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化学形态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书航 张博 +3 位作者 姜霞 王雯雯 赵丽 陈俊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82-1388,共7页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 沉积物中磷的潜在释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组分和分布.为研究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释放能力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采用连续分级提取法,以NH4Cl、Na HCO3、Na OH和HCl作为提取剂,同时对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将无机磷分为WA-Pi(弱吸附态无机磷)、PA-Pi(潜在活性无机磷)、Fe/Al-Pi(Fe/Al结合态无机磷)和Ca-Pi(Ca结合态无机磷);将有机磷分为WA-Po(弱吸附态有机磷)、PA-Po(潜在活性有机磷)、MA-Po(中活性有机磷)和NA-Po(非活性有机磷),并以蠡湖表层沉积物样品为例,考察了该方法的回收率及蠡湖沉积物中的磷形态.结果表明:1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与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测定结果比较,连续分级提取法对TP、无机磷、有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3.3%~112.1%、93.9%~111.5%、76.4%~119.9%,平均值分别为99.4%、101.8%、101.0%.2蠡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以无机磷为主,其质量分数在271.29~666.34 mg/kg之间,平均值为441.03 mg/kg,占w(TP)的62.91%;不同形态无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Ca-Pi)〉w(Fe/Al-Pi)〉w(PA-Pi)〉w(WA-Pi).有机磷的质量分数在201.76~368.52 mg/kg之间,不同形态有机磷质量分数表现为w(R-Po)(R-Po为残渣态磷)〉w(NANa OH-Po)(NANa OH-Po为Na DH提取非活性有机磷)〉w(PA-Po)〉w(MAHCl-Po)(MAHCl-Po为HCl提取中活性有机磷)〉w(WA-Po)〉w(MANa OH-Po)(MANa OH-Po为Na OH提取中活性有机磷).改进后的连续分级提取法能够同时有效分离沉积物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化学形态,并且能兼顾沉积物生物可利用性磷分析测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连续分级提取 有机磷 无机磷 形态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T法测定沉积物标准样品有机磷形态分析方法探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俞振飞 王国祥 +4 位作者 钱君龙 李振国 张佳 王立志 周贝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2,共6页
目前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分析沉积物中的磷形态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SMT法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物磷形态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连续提取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有机磷(OP)提取步骤... 目前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不同的提取方法分析沉积物中的磷形态结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SMT法因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沉积物磷形态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连续提取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有机磷(OP)提取步骤比较繁琐,中间转移过程较多,分析人员人为操作等因素都会导致实验出现较大误差,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另外一种改进的OP提取方法。为了验证改进法是否具有合理可行性,以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品GSD-9和GSD-12为标样,同时以野外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为实际样品,采用标准SMT法和改进法重复测定(n=30)沉积物中OP含量。结果表明:标准SMT法提取沉积物标准样品GSD-9和GSD-12测得的OP含量分别占其总磷(TP)含量的9.33%和23.03%;改进法测得的OP含量分别占其TP含量的10.44%和23.13%,两种OP提取方法测得结果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改进的OP提取方法具有可行性,对于沉积物OP分析提取方法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磷 SMT 连续分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潮土磷形态转化过程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立平 兰波 +3 位作者 林俊杰 段林艳 廖雨涵 徐正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52-1960,共9页
磷形态转化过程是决定消落带土壤磷素向三峡水库释放的关键.以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潮土为研究对象,在落干和淹水条件下对土壤进行培养,采用修正的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分析土壤磷形态含量变化,探讨落干和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转化... 磷形态转化过程是决定消落带土壤磷素向三峡水库释放的关键.以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潮土为研究对象,在落干和淹水条件下对土壤进行培养,采用修正的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分析土壤磷形态含量变化,探讨落干和淹水条件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转化速率及转化过程.结果表明:落干期,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NaHCO_(3)-Po)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无机磷(NaOH-Pi)的转化速率分别由-6.27和-1.78 mg(kg·d)逐渐增至-0.69和-0.21 mg(kg·d),其在非残渣态磷中的占比分别减少了21.58%和5.95%;相反,水溶态磷(H_(2)O-Pi)和碳酸氢钠提取态无机磷(NaHCO_(3)-Pi)的转化速率分别由2.07和1.74 mg(kg·d)逐渐减至0.43和0.42 mg(kg·d),其占比分别增加了13.50%和13.41%.淹水期,NaHCO_(3)-Pi、NaHCO_(3)-Po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转化速率分别由-1.84、-4.98和-1.72 mg(kg·d)逐渐增至-0.26、-0.55和-0.12 mg(kg·d),其占比分别减少了9.12%、19.33%和4.03%;相反,H_(2)O-Pi、NaOH-Pi和盐酸提取态磷(HCl-Pi)的转化速率分别由4.51、2.00和0.47 mg(kg·d)逐渐减至0.63、0.22和0.05 mg(kg·d),其占比分别增加了28.83%、2.46%和1.18%.可见,落干期NaHCO_(3)-Po和NaOH-Pi均向H_(2)O-Pi和NaHCO_(3)-Pi转化;淹水期NaHCO_(3)-Pi、NaHCO_(3)-Po和NaOH-Po均向H_(2)O-Pi、NaOH-Pi和HCl-Pi转化.落干期和淹水期,NaHCO_(3)-Po均是消落带H_(2)O-Pi的主要来源.因此,降低NaHCO_(3)-Po含量能够有效减小消落带土壤磷素在雨水淋溶及淹水条件下向三峡水库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干期 淹水期 水溶态磷 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 转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型对优先流路径和磷形态影响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建宏 吴艳宏 +3 位作者 周俊 王吉鹏 王晓晓 李睿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0-227,共8页
以中国贡嘎山由青灰色砂质冰水堆积物发育而成的疏松岩性土壤和德国厄尔士山渍水土壤优先流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和改进的Hedley磷形态提取法,使用优先流染色面积比和优先流程度评价指数定量评价不同类型土壤的优先流程... 以中国贡嘎山由青灰色砂质冰水堆积物发育而成的疏松岩性土壤和德国厄尔士山渍水土壤优先流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和改进的Hedley磷形态提取法,使用优先流染色面积比和优先流程度评价指数定量评价不同类型土壤的优先流程度,通过相关关系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土壤类型中优先流路径对磷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贡嘎山和厄尔士山优先流图片总染色面积比分别为31%和52%,厄尔士山渍水土优先流比贡嘎山疏松岩性土发育较好。贡嘎山疏松岩性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与潜在生物可利用无机磷和有机磷贡献率显著正相关,而即时生物有效无机磷和磷灰石磷与厄尔士山渍水土壤优先流发育程度显著正相关。土壤类型影响优先流路径分布和土壤磷形态分布,从而影响土壤磷赋存状况和下游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优先流路径 染色示踪 hedley连续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冰 耿依仪 +4 位作者 邓艳芳 王宇飞 周华坤 邵新庆 李芝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21-2728,共8页
磷是一种影响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养分。本文研究了3个氮添加水平下(5,10和15 g·m^(-2))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海拔3100 m)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N5处理下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增加。N5处... 磷是一种影响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养分。本文研究了3个氮添加水平下(5,10和15 g·m^(-2))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海拔3100 m)土壤磷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N5处理下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增加。N5处理显著提高了活性磷库的含量,其中NaHCO_(3)-Pi的含量和比例均显著增加。N15处理下植物生物量和地上部含磷量增加,土壤活性磷含量无显著变化,N15处理下仅土壤残余态磷(Residual-P)显著下降。氮添加下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在高寒草甸氮添加能够通过降低土壤pH值和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来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库 hedley连续提取 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特性 植物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钟湖夏季水和沉积物中磷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宋琳 陈超 +4 位作者 冯晓玉 杨钻云 张拓 徐飞 张富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53,共9页
为探究升钟湖水和沉积物中磷污染情况,于2019年8月(夏季),采集了升钟湖湖区15个样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升钟湖表层水、间隙水及沉积物的磷形态,并分析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升钟湖表层水总磷含量介于0.033~0.085 m... 为探究升钟湖水和沉积物中磷污染情况,于2019年8月(夏季),采集了升钟湖湖区15个样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升钟湖表层水、间隙水及沉积物的磷形态,并分析各种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升钟湖表层水总磷含量介于0.033~0.085 mg/L,各形态的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DTP(61.93%)、DOP(40.00%)、PP(38.07%)和DIP(21.93%);②间隙水的总磷含量介于3.49~7.57 mg/L,是水体磷的“源”,正磷酸盐仅占总磷的1.9%;③沉积物总磷含量介于299.04~1138.69 mg/kg,Psenner法连续分级提取出表层沉积物共有5种形态的磷,各形态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残渣磷(Res-P:44.78%)、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有机碎屑腐殖酸磷(NaOH-P:22.92%)、钙结合态磷(HCl-P:14.82%)、可还原态磷(BD-P:13.39%)和弱吸附态磷(NHCl-P:4.09%),各形态磷含量均表现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其中,总磷含量整体为西北部高于东南部;④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磷的释放主要通过BD-P、NaOH-P及NHCl-P进行,间隙水正磷酸盐(PO-P)与水体各形态的磷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升钟湖沉积物磷在夏季时释放潜力较低。研究成果对于管理升钟湖的政策实施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和沉积物 磷形态 连续分级提取 相关性分析 升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