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5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非线性状态估计:扩展精确高斯变分推理学习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久富 Elishahidi S.B.Mvungi +3 位作者 汪恒宇 解晖 刘向武 王志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针对在对时变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及参数学习时估计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的批量状态估计与参数学习方法。基于高斯变分推理提出损失函数,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对真实后验近似问... 针对在对时变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估计以及参数学习时估计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非线性系统的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的批量状态估计与参数学习方法。基于高斯变分推理提出损失函数,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对真实后验近似问题,并引入需要学习的参数。对状态概率分布的参数使用高斯-牛顿式优化器的方法进行迭代更新,利用Stein引理、协方差矩阵的稀疏性及高斯容积方法得到完整的状态估计迭代方案。使用期望最大化学习测量模型的噪声参数,同时引入逆Wishart先验减少测量噪声和离群值对参数学习以及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无人机仿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在不加入无人机运动以及测量噪声真实值的情况下,对无人机轨迹能够进行精确的估计,且有效抑制测量噪声和测量离群值对轨迹估计精度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稀疏高斯变分推理 非线性系统批量状态估计 参数学习 期望最大化方法 轨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无线系统信道估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佘开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2-269,共8页
信道估计的高导频开销是智能反射表面(RIS)应用于无线系统时的主要挑战之一,双时间尺度信道估计策略利用基站-RIS间信道准静态的特点,能较好的降低导频开销。但该策略在估计基站-RIS信道时使用迭代优化算法,计算复杂度过高,并不适用于... 信道估计的高导频开销是智能反射表面(RIS)应用于无线系统时的主要挑战之一,双时间尺度信道估计策略利用基站-RIS间信道准静态的特点,能较好的降低导频开销。但该策略在估计基站-RIS信道时使用迭代优化算法,计算复杂度过高,并不适用于实时信道估计。对双时间尺度策略的基站-RIS间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接收的导频数据做矩阵补全,将信道估计方程近似为二阶非线性秩一优化问题,然后通过对梯度优化方程中的复数据矩阵进行分块和实表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特征值分解的全局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以半闭合表达式的形式建立了接收导频与信道参数间的联系。莱斯信道及典型天线配置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较参考的迭代优化方法具有更低计算复杂度;当基站-RIS信道相干时间是RIS-用户信道相干时间的4倍时,能节省85%以上的导频开销;当接收导频信噪比低于16 dB时,估计精度高于迭代优化算法。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对信道估计实时性要求高,或RIS远离基站而更靠近用户端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信道估计 最小平方估计 特征分解 双时间尺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方和规划理论的电力系统吸引域估计方法
3
作者 吴浩 李京 甘德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01,共8页
电网在送受端高度耦合的新形态下呈现暂态稳定问题交织的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摇摆方程结构特征,进而分析电力系统动态机理。基于功角摇摆动态过程,指出可以采用多项式数学模型描述电网;基于单机和多机系统,根据坐标变换以及响应特点,利... 电网在送受端高度耦合的新形态下呈现暂态稳定问题交织的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摇摆方程结构特征,进而分析电力系统动态机理。基于功角摇摆动态过程,指出可以采用多项式数学模型描述电网;基于单机和多机系统,根据坐标变换以及响应特点,利用泰勒展开探究摇摆方程的多项式型结构特性;根据受限微分代数系统引出起源于多项式系统的平方和规划理论,推导电力系统的吸引域约束,据此提出基于s优化-V优化两阶段迭代过程的多项式型电力系统吸引域估计方法。单机系统和IEEE 3机9节点系统的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估计电力系统吸引域,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和规划 吸引域估计 摇摆方程 多项式型电力系统 两阶段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多元状态估计的核电厂主泵异常检测方法
4
作者 丁宸轲 郑胜 +1 位作者 贺俊杰 何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11614-11621,共8页
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确保核电厂的安全、稳定、高效以及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提升传统多元状态估计方法处理时变系统的能力,实现实时跟踪系统状态变化,... 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主泵”)是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对于确保核电厂的安全、稳定、高效以及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为了提升传统多元状态估计方法处理时变系统的能力,实现实时跟踪系统状态变化,提出了一种动态多元状态估计技术(dynamic 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DMSET)算法。该方法利用最近邻方法(nearest neighbors,NN)重构数据,通过重构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残差来计算异常程度,并基于设定的阈值以识别异常。在记忆矩阵更新中,DMSET使用孤立森林方法(isolation forest,IF)评估样本的重要性,确保记忆矩阵包含最新且具代表性的信息。在核电厂主泵运行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DMSET能够有效检测到核电真实数据中的异常,尤其在实时数据流中表现突出,能够在变化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检测精确率和召回率均高于90%,检测性能相对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MSET等经典异常检测算法具有优势,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动态多元状态估计 孤立森林 最近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健康特征的锂电池健康状态快速估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晓红 董进波 +2 位作者 王明深 曾飞 潘益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2,206,共8页
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在线估计是锂电池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由于计算量较大,难以在锂电池管理系统微控制器中在线使用。因此,文中提出基于新型健康特征的锂电池SOH快... 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在线估计是锂电池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由于计算量较大,难以在锂电池管理系统微控制器中在线使用。因此,文中提出基于新型健康特征的锂电池SOH快速估计方法。首先,分析锂电池的充电数据,基于已有的锂电池恒流充电过程的等压升时间(time interval of an equal charging voltage difference,TIECVD)健康特征,构建一个同充电电压起点、同充电时间间隔的健康特征。其次,文中提出基于新型健康特征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的锂电池SOH快速估计方法。然后,通过对牛津锂电池老化数据集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锂电池随机使用数据集进行分析,以0.01 V步长遍历恒流充电电压区间,以皮尔逊相关系数最大为目标,确定锂电池最优的起始电压。最后,考虑不同充电时间间隔,利用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回归分析方法,确定锂电池最优充电时间间隔参数。使用2个数据集划分的训练集建立MLR模型,使用2个数据集划分的验证集对文中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基于新型健康特征方法可极大缩减计算量,并且可以在保障预测精度的前提下实现锂电池SOH的快速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健康状态(SOH)估计 新型健康特征 数据驱动方法 多元线性回归(MLR) 充电电压数据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锂离子电池电路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6
作者 陈爱琢 林恩德 +3 位作者 周杨林 于琦 李雨欣 慈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84-3492,I0017,共10页
在电池电路模型参数估计领域中,双线性变换结合最小二乘的方法因展现良好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以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为核心的数字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池与电力电子开关相互耦合... 在电池电路模型参数估计领域中,双线性变换结合最小二乘的方法因展现良好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以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为核心的数字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池与电力电子开关相互耦合,网络中每个电池的电压和电流响应不仅受到其自身状态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网络的拓扑状态、网络中其他电池的状态以及网络输出电流的影响。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只利用了单个电池端电压和端电流的信息,而忽略了网络输出电流和网络拓扑变化的信息。因此,难以适用于DRBN中电池的参数辨识问题。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以DRBN的电流观测方程为基础,提出适用于DRBN的电池传递函数的离散化方法,构建与之相应的电池电路模型参数估计模型,并通过牛顿-拉夫逊方法求解该模型的增广拉格朗日方程以获得其最优解。最后,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双线性变换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RBN) 牛顿-拉夫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抽象视角下干线送达时间可靠度无参估计方法
7
作者 栾建霖 游蕊齐 +1 位作者 王斯妮 贾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为更准确地估计干线货运送达时间可靠度,本文利用货车轨迹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抽象网络的送达时间可靠度无参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三西格玛规则(Augmented Dickey-Fuller-3sigma, ADF-3sigma)识别停车点并应用层次密度聚类算法(... 为更准确地估计干线货运送达时间可靠度,本文利用货车轨迹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抽象网络的送达时间可靠度无参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三西格玛规则(Augmented Dickey-Fuller-3sigma, ADF-3sigma)识别停车点并应用层次密度聚类算法(HDBSCAN)构建抽象网络节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轨迹聚类算法(TRACLUS)进行轨迹聚类构建抽象网络边,形成干线货运抽象网络。然后,利用改进的科尼什-费希尔展开(Improved-Cornish-Fisher, ICF)无参方法估计抽象网络边的通行时间分布。最后,对运输路径上连续边的通行时间分布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送达时间可靠度估计。基于浙江地区的真实货车轨迹数据对该框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68%的边上,ICF无参估计方法的边通行时间分布估计精度优于现有基于假设分布的方法。基于抽象网络进行送达时间可靠度估计可比基于真实网络的平均计算时长减少80%,送达时间可靠度估计准确度提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工程 送达时间可靠度估计方法 抽象网络 送达时间可靠度 货车轨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仿真与机器学习的交织区通行能力协同估计方法
8
作者 荣建 吴培佳 +2 位作者 高亚聪 王益 窦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18,240,共14页
为克服现有方法在交织流量表征和影响因素量化方面的不足,本文融合微观仿真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从仿真标定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到通行能力估计的研究框架。提出结合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 为克服现有方法在交织流量表征和影响因素量化方面的不足,本文融合微观仿真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从仿真标定和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到通行能力估计的研究框架。提出结合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信息熵与遗传算法的DIEGA(DBSCAN Information Entropy Genetic Algorithm)仿真标定改进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交织区长度(L_(W))、驶入流量(Q_(RF))、驶出流量(Q_(FR))与通行能力的关联关系;同时,构建基于堆叠策略的通行能力估计模型,并结合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方法剖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IEGA标定方法可将交织区各流向延误误差控制在3%以内,较传统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升22.2%;在总交织流量相同的情况下,Q_(RF)与Q_(FR)的不同占比会导致通行能力在约15%范围内波动,且Q_(RF)、Q_(FR)与L_(W)之间存在非线性耦合关系;基于堆叠策略的随机森林机器学习(ML_(RF))模型(R^(2)=0.969)表现最佳,优于其他基线模型;SHAP分析显示,当Q_(RF)/Q_(FR)占比接近1,且L_(W)的范围为250~350 m时,可实现4635~4860 pcu·h^(-1)的峰值通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通行能力估计方法 交通仿真与机器学习 交织区 可解释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选权迭代法的震中估计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谢霄峰 孟睿 +1 位作者 张远帆 王振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0-1046,共7页
强震仪提取P波到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导致地震到时观测信息不准确,造成Geiger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采用STA/LTA+AIC方法,提取地震P波到时;其次,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估计进行震中位置解算,抵抗P波到时信息可能存在... 强震仪提取P波到时容易出现误判现象,导致地震到时观测信息不准确,造成Geiger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降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采用STA/LTA+AIC方法,提取地震P波到时;其次,基于选权迭代法的抗差估计进行震中位置解算,抵抗P波到时信息可能存在的粗差影响。利用6次地震事件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eiger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22.48 km、均方根误差RMSE为19.44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4.1 s、RMSE为4 s;基于选权迭代法的震中估计新方法的震中平均偏差为12.59 km、RMSE为11.00 km,获取的发震时刻平均偏差为2.3 s、RMSE为2 s。相较于传统Geiger方法,新方法的震中估计精度提高43%,发震时刻获取精度提高50%,可有效减弱P波到时粗差对震中估计结果的影响,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中估计 选权迭代法 Geiger方法 STA/LTA+A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指数编制中的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强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28,共7页
质量调整是价格指数构建中最重要的实践问题之一,它是决定价格指数精确性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目前价格指数编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质量调整方法,其中,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 质量调整是价格指数构建中最重要的实践问题之一,它是决定价格指数精确性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目前价格指数编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质量调整方法,其中,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统计机构在编制价格指数时开始使用Hedonic质量调整方法。本文考察了Hedonic方法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步骤,介绍了Hedonic方法在国外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情况,从多个角度对Hedonic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Hedonic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指数 质量调整 hedoni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首都圈地区完整性震级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帆 韩晓明 +1 位作者 包金哲 杨晓忠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评估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未能考虑台站信息,对于少震地区无法给出评估结果,并且受到主观选取的计算参数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完整性震级(BMC)评估方法,对2010年至2...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评估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未能考虑台站信息,对于少震地区无法给出评估结果,并且受到主观选取的计算参数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完整性震级(BMC)评估方法,对201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首都圈地区的地震目录进行分析,通过迭代优化获得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最优扫描半径和先验的MC模型,根据数据误差的高斯分布特征推导出M_(C)的先验和似然的概率分布,最后得到M_(C)的后验估计。BMC将地震台站分布的先验信息与局部观测值相结合,权重由各自的不确定性决定,给出了少震区域的MC估计值,并且降低了结果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至今首都圈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强,但M_(C)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监测能力最强的地区其2023年整体的完整性震级的变化,结果显示首都圈的地震监测能力逐渐提升,2010年后提升较显著。此外,本文还对比了最大曲率法(MAXC)、拟合优度法(GFT)和中位数分段斜率方法(MBASS)在研究区域的结果,认为方法的选择和计算参数对评估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震级 首都圈 BMC方法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Hedonic方法在建立价格指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芳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价格指数建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样本的"同质性",但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产品异质性的存在,这个原则很难得到满足,建立价格指数时样本的质量调整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目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Hedonic回归法,... 价格指数建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样本的"同质性",但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和产品异质性的存在,这个原则很难得到满足,建立价格指数时样本的质量调整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个问题,文章介绍了目前在国外非常流行的Hedonic回归法,回顾了其在美国和欧盟国家实际应用的历史,比较了它与目前常用的质量调整方法———样本配对法的异同及存在的优缺点,并提供了一个Hedonic方法在构建房地产价格指数上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onic方法 价格指数 统计机构 质量调整 回归 统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参数方法在Hedonic方程中的应用
13
作者 冷凯君 曾祥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X期25-27,共3页
在hedonic价格模型的应用中,传统的参数方法对于变量函数形式、多重共线性及不详尽性问题上有其局限性,而半参数方法则能较好地解决如曲线的复杂曲率等一些参数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传统的参数方法及半参数方法对hedonic价... 在hedonic价格模型的应用中,传统的参数方法对于变量函数形式、多重共线性及不详尽性问题上有其局限性,而半参数方法则能较好地解决如曲线的复杂曲率等一些参数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传统的参数方法及半参数方法对hedonic价格模型进行预测,并引用“亿房网”中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可供实际应用的统计模型及应用方法,对研究其它类型的定价问题也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onic价格方程 属性变量 参数估计 半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uffle-ZoeDepth单目深度估计的苗期玉米株高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永杰 蒲六如 +2 位作者 宋磊 刘佳辉 宋怀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5-243,253,共10页
株高是鉴别玉米种质性状及作物活力的重要表型指标,苗期玉米遗传特性表现明显,准确测量苗期玉米植株高度对玉米遗传特性鉴别与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植株高度获取方法依赖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且存在主观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 株高是鉴别玉米种质性状及作物活力的重要表型指标,苗期玉米遗传特性表现明显,准确测量苗期玉米植株高度对玉米遗传特性鉴别与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植株高度获取方法依赖人工测量,费时费力且存在主观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信息的改进ZoeDepth单目深度估计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将Shuffle Attention模块加入Decoder模块的4个阶段,使Decoder模块在对低分辨率特征图信息提取过程中能更关注特征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升了模型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可生成更精确的深度图。为验证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在NYU-V2深度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Shuffle-ZoeDepth模型在NYU-V2深度数据集上绝对相对差、均方根误差、对数均方根误差为0.083、0.301 mm、0.036,不同阈值下准确率分别为93.9%、99.1%、99.8%,均优于ZoeDepth模型。同时,利用Shuffle-ZoeDepth单目深度估计模型结合玉米植株高度测量模型实现了苗期玉米植株高度的测量,采集不同距离下苗期玉米图像进行植株高度测量试验。当玉米高度在15~25 cm、25~35 cm、35~45 cm 3个区间时,平均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1.41、2.21、2.08 cm,平均测量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41%、7.54%、4.98%。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仅使用单个RGB相机完成复杂室外环境下苗期玉米植株高度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玉米 株高 单目深度估计 测量方法 混合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估计算法的三维点云平面拟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少舟 龙东平 +2 位作者 陈继尧 吴士旭 徐先懂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通过激光传感器获取的三维点云难免混入噪声和异常点,导致点云平面的拟合精度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M估计样本一致性(MSAC)算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法拟合点云平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SAC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 通过激光传感器获取的三维点云难免混入噪声和异常点,导致点云平面的拟合精度降低。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M估计样本一致性(MSAC)算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法拟合点云平面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MSAC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获得较为理想的点云平面,然后使用PCA方法对保留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以获取更加精确的点云平面参数。使用电池托盘作为被测物,应用3D线激光轮廓传感器扫描被测物并将点云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设定的仿真数据和电池托盘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发现本文方法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结合PCA、最小平方中值(LMedS)结合PCA的方法相比,在耗时接近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异常点对点云平面拟合的影响,获得更精确的平面拟合参数。对两个部分的电池托盘点云滤波处理后进行平面拟合时,能够发现本文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标准差分别降低了28.6%和22.5%%、24.0%和29.0%,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平面拟合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数据 异常点 平面拟合 M估计 主成分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分析--以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康桐铭 谢和平 +4 位作者 李文 周阳阳 张新旺 蒋磊 钟文勇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40,共11页
野外调查是采集生物多样性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样本量总是有限的,部分稀有种可能不会出现在样本中。因此野外调查结果往往无法全面地反映研究区域的整体物种多样性。为充分掌握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 野外调查是采集生物多样性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样本量总是有限的,部分稀有种可能不会出现在样本中。因此野外调查结果往往无法全面地反映研究区域的整体物种多样性。为充分掌握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于2022年6—10月采用样线法对该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展开调查;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估计保护区的物种总数目。通过野外调查记录到26种两栖动物,结合往期的调查资料,保护区现记录有35种两栖动物。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为34种,与保护区现有的两栖动物多样性记录(35种)十分接近。调查到的两栖动物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4种(福建掌突蟾Parame⁃gophrys liui、浦式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popei、东方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orienta⁃lis、莽山刘角蟾Liuophrys mangshanensis)。区系组成以17个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另有9个广布种。不同生境类型的两栖动物多样性呈现出明显差别,其中,阔叶林的两栖动物多样性最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验证了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的准确性,为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在生物多样性数据校正、野生动物调查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 两栖动物 多样性 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式特征值二次对角加载的信源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川川 曾勇虎 +1 位作者 朱宁 王华兵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针对应用阵列天线进行信号接收时的信源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特征值二次对角加载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对天线阵列观测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对特征值进行一次对角加载,对角加载量取所有特征值的几何平均值,将原始特征值... 针对应用阵列天线进行信号接收时的信源数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式特征值二次对角加载的信源数估计方法。对天线阵列观测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对特征值进行一次对角加载,对角加载量取所有特征值的几何平均值,将原始特征值与对角加载值相加,取代原始特征值;重新计算特征值对角加载量,并进行二次对角加载,使加载后的特征值满足噪声特征值的最大最小值之比不超过2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使用信息论准则类方法和随机矩阵理论类方法实现信源数的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源数估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源数估计 色噪声 信息论准则方法 一般渐近体系 二次对角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估计法的瑞利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不确定度
18
作者 张潇剑 张献中 +5 位作者 李欣岐 吴同 钟凯 闫召爱 徐德刚 姚建铨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5-1006,共12页
最优估计法(OEM)作为一种新型的反演方法,在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环境参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了表征基于OEM方法的瑞利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推导了OEM不确定度公式,明确了OEM反演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利用瑞利激光雷达... 最优估计法(OEM)作为一种新型的反演方法,在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环境参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了表征基于OEM方法的瑞利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温度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推导了OEM不确定度公式,明确了OEM反演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利用瑞利激光雷达方程模拟回波光子数廓线,计算了相应的中层大气温度和不确定度,得到在OEM反演过程中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即参考压强不确定度和噪声不确定度.利用蒙特卡罗方法(MCM)建立OEM不确定度验证框架,对不同不确定度来源产生的不确定度数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方法计算的不确定度数值在海拔85 km以下一致性良好,证明OEM不确定度计算数值的准确性.此外,基于OEM方法对瑞利激光雷达的实测数据进行反演,并完成了不确定度分析,为OEM方法在激光雷达大气环境探测领域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激光雷达 最优估计 不确定度 大气温度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MUSIC方法进行洋流方位估计
19
作者 潘博志 何宏昌 +2 位作者 范冬林 宫子怡 刘镇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38,共5页
洋流能够调节全球热量的分布,降低航运成本。以往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未对洋流信号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完全消除,导致估计效果较差。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MUSIC方法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首先,以采集到的洋流信号为基础,构建洋流阵列信... 洋流能够调节全球热量的分布,降低航运成本。以往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未对洋流信号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完全消除,导致估计效果较差。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改进MUSIC方法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首先,以采集到的洋流信号为基础,构建洋流阵列信号模型,并对洋流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提高信号数据的质量。然后,为减少洋流信号源之间相关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利用改进MUSIC方法及协方差矩阵,对洋流信号源相关性进行消除,通过计算信号源的相关参数,构建洋流方位估计模型。最后,通过对洋流信号源的转换,实现洋流方位的估计。在仿真试验中,以南海部分海域为试验对象,对不同谱点下估计方法的估计效果进行评价,与以往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相比,设计的基于改进MUSIC方法的洋流方位估计方法精度高达97.2%,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MUSIC方法 洋流方位估计 洋流 方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阅读器的声表面波传感器频率估计优化
20
作者 卢铭瑞 徐静宁 +2 位作者 蔡飞达 张勇斌 赵万生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在进行无线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测量时,谐振频率估计的稳定性不佳会限制声表面波阅读器测量系统的性能。为提高频率估计的稳定性,基于传统功率谱频率估计方法引入了相位检波技术,设计了一种矢量阅读器架构以获取矢量频谱,并提出了... 在进行无线无源声表面波(SAW)传感器测量时,谐振频率估计的稳定性不佳会限制声表面波阅读器测量系统的性能。为提高频率估计的稳定性,基于传统功率谱频率估计方法引入了相位检波技术,设计了一种矢量阅读器架构以获取矢量频谱,并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测量和滤波处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方法提升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并结合多种模型拟合方法,针对不同峰型特征的谐振频率进行优化估计。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SAW传感器无线无源测试平台,并开展了无线频率测试实验。采集多组SAW回波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滤波处理后,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提升了约17 dB,而结合拟合方法优化后,谐振频率估计的标准差低于0.5 kHz。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声表面波阅读器系统的频率估计灵敏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 谐振频率估计 无线无源矢量阅读器 有限冲激响应滤波 信号拟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