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产业政策与重污染行业可持续性转型--基于长三角地区“区域—企业”的多层次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璐怡 常悦 +1 位作者 胡筱亭 胡朝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3,共10页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政策执行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抑制了执行区中企业污染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提升了周边非沿长江区域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周边沿江区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绿色产业政策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环境治理效应、威慑效应、联通效应以及创新诱导效应。基于绿色产业政策多层次分析,为区域间政府联动、企业协同以及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业政策 多层次框架 重污染行业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Soils near the Almalyk Mining and Smelting Industrial Area,Uzbekistan
2
作者 Obidjon Kodirov Nosir Shukurov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32-233,共2页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of Almalyk mining and smelting industrial area along the 5 transects.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Almalyk,Uzbekistan,where the intensification o...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of Almalyk mining and smelting industrial area along the 5 transects.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Almalyk,Uzbekistan,where the inten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negatively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The distribution of 17 heavy metals (Cu,Zn,Pb,Sc,V,Cr,Co,Ni,Ga,Rb,Sr,Y,Zr,Nb, Ba,Th,and U)were studied in 21 sampling locations (21×3=63 soil samples)along the 5 radial transects with the total length of 60 km downw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S MINING and SMELTING industry soil POL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锰渣对熟石灰-矿渣体系硫酸盐激发性能研究
3
作者 倪栋 唐亮 +3 位作者 何兆益 王健 裴姗姗 夏磊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7,共7页
电解锰渣(EMR)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重金属、氨氮及硫酸盐,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EMR富含硫酸盐的特点,将其作为硫酸盐激发剂,研究了EMR对熟石灰-矿渣体系硫酸盐激发效果、水化机理、微观结构... 电解锰渣(EMR)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重金属、氨氮及硫酸盐,对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EMR富含硫酸盐的特点,将其作为硫酸盐激发剂,研究了EMR对熟石灰-矿渣体系硫酸盐激发效果、水化机理、微观结构与污染物固化机理的影响。抗压强度、XRD及SEM-EDS测试研究表明,EMR对熟石灰-矿渣体系的激发效果较好,其最佳配比为:质量分数为50%的EMR、质量分数为46%的矿渣、质量分数为4%熟石灰,3、7、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5.55、27.44、44.52 MPa,相比未加EMR的熟石灰-矿渣体系,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升了1.65、1.80、1.97倍。在EMR激发下,熟石灰-矿渣体系的水化产物包括AFt(钙矾石)、C-(A)-S-H(水化硅铝酸钙),并且这些水化产物之间相互交织形成致密网络结构;而熟石灰-矿渣体系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A)-S-H,且其界面区域缝隙较大。EMR-熟石灰-矿渣体系水化过程中释放的OH-及形成的水化产物AFt、AFM(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C-(A)-S-H能够对EMR中的重金属、氨氮进行离子置换、吸附、封裹与沉淀,最终使该体系浸出毒性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工业固废 硫酸盐 水化机理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妙菌素废盐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EDTA-Pb(Ⅱ)的研究
4
作者 胡雅 孙晓蕾 +1 位作者 陆静宇 孙秀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9,148,共8页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T表征WSAC的性质;基于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对WSAC吸附EDTA-Pb(Ⅱ)行为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拟合,利用FTIR、TOC、Zeta电位等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受物理过程主导且为单分子层均相吸附;随着pH的升高,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效果降低;共存阴离子的加入会与EDTA-Pb(Ⅱ)竞争吸附位点,对吸附起抑制作用;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机制主要为孔隙填充和静电吸附的协同作用。将WSAC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EDTA-Pb(Ⅱ),为泰妙菌素废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途径,也为工业废水中EDTA-Pb(Ⅱ)的去除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络合态重金属 EDTA-Pb(Ⅱ) 泰妙菌素废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协同蚯蚓钝化工业污泥中重金属及环境风险研究
5
作者 王兴明 刘欣 +1 位作者 沈露 储昭霞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2-1353,共12页
为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对工业污泥重金属(Cu、Zn、Pb、Ni)生物有效性和安全风险的影响,分别将3种生物炭(稻壳炭、竹炭、秸秆炭)和蚯蚓添加到工业污泥中堆肥,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对污泥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总量、... 为探讨不同类型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对工业污泥重金属(Cu、Zn、Pb、Ni)生物有效性和安全风险的影响,分别将3种生物炭(稻壳炭、竹炭、秸秆炭)和蚯蚓添加到工业污泥中堆肥,分析不同类型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对污泥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总量、有效态含量、形态和环境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堆肥相较于污泥单独堆肥,能降低污泥pH和OM含量,升高TN、TP含量及EC;3种生物炭与蚯蚓协同进一步降低污泥pH和OM含量,增加TN、TP含量与EC,其中4%竹炭的添加效果最佳。与污泥堆肥和蚯蚓堆肥相比,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显著降低重金属含量和生物有效性,4%稻壳炭协同蚯蚓堆肥对Ni、Cu、Zn的去除效果较好,重金属总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1.71%、13.51%、25.89%(P<0.05),有效态含量分别下降42.80%、23.27%、11.06%(P<0.05)。形态分析表明: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将Cu向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Pb、Ni、Zn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其中4%竹炭协同蚯蚓堆肥时转化率最高,钝化效果较好。3种生物炭协同蚯蚓处理污泥潜在生态风险(RI)均属于低风险,其中稻壳炭协同蚯蚓处理风险最低(RI为95.9),秸秆炭协同蚯蚓处理风险相对较高(RI为97.04)。健康风险评价发现处理组中非致癌物质通过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途径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非致癌总风险(HI)均小于1,处于人体可接受水平,秸秆炭协同蚯蚓处理总风险最小(HI为0.092)。综上,生物炭协同蚯蚓堆肥为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及生态风险提供了有效策略,其中竹炭在改善理化性质和钝化重金属方面较好,稻壳炭在去除重金属总量和安全性方面优于竹炭、秸秆炭,而秸秆炭则在整体风险控制中表现良好,三者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泥 重金属 蚯蚓 生物炭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重器”领军制造企业主导的双链融合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基于中车株洲所的案例研究
6
作者 陈劲 侯二秀 +2 位作者 谢雨轩 李振东 刘洋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结合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等问题,“大国重器”领军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主导双链融合以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并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基于中车株洲所的纵向案例研究,深入探讨领军制造企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结合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等问题,“大国重器”领军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主导双链融合以进一步释放创新动能并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基于中车株洲所的纵向案例研究,深入探讨领军制造企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过程中双链融合的演化过程及其机制。发现领军制造企业主导双链融合经历了“蓄势—裂变—攀高”3个阶段,产业竞争力经历了形成自生能力、聚焦重塑能力以及获得升级能力的连续演化过程,适配机制、协同机制和融通机制在过程中依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融合 “大国重器”领军制造企业 战略导向 产业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建锋 王文选 +3 位作者 陈晓平 马吉亮 梁财 刘道银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8,共6页
重点阐述了近年来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种类吸附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吸附性能,比较了各种吸附剂的优缺点,并分析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业废水 重金属 吸附法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结构重型化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意翔 孙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近年来,重工业的重新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型化特征,这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的能源消费。为了分析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文章以产业结构重型化为背景,建立了我国能源消费函数,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 近年来,重工业的重新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型化特征,这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的能源消费。为了分析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文章以产业结构重型化为背景,建立了我国能源消费函数,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能源消费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重型化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本期重工业产值每增加1%,不仅会使同期的能源消费总量增加1.80%、下期能源消费增加1.26%,还会使下下期的能源消费降低1.37%。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和能源消费实际,认为要降低能源消费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使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重型化 能源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某工业园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童晓玉 郭静静 +3 位作者 高瑞丽 陈林 薛斌 高锋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采集宁夏黄灌区某工业园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8种重金属全量和TCLP提取态含量,并采用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Mn、As、Pb、Cd、Cu、Ni、Zn和Hg的平均值分别为667.3 mg/kg、12.31 ... 采集宁夏黄灌区某工业园区周边农田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8种重金属全量和TCLP提取态含量,并采用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Mn、As、Pb、Cd、Cu、Ni、Zn和Hg的平均值分别为667.3 mg/kg、12.31 mg/kg、24.56 mg/kg、0.091 mg/kg、24.32 mg/kg、29.72 mg/kg、74.96 mg/kg和0.050 mg/kg,与宁夏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积累,且距离工业园区越近,积累越严重,其中Hg的空间分布变异程度较高;8种重金属全量和TCLP提取态含量均分别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TCLP国际标准限值;研究区域土壤目前尚较清洁,农作物受到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田土壤 生态风险评价 工业园区 宁夏平原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成因机制
10
作者 余倬锋 肖劲光 +3 位作者 吴慧娴 张鹏 袁松虎 肖武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302,336,共11页
以某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季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超标率顺序为... 以某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季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傍河退役金属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的超标率顺序为砷>锑>铅>镉,其中土壤和地下水中砷的最高含量分别达到2030 mg/kg和14640μg/L;研究区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原料堆渣场和生产车间,其中生产车间靠近河岸,地势相对较低,因此受河水影响,地下水水位波动强烈,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呈现向四周扩散的趋势,而原料堆渣区远离河水,地下水水位相对稳定,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主要集中于近表层;土壤中重金属主要通过微生物途径释放,但该过程也受到地下水中HCO_(3)^(-)和SO_(4)^(2-)浓度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金属工业园 土壤 地下水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途径 氧化还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污泥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文蛟 张宇腾 +3 位作者 李梅彤 郑悦 张柯 焦刚珍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 在工业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工业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水、大气和土壤后,由于性质相对稳定易产生生物富集效应,最终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处置处理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工业污泥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法、热解法等),并以制革、电镀、造纸和印染4大类工业污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理化性质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规律,同时讨论了温度、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指出,如何减少热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物向环境的释放是未来工业污泥热处理技术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泥 重金属 迁移转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园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素芳 张秋华 +4 位作者 许冠英 任衍燕 苏耀明 潘泽文 曹英杰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1,共12页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数量众多、工业园区分布范围广。早期企业排污的不规范导致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珠三角地下水管控的重点关注领域,亟需开展相关污染源解析工作,为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数量众多、工业园区分布范围广。早期企业排污的不规范导致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珠三角地下水管控的重点关注领域,亟需开展相关污染源解析工作,为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据此,以全国重要的制造业重镇佛山市的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氡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受体模型法,对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水化学和重金属污染成因及其来源解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园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园区含水层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中部偏东地下水“分水岭”导致东西两侧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弱。②园区地下水背景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西侧污染点位水化学类型变为Na-Cl型,东侧污染点位则为SO_(4)-Na型。随水化学类型不同,重金属特征污染物也存在差异,西侧点位主要表现为Al、Ni和Cu污染,东侧点位表现为Fe、Mn、Ni、Cd、Pb和Al污染。③主成分分析和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来源解析表明,园区大部分非污染点位重金属来自地质背景,园区东西两侧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弱,揭示两侧重金属污染分别来自不同来源。研究显示,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空间分布影响,珠三角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具有极强的空间异质性,水化学、同位素和受体模型等多手段综合为地下水溯源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地下水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深化、重工业化、技术进步与西部地区工业就业增长——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银燕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 基于200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工业资本深化、重工业化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工业化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最大,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产生的负面效应相对较小,负面影响最小的是工业资本深化。统计分析表明,在2004~2010年期间,西部地区工业的资本——劳动比逐步下降,未表现出资本深化,但重工业化趋势明显,技术进步明显。为提高工业增长的就业效应,西部地区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把技术进步的重点放在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就业扩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深化 重工业化 技术进步 就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大勇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用性绿色专利和非实... 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重污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实用性绿色专利和非实用性绿色专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重污染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且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更换测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实用性绿色专利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非实用性绿色专利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研究为推动重污染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行业 上市公司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CUS源汇匹配模型及优化——以粤西地区为例
15
作者 方小宇 熊鹏飞 +7 位作者 杨浦 郑益军 占乃大 陆江 李维鼎 张亚杰 李画 李绪深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广东省西部地区汇聚了一大批重化工企业,是我国比较典型的沿海重化工聚集区。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O_(2)减排压力紧迫,在该区域开展CCUS源汇匹配研究,合理部署CCUS集群,可显著降低CCUS经济成本,对于探索沿海... 广东省西部地区汇聚了一大批重化工企业,是我国比较典型的沿海重化工聚集区。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沿海重化工聚集区CO_(2)减排压力紧迫,在该区域开展CCUS源汇匹配研究,合理部署CCUS集群,可显著降低CCUS经济成本,对于探索沿海地区“碳中和”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以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以下简称粤西)重化工聚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地区CO_(2)排放源和近海北部湾盆地地质特征,借助钻井和地震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等,评估了北部湾盆地咸水层的CO_(2)封存潜力,进而以“最小支撑树法”构建了CCUS源汇匹配模型,并开展了CO_(2)咸水层地质封存源汇匹配研究,最后引入“节约里程法”对源—汇路径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盆地咸水层的CO_(2)封存潜力为251.6×10^(8) t;(2)涠西南、乌石、迈陈、福山和雷东凹陷具备作为CO_(2)封存点的地理优势;(3)源汇匹配模型揭示,在粤西地区有2条适宜的源汇路线,一是湛江市排放点(源)→乌石凹陷咸水层(汇),二是茂名市及阳江市排放点(源)→雷东凹陷(汇);(4)优化后实际建设管道长为430 km(优化率高达61.4%)、CCUS全流程成本为3118.80×10^(8)美元,捕集成本占比达87%。结论认为:(1)通过上述2条优化路线进行CO_(2)埋存,在2030—2060年运行期内,估算可盈利约55.95×10^(8)美元;(2)随着“碳中和”日程的接近以及捕集技术迭代、碳价持续上涨、CCUS成本不断下降等有利因素影响,上述源—汇优化路径的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地区 沿海重化工聚集区 CCUS CO_(2)离岸封存 源汇匹配 封存潜力 碳中和 咸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基于资源获取配置及管理者短视的分析
16
作者 李初 张铮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31,共17页
从“资源获取配置”优化和“管理者短视”改善两个维度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投资水平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 从“资源获取配置”优化和“管理者短视”改善两个维度考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投资水平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减少管理者短视行为,进而促进企业的绿色投资。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以及重污染行业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绿色投资治理水平的提升效应更显著。基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进驻部门、事项、窗口检验发现,更多的进驻部门、事项、窗口会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绿色投资水平的提升作用。研究不仅拓展了政府治理与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边界,更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微观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绿色投资 资源配置 重污染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业用地地下水重金属概率健康风险评价
17
作者 李晓曼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165,共10页
文章针对上海市典型工业用地地下水中5种重金属(As、Cd、Cr、Pb和Hg)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调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估了通过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暴露于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概率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0个工业遗留场地地下水均受到重金属污染,A... 文章针对上海市典型工业用地地下水中5种重金属(As、Cd、Cr、Pb和Hg)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调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估了通过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暴露于地下水中重金属的概率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0个工业遗留场地地下水均受到重金属污染,As、Cr、Pb和Hg浓度的平均值高于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空间变异性较强,表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研究区西部和北部受重金属污染较东部更为严重。地下水Pb污染指数最高,其次为Cr,研究区分别有4%和6.5%的地区存在中度和重度污染。蒙特卡罗概率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研究区存在由重金属引起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重金属对儿童造成的非致癌风险最高(95%分位数的总非致癌风险指数为3.63),对成人造成的致癌风险最高(95%分位数的总致癌风险指数为3.67×10^(-4));重金属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非致癌风险超过控制值的比例分别为14.69%、5.80%和6.23%,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致癌风险超过控制值的比例分别为4.95%、0.66%和22.12%;健康风险主要由As和Cr引起,经口摄入的风险大于皮肤接触的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暴露时间和摄入速率是影响概率风险评估模型结果的关键参数,暴露时间对成人的健康风险贡献率最高,达到67.2%~68.5%;摄入速率对儿童的健康风险贡献率最高,达到49.4%~65.8%;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暴露时间的贡献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摄入速率的贡献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地下水 重金属 概率健康风险评估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工业废水特征及处理模式
18
作者 李典 汪洵 刘应明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废水水质特征、产业门类工业废水水量指标、处理模式以及重点污染物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新能源汽车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毒性、难以直接生化处理,废水中主要含...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废水水质特征、产业门类工业废水水量指标、处理模式以及重点污染物处理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新能源汽车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有毒性、难以直接生化处理,废水中主要含有表面活化剂、矿物油、磷酸盐、重金属等污染物。通过梳理行业21家重点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废水主要由整车制造、储能装置制造等企业产生。从政策层面上看,当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时,园区建设配套废水处理厂具有必要性。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表面活化剂等特征污染物需要在预处理阶段重点考虑,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建议尽快将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新能源产业废水处理工作中,加大绿色环保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力度。各地需根据园区现状产业及发展规划等,提前做好水质水量分析,有针对性地处置重点污染物,同时也需在园区招商引资、企业废水监管、废水处理收费等方面多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园区 水量指标 处理模式 重金属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减税降费促进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吗?
19
作者 孔晓旭 罗山琦 贾辰歌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73,共16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否有效激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高碳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和熵值法构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标,实证分析...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探讨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否有效激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高碳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和熵值法构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标,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税降费能够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环保投资和投资者关注在其中发挥机制作用。在外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政策激励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其中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更为敏感。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政府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影响的相关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绿色低碳转型 高碳重污染行业 环保投资 投资者关注 外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场-生物固定化复合工艺处理工业电镀废水 被引量:6
20
作者 靳路山 姜斌 李鑫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9期1981-1984,共4页
利用新型微电场-生物固定化复合工艺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工业电镀废水,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固定床反应器来处理废水。深入研究了静态停留时间、初始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流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7... 利用新型微电场-生物固定化复合工艺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工业电镀废水,实验过程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新型固定床反应器来处理废水。深入研究了静态停留时间、初始浓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工艺流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7-9),溶液初始浓度100mg·L^(-1),停留时间(60—120)min为佳;经过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为95%以上,达到了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微生物固定化 重金属离子 工业电镀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