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Mitral Valve Diseases by Bicoherence Analysis of Heart Sound Signals
1
作者 O.Akgun H.S.Varol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70-3273,共4页
The analysis of 10 normal and 51 mitral valve pathology making a total of 61 heart sound signals that were obtained with Littmann 4100 Digital Stethoscope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Following the recorded sound sign... The analysis of 10 normal and 51 mitral valve pathology making a total of 61 heart sound signals that were obtained with Littmann 4100 Digital Stethoscope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Following the recorded sound signals were denoised by using wavelet filters,the signals were applied bicoherence analysis that is an high order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varieties of mitral valve pathology could be determined by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s of bicoherence and maximum bicoherence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ral valve heart sound signals Bicoherenc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心动图自动识别瓣膜反流 被引量:1
2
作者 郭马特 宋艳杰 +6 位作者 石婵 孙诗敏 马佳 刘博罕 王秋霜 张丽伟 杨菲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基于彩色多普勒动态视频瓣膜反流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201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109例瓣膜反流的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前瞻性连续性收集2023年5月13日—6月13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1 562例超声心动图影像作为测试集,其中二尖瓣反流378例,主动脉瓣反流223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切面分类模型和瓣膜反流识别模型,分析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切面分类的效能。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深度学习切面分类模型可自动识别诊断二尖瓣反流和主动脉瓣反流的2个切面,对胸骨旁长轴彩色多普勒切面和心尖四腔二尖瓣彩色多普勒切面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1.00和0.93;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二尖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47,特异度为0.852,准确度为0.849,曲线下面积为0.930。深度学习模型诊断主动脉瓣反流的敏感度为0.857,特异度为0.861,准确度为0.859,曲线下面积为0.940。结论 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瓣膜反流,具有成为心脏瓣膜病筛查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瓣膜疾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用于左心瓣膜病变所致左心室应变进展
3
作者 贾琪琪 穆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7-549,共3页
左心瓣膜疾病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引发心肌不同程度结构和功能改变。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无创评价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检测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对于评估左心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应变、局部分层应变及不同节段应变具有重要增量价值,可指... 左心瓣膜疾病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引发心肌不同程度结构和功能改变。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无创评价心肌应变及应变率、检测亚临床收缩功能障碍,对于评估左心瓣膜疾病患者整体应变、局部分层应变及不同节段应变具有重要增量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本文就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用于评估左心瓣膜病变所致应变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心肌收缩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横位心伴主动脉瓣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4
作者 文磊 袁康正 +1 位作者 柳芳美 廖清池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方拒绝手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入院前,患者静息状态下即有胸闷气喘症状。入院查体: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min, 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4/6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余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横位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贺晴 高朗 +3 位作者 季萌萌 林艺霞 谢明星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RVPAC)是右心室收缩力与后负荷的关系。当右心室功能和肺血管阻力适配时可维持正常RVPAC,而右心室收缩力不足以匹配后负荷时则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RVPAC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患者预后...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RVPAC)是右心室收缩力与后负荷的关系。当右心室功能和肺血管阻力适配时可维持正常RVPAC,而右心室收缩力不足以匹配后负荷时则导致右心室功能障碍。RVPAC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早期、准确评估RVPAC对于患者病情评估、临床治疗决策、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RVPAC的测量方法较多,分为侵入性与非侵入性方法,其中非侵入性方法主要与超声相关。本文就RVPAC的病理机制、测量方法、不同方法优缺点及其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肺动脉耦连 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 高血压 超声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安宁 张培 吴永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5-1350,136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117例P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形成CVC分为CVC组与非CV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 目的探讨基于复合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在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的117例P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形成CVC分为CVC组与非CV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取单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并构建预测模型,并从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等方面对仅纳入传统因素和同时纳入复合炎症指标的两预测模型进行评价。采用重分类分析评价列线图模型对诊断PD患者CVC形成的改善程度。结果纳入年龄、泛免疫炎症值、血钙、C反应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甲状旁腺激素6个预测变量建立预测模型,不含复合炎症指标的传统预测模型与纳入复合炎症指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4(95%CI:0.8580~0.9607)、0.9727(95%CI:0.9477~0.9977),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良好。校正曲线显示校正前后的校准曲线均接近拟合线,提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高。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净获益高,通过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发现列线图模型对诊断PD患者CVC形成有显著改善,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性。结论年龄、泛免疫炎症值、血钙、C反应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甲状旁腺激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识别PD患者存在CVC的风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 泛免疫炎症值 腹膜透析 心脏瓣膜钙化 列线图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式对高分子心脏瓣膜浸渍厚度分布影响
7
作者 魏海洋 李峥 +5 位作者 侯倩文 孟雅娜 朱良伟 韩恩慧 胡建军 周建业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2-1019,共8页
目的 探究浸渍过程中不同运动模式对高分子心脏瓣膜厚度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体积流体函数(volume of fluid, VOF)多相流模型、欧拉壁膜(Eulerian wall-film, EWF)模型及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高分子心脏瓣膜的浸渍制造过程。研究聚焦于... 目的 探究浸渍过程中不同运动模式对高分子心脏瓣膜厚度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体积流体函数(volume of fluid, VOF)多相流模型、欧拉壁膜(Eulerian wall-film, EWF)模型及动网格技术,数值模拟高分子心脏瓣膜的浸渍制造过程。研究聚焦于模型自转条件下,竖直、水平和偏转3种运动模式对表面浸渍液流动特性及液膜分布的影响。通过每片瓣叶设置7个相同测试点,采集厚度数据并计算变异系数。鉴于竖直模式与水平模式的运动平面受限,选定运动平面更丰富的偏转模式(45°)为基础进行优化,并开展对比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竖直模式变异系数峰值为0.461 3;水平模式变异系数为0.060 8;偏转模式30°、45°、60°时变异系数分别为0.457 5、0.272 8、0.255 6。偏转模式(45°)经优化后变异系数下降至0.052 5,较优化前降低80.7%。结论 运动模式显著影响浸渍厚度分布的均匀性,水平模式表现出最佳均匀性,竖直模式的均匀性最差,偏转模式的变异系数随着偏转角度的增加而降低,其均匀性介于竖直模式和水平模式之间。根据仿真结果优化运动模式的参数改善了厚度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流体函数模型 欧拉壁膜模型 数值仿真 浸渍工艺 运动模式 高分子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与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
8
作者 陈扬 吕雪峰 +4 位作者 陆婷婷 王志炎 傅百成 袁屹平 白志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0,共8页
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开闭壳频率作为机体健康指征的科学性,本研究评估了三角帆蚌(体质量为25.50 g±3.32 g)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比较了其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特点,并分析了正常养... 为探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开闭壳频率作为机体健康指征的科学性,本研究评估了三角帆蚌(体质量为25.50 g±3.32 g)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的昼夜变化特征,比较了其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对摄食和免疫应激的响应特点,并分析了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差异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夜间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高于白天,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昼夜投饵后1 h的开闭壳频率和心率均显著高于投饵前(P<0.05),且心率振幅增大,表明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能响应摄食行为;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3 h,三角帆蚌开闭壳频率达到最高值18.75次/h,为感染前频率的1.52倍(P<0.05),感染后15 h已降低至感染前开闭壳频率的31.29%;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5 h,心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并达到峰值14.65 bpm,为感染前心率的1.25倍(P<0.05),随后频率缓慢降低,1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开闭壳频率能对细菌感染做出响应,且开闭壳频率响应较心率更为敏感;试验还发现,正常养殖条件下同群体三角帆蚌存在开闭壳频率差异,可分为高、中、低开闭壳频率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均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除高开闭壳频率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仅显著高于低频率组外,高开闭壳频率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中、低频率组(P<0.05)。研究表明,开闭壳频率较心率对环境变化响应更敏感,高开闭壳频率组的上述免疫相关酶活性较高,本研究对将开壳频率这一计数指标作为三角帆蚌新的健康指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推动贝类健康养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开闭壳频率 心率 免疫相关酶活性 健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退行性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右心功能
9
作者 丛龙鑫 刘聪 +2 位作者 徐凯 李阳 张婷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1,共5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右心功能。方法前瞻性选取30例DMR(DMR组)、30例FMR(FMR组)及3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比较3组间及组间两两常规超...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观察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右心功能。方法前瞻性选取30例DMR(DMR组)、30例FMR(FMR组)及3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比较3组间及组间两两常规超声参数、右心室2D-STI及RT-3DE参数。结果3组间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三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积(TR-ER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DMR组及FMR组TAPSE减低、PASP升高(P均<0.05),DMR组与FMR组TAPSE、FAC、PASP、RVESV、RVSV、RVEF、LVEF及TR-ER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右心室游离壁3个节段各纵向应变及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参数差异,以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RT-3DE-RVESV、RT-3DE-RVSV及RT-3DE-RVEF差异,且FMR组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DMR,FMR患者右心功能改变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及心肌损伤影响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杨榕 宁绍东 +1 位作者 杨俊 童立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2-560,共9页
目的 探讨黔东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黔东南地区患者110例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黔东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黔东南地区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CYP2C9*3基因型不同分为野生型(AA型)和突变型(AC型和CC型),VKORC1-1639G>A基因型分为野生型(GG型)和突变型(GA型和AA型)。不同基因型间华法林剂量、组间INR达标时间比较均先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将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因素进行分层回归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预测。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s)分析CYP2C9、VKORC1基因状态与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结果 所有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均P>0.05)。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状态与房颤、心肌损伤、血栓和出血及合并药物(胺碘酮、利福平、苯巴比妥、伏立康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P2C9*3基因型AA的华法林稳定剂量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率(TTR)显著高于基因型AC(均P<0.01),INR达标时间显著低于基因型AC(均P<0.01)。VKORC1-1639G>A基因型GG+GA的华法林稳定剂量和INR达标时间均显著高于基因型AA(均P<0.01),TTR显著低于基因型AA(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9、VKORC1、年龄、胺碘酮、BSA、BMI、性别对华法林稳定剂量均产生显著的影响(均P<0.05)。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显示,CYP2C9和VKORC1指标对模型分类的贡献度最高,其次是胺碘酮、BSA、BMI、性别、年龄。对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准确率为93.5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62%、95.89%,阳性预测值为94.23%,阴性预测值为93.15%,预测模型拟合ROC-AUC为0.958。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突变型患者的cTnI、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均P<0.05)。GLMMs模型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因素,CYP2C9、VKORC1基因突变型与术后心肌损伤的风险性仍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1)。结论 黔东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CYP2C9*3和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及抗凝达标率,且突变型基因与术后心肌损伤指标升高及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9 VKORC1 基因多态性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及术后心房颤动对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究
11
作者 秦娜娜 武文军 +2 位作者 祝岩 任文璞 刘方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究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患者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趋势,以及年龄和(或)术后心房颤动(perioperativeatrial fibrillation,POAF)对这种趋势的影响程度。方法回... 目的探究行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患者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趋势,以及年龄和(或)术后心房颤动(perioperativeatrial fibrillation,POAF)对这种趋势的影响程度。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AVR的134例中、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和(或)是否并发POAF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60岁、无POAF,49例)、B组(年龄<60岁并发POAF,21例)、C组(年龄≥60岁、无POAF,30例)、D组(年龄≥60岁并发POAF,34例),收集患者术前7 d与术后7 d动态心电图指标。观察患者围术期HRV变化。结果AVR术后7 d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24 h记录的所有5 min段中NN间隔的标准偏差的平均值(average of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NN intervals across all 5-minute segments recorded over a 24-hour period,SDNN_(idx))、R波时间间隔的方均根、连续RR间隔相差大于50 ms的百分比明显低于术前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72±17.449)ms vs(804.567±230.518)ms、(20.284±9.432)ms vs(42.933±12.876)ms、(1.307±0.196)ms vs(1.412±0.148)ms,3.00(1.30,7.23)ms vs 5.30(3.00,10.40)ms,P<0.01];D组术后7 d SDNN_(idx)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568±14.749)ms vs(46.467±11.754)ms,P<0.05]。结论AVR术后早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年龄≥60岁并伴POAF患者HRV指标显著下降,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加剧,两者协同作用加重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率 迷走神经 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分析
12
作者 韩亮 程青慧 +5 位作者 陈晶晶 陆娜 刘运仲 何瑞玲 朱群英 欧贻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前瞻性收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56例,术后7 d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 目的分析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自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前瞻性收集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56例,术后7 d时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MoCA评分<26分),将患者定义为认知功能障碍组61例和对照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分析老年心脏病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最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肌少症、开胸手术比例、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肌少症、开胸手术、术中低血压是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1.081,95%CI:1.007~1.161,P=0.030;OR=2.538,95%CI:1.062~6.066,P=0.036;OR=2.650,95%CI:1.174~5.985,P=0.019;OR=3.104,95%CI:1.391~6.929,P=0.006;OR=3.478,95%CI:1.298~9.322,P=0.013)。两组患者术前MoC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7.90±1.40)分vs(28.20±1.40)分,P=0.195]。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术后7 d、6个月和12个月时MoCA评分均显著降低[(22.90±1.27)分vs(27.73±1.08)分,P=0.000;(24.72±1.66)分vs(27.73±1.23)分,P=0.000;(25.48±1.73)分vs(27.62±1.22)分,P=0.000]。年龄是影响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68,95%CI:1.035~1.318)。结论老年心脏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心尖植入二代J-ValveTM治疗以关闭不全为主的主动脉瓣病变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鹏 郑少忆 +8 位作者 姜妤 李偲 刘克玄 崔凯 修建成 宾建平 侯晓敏 腾中华 陈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68-3572,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最新设计的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系统J-Valve^TM治疗以关闭不全为主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4例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主的高危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术... 目的总结采用最新设计的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系统J-Valve^TM治疗以关闭不全为主的高危主动脉瓣疾病患者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4例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主的高危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接受经心尖主动脉瓣植入术,纳入的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心脏团队评估。详细记录及分析手术过程及初步临床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经心尖植入新一代J-Valve^TM主动脉瓣。术中2例出现轻微瓣周漏,出院前经超声心动图确认瓣周漏消失。1例术前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二周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余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随访31~190 d,平均(111.0±76.87)d。4例患者心功能均为NYHAⅡ级以下。结论本研究初步临床结果表明采用新一代的J-Valve^TM植入系统能够较好解决以关闭不全为主的主动脉瓣疾病,尤其适合术前评估为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心尖 假体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伴左心室增大1例报告
14
作者 朱晨 赵凡桂 +5 位作者 严英榴 雷彩霞 俞婷 赵晨燕 林如 任芸芸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孕妇30岁,孕2产0。本次单胎妊娠,22周行孕中期超声畸形筛查提示为胎儿主动脉瓣闭锁,主动脉狭窄伴反流,二尖瓣闭锁,左心室明显增大,考虑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引产后胎儿基因检测结果为NOTCH1基因... 孕妇30岁,孕2产0。本次单胎妊娠,22周行孕中期超声畸形筛查提示为胎儿主动脉瓣闭锁,主动脉狭窄伴反流,二尖瓣闭锁,左心室明显增大,考虑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引产后胎儿基因检测结果为NOTCH1基因杂合变异,可致主动脉瓣病1型。胎儿尸解结果为主动脉瓣闭锁,二尖瓣增宽增厚,左心室增大伴心肌梗死。本文重点介绍该例HLHS伴左心室增大的超声表现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LHS疾病表型进行性改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 左心室增大 主动脉瓣闭锁 主动脉狭窄 胎儿 产前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在Lux-Valve Plus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1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源 李伟 +12 位作者 潘翠珍 陈丹丹 陈莎莎 潘文志 李明飞 张晓春 张蕾 陈海燕 孔德红 郭克芳 舒先红 周达新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0-623,共4页
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死亡率高,指南推荐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现有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器械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声心... 重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死亡率高,指南推荐外科手术高风险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现有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TTVR)器械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筛查、术中影像支持、术后即刻评估及随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报道1例外科手术高危的极重度TR患者,行经颈静脉三尖瓣置换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并结合文献分析二维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经血管三尖瓣置换术(TTVR) 三尖瓣反流(TR) 心脏瓣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Biax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cine Mitral Valve
16
作者 Candra Ratna Sari Shenda Chen +3 位作者 Yang Lei Hao Gao Guixue Wang Xingsuang Ma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5-105,共1页
Objective Mitral valve(MV)plays an importance role in regulating blood flow from left atrium to left ventricle and preventing backflow to left atrium.Mitral Valve consist of four important parts;anterior leaflet,poste... Objective Mitral valve(MV)plays an importance role in regulating blood flow from left atrium to left ventricle and preventing backflow to left atrium.Mitral Valve consist of four important parts;anterior leaflet,posterior leaflet,chordae tendineae,and papillary muscles,which all work in harmony.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lteration on the leaflet causes MV malfunction,and leading to valve diseases such as regurgitation and stenosis.The alteration may be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calcification,genetic disorders,and infection,which usually have an influence to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thu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V.In consequence,some of the patients need MV replacement or repair to restore the normal function of MV.The important point for succeeding such a medical treatment depends on the technique,design,and material used in the treatment shall help rebuild the normal mechanical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of MV.Therefore,the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s of MV become a magnetism to explore.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and mathematical constitutive study base in collagen distribution aiming 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differences in various region on MV.Methods and materials Both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porcine valves are similar to human’s,so the porcine heart valve is often being used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Mitral valve was isolated from fresh eight porcine hearts(250-500 gr),and perfused in PBS solution to maintain moist.Anterior and posterior leaflets were separated and dissected into 4 part(two 8~*8 mm rough zone and two clear zone samples)and 2 part(8~*8 mm belly and edge of the clear zone)respectively.Tracking markers(glass bean)were stickled on specimen with superglue(cyanoacrylate adhesive).Then,the specimen was mounted onto biaxial tester machine(CeIIScale,Biotester),and the tests are run by force control.During mechanical test,the specimen is immersed into PBS solution in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37℃).Every test procedure contains 8 preconditioning cycles and 8 loading cycles.The mechanical behavior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st Piola-Kirchoff stress and stretch.Constitutive model was reconstructed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were fitted from biaxial tensile result.Histolog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in the specimen before and after test.First,a piece of the specimen was cut and immersed in fixation solution(4%paraformaldehyde),then it was dehydrated in graded alcohol solution,and next embedding in paraffin wax block.Paraffin block was then cut and stained with VVG and Picro-sirius red.The collagen fibril orientation was observed from those histological result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clear zone of MV’s first Piola-Kirchhoff stress and stretch curv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recent study from others,while result of the rough zone shows a different trend.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collagen distribution between clear zone and rough zone of MV.Our result thus allows for a refinement of computational models for more accurately predicting MV condition,where tissue heterogene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V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RAL valve heart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LEAFLET chordae tendine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理状态下主动脉双叶机械心脏瓣膜流场特性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强彦 段天赐 +2 位作者 张民祖 祁亮 魏列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7-1817,共11页
人工心脏瓣膜(PHV)替换发生病变的原生瓣膜是目前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其中双叶机械心脏瓣膜(BMHV)因其耐久性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瓣膜置换术后会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这与机械瓣结构改变主动脉生理性血流模式直接相关.本研究... 人工心脏瓣膜(PHV)替换发生病变的原生瓣膜是目前治疗瓣膜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其中双叶机械心脏瓣膜(BMHV)因其耐久性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瓣膜置换术后会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这与机械瓣结构改变主动脉生理性血流模式直接相关.本研究搭建了生理性左心脉动流血液循环装置,使用基于医学CT影像制备的真实人体主动脉根部硅胶模型,采用可调节压力的透明腔体安置主动脉根部模型,来模拟动脉顺应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并模拟出入口负荷条件,分别在健康、心衰以及运动3种不同生理压力和流量条件下,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取完整心动周期上血液通过主动脉双叶机械瓣的平面流场数据,采用速度分布、涡量分布和剪切应力分析评价双叶机械瓣在主动脉根部、窦腔与升主动脉处的血流流场特性,研究不同生理状态对血液跨瓣流动的影响,为术前瓣膜选择及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生理状态下较大的心排出量(CO=14.6 L/min)导致血液以2.2 m/s的峰值速度冲击主动脉窦与升主动脉相连接处的壁面,壁面存在最大数值为2.8 N/m^(2)的剪切应力,且在整个收缩期内最大剪切应力都超过1.4 N/m^(2),易使胶原蛋白和组织因子暴露在流动的血液中导致血小板活化,为血栓的形成提供有利环境,瓣膜置换术后应避免患者长时间处于运动状态,以减少溶血导致的血栓栓塞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机械心脏瓣膜 主动脉 粒子图像测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
18
作者 钱晶晶 叶菁菁 +5 位作者 俞劲 赵镭 傅行鹏 张宝富 程俞婷 王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2-985,共4页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房室瓣疾病患儿,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于手术前后接受TEE,根据TEE判断是否需修正TTE诊断结果并... 目的观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用于手术治疗儿童房室瓣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的房室瓣疾病患儿,均于术前1周内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于手术前后接受TEE,根据TEE判断是否需修正TTE诊断结果并评估疗效;以手术所见为标准,比较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对273例均顺利完成TEE检查,术前TTE诊断符合率为83.88%(229/273);根据TEE对44例(44/273,16.12%)TTE诊断结果加以补充或修正后,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达100%(273/273),高于单一术前TTE(P<0.001)。术后TEE发现5例残余分流、3例瓣膜反流改善不明显,予以相应处理后再次复查TEE显示疗效满意。结论TEE可于术前准确诊断儿童房室瓣疾病、术后评估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脏瓣膜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宫内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陈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FCI)技术自1991年起发展至今,随着技术成功率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及对患胎预后的改善,该技术已逐步获得医学界的认可与推广。国际胎儿心脏介入注册数据库的建立促进了该技术的国际间交流和技术发展,国际报道临床... 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FCI)技术自1991年起发展至今,随着技术成功率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及对患胎预后的改善,该技术已逐步获得医学界的认可与推广。国际胎儿心脏介入注册数据库的建立促进了该技术的国际间交流和技术发展,国际报道临床病例已逾400例。在国内,迄今已有广东、上海、青岛、重庆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宫内心脏介入治疗,但病例数仍有限。文章从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的种类、操作过程、手术并发症、治疗指征以及治疗结局进行综述,同时提出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宫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小雨 宋思明 +5 位作者 钟玉玲 陆柳玉 覃晓彤 王勇豪 路洋 龚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82-3089,共8页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全身麻醉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正中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全身麻醉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体外循环支持下行正中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麻+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组(E组)、全麻+胸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组(ET组),每组30例。E组和ET组患者术中持续泵注0.2 mg/(kg·h)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直至手术结束,G组和T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T组和ET组患者全麻诱导完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胸横肌平面阻滞,G组和E组患者不给予特殊处理。四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案,且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以下时间点:术前1天(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胸骨正中锯开后1 min(T3)、体外循环开始前1 min(T4)、体外循环结束后1 min(T5)、手术结束后1 min(T6)、术后1天(T7)、术后2天(T8)、术后3天(T9)。于T1-T6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于T1、T4-T6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糖和乳酸水平;于T0、T7-T9记录患者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记录四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四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与G组比,在T3时,T组患者的MAP、HR显著降低(P <0.05);在T5时点,ET组患者的MAP较E组降低,HR较T组升高(P <0.05);(2)四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机后的乳酸、血糖水平均高于T1时点(P <0.05);与G组相比,E组患者在T5时点乳酸值降低、在T6时点血糖值降低(P <0.05);在T5、T6时点,E组患者的血糖值与T组相比更低(P <0.05),ET组患者的乳酸和血糖值与T组相比均更低(P <0.05);(3)与T0相比,四组患者术后的WBC,CRP水平均升高(P <0.05);在T7时点,E组和T组患者的WBC水平与G组相比均降低(P <0.05);与E组和T组相比,ET组患者在T7时点WBC水平更低,在T8时点CRP水平更低(P <0.05);(4)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泵注小剂量盐酸艾司氯胺酮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开胸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可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炎症水平,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 胸横肌平面阻滞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