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过程模型优化算法综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柳玲 胡登宇 李百战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5,共4页
设计结构矩阵是项目管理和调度的强有力工具,为了将它有效地应用于各领域的设计过程管理,对DSM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各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对各类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设计结构矩阵 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耦合矩阵的主动再制造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守许 汪伟 柯庆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4-752,共9页
在再制造设计阶段,由于零件结构间的相互耦合,片面优化局部结构而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结构耦合矩阵的概念,建立了结构耦合函数矩阵来表征结构强度与结构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结构影响因子... 在再制造设计阶段,由于零件结构间的相互耦合,片面优化局部结构而导致零件整体性能劣化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结构耦合矩阵的概念,建立了结构耦合函数矩阵来表征结构强度与结构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并建立了结构影响因子矩阵来反映结构强度受结构特征参数的影响程度。给出基于结构耦合矩阵的再制造优化设计方法,以零件整体强度优化为目标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实现了零件整体性能提升。以6L240型号柴油机曲轴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耦合 主动再制造 结构耦合矩阵 优化设计 再制造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通用处理器结构优化的矩阵乘法性能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海涛 李玲 +1 位作者 陈云霁 钱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1-986,共6页
矩阵乘法作为高性能计算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计算和访存密集特点的典型应用,因此优化矩阵乘法的性能对通用处理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矩阵乘法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性能模型,用于预测通用处理器上矩阵乘法的执行时间.该模型... 矩阵乘法作为高性能计算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计算和访存密集特点的典型应用,因此优化矩阵乘法的性能对通用处理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矩阵乘法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性能模型,用于预测通用处理器上矩阵乘法的执行时间.该模型反映了矩阵乘法执行时间与通用处理器的运算部件、访存带宽、寄存器个数等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处理器结构的优化来平衡计算和访存能力、提高执行速度.基于该模型本文给出了在一个优化的通用处理器结构中,寄存器个数和访存带宽应满足的理论下界.本文在Godson-3B处理器平台上对该性能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矩阵乘法执行时间的预测精确度达到95%以上.基于该模型,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对Godson-3B结构进行优化的方法,使矩阵乘法的执行时间减少了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乘法 性能模型 通用处理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大型复杂机场项目前期进度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乐云 孙乔 +1 位作者 陈建国 唐可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3-1529,共7页
大型复杂机场项目前期阶段通常会存在任务复杂繁多且耗时较长的进度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前期工作管理思路,通过识别开工路径和建立前期工作概念模型梳理前期工作内容来确定关键工序。在此基础上,引入活动重叠思想,利用三元参... 大型复杂机场项目前期阶段通常会存在任务复杂繁多且耗时较长的进度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前期工作管理思路,通过识别开工路径和建立前期工作概念模型梳理前期工作内容来确定关键工序。在此基础上,引入活动重叠思想,利用三元参数组建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的工期计算模型,将关键工序导入到模型中,通过算法确定工序逻辑关系和缩短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以某机场项目为实例,将DSM矩阵有效地应用在项目前期进度管控中,为大型机场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项目前期 设计结构矩阵 活动重叠 进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信号结构性噪声干扰下的感知矩阵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如春 程云霄 覃亚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1-916,共6页
针对具有结构性噪声干扰的稀疏信号处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感知矩阵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具有加性干扰的稀疏信号模型,通过对感知矩阵进行能量约束,最小化信号的后验协方差矩阵的迹,实现感知矩阵的优化设计。仿真不同信号... 针对具有结构性噪声干扰的稀疏信号处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感知矩阵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具有加性干扰的稀疏信号模型,通过对感知矩阵进行能量约束,最小化信号的后验协方差矩阵的迹,实现感知矩阵的优化设计。仿真不同信号稀疏度和重构算法时,感知矩阵优化对信号重构误差和重构时间的影响;分析信号先验信息存在偏差时,感知矩阵优化对重构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感知矩阵能够更好地获取稀疏信号中的重要信息,信号重构精度的均方误差减小约15~25 dB,重构时间减少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矩阵优化 稀疏贝叶斯理论 稀疏信号模型 结构性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矩阵不等式及其在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家凡 游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62,共3页
介绍了半定规划及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给出其在结构优化设计应用中的一种LMI形式 ,并以一个简单桁架结构为算例。
关键词 半定规划 线性矩阵不等式 优化设计 桁架结构 LMI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车用抗性消声器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星 闫凤 程慧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1-226,共6页
专用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大、排气流量大、排气温度高等特点,因此,抗性消声器成为降低排气噪声的重要装置,采用传递矩阵分析法对抗性消声器性能进行频域分析。针对多腔体、具有并联结构的复杂抗性消声器各参数对传递损失的影响,使用传递矩... 专用汽车的发动机功率大、排气流量大、排气温度高等特点,因此,抗性消声器成为降低排气噪声的重要装置,采用传递矩阵分析法对抗性消声器性能进行频域分析。针对多腔体、具有并联结构的复杂抗性消声器各参数对传递损失的影响,使用传递矩阵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声学运动方程、连续性方程及四子参数法推导其传递矩阵,获得传递损失曲线。为提高消声器的效率,应用Matlab将基本消声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搭建消声器实验台,对比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消声器的传递损失。结果可知:使用传递矩阵分析法所建模型能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中间腔容积的变化对消声器消声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调节隔板位置获得消声器内部各腔最佳容积,此时的消声量达到11d B,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汽车 传递矩阵分析法 抗性消声器 结构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三精制药OTC产品结构优化研究
8
作者 姜林奎 李英禹 曹玉昆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209,共4页
优化产品结构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波士顿矩阵法,以三精制药OTC产品(非处方药)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了三精制药OTC产品的波士顿矩阵。以此为基础,三精制药OTC产品结构优化应对问号类... 优化产品结构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波士顿矩阵法,以三精制药OTC产品(非处方药)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了三精制药OTC产品的波士顿矩阵。以此为基础,三精制药OTC产品结构优化应对问号类产品血宜生采取放弃战略,加大明星类产品柴连口服液的投入,延长葡萄糖酸钙等金牛类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缩减和收割瘦狗类产品头孢拉定,并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以实现三精制药OTC产品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精制药 波士顿矩阵 产品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顺序与重叠度综合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辛君捷 江驹 +1 位作者 徐海燕 张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97-2703,共7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优化产品开发过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提出一种改进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该模型改进了以往模型对任务间信息交互的描述,并据此提出了估算产品完工时间及成本的方法。同时,根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设计了针对任务执行顺序和... 为了更好地描述和优化产品开发过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提出一种改进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该模型改进了以往模型对任务间信息交互的描述,并据此提出了估算产品完工时间及成本的方法。同时,根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设计了针对任务执行顺序和重叠度的一种综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优化目标求出最佳执行策略。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比已有方法更好地优化开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结构矩阵 遗传算法 任务顺序 任务重叠度 综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V形三维构件张拉结构的矩阵分析与预应力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继玺 周一一 +1 位作者 赵风华 陈联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5-290,294,共7页
张拉结构是由不连续的受压构件和连续的受拉绳索组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含有三维受压构件的张拉结构利用三维受压构件代替一维杆,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控制性,是张拉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取自正四面体四条斜边组成的双V形受压构件,以... 张拉结构是由不连续的受压构件和连续的受拉绳索组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含有三维受压构件的张拉结构利用三维受压构件代替一维杆,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控制性,是张拉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取自正四面体四条斜边组成的双V形受压构件,以及纵向和环向绳索制得张拉整体结构模型,并用矩阵平衡法进行分析。建立矩阵时将传统杆索结构中只考虑杆轴向压力的平衡矩阵扩展到考虑三维构件弯曲的空间铰接体系复合平衡矩阵;再根据平衡矩阵理论以及奇异值分解理论得到该模型的自应力模态。在优化过程中,绳索受拉条件与力的均匀性作为优化目标,运用人工鱼群算法对构件预应力进行优化。结果证明结构的稳定性良好,绳索与受压构件拉压合理,以及对不同类别预应力分别进行均匀性优化的结果更好更具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结构 三维受压构件 双V形结构模型 平衡矩阵扩展 预应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结构理论关于Hankel矩阵和矩阵方程的应用
11
作者 刘双喆 关颖男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对 Magnus 首次提出的线性结构理论给出关于 Hankel 矩阵和矩阵方程的应用的讨论。
关键词 线性结构 hankel矩阵 矩阵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工程优化中的矩阵决策
12
作者 许文斗 朱荣升 许洪秀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研讨和探索了将决策论中的矩阵决策引进到结构工程最佳化中来,依据结构工程情况和客观具体条件,采用决策分析的方法,求索出最佳的实施方案,以谋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最大的效率或最小的失误,从而实现了结构工程的最佳化.
关键词 结构工程 优化 矩阵 决策论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反射矩阵法的层状公路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卢正 姚海林 +1 位作者 胡梦玲 王长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67-3774,3809,共9页
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并利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进行了数值求解。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反射矩阵同时具有单个矩阵尺寸小、矩阵元素只含有负指数项2个优点,计算结... 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并利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进行了数值求解。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反射矩阵同时具有单个矩阵尺寸小、矩阵元素只含有负指数项2个优点,计算结果不受土层单元厚度与荷载频率大小的影响,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通过将数值计算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层厚度及模量对层状公路结构动应力、动位移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公路路面、路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反射矩阵方法 层状公路结构 动力响应 hankel变换 路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结构模块聚类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建刚 马安 王宁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5-48,86,共5页
阐述了当前产品结构模块聚类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的聚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不足.给出建立产品结构DSM模型的方法,并基于五点刻度法对产品结构DSM模型进行数字化.在聚类的过程中开发了基于产品结构DSM联系强... 阐述了当前产品结构模块聚类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的聚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不足.给出建立产品结构DSM模型的方法,并基于五点刻度法对产品结构DSM模型进行数字化.在聚类的过程中开发了基于产品结构DSM联系强度的聚类算法和基于联系成本的择优算法.以某摩托车发动机为例进行了实际建模、聚类运算及聚类择优,得出了优化的模块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设计结构矩阵 产品结构模块 聚类 聚类优化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ewart平台的6-SS并联天平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裕 吴洪涛 +1 位作者 张召明 李鹭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良态的雅可比矩阵决定并联机构的性能 ,并决定了其结构参数是否合理。本文利用矩阵的 F-范数研究一种新颖的并联天平力雅可比矩阵 ,以力雅可比矩阵的条件数为目标函数进行并联天平结构优化设计 ,推导出优化目标函数以 5个基本结构参数... 良态的雅可比矩阵决定并联机构的性能 ,并决定了其结构参数是否合理。本文利用矩阵的 F-范数研究一种新颖的并联天平力雅可比矩阵 ,以力雅可比矩阵的条件数为目标函数进行并联天平结构优化设计 ,推导出优化目标函数以 5个基本结构参数表达的解析式。利用数值解法求出目标函数关于过渡变量的最小值 ,并用矩阵2 -范数加以验证 ,找到 8种保证并联天平精度的优化结构。该法同时也为六维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天平结构 优化设计 并联机构 力雅可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参数验证的机床结构件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应申舜 林绿高 计时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80-1887,共8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床结构件优化设计.以某型号拉床结构3大件之一的床台为例,建立床台实际几何形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床台在实际工况下的变形情况和模态参数.利用LMS SCADAS III-305振动测试设备和PolyMAX方法...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机床结构件优化设计.以某型号拉床结构3大件之一的床台为例,建立床台实际几何形状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床台在实际工况下的变形情况和模态参数.利用LMS SCADAS III-305振动测试设备和PolyMAX方法,得到床台在0~512 Hz频率下的自然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实验模态参数.获得实验模态与分析模态振型向量的置信准则矩阵,表明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经过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开展拓扑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进行床台结构的二次设计.结果表明,通过二次设计得到轻量化的床台结构,切削点处变形更小,第一阶固有频率更大,实现了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床 有限元 模态参数 结构优化 置信准则矩阵(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强度和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多学科解耦规划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喜强 李彦 +1 位作者 李文强 万延见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7-1455,共9页
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分析了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中的学科耦合信息,利用灵敏度方程计算学科耦合强度,并根据学科耦合强度划分耦合等级,构建了基于耦合强度的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用截断、规划和聚合三种方法对基于耦合强度的设计结构矩阵进行... 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分析了多学科设计优化过程中的学科耦合信息,利用灵敏度方程计算学科耦合强度,并根据学科耦合强度划分耦合等级,构建了基于耦合强度的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用截断、规划和聚合三种方法对基于耦合强度的设计结构矩阵进行解耦规划,优化了各学科的执行顺序,减少了耦合迭代。采用该方法对数学算例进行解耦规划,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强度 模糊设计结构矩阵 多学科设计优化 解耦规划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设计过程建模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东民 廖文和 罗衍领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通过分析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建立设计开发活动的矩阵表示(设计结构矩阵),给出了设计结构矩阵的具体实现方法;实现耦合活动集的代数方法识别,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开发活动优化重组,包括活动分解和耦合活动集的解耦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 通过分析设计活动之间的关系,建立设计开发活动的矩阵表示(设计结构矩阵),给出了设计结构矩阵的具体实现方法;实现耦合活动集的代数方法识别,在此基础上实现设计开发活动优化重组,包括活动分解和耦合活动集的解耦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该建模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 设计过程 代数方法 优化重组 实用性 基础 实现方法 设计结构矩阵 解耦 设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无限广义块Toeplitz+Hankel矩阵的求逆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化璋 陈公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5,共6页
利用无限广义块 (IGB)矩阵的生成函数和ω 结构矩阵方法给出无限广义块Toeplitz plus Hankel(IGB(T +H) )矩阵的求逆公式 。
关键词 IGB(T+H)矩阵 生成函数 无限广义块Toeplita+hankel矩阵 ω-结构矩阵 逆元素 循环解 求逆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船舶MDO建模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强 冯佰威 刘祖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7,共9页
为了降低船舶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模型的耦合度,从而间接提高优化效率,以一种基于联系信息流量的聚类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重组模型的建模技术.对聚类算法的基本假设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指数函数取代了线性函数,并完善了编码.提出... 为了降低船舶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模型的耦合度,从而间接提高优化效率,以一种基于联系信息流量的聚类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重组模型的建模技术.对聚类算法的基本假设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指数函数取代了线性函数,并完善了编码.提出了针对聚类方案的评价指标——联系权重在聚类内部的百分比和BUS聚类规模,用于比较改进效果.最后以5400箱集装箱船方案设计初期的概念建模为例说明了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建模技术,验证了该技术用于船舶建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多学科设计优化 设计结构矩阵 聚类 联系信息流量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