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强度失效判据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贾斐 杨成鹏 宋远翔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6-1024,共19页
失效判据在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模拟和极限强度预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问题,根据理论架构与发展脉络,对现有失效判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全面综述,重点总结了破坏模式无关判据和破坏模式相关判据,分析了... 失效判据在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模拟和极限强度预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问题,根据理论架构与发展脉络,对现有失效判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全面综述,重点总结了破坏模式无关判据和破坏模式相关判据,分析了基于破坏面假设的相关理论成果,阐述了基于应力不变量进行判据构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型,并论述了基于应变能和基于损伤参量的两类失效判据.研究表明,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发展的基础和主线仍然是二次应力判据,高阶唯象失效判据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尚需验证;能量判据和损伤判据对于非线性-准脆性复合材料显示出了合理性和适用性,但表达式较为复杂.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复合材料强度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损伤-断裂协同理论”这一重点与难点方向,以期对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设计、评估与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强度理论 损伤演化 失效判据 断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渐进失效模型的RTP管力学性能分析
2
作者 王文昊 仇思源 +5 位作者 李亚娇 孙靖尧 吴大鸣 王树远 许红 盖云卿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48,共5页
以一种增强热塑性复合管(RTP)为研究对象,通过Pyhton开发参数化建模脚本,使用ABAQUS建立RTP管道增强层模型,结合Hashin渐进失效准则判断增强层的失效情况。该模型能够在内压下对管道增强层的渐进失效位置进行判断,并能展现渐进失效过程... 以一种增强热塑性复合管(RTP)为研究对象,通过Pyhton开发参数化建模脚本,使用ABAQUS建立RTP管道增强层模型,结合Hashin渐进失效准则判断增强层的失效情况。该模型能够在内压下对管道增强层的渐进失效位置进行判断,并能展现渐进失效过程。通过在内压下的RTP渐进失效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模拟了不同增强层层数和纤维缠绕角度对管道的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10 MPa内压下,4层增强层管道模型已完全能满足在该条件下的使用,其最内层纤维应力仅为1 468 MPa,Hashin失效判据也小于1。另外,纤维缠绕角度对于管道力学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纤维承受应力随着缠绕角度的增加快速减小,当缠绕角度为±75°时,增强层最大应力仅为816.3 MPa,相比±35°减少了约48%,并且Hashin失效判据仅为0.2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热塑性塑料管 渐进失效 Hashin失效判据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载荷作用下金属橡胶失效判据及耐久性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艳红 张启成 +3 位作者 张大义 朱海雄 陆宏伟 洪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金属橡胶(MR)材料由于其出色的阻尼性能广泛应用在各种减振、隔振、抗冲击结构系统中,掌握其失效判据和准确预测其耐久性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安全可靠工作的重要问题。针对MR构件在静载荷持续作用下的失效判据和耐久性展开了试验研究... 金属橡胶(MR)材料由于其出色的阻尼性能广泛应用在各种减振、隔振、抗冲击结构系统中,掌握其失效判据和准确预测其耐久性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安全可靠工作的重要问题。针对MR构件在静载荷持续作用下的失效判据和耐久性展开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结构尺寸变化量和力学性能蜕变量2个方面定义MR的失效判定参数合理可行,通过确定阈值可判定MR是否失效并给定耐久寿命。随保载时间的增加,MR的失效评定参数(结构尺寸变化量和力学性能蜕变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能分别反映MR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及受力状态随持续静载荷的变化。在本试验中,无论保载载荷大小,MR结构在总试验时间未表现出结构尺寸失效。而MR保载载荷的增大会显著削弱其力学性能耐久寿命,导致割线模量蜕变量过大,MR构件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明显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MR) 静载荷 功能失效 失效判据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柱构件失效模式与安全韧性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冯耀荣 马宝钿 +2 位作者 金志浩 李平全 李鹤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58,共5页
在对大量钻柱构件失效事故的失效分析结果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了钻柱构件的主要失效模式及失效模式与材料韧性的相关性,提出和验证了防止钻柱构件早期失效、提高疲劳寿命和安全可靠性的韧性要求.
关键词 石油机械 钻柱构件 失效模式 韧性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ARF中锚杆失效及收敛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术才 陈云娟 +3 位作者 朱维申 李利平 张乾青 赵同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06-1611,共6页
DDARF成功实现了模拟岩体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破碎的全过程,但缺乏有效的锚杆失效判据和程序计算收敛判据。针对锚杆体的拉断破坏,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并在VC++平台下程序实现;针对锚杆体的滑脱失效,采用莫尔–库仑准则对灌浆体强度... DDARF成功实现了模拟岩体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破碎的全过程,但缺乏有效的锚杆失效判据和程序计算收敛判据。针对锚杆体的拉断破坏,采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并在VC++平台下程序实现;针对锚杆体的滑脱失效,采用莫尔–库仑准则对灌浆体强度进行判断,并程序实现;针对程序计算的收敛判据,采用前后两步位移差与当前步位移比值小于某个极小值的方法,并程序实现,同时考虑了松弛因子对收敛的影响。将DDARF中锚杆的失效判据及程序计算收敛判据与室内试验进行对比,并应用到工程算例中。结果表明,DDARF中锚杆的失效判据和程序计算的收敛判据是有效的,能提高计算的效率和精度,为工程中特殊部位的支护提供参考;合理的松弛因子有助于程序计算的收敛,作者建议DDARF中松弛因子取值1.4~1.8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失效 程序编制 收敛判据 室内试验 DDA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疲劳失效判据探讨及验证 被引量:10
6
作者 苑苗苗 张肖宁 +1 位作者 陈伟强 张顺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1,共6页
鉴于目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失效判据国内外未达成共识.在耗散能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耗散能相对变化率表征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程度,结合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提出采用基于可变步长的耗散能相对变化率的突变点作为疲劳失效... 鉴于目前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失效判据国内外未达成共识.在耗散能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耗散能相对变化率表征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过程中的损伤演化程度,结合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提出采用基于可变步长的耗散能相对变化率的突变点作为疲劳失效判据,并给出了理论解释.最后在此失效判据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并证明了所提出的疲劳性能预测模型独立于荷载控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失效判据 耗散能 相对变化率 四点弯曲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疲劳失效判据的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模型及其强度退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顺鹏 黄洪钟 谢里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753-2757,2761,共6页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认为疲劳破坏是由损伤程度和当前作用应力这两个量共同决定的,由此观点出发定义了非线性损伤,并建立了与载荷状态有关的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推导了在多级加载下的递推公式。经两种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验证表明,用该...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认为疲劳破坏是由损伤程度和当前作用应力这两个量共同决定的,由此观点出发定义了非线性损伤,并建立了与载荷状态有关的非线性损伤累积模型,推导了在多级加载下的递推公式。经两种金属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验证表明,用该模型预测疲劳寿命,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从疲劳过程本质上是材料静强度不断退化的过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基于二元疲劳失效判据的非线性强度退化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及多级载荷下的剩余寿命估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剩余强度退化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退化 非线性疲劳损伤累积 二元疲劳失效判据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52管线钢的本构关系及失效判据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廷霞 苟文婷 +2 位作者 唐愚 常学平 唐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168,共7页
X52管线钢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强度高、塑性好。其本构关系的研究确定、矩阵表达及失效判据的建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该材料的静力拉伸实验结果和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发现εεP0.2时,Ram... X52管线钢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强度高、塑性好。其本构关系的研究确定、矩阵表达及失效判据的建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比该材料的静力拉伸实验结果和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发现εεP0.2时,Ramberg–Osgood本构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X52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但当ε>εP0.2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所得理论本构曲线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基于此,对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做出了修正,提出了X52管线钢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全局二段式应力应变关系式,并建立了X52管线钢本构关系的矩阵表达式。根据X52管线钢塑性极好的特点,分别研究了塑性材料基于应力的失效判据和基于应变的失效判据,给出了X52管线钢的应变控制失效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52管线钢 本构关系 矩阵方程 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 失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失效形式判定依据与技术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月恩 赵军 王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6,共3页
阐述模具一般表面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并且依据失效形式总结了模具失效判据以及给出描述性失效判据,为进一步研究模具失效提供了基本思考路线。
关键词 模具 失效形式 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失效判据有效性验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凡臣 柴亚南 +2 位作者 刘国强 陈宏 张国凡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3,I0007,共10页
为系统地验证复合材料失效判据计算精度和有效性范围,给出了4种材料体系、6种铺层形式的层合板在单轴、双轴载荷下的失效试验数据,用以评估复合材料失效判据在单向层合板失效包线、多向层合板初始失效包线、多向层合板最终失效包线、层... 为系统地验证复合材料失效判据计算精度和有效性范围,给出了4种材料体系、6种铺层形式的层合板在单轴、双轴载荷下的失效试验数据,用以评估复合材料失效判据在单向层合板失效包线、多向层合板初始失效包线、多向层合板最终失效包线、层合板变形及层合板的破坏特性等五个方面的预测能力。并根据验证方法和有效性评估策略对失效判据计算精度进行量化考核,给出了失效判据在五个层面上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失效判据 计算精度 适用范围 验证方法 评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60管线钢的本构关系及失效判据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廷霞 杨永和 +2 位作者 许震 李安军 唐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75,共9页
X60管线钢是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的主要钢种,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局部变形或应力集中,而导致屈曲甚至拉裂失效。对其进行力学研究,评价其力学安全性已成为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本构关系方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失效... X60管线钢是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的主要钢种,在外界载荷作用下,易发生局部变形或应力集中,而导致屈曲甚至拉裂失效。对其进行力学研究,评价其力学安全性已成为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本构关系方程是力学研究的基础内容,失效判据则决定了管道生命的周期。通过对比X60管线钢的静力拉伸实验应力应变关系和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发现ε≤εP0.2时,Ramberg-Osgood本构方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X60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但当ε>εP0.2时,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所得理论本构曲线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基于此,笔者根据X60管线钢静力拉伸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不同力学特征,采用插值法对Ramberg-Osgood本构模型做出了修正,提出了X60管线钢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全局二段式应力应变关系式,该关系式更加准确地表达了X60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到焊缝及热影响区对管道强度和刚度的影响,结合塑性材料基于应力的失效判据和基于应变的失效判据,笔者提出了焊缝影响因子及X60管线钢的应变控制失效准则,建立了基于第四强度理论的管道失效时的临界应力计算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60管线钢 本构关系 临界应力 焊缝 失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受弯构件材料本构关系与失效判据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绿峰 解威威 +1 位作者 戎艳 蒋莉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为了正确评估矩形钢管混凝土(CFST)受弯构件的承载力,提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修正模型,建立CFST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失效判据。首先,考虑受拉区钢管双轴受拉有利应力状态及受压区钢管双轴拉压不利应力状态,并基于矩形CFST轴压... 为了正确评估矩形钢管混凝土(CFST)受弯构件的承载力,提出钢管和核心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修正模型,建立CFST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失效判据。首先,考虑受拉区钢管双轴受拉有利应力状态及受压区钢管双轴拉压不利应力状态,并基于矩形CFST轴压短柱试验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矩形钢管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的修正模型。其次,基于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并合理考虑受拉区钢管的应变强化段,提出矩形CFST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失效判据。最后依据纤维模型法和试验数据库对比分析CFST受弯构件的不同材料本构关系和失效判据的精度及适用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FST构件材料本构关系和承载力失效判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矩形CFST构件的抗弯能力,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抗弯性能 本构关系 失效判据 纤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失效判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庆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18-120,123,共4页
通过对X80管线钢进行不同方向的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其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具有连续屈服性,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有较低的屈强比和较大的均匀塑性伸长率。根据X80管线钢的力学性能特点,研究了X80管线钢基于应力的失效判据... 通过对X80管线钢进行不同方向的静力拉伸试验,研究了其应力-应变特性。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具有连续屈服性,没有明显的屈服平台,有较低的屈强比和较大的均匀塑性伸长率。根据X80管线钢的力学性能特点,研究了X80管线钢基于应力的失效判据和基于应变的失效判据。基于Mises屈服准则和Lame(拉美)公式建立了X80管线钢失效的临界应力计算方程,并给出了X80管线钢的应变失效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应力-应变曲线 失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接触失效判据的适用性研究
14
作者 沈萌红 崔云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界面温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副失效的重要因素。该文在考虑热源强度的非均匀性和表面膜影响的基础上对微凸体滑动接触时的界面瞬时温度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微凸体滑动接触界面瞬时温度的近似公式。针对滑动... 界面温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副失效的重要因素。该文在考虑热源强度的非均匀性和表面膜影响的基础上对微凸体滑动接触时的界面瞬时温度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微凸体滑动接触界面瞬时温度的近似公式。针对滑动接触失效时普遍存在的塑性变形特征 ,以该公式为基础并综合考虑表面膜丧失对微凸体塑性变形的影响 ,对摩擦副失效的温度判据—— Blok闪温理论、临界速度和临界 PV值等判据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不同的微凸体几何特征、压力、速度组合 ,发生失效时的界面温度可低于或高于 Blok闪温 ,并据此给出了 Blok闪温理论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判据 塑性变形 温度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动机药柱完整性失效的判据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梅 高波 +1 位作者 董新刚 郜婕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27,508,共5页
固体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室药柱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下,围压条件对推进剂力学性能有增强。该增强作用在细观结构上表现为延缓推进剂中微裂纹与真空孔穴(脱湿)的出现,并限制其在固体填料周围粘合剂中的扩展;在宏观力学性能上表现为在低温... 固体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燃烧室药柱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下,围压条件对推进剂力学性能有增强。该增强作用在细观结构上表现为延缓推进剂中微裂纹与真空孔穴(脱湿)的出现,并限制其在固体填料周围粘合剂中的扩展;在宏观力学性能上表现为在低温高应变率下推进剂的最大伸长率εm由常压下的较小值增大到接近断裂伸长率εb。通过围压环境对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提出以推进剂断裂伸长率εb作为药柱在工作内压下的失效判据,并结合某翼柱型装药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完整性评估及地面试验,验证了该判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最大伸长率 围压环境 失效判据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大直径螺栓承受拉弯耦合载荷失效判据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乐晨 徐卫秀 +2 位作者 杨帆 曾杜娟 侯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箭体直径和载荷不断增大,在关键承力点,逐渐使用大直径螺栓,由强度高塑性好的材料制造。因为力学环境复杂,受拉螺栓会承受较大附加弯矩,导致提前破坏。为了准确评估螺栓塑性下附加弯矩折合轴拉力,从梁理论出发,推导了... 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箭体直径和载荷不断增大,在关键承力点,逐渐使用大直径螺栓,由强度高塑性好的材料制造。因为力学环境复杂,受拉螺栓会承受较大附加弯矩,导致提前破坏。为了准确评估螺栓塑性下附加弯矩折合轴拉力,从梁理论出发,推导了附加弯矩折合轴拉力的塑性折减系数,并进行仿真验证。然后从使用场景出发,设计了一套能够复现螺栓承受拉弯耦合载荷的试验工装,开展了大直径规格螺栓破坏试验。获取试验结果后,通过计算复现试验,提取螺栓破坏时承受的拉力和附加弯矩,使用获得的折减系数计算总轴拉力,其数值与出厂破坏均值相差约1%,验证了此方法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螺栓 拉弯耦合 失效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判据失效准则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慧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2期3224-3226,3232,共4页
根据结构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建立了基于R6双判据失效准则下正态随机变量和非正态随机变量的结构可靠度计算的优化模型,并利用基于最优化原理的MonteCarlo法对其求解,无需对非线性功能函数作线性化近似处理,也减少了迭代次数,在概率断... 根据结构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建立了基于R6双判据失效准则下正态随机变量和非正态随机变量的结构可靠度计算的优化模型,并利用基于最优化原理的MonteCarlo法对其求解,无需对非线性功能函数作线性化近似处理,也减少了迭代次数,在概率断裂失效判据上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结构可靠度的计算精度,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为结构可靠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度 优化模型 蒙特卡罗法 判据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动态加载下三组元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失效判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强洪夫 王哲君 +1 位作者 王广 耿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4-281,I0004,共9页
基于三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热加速老化时间(0,32,74,98 d)和不同加载温度(-50,-40,-30,-20,25℃)以及不同应变率(0.40,4.00,14.29,42.86,63 s^(-1))条件下的单轴和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实验以及细观损伤观测实验... 基于三组元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在不同热加速老化时间(0,32,74,98 d)和不同加载温度(-50,-40,-30,-20,25℃)以及不同应变率(0.40,4.00,14.29,42.86,63 s^(-1))条件下的单轴和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实验以及细观损伤观测实验,分析了加载条件对推进剂初始弹性模量,强度和最大伸长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单轴和准双轴拉伸加载下推进剂的失效判据。结果表明:动态单轴加载下推进剂易因拉伸应力作用而失效,且热老化后推进剂抵抗破坏的能力降低,拉伸时的最大伸长率可选为失效判据。其次,拉压强度比更能反映推进剂的动态单轴拉压差异性,室温和低温条件下,其数值分别接近于0.4和0.2~0.3。动态准双轴拉伸加载下,推进剂的最大伸长率较单轴加载时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随热老化时间增长而增大,且温度越低,降低越明显。未老化推进剂在准双轴拉伸加载下的最大伸长率约为单轴拉伸条件下数值的60%~85%,而老化后约为40%~60%。低温高应变率条件下,最大伸长率不受应力状态和应变率变化的影响。动态双轴拉伸条件下的最大伸长率可选为相应加载下推进剂的失效判据以及点火建压条件下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SRM)药柱结构完整性分析的判据,其数值可结合主曲线和老化模型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 失效判据 低温 动态加载 热加速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压缩荷载作用下纤维增强柔性管渐进失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卜嘉润 刘文成 +1 位作者 王树青 丁新东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64,90,共9页
以一种黏结型的纤维增强柔性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纤维增强柔性管的实体单元模型,根据Hashin-Yeh失效判据判断柔性管模型失效情况,使用了嵌套非线性刚度退化模型的VUMAT子程序,发展了轴向压缩下纤维增强柔性管的渐进失... 以一种黏结型的纤维增强柔性管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Explicit建立纤维增强柔性管的实体单元模型,根据Hashin-Yeh失效判据判断柔性管模型失效情况,使用了嵌套非线性刚度退化模型的VUMAT子程序,发展了轴向压缩下纤维增强柔性管的渐进失效模型,具有准确判断柔性管在压缩工况下失效模式、位置的功能。通过压缩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与实验得到的力与位移关系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压缩工况下,柔性管各失效模式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工况下,纤维增强柔性管失效的主要模式为基体压缩及纤维压缩失效,且各失效模式出现于管道的不同位置。柔性管纤维缠绕角度大于30°时,主要的失效模式由纤维压缩失效变为基体压缩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柔性管 轴向应力 hashin-yeh失效判据 刚度退化 渐进失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加固中预应力锚索失效机制与失效效应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李英勇 张顶立 +1 位作者 张宏博 宋修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50,157,共8页
预应力锚索已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中,由于其承受高拉应力作用,并长期埋置于潮湿的岩土环境中,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存在失效的可能性。结合实体工程中的大量监测数据,对预应力锚固系统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预应... 预应力锚索已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中,由于其承受高拉应力作用,并长期埋置于潮湿的岩土环境中,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存在失效的可能性。结合实体工程中的大量监测数据,对预应力锚固系统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预应力锚固系统的失效机制;为了分析锚索失效效应,确定合理的处理时机,分别进行了现场卸载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单锚及群锚失效效应,提出了边坡局部失稳的判据,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固系统 失效机制 失效效应 失稳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