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在胶东大尹格庄后疃矿区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刚 孙涛 +3 位作者 席振铢 段磊 向胤合 杨斌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7,共9页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1500 m深度以浅矿体基本查明,开展1500~3000 m深度的找矿探索既是矿山进一步开发的现实需要,也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大尹格庄后疃矿区外围实施长度为4000 m的大深度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勘探剖面,采...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1500 m深度以浅矿体基本查明,开展1500~3000 m深度的找矿探索既是矿山进一步开发的现实需要,也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大尹格庄后疃矿区外围实施长度为4000 m的大深度多极化电磁测深法勘探剖面,采集1~1×10^(5) Hz天然场电磁信号,反演计算得到3000 m以浅电阻率和磁化率剖面。结合已有地质找矿模型,根据新太古代TTG和胶东岩群变质岩低阻高磁化率和晚侏罗世花岗岩体高阻低磁化率的电磁特性,推断低阻高磁化向高阻低磁化过渡带为控矿的招平断裂带,推测断裂带倾角变缓的扩容空间为有利赋矿部位。经80ZK2101钻孔验证,在2943.18~3108.41 m区间发现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其中3100.06~3101.06 m深度为金矿体,钻孔验证结果与多极化电磁测深推断成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电磁测深 深部找矿 准静态磁化率测深 大尹格庄后疃矿区 胶东 招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adé逼近法的含激发极化效应瞬变电磁三维正演
2
作者 杨威 蔡盼盼 +3 位作者 李清坤 刘礼煌 胡祥云 刘亚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4-805,共12页
金属矿物、硫化物和油气资源等探测目标常呈现较强的激发极化特性,使得瞬变电磁信号出现畸变,若忽略激发极化效应往往导致瞬变电磁数据难以拟合甚至出现错误解释。文中基于时域有限体积法,采用Padé级数对Cole-Cole模型进行逼近,实... 金属矿物、硫化物和油气资源等探测目标常呈现较强的激发极化特性,使得瞬变电磁信号出现畸变,若忽略激发极化效应往往导致瞬变电磁数据难以拟合甚至出现错误解释。文中基于时域有限体积法,采用Padé级数对Cole-Cole模型进行逼近,实现了含激发极化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传统Padé级数中心频率的选取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正演结果对频率相关系数的变化较为敏感,限制了其在频率相关系数变化较大区域的应用。文中定量计算了Padé级数逼近过程产生的误差,并基于误差信息提出了中心频率自适应选取算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多个模型数值实验,验证了文中算法的计算精度及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极化介质模型与非极化介质模型瞬变电磁响应的特征差异,并对实例模型模拟了瞬变电磁场极化异常体的充放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效应 Padé 级数逼近 瞬变电磁三维正演 Cole-Cole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水平椭圆极化法定位地震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张贵霞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01-2612,共12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等效方位场及磁异常信号传播距离与波长比值的方法避让开震磁偶极矩P_m和区域地电阻率ρ值无法准确测量和估算的困境,基于水平等效震磁偶极子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地磁水平椭圆极化法定位地震的地磁辐射机理,并结合2016年10... 本研究通过采用等效方位场及磁异常信号传播距离与波长比值的方法避让开震磁偶极矩P_m和区域地电阻率ρ值无法准确测量和估算的困境,基于水平等效震磁偶极子模型定量地分析了地磁水平椭圆极化法定位地震的地磁辐射机理,并结合2016年10月20日射阳4.4级地震与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6.2级地震前兆的案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地磁水平椭圆极化分析法定位地震是可行的;地磁水平椭圆极化法定位地震的效果、及地磁水平椭圆极化异常观测的敏感点和盲点现象,主要与震磁异常信号强度有关,而信号强度不仅与地震强度和发震断层尺度、信号频率及传播距离、观测台和震中位置及发震断层的相对位置有关,还与震磁异常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区域地电阻率有关.另外,地磁水平椭圆极化异常的地震定位效果还和孕震区的地震活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方位场 震磁偶极子模型 地磁水平椭圆极化 定位地震 敏感点和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法研究虚拟岩心结构参数对低频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
4
作者 马铭 赵建国 +5 位作者 毛玉蓉 闫博鸿 叶麦克 肖增佳 李智 王斌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8-1162,共15页
不含金属矿物的多孔介质低频激发极化效应与结构参数密切相关,为了明确结构参数对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本文结合过程法和复电导率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基于过程法的成岩和压实过程重构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虚拟岩心;然后,分析了粒径和... 不含金属矿物的多孔介质低频激发极化效应与结构参数密切相关,为了明确结构参数对激发极化效应的影响,本文结合过程法和复电导率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分析.首先,基于过程法的成岩和压实过程重构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虚拟岩心;然后,分析了粒径和压实系数变化对结构参数的影响;之后,提出将压实过程等效为颗粒体积膨胀过程,并引入等效粒径来表征压实系数;最后,将双电层贡献的表面复电导平均在颗粒体积上,进而在代表性体积单元中求解电场拉普拉斯方程获得多孔介质的等效复电导率.结果表明:压实系数在[0.14,0.22]之间变化时,结构参数将受到显著影响;电化学极化弛豫峰对应的相位值与单位孔隙表面积比体积正相关;随着压实系数的增加,电化学极化和Maxwell-Wagner极化都将增强,且两种极化过程之间或出现第二个特征弛豫峰;此外,正交电导率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不是单调的.该研究将为从激发极化测量结果预测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 压实系数 等效粒径 结构参数 复电导率 激发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和系统研究
5
作者 杨杰尧 陈海东 +8 位作者 何招领 梁振川 陈慧冰 夏晨斌 赵小娇 王宜 胡健 车文荃 薛泉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 极化转换器的迅速发展对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弓形法的极化转化器测试系统,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并运用时域和频域互转以及时域加窗的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处理。文中同时开发了一套基于VB.NET的控制软件,并研制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的极化转换器用于对比验证。通过仿真和测试对比,所提出的测试系统的反射率测试误差预计优于2 dB,同时,其测试效率相对于传统机械方法提升了80%以上。所研制的测试系统有望成为本领域先进的研制案例,推动极化转换器测试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 超表面 极化转换器 时域消除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老化PVC电缆绝缘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才权 韦鑫 +5 位作者 王杰 周凯 李轩毅 龚薇 黎柏城 李亚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4,共8页
电缆老化会使绝缘失效,导致短路乃至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研究低压电缆老化后的绝缘性能,对电缆中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绝缘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对样本极化-去极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直流电导率、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等参数的变化... 电缆老化会使绝缘失效,导致短路乃至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研究低压电缆老化后的绝缘性能,对电缆中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绝缘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对样本极化-去极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直流电导率、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热失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老化样本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极化电流、去极化电流、电导率和低频介质损耗因数均增大。热失重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长时间的高温老化会使PVC电缆绝缘的氯含量减少,阻燃性降低,PVC分子链断裂,羟基、甲基、亚甲基和C=C等官能团含量增加,电缆老化加剧,最终导致电缆的绝缘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去极化电流 聚氯乙烯电缆 绝缘性 电导率 低频介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的电池极化参数辨识
7
作者 王丽梅 崔艳伟 +3 位作者 孙景景 赵秀亮 刘良 盘朝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为了提高电池极化参数在线辨识的精度及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基准极化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开展电池充放脉冲实验,研究电池极化参数特性;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采用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方法,获取充电极化参数;以充电... 为了提高电池极化参数在线辨识的精度及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的基准极化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开展电池充放脉冲实验,研究电池极化参数特性;基于云端数据充电初期片段,采用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方法,获取充电极化参数;以充电极化参数为约束,利用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VFFRLS),计算了放电极化参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电池时间常数范围为34~53 s,在云端相应小电流倍率下极化参数不随倍率变化;充电极化内阻和极化电容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添加约束后的在线辨识方法的收敛速度,与未添加约束相比,最少提高了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充电放电 极化参数 云端数据 离线辨识 类比混合脉冲功率性能(HPPC) 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VFFR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电磁(TFEM)技术——油气检测原理与方法
8
作者 何展翔 陈涛 +3 位作者 陈本池 石艳玲 刘雪军 陈晓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2-1045,共14页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 本文主要基于频率域理论分析了激电效应与电磁感应的分离方法及相关施工方法技术,但相关理论及方法技术同样适用于时间域电磁相关问题。电磁法在识别深部目标是否含流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研究高精度储层流体电磁检测技术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模型与电化学理论,认为极化电场与流体浓度以及微观电荷迁移和积累密切相关,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和频率依赖性。通过电扩散假说和薄膜极化理论,可以解释极化效应的本质。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等效复电阻率模型,导出电磁油气检测的基本公式,进一步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准确表征油气储层的电性异常,特别是与储层含油气相关的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振幅和相位曲线的表现。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优化收发距、频率等施工参数,有效提取激发极化效应,从而识别油气储层的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激发极化效应在电磁场相位及微分曲线上的特征,与理论数学表征相呼应,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激发极化效应的数据采集有效参数和临界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该方法在流体检测中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曲线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为电磁法油气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 油气检测 参数优化 激发极化效应 双电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曲线法的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宋嘉庚 周翔 降科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7-192,共6页
电絮凝技术具备效率高、无需添加药剂、无二次污染、设备操控和维护简单等优势,但存在极板电化学性能变化规律不明晰等问题。利用极化曲线法研究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针对不同氯化钠含量、不同初始pH、不同含油浓度对牺牲阳极电化学性... 电絮凝技术具备效率高、无需添加药剂、无二次污染、设备操控和维护简单等优势,但存在极板电化学性能变化规律不明晰等问题。利用极化曲线法研究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针对不同氯化钠含量、不同初始pH、不同含油浓度对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污水中氯化钠质量浓度的不断增大,致钝电流密度不断增大,阳极钝化区电位范围变窄,阳极表面溶解速率增大;污水初始pH过小或过大,阳极溶解速率都增大,钝化膜破坏作用都增强;污水中初始含油质量浓度的增大对铝阳极电化学性质变化影响不大,不影响阳极的溶解速率,为电絮凝技术用于海洋溢油应急处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极化曲线 铝阳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
10
作者 杨双燕 齐彦福 +3 位作者 李梓源 舒臣臣 孙乃泉 李貅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6,共15页
当使用地空瞬变电磁法对诸如铜镍硫化物矿或石墨矿等含有激发极化效应的目标进行探测时,电磁感应信号和激发极化效应相互耦合,导致地空瞬变电磁晚期观测数据出现反号现象,使用传统的数据解释技术无法处理这种信号畸变.为此,本文针对含... 当使用地空瞬变电磁法对诸如铜镍硫化物矿或石墨矿等含有激发极化效应的目标进行探测时,电磁感应信号和激发极化效应相互耦合,导致地空瞬变电磁晚期观测数据出现反号现象,使用传统的数据解释技术无法处理这种信号畸变.为此,本文针对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算法开展研究.借助微分欧姆定律将Cole-Cole模型完整地引入到时间域控制方程中,对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分数阶导数,采用Caputo定义格式对其进行离散,从而建立含激发极化效应的时间域控制方程.然后,使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元方法和后退欧拉离散格式,对时间域电场控制方程进行空间和时间离散,实现复杂介质模型含激发极化效应的地空瞬变电磁直接时间域三维正演.通过将本文三维正演结果与极化均匀半空间模型一维半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典型极化体模型和复杂矿体模型进行三维正演模拟,并分析极化参数对地空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源地空瞬变电磁 激发极化效应 三维正演 有限元算 CAPUTO分数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高功率、高增益圆极化馈源研究
11
作者 付姜宇 赵晓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2,共6页
为满足高功率微波效应平台对设备紧凑性的要求,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馈源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紧凑型高功率微波效应平台的X波段圆极化高功率、高增益馈源。通过基础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优化完成了馈源的设计。在设计... 为满足高功率微波效应平台对设备紧凑性的要求,针对传统高功率微波馈源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紧凑型高功率微波效应平台的X波段圆极化高功率、高增益馈源。通过基础理论分析和电磁仿真优化完成了馈源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椭圆波导圆极化器实现微波源由线极化到圆极化的转变;基于模式匹配理论,设计了具有准高斯场辐射的新颖光壁喇叭;引入赋形介质透镜,提高了馈源的方向性和增益,最终实现了高功率、高增益圆极化微波辐射。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在微波暗室中对设计的馈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馈源在X波段频率下,远场增益达到28.4 dB,辐射方向性良好;反射系数S11约为-29.62 dB,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且圆极化轴比达0.9以上,所设计的圆极化高功率、高增益馈源满足紧凑型高功率微波效应平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高功率微波 光壁喇叭 模式匹配 介质透镜 X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电法勘探在辛家咀金矿含碳质岩系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贺景龙 寇少磊 +3 位作者 王占彬 刘基 杨伟 张翼翔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2,共13页
秦岭地区辛家咀金矿位于陕西汉中“勉略宁金三角”地带西侧,区域金成矿潜力突出。但由于区内广泛分布含碳地层,对传统物化探手段均造成一定干扰。本次研究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及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电法勘探的应用,查明了辛家咀金... 秦岭地区辛家咀金矿位于陕西汉中“勉略宁金三角”地带西侧,区域金成矿潜力突出。但由于区内广泛分布含碳地层,对传统物化探手段均造成一定干扰。本次研究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及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电法勘探的应用,查明了辛家咀金矿控矿断裂深部形态特征,探索含碳地层金矿深部找矿预测技术方法组合,探讨成矿机制并总结赋矿标志。综合电法勘探可获得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对含碳岩系干扰下金矿深部赋存位置进行定位预测并形成赋矿标志,经深部工程验证取得区域找矿新发现,也对研究区成矿机制提出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辛家咀金矿 含碳地层 激发极化 A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形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法在色散介质中的应用
13
作者 武岳 马朝轶 +3 位作者 邢浩然 范超 王蒙军 郑宏兴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6,共9页
针对仿真目标中含有不规则形状贴片的情况,为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ADE)的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时域旋... 针对仿真目标中含有不规则形状贴片的情况,为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ADE)的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时域旋度方程出发,推导了基于ADE的弱条件稳定FDTD法中引入共形技术的迭代公式并加以编程实现,同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将其应用于宽带极化转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稳定性条件和内存占用量基本不受影响,在9.9~16.6 GHz频段内,极化转换率大于90%的相对带宽可达到48.4%;相比色散介质中的弱条件稳定方法和共形方法,该方法明显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和效率,满足实际工程仿真需求。本文方法作为一种弱条件稳定方法,适合仿真单个方向具有精细结构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辅助微分方程(ADE) 弱条件稳定 共形技术 极化转换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基础理论研究——确定二次极化电流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良魁 傅平 邓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22-732,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测磁场确定面极化和体极化介质中二次极化电流的新方法.它与以往测电场的方法有所不同.当时域单向长脉冲激发电流通过面极化和体极化介质时,便在其表面和内部产生激发极化效应.在通电时间内和断电后的放电过程中,若极...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测磁场确定面极化和体极化介质中二次极化电流的新方法.它与以往测电场的方法有所不同.当时域单向长脉冲激发电流通过面极化和体极化介质时,便在其表面和内部产生激发极化效应.在通电时间内和断电后的放电过程中,若极化介质内产生了二次极化电流,它必将在周围产生二次磁场.我们通过观测二次磁场可靠地确定了介质中二次电流的存在与否和量值大小以及矢量方向等重要内容.本文除给出一些实验结果外,还给出了实例.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体极化介质中二次极化电流的存在问题是有争议的,本文对此给出了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实验结果,有利于统一这方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 极化 极化 电流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时间域激发极化法二维同步反演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兆祥 谭捍东 +3 位作者 付少帅 唐飞 朱德朋 高敬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718-4726,共9页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为TDIP)已有的反演算法采用的是分步反演的思路,即先由视电阻率资料反演电阻率,固定电阻率再由视极化率资料反演极化率,这样就存在极化率结果严重依赖于电阻率反演结果...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Time-domain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简称为TDIP)已有的反演算法采用的是分步反演的思路,即先由视电阻率资料反演电阻率,固定电阻率再由视极化率资料反演极化率,这样就存在极化率结果严重依赖于电阻率反演结果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实现了TDIP二维数据空间分步反演算法,提出了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TDIP二维同步反演策略,实现了交叉梯度约束的电阻率和极化率二维同步反演算法.分别用电阻率和极化率结构一致和不一致的二维模型合成数据进行了分步和同步反演试算,对不同模型试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电阻率和极化率结构一致和不一致模型,同步反演结果比分步反演结果能更好地确定异常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和极化率值更接近真值.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同步反演算法有效解决了分步反演的问题,优于分步反演算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激发极化 数据空间反演 交叉梯度 同步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含水构造频域激发极化法超前探测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聂利超 李术才 +4 位作者 刘斌 李树忱 钟世航 宋杰 刘征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51-1160,共10页
隧道前方含水构造的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频域激发极化法中频散率参数对水体响应敏感的特点,将其引入到隧道含水体超前探测研究工作中。从理论正演、物理模拟、解译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频域激发极化超前预报技术... 隧道前方含水构造的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频域激发极化法中频散率参数对水体响应敏感的特点,将其引入到隧道含水体超前探测研究工作中。从理论正演、物理模拟、解译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频域激发极化超前预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解决了隧道中频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的数值正演难题,并通过对典型含水体的正演研究得到了视频散率对含水构造的响应规律,发现视频散率曲线的极大值是表征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存在的重要特征;基于大量数值正演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两次探测的视频散率曲线极大值联合判断含水构造位置的方法;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频域激发极化法预报的含水体位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有效性,为解决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含水构造 超前预报 频域激发极化 数值正演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探测花牛山铅锌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龚胜平 杨亚斌 +4 位作者 张光之 林品荣 吴文鹂 郑采君 石福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6-24,共9页
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系统"在甘肃柳园花牛山铅锌矿开展的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探测试验研究成果。对比了单一方向供电与多方向供电探测结果,并对成果进行了地质解译。研究显示:垂直主构造供电三维数据反演... 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大深度三维电磁探测系统"在甘肃柳园花牛山铅锌矿开展的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探测试验研究成果。对比了单一方向供电与多方向供电探测结果,并对成果进行了地质解译。研究显示:垂直主构造供电三维数据反演结果较为可信,多方向供电数据联合反演有利于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三维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探测结果建立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对解构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效果明显;异常与地球物理扫面测量成果及地质资料吻合。根据试验结果弄清了矿体的容矿层位、矿体与地层的关系,可为深部地质结构推断与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时间域 激发极化 试验 花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法对热毒证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龚兆会 褚庆民 +4 位作者 卿立金 赵新军 李荣 吴伟 吴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3期1775-1780,共6页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法对介入术后的热毒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加上清热解...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法对介入术后的热毒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试验组加上清热解毒法的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口服。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超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troponin I,hs-TnI)、血清磷脂酶A_(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_(2),LP-PLA_(2))及巨噬细胞M1、M2表型比例,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AQ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CK、CK-MB、hs-TnI、LPPLA_(2)水平均明显下降,试验组SAQ中AS、AF、TS、DP评分高于对照组,hs-TnI、LP-PLA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巨噬细胞中M1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或0.01),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上升(P<0.05或0.01),M1/M2比值下降(P<0.05或0.01)。试验组M1/M2比值比对照组低(P<0.01)。所有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法对热毒证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肌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在内蒙某铅锌矿点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平康 冉波 +2 位作者 龙锋 董树义 顾雪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110,共3页
为评价研究矿点成矿潜力,野外采用DWJ-3B型微机激电仪开展中间梯度法扫面测量,圈定出一长1600m、主体宽约200m的高极化异常带。为进一步评价异常带深部潜力,采用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开展时间域单极-偶极激电测深工作,测量结果显示深... 为评价研究矿点成矿潜力,野外采用DWJ-3B型微机激电仪开展中间梯度法扫面测量,圈定出一长1600m、主体宽约200m的高极化异常带。为进一步评价异常带深部潜力,采用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开展时间域单极-偶极激电测深工作,测量结果显示深部亦存在高极化异常。平面、深部极化异常与矿区已知矿化露头相对应,推测激发极化异常为矿体引起。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认为,矿区具有较好成矿前景,激发极化法对矿区进一步找矿评价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 成矿预测 内蒙 二叠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海飞 柳建新 +2 位作者 刘嵘 佟铁钢 刘春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22,共20页
激发极化法是电法勘探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方法具有观测装置多、勘探成本低、灵活性强、观测空间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下水资源、工程与环境等领域。近年来,激发极化法在方法理论、仪器设备、数据采集及反演解释方... 激发极化法是电法勘探的一个重要分支。该方法具有观测装置多、勘探成本低、灵活性强、观测空间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下水资源、工程与环境等领域。近年来,激发极化法在方法理论、仪器设备、数据采集及反演解释方法等方面基本趋于成熟,而且已成为寻找金属矿产资源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推动激发极化法在金属矿产勘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本文在介绍激发极化法物理机理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激发极化法在仪器设备、观测方法、反演解释方法及矿产勘查应用案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激发极化法的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 有色金属矿产勘查 仪器设备 观测方 反演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