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管局部解剖与经胆囊管探查胆道的可行性研究:附100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德兴 刘文超 +4 位作者 朱修全 王婷婷 张俏 张海铅 陈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方位、胆囊管内径、胆囊管的切开长度、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与十二脂肠上缘距离、胆道镜取石直径6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胆囊管注入胆总管方位:9~12点92例,其中10、11点76例,占76%;1、2点各1例,占2%;7、8点分别为2、4例,占6%。胆囊管内径3~13 mm,中位数5.0 mm。切开胆总管长度:21例(占21%)切开胆总管,切开长度1~5 mm,中位数3.0 mm。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36例并行,并行长度2~40 mm,中位数10.0 mm。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距十二脂肠上缘距离5~20 mm,中位数15.0 mm。90例术中胆道镜取出结石,共取出结石128枚,结石直径1.5~22.0 mm,中位数5.0 mm。100例LTCBDE均获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83例(占83%),出院后食欲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结石症状发生,肝功能正常,B超示胆总管直径5~10 mm,中位数7 mm,无术后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可行,对胆总管无或较小的损伤,对Oddi括约肌无损伤,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最佳路径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探查术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探查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轮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SPH算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蔡靖 黄钰岱 +2 位作者 李琪 李岳 戴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 针对飞机在湿滑道面上的滑水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算法建立了飞机轮胎-湿滑道面有限元模型,与流固耦合算法(CEL)模型进行对比,显示了SPH算法的优越性,进而分析了不同轮胎速度及水膜厚度对轮胎与湿滑道面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H模型得到的临界滑水速度与CEL模型结果相差不超过5%;舰首波、侧向羽流等流体特征更为明显立体;平均运算效率较CEL模型提高36.5%。利用SPH模型分析可得,道面支撑力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平缓下降再急速下降的趋势,水膜厚度为3~13 mm时,急速下降段所在轮胎速度区间为170~260 km/h,基本处于A320飞机的着陆滑跑速度范围内,应增强对飞机滑水事故风险的防范;位移阻力随着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轮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取得最大值,进而提出利用位移阻力最大值确定临界滑水速度的方法;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随轮胎速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近临界滑水速度时达到最大值;舰首波最大溅水高度低于侧向羽流最大溅水高度,且随轮胎速度增加而降低,达到临界滑水速度时舰首波接近消失,2种溅水特征的最大溅水高度值均低于A320飞机发动机的最小离地高度0.680 m,不会对发动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轮胎-面相互作用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算法 临界滑水速度 面支撑力 位移阻力 溅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极之理、自然之性与生物成性:论李荣《道德经注》的道论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克政 盖建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
自老子提出道论后,中国古代哲人关于道的沉思一直未曾中断,隋唐道家道教的道论则因其重玄思维而独树一帜。李荣是初唐著名道家道教思想家、重玄学大师,其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注》中蕴含着极具特色的道论思想。就道体论讲,李荣区分了常俗... 自老子提出道论后,中国古代哲人关于道的沉思一直未曾中断,隋唐道家道教的道论则因其重玄思维而独树一帜。李荣是初唐著名道家道教思想家、重玄学大师,其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注》中蕴含着极具特色的道论思想。就道体论讲,李荣区分了常俗之道与本体之道,明确将本体之道界定为虚极之理、自然之理。从道性论看,他所领会的本体之道的性质可概括为超越性、内在性、普遍性,作为性质的外显化,本体之道又具有虚极与自然的特征。自道用论言,他认为道不仅能化生天地万物,而且可为万物之性提供本体论根据。李荣或是明确以作为本体的理界说本体之道的第一人。他以理释道,认为道即理,道生元气,道在气先,其道(理)本体论非常接近宋明理学的理(道)本体论。以李荣为代表的隋唐道家道教思想家的道(理)本体论是向后世理(道)本体论发展的逻辑环节,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经注》 虚极 自然 (理)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研究——基于安全管理体系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江田汉 姜传胜 +7 位作者 高东风 曾明荣 郑丽君 张玉冰 刘志强 郑博艺 郭焘 周福宝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5,共8页
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其背后的安全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思维,在阐述安全管理体系本质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或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研究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内的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 为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其背后的安全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思维,在阐述安全管理体系本质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或模型的研究与实践情况,研究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内的安全风险“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以损失最小化为目标,以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与救援三道防线为主干,以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为安全管理重点,以信息沟通作为系统的重要支撑,是1种新颖的系统防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可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安全风险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体系 系统防控模型 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妙”“巧”“道”:先秦匠学体系的四大核心理念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望衡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先秦儒道墨诸家均对中国古代匠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儒家匠学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利”,利指器之良。器之良一是能优秀地实现功能,二是合乎礼制。制器有两种利,前一种利关乎生产,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后一种利关乎政治,是国家制度的体... 先秦儒道墨诸家均对中国古代匠学体系的构建做出了贡献。儒家匠学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利”,利指器之良。器之良一是能优秀地实现功能,二是合乎礼制。制器有两种利,前一种利关乎生产,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后一种利关乎政治,是国家制度的体现。正是因为这样,制器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道家的匠学体系的核心范畴是“妙”。妙是道的审美显现,匠艺工作以道为本,以技为用,以艺为乐,将人与天合上升到天与天合。以天合天即为合道,合道必然生妙。墨子的匠学体系核心概念为“巧”。巧来自法,法来自自然,因此自然有大巧。自然的大巧,人是不能达到的,但人尽可能做到极致,这种极致,墨子称之为“至巧”。至巧对人有利,此利不是统治者之利,而是人民之利、天下之利。三家道论,基本精神相通,各有侧重,最终目的一致,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匠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匠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莲 李玉辉 +2 位作者 莫伟 刘欢欢 李琴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为提高该类患者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TBD术后出院准备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形成证据汇... 目的构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为提高该类患者出院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TBD术后出院准备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形成证据汇总,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形成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初稿。应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确定出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第1轮发放问卷17份,回收15份;第2轮发放问卷15份,回收15份。第1轮有11名专家提出修改建议,第2轮有4名专家提出建议,提示专家参与研究积极性较高。专家咨询判断系数(Ca)为0.90,熟悉程度(Cs)为0.91,权威系数(Cr)为0.91,2轮函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63、0.368,形成贯穿患者入院至出院后6个不同时间点的13项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条目。结论构建的PTBD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科学、可靠,可为患者出院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引流术 出院准备服务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 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生境修复的高铁沿线动物通道选址规划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殷利华 巩思凝 +2 位作者 万敏 沈正豪 韩依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动物通道是解决铁路沿线野生动物栖息地阻隔的有效手段,其位置选择对使用效率至关重要。重视和深化沿线动物通道选址和预留规划是实现中国“绿色高铁”建设目标的重要体现。以武汉都市圈为对象,运用MSPA和景观连接度评价,结合MCR模型和... 动物通道是解决铁路沿线野生动物栖息地阻隔的有效手段,其位置选择对使用效率至关重要。重视和深化沿线动物通道选址和预留规划是实现中国“绿色高铁”建设目标的重要体现。以武汉都市圈为对象,运用MSPA和景观连接度评价,结合MCR模型和重力模型,识别出17个生态源点斑块,叠加9条高铁线路,识别出27处与高铁冲突的代表点即潜在动物通道位置和6处干扰区段,为生境修复提供了系统格局支持。提出了动物通道选址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为武汉都市圈拟建的高铁网络、高速公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协调周边生境影响,以及修复已建设施沿线的动物通道合理选址提供科学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高速铁路 生态廊 生态修复规划 动物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隧道动态控速与车速离散度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伟 包宇宁 饶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控制长隧道内车辆的超速行驶和速度标准差可以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由于速度离散度与事故率呈正相关,以车速离散度最小为一级目标函数,平均速度最小为二级目标函数,构建了隧道边缘率LED灯动态控速模型,并利用NSGA-Ⅱ算法对该模型进行... 控制长隧道内车辆的超速行驶和速度标准差可以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由于速度离散度与事故率呈正相关,以车速离散度最小为一级目标函数,平均速度最小为二级目标函数,构建了隧道边缘率LED灯动态控速模型,并利用NSGA-Ⅱ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重庆某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控速区间的始、末端断面车速,以标定的动态控速模型为基础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各速度区间优化前后断面的车速离散度与平均速度,其中[70,80)、[80,90)和[90,100]这3个速度区间内平均速度分别下降了10.5%、8.3%、6.8%,车速标准差分别降低了16.7%、12.8%、9.4%,整体平均速度和车速标准差分别下降了8.7%和9.2%。结果表明,基于边缘率的动态控速模型,对降低整体车速与车速离散度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隧 边缘率 速度感知 动态控速 车速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沙葱黄酮对羔羊胃肠道发育、消化酶及瘤胃参数的影响
10
作者 木其尔 陈乐祥 +2 位作者 阿希塔 马青 敖长金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8-73,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沙葱黄酮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4只45日龄左右(13.50±0.25) kg肉羊公羔为试验动物,按照出生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22 ...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沙葱黄酮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4只45日龄左右(13.50±0.25) kg肉羊公羔为试验动物,按照出生月龄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粮中添加22 mg/kg的沙葱黄酮类提取物。结果表明,沙葱黄酮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羔羊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比值,显著提高了消化酶活性(P<0.05),并优化了肠道结构和功能。此外,试验组羔羊瘤胃液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沙葱黄酮作为天然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羔羊的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健康,促进其生产性能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沙葱黄酮 胃肠发育 胃肠消化酶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非的道论体系——兼论其“法治”思想的基础
11
作者 冯艳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建构的道论体系是先秦道论思想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整个先秦诸子道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体系主要包括道之学、道之意、道之术三部分。其中,道之学是关于道的本体论。道之意是道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是韩非建构道论体系... 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建构的道论体系是先秦道论思想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整个先秦诸子道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套体系主要包括道之学、道之意、道之术三部分。其中,道之学是关于道的本体论。道之意是道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也是韩非建构道论体系的原因。通过体道,君主才能制定“因天命,持大体”之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守道转化为守法,以建立“法治”秩序。道之术是道的具体应用,即“以法治国”。韩非道论体系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建构起了道法体系的思想范式,最大的成就是形成了中国古典法学的一种形态——道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 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7例临床病理分析
12
作者 张燕林 谢建兰 +1 位作者 郑媛媛 周小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ndolent 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iNK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iNK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内镜表现和免疫表型,进行原位杂交... 目的探讨胃肠道惰性NK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indolent NK-cell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iNK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iNKLP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内镜表现和免疫表型,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iNKLPD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8~54岁,中位年龄40岁。临床表现:反酸2例,恶心3例,胃胀不适5例,腹痛1例。发病部位:单部位5例,多部位2例。发生于胃、小肠和结肠的病例显示小淋巴细胞在黏膜之间浸润。淋巴细胞胞质丰富、淡染,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罕见。背景中可见散在嗜酸性粒细胞。累及胆囊和膀胱的病例显示组织结构破坏。胆囊病例还可见具有淡染胞质、染色质较粗糙、有清晰核仁的细胞。免疫表型:CD3、CD56、CD7、TIA1和Granzyme B均阳性,CD20、CD8和CD5均阴性,4例CD4阴性,2例出现少数细胞胞质颗粒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0%~50%。7例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7例患者随访25~57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均存活,其中4例无临床症状,1例出现多部位累及,2例原部位复发。结论iNKLPD具有惰性临床进程,可累及胃肠道及以外的多个部位,需与胃肠道侵袭性淋巴瘤鉴别,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殖性疾病 胃肠 惰性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货车影响的匝道合流区车辆微观换道行为建模
13
作者 龙科军 寇诗雨 +3 位作者 邢璐 高志波 唐幼仪 费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31,共15页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 为精确刻画匝道合流区客货混行条件下的车辆微观换道行为,本文以量化客货交互为切入点,构建并验证考虑货车影响的微观换道模型。首先,引入“压迫”概念,构建改进Morse势函数模型描述周边货车行驶对小汽车横纵驾驶行为产生的“压迫”影响;随后,分析小汽车换道过程中的横纵向“压迫”变化,提出一种考虑货车“压迫”影响的车辆换道决策模型(Modified Morse-Based Lane-Changing model,MMBLC);最后,基于实测轨迹数据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利用Python与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联合仿真,对比MMBLC模型和现有换道模型在交通流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稳定性分析中,MMBLC模型对交通流的影响更小,恢复稳定的速度更快;在货车占比30%和交通量3600 veh·h-1的主路3车道客货混行匝道合流区中,MMBLC模型相比LC2013和MOBIL(Model of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Interacting Trajectories)模型,换道成功率分别提高11.9%和53.1%,危险场景占比分别降低10.5%和5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模型 分子动力学 客货混行 货车压迫 合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层多道焊缝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俊杰 王传睿 王天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保证焊缝跟踪的精度并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SRNU)网络的激光条纹分割算法。该算法是将带有弧光的图像送入SRNU模型,对内嵌于Resunet网络的编码层部分进行改进,添加SE模块和分组残差模块,对多... 为保证焊缝跟踪的精度并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SRNU)网络的激光条纹分割算法。该算法是将带有弧光的图像送入SRNU模型,对内嵌于Resunet网络的编码层部分进行改进,添加SE模块和分组残差模块,对多层级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解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Resunet算法相比,平均交并比、精确率、召回率与F1分数分别提升了0.79%、1.38%、0.50%和0.91%,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工况下也能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视觉传感器 深度学习 多层多焊缝 焊缝识别 深度残差 激光条纹分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婷婷 赵峰 +3 位作者 王思凯 杨刚 张涛 袁瑞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是陆海联动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渔业资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鱼类提供迁徙、繁殖、觅食和生存的必要通道,对于保持河口水生生态系统“三场一通道”(繁殖场、育幼...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是陆海联动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渔业资源和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鱼类提供迁徙、繁殖、觅食和生存的必要通道,对于保持河口水生生态系统“三场一通道”(繁殖场、育幼场、觅食场和迁徙通道)的完整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然而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研究面临着目标物种观测跟踪难、河口维度复杂、生境因子高度动态性等挑战。因此,需要对河口鱼类迁徙行为、生态廊道主要生境类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并且采取综合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的生态廊道识别评估、保护修复和规划构建方法,以确保其连通性和生态功能的长期维持。本文对河口鱼类多样化的迁移行为和生态廊道内复杂的生境类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识别河口鱼类潜在的迁移路线和生活史周期中关键生境的技术进展,从功能效益和经济成本两个方面总结了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评估方法,探讨了河口鱼类生态廊道保护措施和工程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提出结合结构和功能连通性能进行更有效的河口鱼类生态廊道规划和构建的观点。展望未来,本文强调了多尺度规划、生态网络集成、采用新型生境恢复技术以及整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跨学科合作、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的必要性,以实现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的长期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鱼类 生态廊 路径识别 生境保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特长隧道分车型动态诱导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 包宇宁 +1 位作者 饶畅 李江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为了实现城市特长隧道的交通安全与效率协同提升,提出考虑车型差异的城市特长隧道车道动态诱导模型。首先,基于隧道事故的空间分布特性,将城市特长隧道细分为多个区段,并明确车辆换道的诱导区域;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以单向三车道... 为了实现城市特长隧道的交通安全与效率协同提升,提出考虑车型差异的城市特长隧道车道动态诱导模型。首先,基于隧道事故的空间分布特性,将城市特长隧道细分为多个区段,并明确车辆换道的诱导区域;然后,基于元胞自动机原理,以单向三车道隧道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NS模型优化的换道模型和车速诱导模型,以引导车辆在不同交通流条件下的车道选择和速度调整;最后,选取重庆双碑隧道作为实证对象,利用VISSIM软件的COM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仿真平台,对比分析诱导前后的交通冲突率、车速标准差、平均行程时间及平均车速等指标。结果显示:车道动态诱导实施后,交通冲突显著降低了20.9%,车速标准差最高缩减3.24 km/h,平均行程时间缩短3.7%~16.1%,平均车速提升5.1%~14.5%。尤其在高密度交通流情形下,动态诱导策略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化效果,且对小型车辆的改善更为突出,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特长隧 NS模型 模型 车速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
17
作者 潘兵宏 彭俊宁 +4 位作者 马朝辉 周乾 卢涛 佘明星 刘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1-824,共14页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 为便于驾驶员在立交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中连续分流的情况下及时识别前方路况,对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连续分流的最小间距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并考虑到实际工程意义与驾驶人行为,重新界定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连续分流间距范围,并区分不同车道数的分流形式。其次,分析了不同匝道连续分流形式最不利行驶条件下车辆的行驶需求和特征,据此建立了匝道连续分流间距计算模型。最后,采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ecle,UAV)航拍方式及Tracker图像识别软件,分析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匝道连续分流区车辆运行速度、车头时距分布及换道行为特征等,确定模型中关键参数取值,通过计算提出了右转匝道左置形式下双车道和三车道匝道连续分流最小间距建议值。该研究可为右转匝道左置形式的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为完善相关规范与设计细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式立交 右转匝左置 连续分流 间距 模型 车头时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18
作者 王涛 阎晓菲 +4 位作者 王旖旎 赵怡阳 孙鑫 陈胜涛 王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7-1909,共13页
旨在为掌握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种类及感染情况,对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吐鲁番麻蜥(Eremias roborowskii)和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共计127只蜥蜴进行胃肠道线虫检查,采用剖检法分离胃肠道线虫... 旨在为掌握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种类及感染情况,对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吐鲁番麻蜥(Eremias roborowskii)和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共计127只蜥蜴进行胃肠道线虫检查,采用剖检法分离胃肠道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使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种不同荒漠蜥蜴性别间、头体长(snout-vent length, SVL)间、体重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28.35%,新疆岩蜥感染率为100%,吐鲁番麻蜥感染率为27.59%,叶城沙蜥感染率为22.22%;新疆岩蜥胃肠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吐鲁番麻蜥和叶城沙蜥,其雄性感染强度显著高于雌性;较大体型的感染强度更高。基于虫种形态特征鉴定出三种优势虫种为泡翼科Abbreviata属线虫、咽齿科Spauligodon属线虫和咽齿科Parapharyngodon属线虫,均为中国新纪录属。本研究对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进行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不仅为新疆荒漠蜥蜴寄生虫多样性研究积累重要数据资料,还可为荒漠蜥蜴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荒漠蜥蜴 胃肠线虫 新纪录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管腺癌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王立东 陶潇龙 +22 位作者 宋昕 高慧丽 张晓倩 赵学科 卢玉娴 张占阳 王苒 范宗民 韩雪娜 尹艳春 雷玲玲 韩文莉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李秀敏 张冬云 纪爱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T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600例中LNM 340例(56.7%),存在VTE 262例(43.7%)。LNM阳性(LNM+)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和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LNM-)组(P<0.05);VTE阳性(VTE+)组男性、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VTE-)组(P<0.05)。LNM^(+)VTE^(+)患者213例,LNM^(-)VTE^(-)患者211例,LNM^(+)VTE^(-)患者127例,LNM^(-)VTE^(+)患者49例。LNM^(-)VTE^(-)组预后优于LNM^(+)VTE^(-)和LNM^(+)VTE^(+)组(P均<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与LNM^(-)VTE^(-)相比,LNM^(-)VTE^(+)、LNM^(+)VTE^(-)、LNM^(+)VTE^(+)食管腺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496(0.980~2.285)、2.019(1.483~2.748)、2.642(2.013~3.467)。结论:LNM、VTE与食管腺癌死亡风险有关,两者应纳入预后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转移 脉管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星传动机构旋转油道通流特性研究
20
作者 吴维 李铁 +2 位作者 韦春辉 李慎龙 李雪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3-950,共8页
为研究行星传动机构在高转速工况下的通流特性,建立了动-静耦合多排行星传动旋转油道油气两相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旋转油道内的两相流场变化规律;搭建了旋转油道流场可视化试验台,进行了流量分配试验,获取了旋转油道油气两... 为研究行星传动机构在高转速工况下的通流特性,建立了动-静耦合多排行星传动旋转油道油气两相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转速下旋转油道内的两相流场变化规律;搭建了旋转油道流场可视化试验台,进行了流量分配试验,获取了旋转油道油气两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流量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低转速时,旋转油道内充满油液,旋转排和静止排的出口流量大小相近.随转速升高,旋转油道内出现气体,且转速越大,气体含量越大,旋转排出口流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静止排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当输入转速达到12000 r/min,相比于静止工况,旋转2排和静止排出口流量分别增大12.5%和60.1%,旋转1排减小61.6%.动-静各旋转油道出口流量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有相同变化规律,高速工况下旋转排油道出现大量气体,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行星传动机构 旋转油 通流特性 油气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