)基气体传感器对NO_(2)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的难题,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对SnO_(2)/ZnO复合材料结构形貌与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180℃、时间6 h... 为了解决纯SnO_(2)基气体传感器对NO_(2)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的难题,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对SnO_(2)/ZnO复合材料结构形貌与气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温度180℃、时间6 h,煅烧温度500℃,时间3 h的条件下,SnO_(2)/ZnO配比为35∶1时制得仙人掌状SnO_(2)/ZnO纳米复合材料。NO_(2)气敏特性结果显示,在工作温度300℃条件下,其对10 ppm NO_(2)的响应值可达587.503,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5 s和39 s,较纯SnO_(2)响应值提升了3.2倍,响应时间缩短了3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Zno复合材料 气敏传感器 no_(2) Sno_(2)纳米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的NO_(2)吸附特性理论研究
5
作者 张展博 余娇 +5 位作者 魏亚茹 张轩 靳鑫 张子音 杨保成 张雷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2,共8页
NO_(2)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气敏传感器对NO_(2)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 NO_(2)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设计和开发高效的气敏传感器对NO_(2)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不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的金属二聚体和氮共掺杂石墨烯(Gra)M_(2)N_(6)-Gra(M=Cr-Cu)的NO_(2)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O_(2)分子与M_(2)N_(6)-Gra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化学吸附作用.其中,Ni_(2)N_(6)-Gra和Cu_(2)N_(6)-Gra体系具备较为适中的恢复时间(分别约为5秒和14分钟),这意味着这两个体系是开发新型NO_(2)气敏材料的潜在候选者.其它体系(M_(2)N_(6)-Gra,M=Cr-Co)强的吸附作用导致恢复时间过长,从而使得它们不适合作为NO_(2)气敏材料.这一研究不仅有望为设计和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NO_(2)气敏材料提供有益理论指导,还将有益于人们深入认识M_(2)N_(6)-Gra材料的NO_(2)电催化合成NO或NH 3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_(2)N_(6)-Gra no_(2)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制备及磁光性能
6
作者 王丽 李娜 朱忠丽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Pr_(6)O_(11),Ho_(2)O_(3),Dy_(2)O_(3))的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研究了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对Ga_(2)O_(3)-B_(2)O_(3)-ZnO-TiO_(2)-Tb_(2)O_(3)玻璃的结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磁光性质的影响。掺杂不同稀土氧化物后,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Verdet常数均有所增加。随着入射光波长和温度的增加,玻璃的Verdet常数的绝对值逐渐降低。在温度为298.15 K、入射光波长633 nm的条件下,当Tb_(2)O_(3)和Ho_(2)O_(3)的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40%和1%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56.45 rad(/T·m),高于商用的Tb_(3)Ga5O_(12)晶体(-134 rad(/T·m));温度为298.15 K和入射光波长为515 nm时,玻璃的Verdet常数达到-189.80 rad(/T·m),这表明其在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_(2)O_(3)-B_(2)O_(3)-Zno-TiO_(2)玻璃 Tb^(3+)掺杂 Verdet常数 磁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3)Ni_(1/3)Mn_(2/3)O_(2)材料的制备及痕量ZnO包覆改性研究
7
作者 倪峻泽 尤樱樱 +3 位作者 蔡盈盈 熊千卉 陈馨语 张汉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99,105,共5页
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具有成本较低、工作电压较高等优点,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但其较差的循环保持率,制约了它的实际应用与发展。采用痕量ZnO包覆对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 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具有成本较低、工作电压较高等优点,是目前钠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但其较差的循环保持率,制约了它的实际应用与发展。采用痕量ZnO包覆对P2型层状正极材料Na_(2/3)Ni_(1/3)Mn_(2/3)O_(2)(NNMO)进行痕量包覆改性。结果表明:在2.0~4.3V、2.0C的充放电条件下,NNMO和0.5 ZnO@NNMO的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4mAh/g、101mAh/g,100圈后NNMO保持率仅为68%,而经过ZnO改性的0.5 ZnO@NNMO保持率高达94%。与空白样品相比,0.5 ZnO@NNMO电化学性能更好,可逆性更强。这是因为即使是痕量的ZnO包覆亦能与基体材料协同作用提升材料的离子导电性。可见,痕量ZnO包覆对提升钠电池层状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性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痕量包覆 Zno Na_(2/3)Ni_(1/3)Mn_(2/3)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状ZnO二级纳米阵列结构的合成及其SO 2气敏特性研究
8
作者 曹磊 李森林 +2 位作者 张传涛 南宁 于灵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了提高ZnO纳米阵列薄膜材料对SO_(2)气体的气敏特性,并进一步探讨薄膜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化学溶液法在Ag-pd叉指电极基底上原位定向生长了玉米状ZnO二级纳米阵列薄膜材料。表征结果显示,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形成... 为了提高ZnO纳米阵列薄膜材料对SO_(2)气体的气敏特性,并进一步探讨薄膜材料表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化学溶液法在Ag-pd叉指电极基底上原位定向生长了玉米状ZnO二级纳米阵列薄膜材料。表征结果显示,在ZnO纳米棒阵列表面形成了丰富的玉米颗粒状的二级纳米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且富含氧空位。SO_(2)气敏特性结果显示,在最佳工作温度200℃,该结构对10 ppm SO_(2)的气敏响应值高达9.2,是一级纳米棒阵列性能的5.7倍。响应恢复时间缩短了6 s~64 s。因此,基于玉米状ZnO二级纳米阵列结构的传感器具有巨大的SO_(2)检测潜力,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SO_(2)气敏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状 二级结构 纳米阵列 SO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掺杂的高非线性和低漏流SnO_(2)基压敏电阻材料
9
作者 孙斐 赵洪峰 缪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工作通过在SnO_(2)-Co_(3)O_(4)-Cr_(2)O_(3)-Ta_(2)O_(5)体系中引入Gd,制备了兼具高非线性系数和低泄漏电流的SnO_(2)压敏陶瓷材料。结果表明:Gd的掺杂能够促进晶粒生长,降低样品气孔率,并在掺杂量为0.25%(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摩尔分数... 本工作通过在SnO_(2)-Co_(3)O_(4)-Cr_(2)O_(3)-Ta_(2)O_(5)体系中引入Gd,制备了兼具高非线性系数和低泄漏电流的SnO_(2)压敏陶瓷材料。结果表明:Gd的掺杂能够促进晶粒生长,降低样品气孔率,并在掺杂量为0.25%(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摩尔分数)时获得了最佳的电气性能,非线性系数达到55,泄漏电流低至7.74 mA/cm^(2),同时电压梯度高达568 V/mm,在50 Hz频率下介电常数高达213,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过饱和的掺杂会恶化压敏陶瓷的电气性能。本工作将非线性系数的变化归因于晶界势垒的提升,认为泄漏电流减小是晶界电阻升高,电子迁移率下降导致的,并从点缺陷的角度分析了晶界势垒升高的原因,系统地阐述了Gd的掺杂对SnO_(2)压敏电阻陶瓷电气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压敏电阻 非线性 泄漏电流 晶界电阻 势垒 点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光催化水分解第一性原理研究
10
作者 李家豪 黄欣 杨志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6,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是带隙值为1.32 eV的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交错排列的能带结构.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了从ZnO指向SiS_(2)的内置电场,该内置电场的存在...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S_(2)/ZnO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结构和光催化性质.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是带隙值为1.32 eV的半导体材料,表现出交错排列的能带结构.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了从ZnO指向SiS_(2)的内置电场,该内置电场的存在使得SiS_(2)/ZnO异质结中形成了特殊的“Z-型”载流子迁移模式,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同时增强了载流子的氧化还原能力.异质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带边位置跨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单层材料相比,SiS_(2)/ZnO异质结光吸收谱出现红移现象,表现出更宽的光吸收范围(从可见光到紫外光)及更强的光吸收强度(达到10~5 cm^(-1)量级).另外,通过施加双轴应变,可以有效调控SiS_(2)/ZnO异质结的带隙值.以上结果表明SiS_(2)/ZnO异质结有潜力成为新型光催化剂用于全解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S_(2)/Zno Z-型范德华异质结 光催化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导电网络结构的C-SnO_(2)/MWCNTs复合材料用于锂浆料电池
11
作者 杨博文 王瑞 +2 位作者 辛本舰 刘丽丽 牛志强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 锂浆料电池(LSSFBs)具有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力。然而,LSSFBs的电化学性能受限于活性材料本征导电性差以及活性材料与导电添加剂之间的不稳定接触。本文设计了碳包覆的二氧化锡/多壁碳纳米管(C-SnO_(2)/MWCNTs)复合材料作为LSSFBs负极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SnO_(2)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MWCNTs)表面,同时SnO_(2)颗粒外表进行碳包覆。纳米尺寸赋予SnO_(2)更多反应活性位点。此外,碳纳米管和碳包覆层共同构建稳定的导电网络。这种导电网络有效改善SnO_(2)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并抑制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倍率和循环性能。此外,MWCNTs增强浆料电极的悬浮稳定性。这些优势赋予LSSFBs良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这项工作为优化LSSFBs的浆料电极提供了一种具有前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电池 纳米尺寸Sno_(2) 碳纳米管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活性可控CoV_(2)O_(6)/MoS_(2-x)Se_(x)异质结结构的合成及其室温下ppb级NO_(2)的气体检测
12
作者 杨蓉蓉 高淳晓 +2 位作者 张传涛 于灵敏 阴明利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为了实现单金属氧化物在室温下对目标气体的检测,本文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调节生长时间合成了催化活性可控的一维双金属氧化物CoV_(2)O_(6)纳米棒材料,实现了近室温40℃下对NO_(2)气体的检测。为了进一步实现在室温下对低浓度NO_(2... 为了实现单金属氧化物在室温下对目标气体的检测,本文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方法通过调节生长时间合成了催化活性可控的一维双金属氧化物CoV_(2)O_(6)纳米棒材料,实现了近室温40℃下对NO_(2)气体的检测。为了进一步实现在室温下对低浓度NO_(2)气体的检测,利用p型MoS_(2-x)Se_(x)纳米材料对n型CoV_(2)O_(6)纳米棒进行修饰。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的CoV_(2)O_(6)/MoS_(2-x)Se_(x)异质结结构对1 ppm NO_(2)的响应可达到7.5%,对NO_(2)气体的理论检测限可低至200 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_(2)O_(6) MoS_(2-x)Se_(x) 异质结结构 室温 no_(2)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构筑SnO_(2)/rGO复合材料及其UV光的敏感特性
13
作者 崔乐 王博林 +2 位作者 李春 南宁 于灵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使得纯SnO_(2)对UV光的敏感性较弱。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了SnO_(2)/rGO复合材料,并采用悬涂工艺将SnO_(2)/rGO浆料涂覆到叉指电极上,制成厚膜型光敏传感器器件,通过SEM、XRD和Raman分析了样品的... 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使得纯SnO_(2)对UV光的敏感性较弱。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法成功制备了SnO_(2)/rGO复合材料,并采用悬涂工艺将SnO_(2)/rGO浆料涂覆到叉指电极上,制成厚膜型光敏传感器器件,通过SEM、XRD和Raman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物相及缺陷类型,并研究其对紫外(UV)光的敏感特性。结果表明:rGO较为均匀地分布在SnO_(2)颗粒之间,有效抑制了SnO_(2)纳米颗粒的团聚,同时SnO_(2)/rGO复合材料中的空位缺陷增多。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或UV光强度的降低,其响应值均减小。较纯SnO_(2),SnO_(2)/rGO复合纳米材料对UV光的响应值提高了153.39%,响应时间由51 s缩短至28 s。SnO_(2)/rGO复合材料对UV光响应的增强是基于样品中空位缺陷浓度的增大以及rGO对SnO_(2)能级的改变和提供的载流子传输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rGO复合材料 微波辅助法 光敏性能 UV光 响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_(2)/MoO_(2)异质结构的高性能NO_(2)室温气体传感器
14
作者 陈雷庆 罗雅孜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58,312,共6页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因工作温度过高,在室温检测方面受到阻碍。近年来,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室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MoS_(2)作为TMD中的一种,因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迁移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因工作温度过高,在室温检测方面受到阻碍。近年来,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因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室温检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MoS_(2)作为TMD中的一种,因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迁移率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本征MoS_(2)气体传感器响应较低。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及后续在不同氩气和氧气混合气氛中高温退火处理合成了MoS_(2)/MoO_(2)异质结构,并制备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持续通入10 cm3/min氩气的传感器(M-10)对体积分数50×10^(-6)NO_(2)的响应从纯MoS_(2)传感器的1.72提升至19.69。与已有的MoS_(2)基气体传感器相比,该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进行室温检测和灵敏度高的优势,为室温下检测NO_(2)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MoS_(2)/MoO_(2)异质结构 室温 气体响应 n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节型SnO_(2)/TiO_(2)制备及其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郭小峰 卓煜 +1 位作者 杨磊 邹锐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 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SnO_(2)/TiO_(2)复合体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分别用SnO_(2)质量分数为2%、5%、10%的SnO_(2)/TiO_(2)复合体及纯TiO_(2)纳米管做吸附和固相光催化性能实验。吸附实验表明,催化剂均展示出快速的吸附速率,在3min基本都达到吸附平衡。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5%SnO_(2)/TiO_(2)复合体固相光催化效果最好,其12h后光催化效率达到了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Sno_(2)/TiO_(2)复合体 固相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负载ZnO中空微米立方体的制备及其低温高灵敏NO_(2)气敏性能
16
作者 李森林 张传涛 于灵敏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目前NO_(2)气体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和响应值低的问题,文中采用水热法设计合成了Pt纳米颗粒负载的ZnO微米立方体结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ZnO的最佳工作温度从210℃降低至110℃,在最佳工作温度下,5 mol%Pt负载量对50 ppm的NO... 针对目前NO_(2)气体传感器存在工作温度高和响应值低的问题,文中采用水热法设计合成了Pt纳米颗粒负载的ZnO微米立方体结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t/ZnO的最佳工作温度从210℃降低至110℃,在最佳工作温度下,5 mol%Pt负载量对50 ppm的NO_(2)的响应值高达29,比纯ZnO提升了2.2倍,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从61 s和86 s减少到15 s和36 s,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纳米颗粒 Zno中空微米立方体 水热法 no_(2)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缺陷g-C_(3)N_(5)/CdS/Ti_(3)C_(2)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高效去除NO性能
17
作者 康莎 章柯 +1 位作者 卫亚静 王传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1,共12页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空位的g-C_(3)N_(5)/CdS/Ti_(3)C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缺陷工程和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所设计的最佳比例g-C_(3)N_(x)/CdS/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别是g-C_(3)N_(x)和CdS的2.7和2.4倍.由...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空位的g-C_(3)N_(5)/CdS/Ti_(3)C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缺陷工程和异质结的协同作用,所设计的最佳比例g-C_(3)N_(x)/CdS/Ti_(3)C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别是g-C_(3)N_(x)和CdS的2.7和2.4倍.由于光吸收率的提高和界面电荷迁移的改善,在可见光照射下,10 min内g-C_(3)N_(x)/CdS/Ti_(3)C_(2)对流动反应器内的NO去除率达到60.21%,NO_(2)的生成率仅为2.08%.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和捕获实验分析了活性物种并推断出光生载流子的迁移途径.此外,通过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进一步揭示了g-C_(3)N_(x)/CdS/Ti_(3)C_(2)体系光催化去除NO的机理.研究结果为利用空位工程和异质结构的协同作用有效去除NO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no g-C_(3)N_(x) Ti_(3)C_(2) C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单晶MgZnO到非晶Ga_(2)O_(3):深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和选择
18
作者 梁会力 朱锐 +1 位作者 杜小龙 梅增霞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11,共13页
宽带隙半导体在研制无滤光片紧凑型日盲紫外探测器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结合本团队在分子束外延MgZnO单晶薄膜和磁控溅射非晶Ga_(2)O_(3)薄膜以及相应日盲紫外探测器的研究经验,综述了以MgZnO和非晶Ga_(2)O_(3)为代表的宽带隙... 宽带隙半导体在研制无滤光片紧凑型日盲紫外探测器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结合本团队在分子束外延MgZnO单晶薄膜和磁控溅射非晶Ga_(2)O_(3)薄膜以及相应日盲紫外探测器的研究经验,综述了以MgZnO和非晶Ga_(2)O_(3)为代表的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深紫外探测器研究进展,发现非晶Ga_(2)O_(3)薄膜拥有不输于单晶薄膜的深紫外响应特性。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氧空位相关缺陷对器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合理调控可有效提升器件性能。此外,与氧空位缺陷相伴的持续光电导效应为开发深紫外光电突触器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最后,针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总结,期望进一步推动宽带隙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尤其非晶Ga_(2)O_(3)材料在未来深紫外探测方面的产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盲紫外 光电探测器 镁锌氧 氧化镓 非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alable Ir‑Doped NiFe_(2)O_(4)/TiO_(2) Heterojunction Anode for Decentralized Salin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H_(2) Production
19
作者 Sukhwa Hong Jiseon Kim +3 位作者 Jaebeom Park Sunmi Im Michael R.Hoffmann Kangwoo Ch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25年第3期1-18,共18页
Wastewater electrolysis cells(WECs)for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reuse coupled with H_(2) production can reduce the carbon footprint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ation of water,waste,and energy carrier.This study... Wastewater electrolysis cells(WECs)for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reuse coupled with H_(2) production can reduce the carbon footprint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ation of water,waste,and energy carrier.This study reports Ir-doped NiFe_(2)O_(4)(NFI,~5 at%Ir)spinel layer with TiO_(2) overlayer(NFI/TiO_(2)),as a scalable heterojunction anode for direct electrolysis of wastewater with circumneutral pH in a single-compartment cell.In dilute(0.1 M)NaCl solutions,the NFI/TiO_(2) marks superior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chlorine evolution reaction,outperforming the benchmark IrO_(2).Robust operation in near-neutral pH was confirmed.Electroanalyses including operando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unveiled crucial roles of TiO_(2) which serves both as the primary site for Cl−chemisorption and a protective layer for NFI as an ohmic contact.Galvanostatic electrolysis of NH4+-laden synthetic wastewater demonstrated that NFI/TiO_(2)not only achieves quasi-stoichiometric NH_(4)^(+)-to-N_(2)conversion,but also enhances H_(2)generation efficiency with minimal competing reactions such as reduc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and reactive chlorine.The scaled-up WEC with NFI/TiO_(2)was demonstrated for electrolysis of toilet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electrolysis cell Ir-doped NiFe_(2)O_(4) Reactive chlorine species Decentralized H_(2)production On-s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e polyphenol phloretin inhibits typeⅡglucose transporter and enhances anti-HER2 antibody drug binding as an adjuvant treatment for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20
作者 Han-Sheng Chang Tzu-Chun Cheng +6 位作者 Shih-Hsin Tu Pei-Han Liao Yu-Ching Lee Chi-Tang Ho Min-Hsiung Pan Li-Ching Chen Yuan-Soon H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25年第4期1264-1280,共17页
This study presents novel findings on the potential of phloretin,an apple polyphenol,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antibody therapy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p... This study presents novel findings on the potential of phloretin,an apple polyphenol,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antibody therapy in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Our research reveals that phloretin inhibits typeⅡglucose transporter(GLUT2)activity,significantly reducing cancer cell glucose uptake.We confirmed the overexpression of GLUT1 and GLUT2 mRNA in paired human breast tumor tissues,with GLUT2 overexpression associated explicitly with poorer survival rat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Treatment with phloretin was observed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LUT2 and HER2 proteins,attenuate glycolysis,and enhance the binding affinity of anti-HER2 antibody drugs to targe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Furthermore,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involving phloretin and antibody drugs was reaffirmed in a cell-derived xenograft tumor animal model,particularly in suppressing the growth of trastuzumab-resistant HER2-positive(HER2+)breast cancer.These significa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argeting GLUT2 activity with phloretin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HER2 antibody drugs may help mi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drug-resistant breast cancer,offer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enhancing tumor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contributing to developing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Ⅱglucose transporter(GLUT2) PHLORETIN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intracellular domain(HER2-ICD) TRASTUZUMAB Trastuzumab-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